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台北花事》蔡珠儿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台北花事》蔡珠儿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蔡珠儿,1961年生于台湾省埔里镇,毕业于台大中文系、获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系硕士。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研究员、资深记者等职,现定居香港。著有散文集《花丛腹语》《南方绛雪》《云吞城市》《红焖厨娘》《饕餮书》等书。曾获第二十届吴鲁芹散文奖。2005年台湾《中国时报》及《联合报》年度书奖。

柯鸿图,1950年生。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现于铭传大学任副教授。曾任台湾海报设计协会、美术设计协会理事长,擅长平面设计、插画等。向来重视传统文化素材的现代新意,以及自然生态保育的观念推动。

【编辑推荐】

《台北花事》:樱花是嘴,茶花是脸,杜鹃是手,她们组成了春天美丽的体态,可是也预兆了春天的脆弱与变幻。阳光最充沛的夏季,黄色的花树也最多.它们吸饱了灼亮的光泽,吐放出浓烈的灿烂,而且行径一如阳光的囊暂。滤去了热与尘,减却了骚动挣扎,这些秋花展露出一种相对的平静,可是由于细碎,又含带了轻浅的忧思和局促。用了整个冬天养驯的忧伤,被木棉的血染成朱琉色,在阳光下摊成一张透明的影子。

【名人的书评】

【台北花事的书摘】

峇里岛的市场,除了蕨芽芥兰、山竹芒果、虾膏鱼露、米豆杂粮,还有卖鲜花的。不是一束束的带梗切花,是一筐筐的花粒花瓣,摘去枝叶和萼片,净是瓣蕊,密麻麻堆满篾篮,光艳欲滴,看朱成碧,浓稠得像油彩,捞起一把泼在地上,卷起袖子,就可即席作画。

桔梗粉青,茉莉甜白,凤仙肉红,月季宝朱,九重葛霞紫,绣球霁蓝,万寿菊金澄澄,是热带阳光凝成的结晶,碰到唯恐烫手。还有一种灰碧色的软草,柔长如丝,用来烘衬花色。花贩把瓣蕊塞进塑料袋,一袋袋鼓胀饱满,妇人去市场买鸡鱼蔬菜,必定也买上几袋花,拎回去不是画画,是供奉拜神。

把棕榈叶或露兜叶撕成长条,折起来用竹签固定,编成掌心大的小碟,放一撮米饭,摆上槟榔、青柠、铜钱、线香以及鲜花,做成一碟碟banten(供品,英文offering),献祭各方神灵。一天要拜上好几趟,清晨在自家祠堂供祖先,正午去村庙拜神,黄昏在家门和路口祭鬼,广施博予,神佛和魑魅都有份——在峇里岛人的心目中,神和鬼、正和邪,并非对立的极端,而是兼容共存的生活圈,人类夹在神鬼之间,以献祭上供来维持平衡。

少女穿着窄袖束腰的峇里衣裙,托着满盘供品,碎步款行,在住家附近合掌顶礼,逐一弯腰献供。老人、主妇、小贩、艺品店的店员,甚至博物馆的门房,手里绝少闲着,总是编叶掐花,孜孜不倦在做供品。除了庙堂神龛,街坊的门口、墙角、田边、池畔、树下、餐馆的柜台、汽车的仪表板,甚至网吧的电脑旁,到处可见供品,橙黄橘绿,锦色斑斓,神鬼尚飨馨香,凡人也能领受欣赏。

拜神献供,是杏里岛人的精神生活,然而比起烧香和上教堂,更富灵性美感。在这里,鲜花不是夸富炫财的奢侈品,更非踵事增华的装饰物,而是老老实实,生活日用的必需品,就像油盐大米般不可或缺。

插图:

想在都市找槟榔树,很难;找到槟榔树想看槟榔花,更难。所以槟榔花不以视觉的方式存在,是以味觉的型态,聪明地占有更多空间。

气味无形无相,不具意义,因此试图以文字符号来迻译传达嗅觉,除了含糊不清,势必还漏失良多。清香、馥郁、芬芳,谁能从字面上分辨其问的不同,甚至从而得到启发?对于槟榔花香,这个形容的困难尤其明显。

尽管满山遍林一起开花,槟榔花香还是若有似无,氤氤氲氲,掺杂在夏日南风、怒草郁树的体味中。尽管若有似无,捕不着也看不清楚,你还是逐渐身不由己,被那香味的力场吸陷下去了。

首先,是某种恍惚的愉悦之感,从感觉系统中泌生出来,甚至漫漶成幸福的幻象。然后,若有似无、无所不在的空间感,在尖高的树梢盘绕数匝之后,冲向晶亮的艳阳,又急下蓁蓁的莽草,翻起泥土的蒸燥。所以这项气味的分析可能还是含糊不清的:树体、烈日、草腥、泥味,拌上洋洋的南风,构成了槟榔花香。可是如果扣除了前面那项奇异的愉悦幸福之感,一切组合就会溃散。

是的,槟榔不但会开花,而且就在你被文字隔离于味觉之外的八月,槟榔花香正在全省各地挥肆。也许就是那种幻象的乡愁,台湾原野的气味,让很多人在车子里和钥匙圈上,吊它一棵塑胶做的槟榔树。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台北花事》蔡珠儿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