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916:徐志摩在沪江大学》吴禹星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1916:徐志摩在沪江大学》吴禹星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1916:徐志摩在沪江大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名人的书评】

【1916:徐志摩在沪江大学的书摘】

任何先进、生动的文化,都是在海纳百川地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中保持生命力并不断向前发展的,而宗教往往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季羡林先生在为《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福建教育出版社)所作的序言中指出,中国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明中 只此一家 的 兴旺发达垂五千年而未尝中断者 ,其内因是有 有容乃大 的特点,其外因是有外来文化、外来的新鲜血液的输入。而在谈到外来文化与宗教的关系时,季羡林先生又指出,外来文化往往随外来宗教而入,宗教与文化是孪生兄弟;中国历史上两次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外来文化输入,一次是佛教伴随着印度文化的输入,一次是天主教和耶稣教伴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两者相距一千多年且其影响一直到今天还没有终结——都是伴随宗教而来的。先生谓之 铁证如山,无可否认 。

在我看来,历史上的沪江大学可以看作是季羡林先生上述论断的一个小小的注脚。沪江大学的滥觞,就是伴随着基督教的传入而创设的一所教会学校。其后,经过注册登记,沪江成为中华民国的一所 合法 大学。沪江大学历经清末、民国与新中国建国之初这三个时期,存世46年,在上海高等教育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印迹和影响。今天的上海理工大学就是在沪江大学校址上建立的,校园内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当年西方学院哥特式的建筑风貌。

当年,沪江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最初是以培养教会人才为主,其后逐渐适应中国社会,进行双重文化调适,最后确立了职业化的教学趋向。沪江大学在中国率先创办社会学系,并在社会学、化学和工商管理学等领域颇有建树,其在册入学人数及男女同校比例,一度为全国教会大学之冠,是美国浸会在华教育事业的巅峰之作。作为教会大学,沪江的校长和主要教务人员,初期均系由美国教会决定或委派。随着民族斗争日益激烈,1928年,刘湛恩成为沪江大学第一任华人校长。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刘湛恩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刚毅不屈,最后为敌伪所害,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名垂青史的答卷,被政府和人民奉为革命烈士。显然,作为一所在中国创立的教会大学,沪江大学集中了殖民主义性与民族独立性的相互交替影响,时代印记表现得十分清楚而深刻。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今天,以明、清之际的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方兴未艾,更因为诸多历史学家以几近说书的形式满腔热情地介入各类讲坛,多方推波助澜之下,历史学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国人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历史、关注过去。尽管人们对历史知识普及的形式和途径还见仁见智,但是,大家都乐意去关注和了解历史,这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幸事。部分出于风气所及,部分出于自觉,在许多大学的校园内,也相继出现了校史博物馆、展览馆等机构,不少学校还设立了专门的校史研究室。我以为,这一变化对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将起到重要的铺垫与推进作用。

一直以来,社会对教会大学历史的研究,相对于20世纪国内教会教育的一度繁荣,其深度与广度是极不相称的。改革开放以后,教会大学的历史开始受到关注。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曾经主编了一套关于教会大学的书籍,使我们对教会大学的了解得以加深。就沪江大学而言,曾在沪江大学执教的美国人海波士回国后所写的《沪江大学》一书,以及国内的复旦大学历史系王立诚教授的博士论文《美国文化渗透与近代中国教育:沪江大学的历史》,是目前关于沪江大学的两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尤其是王立诚博士关于沪江大学完整、系统的研究,探幽索隐,剖析入微,史料翔实,使沉寂史海半个世纪、鲜为人知的沪江大学重见天日。此外,上海档案馆收藏的沪江大学全宗档案,以及散落于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等机构的当年沪江大学编辑的年刊、级刊等各种刊物,也为今天我们更加系统、深入地开展研究提供了可能。全面了解沪江大学的历史,以史为鉴,有利于总结学校百年办学过程中凝聚的人文理念,也有利于传承文脉,促进学校的创新与发展。

