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小山河》葛亮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葛亮,一九七八年出生,原籍南京,现居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任教于高校。
作品出版于两岸三地,著有小说《北鸢》《朱雀》《七声》《戏年》《谜鸦》《浣熊》,电影随笔《绘色》等。著作被译为英、法、俄、日、韩等国文字。
曾获2008年香港艺术发展奖、首届香港书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奖项。作品入选“当代小说家书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2009、2015中国小说排行榜”“诚品书店2015年度畅销书榜”。
长篇小说《朱雀》获选2009年度“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2016年初以新作《北鸢》再次获此荣誉。
《小山河》是两届“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得主葛亮的首部散文集。
葛亮生于南京,后远赴香港求学并定居。书中颇有情趣地描绘了香港生活的点滴,太平港、港大、红磡、荷里活道、椒盐濑尿虾、避风港炒蟹、雪冻豆腐花、张爱玲、太平清醮……于细节处彰显一座独特风味的海港城市。间杂作者对原乡南京的怀念,虽离故土心不离,追思先人,冷暖入心,情怀不解。或谈阅读与写作,娓娓道来,人文掌故中尽显风雅。
◆两届亚洲周刊十大小说奖得主,当代华语文坛极具大师潜力的小说家
◆朱天心、严歌苓、王德威、阎连科、苏童、骆以军、蔡崇达等海内外文学名家联袂推荐
◆首部散文集,关于家族、原乡、阅读的印刻
◆无论时代怎么惊涛骇浪,人的小日子,还是一样要过
◆谈人文掌故,旧日风雅;亦品评美食时尚,当下风流。纪录其人生游走,及写作轨迹。谈及家族渊源,流徙变迁,冷暖入心,尤为动人。
◆从旧的东西里,看出新的来;从新的东西里,看出旧的来,都是自以为有趣的事情。
一封信
祖父的遗作《据几曾看》原稿中,夹着一帧相片,是一个端坐的中年女子。相片的一角上,有自来水笔写的“敏先”二字。这是祖母的字。祖母形容肃穆,目光沉郁,无一点闺秀气。华服之下,却有丈夫的气概。她怀里揽着年幼懵懂的孩子,那是我的父亲。拍照的时候,未预见家中变故。只是数年之后,祖父在中央大学教授任上染恙,是积劳成疾,终于不治而撒手人寰。从此祖母一人担起教养子女的重任。时事艰难,却未有过放弃,直至父亲兄弟三人大学毕业。次年,祖母身染沉疴,一病不起。临去世时,只是说:不要走,我走了,家不成家了。因为祖母的信念,在以后的很多年,父亲兄弟虽分居各地,却始终团结如一人。这也令祖父的老友们感怀。
多年来,《据几曾看》摆在案头。写作前后,我时不时会翻一翻。不为别的,只是视之为习惯,作沉淀心智之道。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祖父在四川江津,完成了这部作品。其中经手著录藏品,一九四九年后,多转移台北故宫博物院。旧年赴台,见之甚觉亲切。祖父工楷自书,辅以绘事,阐发画理。见之文字,如见其人。民国是个好时代,好在作文与做人的尺度。及至当世,仍可以之为鉴,躬身自省,反求诸己。世故人情,皆有温度。内有渊源,举重若轻。
