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在的从容》周国平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内在的从容》周国平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周国平,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学者、作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随笔《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把心安顿好》,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中国人缺少什么》,等等。

【编辑推荐】

周国平散文和随笔平装系列,共11本

《内在的从容》代表了作者近些年特别愿意保持的一种状态,在今天的世界上,大家都很忙,作者似乎也不例外。但是,对于忙,作者始终有一种警惕。作者确立了两个界限,*要忙得愉快,只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忙;第二要忙得有分寸,不让自己忙昏了头。其实,正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应该从容,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才会把事情做好,也才能享受做事的快乐。

【名人的书评】

★无论多么重要、多么喜欢的事情,都要忙得愉快,忙得从容、有分寸;始终保持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内在是从容而闲适的

★被誉为“当代颇具灵魂的作家”、哲学家

★灵动而质朴的语言,撼动人心的人生哲理

★影响和改变千万莘莘学子、文艺青年对人生的思考

★文学与哲学相结合的佳作典范,让你认识一个可爱、可恋的人生

★征服千万读者,带你与灵魂对话的“心灵之书”

★出版社、版权经纪人、书店、媒体多年的挚爱

★读周国平《内在的从容》,不自觉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梳理该有的态度和不足

【内在的从容的书摘】

作者的话

我的写作分两种情况。一种可称为专项写作,即围绕某个主题,写一个比较大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并不多,主要是学术著作和纪实文学两类。另一种可称为日常写作,亦包括两类。

一类是散文。或有感而发,或应约而作,写一些篇幅长短不一的文章,随时发表在报刊上,现在也发表在网络上。每隔若干年,文章积累到了一定数量,我就把它们结集出版。迄今为止共有5个散文集,即《守望的距离》(1996)、《各自的朝圣路》(1999)、《安静》(2002)、《善良丰富高贵》(2007)、《生命的品质》(2010;增补本,2012)。

另一类是随感。突发的感触,飘忽的思绪,随手记在纸片上,后来则是记在电脑的一个专门文档上。这样的东西以前是不发表的,现在会在微博上选登一些,也是积累到一定数量,我就加工整理,把它们结集出版。迄今为止共有4个随感集,即《人与永恒》(1988)、《风中的纸屑》(2006)、《碎句与短章》(2006;后更名《内在的从容》,2009)、《把心安顿好》(2011)。

其实,我最早出版的散文集是《只有一个人生》(1992),迄今已二十三年,其内容后来收在了《守望的距离》里。《人与永恒》的确是我出版的第一个随感集,迄今已二十七年。出最早的集子时,我何尝想到,它们会有后续,各带出了一个小小的系列。是的,小小的系列,二十多年的日常写作,成绩不过如此,实在是应该惭愧的。

然而,更想不到的是,我的这些很平常的作品会受到读者如此热情的欢迎,二十多年里不断地再版。其中,《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出了8版,《人与永恒》出了10版,当年的读者已经和我一同步入壮年乃至老年,而今天的年轻一代依然喜欢它们。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没有比这更令人欣慰的事了。当然,我清楚并不是我的作品有多么好,我能找到的唯一原因是,我所思考的人生问题和精神生活问题其实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时代变了,这些问题仍然存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显得更为迫切了。

在图书市场上,我的作品有多种不同的选编本。但是,按照时间顺序结集的完整版本只有这个5册一套的散文系列和4册一套的随感系列,有了这两套书,我的日常写作的作品就一网打尽了。这或许是它们第n次再版的一个理由吧。

周国平

2014年12月9日

人性

1

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是同一枚钱币的两面,就看你把哪一面翻了出来。换一种说法,就每一个人的潜质而言,本无所谓短长,短长是运用的结果,用得好就是长处,用得不好就成了短处。