整理信札,得见祖父老友王世襄先生十年前为祖父著作,与台北故宫博物院临生副院长商讨插图并合作出版一函。王爷爷性情之真之挚,向为友人与晚辈感怀。六十年前,他与祖父一见如故。谈文论艺,若伯牙子期。祖父见背十数载,又承年迈老友为其遗作付梓奔波。旧年拙作《七声》于台湾出版。王爷爷欣闻之下,不顾耄耋高龄,特又为之撰写书名与扉页题字。如今忆来,仍觉暖意,因祖父书中品评艺作,现多藏于海峡对岸,王爷爷为玉成此事,极尽心力。唯录信中数语,以作感念:“兹为老友葛康俞先生遗著《据几曾看》出版事,向您求教。康俞先生为清华大学名教授、哲学家兼美术史家邓以蛰先生之甥。一九四三年冬在重庆图书馆参观故宫书画展览,初与订交。此后谈艺,时有书信往来,直至一九四八年襄赴美。先生工书画,行楷醇厚有古风,山水萧散澹远,可与宾虹先生抗衡,文华尤典雅隽永,耐人寻味。惜英年早逝,使人感伤。遗著《据几曾看》一种,著录历代书画名迹一百九十六件,计一百九十四页。卷末有宗白华、启元白两先生跋,皆推崇备至。此稿已向北京三联书店推荐,建议影印出版,蒙表示乐于接受。当前主要问题在插图……由于所收多为尊院藏品,且手稿为繁体字,襄今年两地故宫联合出版已有先例,当属可行。如蒙予以考虑,至感欣幸。总之亟望老友遗著学术佳制得以传世,纯出个人愿望。为此而上书奉扰,有渎清听。诸祈鉴原,至感。”信札往来、序跋,皆是友谊见证,经得起时间研磨。故人已去大半,还有些重叠的掌印,惺惺相惜。宗白华的辞采,启功的温婉,手边的字里行间都还在。无奈人都走远,时代亦随之凋零。
祖父的时代,人大都纯粹,对人对己皆有责任感。这是时世大幸。投射至家庭的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深沉的君子之道。所谓家国,心脉相连。祖父为孩子取名,我大伯小名“双七”,因生于抗战初期,“七七事变”国殇之日。而父亲则昵称“拾子”,他诞在一九四五年,取《满江红》的词意,有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意思。取名是家庭内细微事,却得见时世胸襟。
写这本书,多半是有所牵挂,但亦不全是。或许眼前的时代是更好的,所以要多走走,多看看,多想想。已经过的一些,便写下来。从旧的东西里,看出新的来;从新的东西里,看出旧的来,都是自以为有趣的事情。是为序。
拾岁
说起这十年,一时间不知从哪里开首。
姑祖母家的平安夜,我站在天台上,远处是西贡夜色里的一湾海。明暗间是散落水中的岛屿。浅浅的海浪激荡,岛屿便是浮动的船。
院落里灯影阑珊,圣诞树兀自精神。夜已微凉,姑祖父身上盖着厚厚的毯子,坐在藤椅上打瞌睡。家人早就叫他回房,但他不愿,不愿意错过热闹。宁愿做这热闹里的布景,也甘心。客人早都散了,热闹却还是浓厚地在餐桌上﹑草地间堆积。小狗不知倦,将李医生家双胞胎留下的玩具叼着,在院落里巡游。姑祖母还在絮絮地和母亲说话。讲的依然是往事。这夜里,将陈年的事情都释放出来,稀释在这城市的空气里。
我的家族,与这城市无所谓渊源。出现人生的交迭,只在历史的关隘。抗战伊始,祖父辗转到此,是因了旧派知识分子的良心。终于还是匆匆离开,这地方不是久居之地。姑祖父母,留下来了。他们都是浪漫的人,革命的浪漫主义,经历了现实的考验。姑祖父是香港人,追求姑祖母用的是艺术家的爱国心。建国初期,背弃了家庭来到北京,成就了中央歌剧院一段千里姻缘的佳话。然而,终究是单纯真实,一九六〇年的时候,被双双发落到了东北。这其间的艰难,用音乐与乐观倾轧过去,居然也就水静风停。终于回到故里,站在罗湖桥上,姑祖父泪眼婆娑,向左望去,招展的旗帜仍红得悦目。这是十多年后了。
时光荏苒,四十年也总是留下痕迹。变不了的是姑祖母的乡音。将近半世纪的香港生活,老人家还是地道的老北京的女儿,说起话仍是利落爽脆,讲到兴起处,仍是朗声大笑。
旧年我博士毕业,在红磡体育馆举行了典礼。一家人拍了照片,冲印出来。姑祖母看着笑着,终于有些动容。她指着那巨大的建筑说:看,颜色都旧了。我来那会儿,还没它呢。它现在都这么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