2

华兹华斯说:“孩子是大人的父亲。”我这样来论证这个命题—

孩子长于天赋、好奇心、直觉,大人长于阅历、知识、理性,因为天赋是阅历的父亲,好奇心是知识的父亲,直觉是理性的父亲,所以孩子是大人的父亲。

这个命题除了表明我们应该向孩子学习之外,还可做另一种解释: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的童年状况也是他的成年状况的父亲,因此,早期的精神发育在人生中具有关键作用。

3

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理智动物,二者不可缺一。

在人类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则有时是制动器,有时是执行者。或者说,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则做出取舍,进行加工。世上绝不存在单凭理智就能够成就的事业。

所以,无论哪一领域的天才,都必是具有某种强烈情感的人。区别只在于,由于理智加工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对那作为原材料的情感,我们从其产品上或者容易认出,或者不容易认出罢了。

4

情感和理智是一对合作伙伴,如同一切合作伙伴一样,它们之间可能发生冲突。有几种不同情况:

其一,两者都弱,冲突也就弱,其表现是平庸。

其二,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情感强烈而理智薄弱,或理智发达而情感贫乏。在这两种情形下,冲突都不会严重,因为一方稳占支配地位。这样的人可能一事无成,也可能成为杰出的偏才。

其三,两者皆强,因而冲突异常激烈。然而,倘若深邃的理智终于能驾御磅礴的情感,从最激烈的冲突中便能产生最伟大的成就。这就是大天才的情形。

5

一个人对于人性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变得既深刻又宽容,在这样的眼光下,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一切个人经历都可以转化成心灵的财富。

6

绝大多数人的生命潜能有太多未被发现和运用。由于环境的逼迫、利益的驱使或自身的懒惰,人们往往过早地定型了,把偶然形成的一条窄缝当成了自己的生命之路,只让潜能中极小一部分从那里释放,绝大部分遭到了弃置。人们是怎样轻慢地亏待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啊。

7

不论电脑怎样升级,我只是用它来写作,它的许多功能均未被开发。我们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此?8

骄傲与谦卑未必是反义词。

有高贵的骄傲,便是面对他人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不卑不亢;也有高贵的谦卑,便是不因自己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傲视他人,它们是相通的。

同样,有低贱的骄傲,便是凭借自己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趾高气扬;也有低贱的谦卑,便是面对他人的权势、财富或任何长处奴颜婢膝,它们也是相通的。

真正的对立存在于高贵与低贱之间。

9

我听到一场辩论:挑选一个人才,人品和才智哪一个更重要?双方各执一端,而有一个论据是相同的。一方说,人品重要,因为才智是可以培养的,人品却难改变。另一方说,才智重要,因为人品是可以培养的,才智却难改变。

其实,人品和才智都是可以改变的,但要有大的改变都很难。

10

也许,人是很难真正改变的,内核的东西早已形成,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呈现不同的形态,场景的变化反而证明了内核的坚固。

11

人性意义上的伟大是世界性的,必能赢得一切民族的人的尊敬。

耶稣说:“先知在自己的家乡往往不受欢迎,而在家乡之外却受到尊敬。”套用他的话,我们可以说,只在自己的家乡受到推崇、而在家乡之外不受欢迎的榜样是不够格的榜样。

12

在任何专制体制下,都必定盛行严酷的道德法庭,其职责便是以道德的名义把人性当作罪恶来审判。事实上,用这样的尺度衡量,每个人都是有罪的,至少都是潜在的罪人。可是,也许正因为如此,道德审判反而更能够激起疯狂的热情。

据我揣摩,人们的心理可能是这样的:一方面,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竟然有人做了,于是嫉妒之情便化装成正义的愤怒猛烈喷发了,当然啦,决不能让那个得了便宜的人有好下场;另一方面,倘若自己也做了类似的事,那么,坚决向法庭认同,与罪人划清界限,就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仿佛谴责的调门越高,自己就越是安全。

因此,凡道德法庭盛行之处,人与人之间必定充满残酷的斗争,人性必定扭曲,爱必定遭到扼杀。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内在的从容》周国平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