治史是和过去对话,也是对未来的启迪。斯人已逝,唯有那些不会说话的泛黄的文字和图片,静静地守护着那些曾经的热烈和兴替。上海近代以来就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上海高等教育更是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近年来,经过布局结构调整和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目前上海普通高等院校已达61所,在校学生50余万人,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曾经在上海理工大学工作过,对上海理工大学的历史和现状有些了解。我个人以为,今日上海理工大学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等方面所以能够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沪江大学、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的历史性的铺垫。上海理工大学组织力量,对沪江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出版 沪江 系列丛书,实际上也符合我的一个愿望。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上海理工大学提出要我为这套丛书作序时,我欣然应允,我更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对上海理工大学致意并表示热烈而衷心的期待。我同时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高校历史与文化的研究。

听闻这套丛书的出版得到了遍布全球的沪江大学老校友的支持,曾经在沪江大学学习、执教过的徐中玉等前辈都给予了诸多指导,对此,我谨同样以上海理工大学校友的身份表示感谢,没有大家的支持与指导,这套丛书的出版不可能这么顺利而畅快。是为序。

1916年的世界,欧战正酣。在著名的血肉磨坊凡尔登以及索姆河发生的惨烈战斗几乎持续了一整年。

1916年的中国,同样战火纷飞,时局剧烈动荡。袁世凯称帝引燃了西南护国运动的战火,各省纷纷独立。而帝制废除后一代枭雄的黯然离世又开启了随后军阀割据和混战的时代。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份,作为远东第一繁华都市的上海相对安定,而位于黄浦江畔的沪江大学校园,则更成为 乱世中的伊甸园 。

通过搜集沪江大学各时期档案文献,全方位清晰还原沪江大学的办学历程和历史细节,是我们长久以来的愿望。由于此前围绕徐志摩的沪江印迹搜集的档案史料已经相对完备,所以便有了本书的先行问世。

因此,本书的编纂完成,并不标志我们研究工作的终止或暂停。她是我们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征集文献资料、对沪江早期历史展开更广泛深入研究的一个新的开始。

在本书所介绍的徐志摩就读沪江时期的校长和中外教员中,柏高德、魏馥兰和董景安的后代近年先后到访我馆,并提供了不少资料和原始文献。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有缘与梅佩礼、海波士、韩森、汪宗海、葛学溥、耆荷福、伊文士、林朝翰等的后代建立联系。

1916年时,约有100多名莘莘学子在沪江校园内学习、生活。他们不光在沪江历史上留下了身影,也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迹。除了徐志摩、吴经熊等知名人物以其天纵才情和对社会的贡献不断赢得后世的关注和景仰,其实每一个与沪江相关的生命的起伏跌宕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遗憾的是,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我们的了解相当有限。

1916年初毕业的陈元龙,才华出众,曾任天籁社社长。1918年1月在普济轮海难中丧生于吴淞口。陆麟书、虞秉荣、胡咏骐、唐宁康是1917届学生,他们是1916年沪江校园最活跃的人,在社团活动中头衔众多,数不胜数。陆麟书1918年与徐志摩、姚传法等同船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大学专攻教育心理学,学成归国后任沪江大学教育科主任、心理系教授。可惜于1924年5月29日新婚蜜月中突染伤寒症盛年离世。唐宁康毕业后两赴美国深造,先在芝加哥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后在密歇根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沪江大学化学系主任、教授。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主任、教授。胡泳骐毕业后先任职青年会,1926年赴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寿保险和商业管理学,1929年回国后成为上海的 保险业大王 。1940年11月因病去世。关于虞秉荣的文献记载稀少。

陈禹平、董承琅是1918届毕业生。陈禹平深受魏馥兰校长赏识,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任校长助理。1920年校园内发生霍乱,陈禹平不幸染病,于9月15日英年旱逝。董承琅1920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医科,192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1992年11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市去世。

我们找到这些早期校友就读沪江时留下的珍贵图像资料,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使他们的生命痕迹得到长久保存,流布于世。

本书由吴禹星担任主编。在本书的资料搜集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华东师大图书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魏馥兰校长的后代魏金龙也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珍贵文献资料。

同事刘子侠、刘淑娟在前期资料搜集工作中付出了大量心血,外语学院研究生程德桂、施祥、冯曼、王强、张伟东在英文文献资料翻译方面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的黄思宇同学参与了后期文稿整理工作。上海师范大学古文献专业的周其瑁、陈皓同学协助完成了徐志摩发表于《天籁》的文言文的注释。此外在档案馆勤工助学的研究生王心红、顾萍、段楚奇等都参与了本书的部分工作。

学校分管档案馆工作的领导江才妹、档案馆馆长杨佐平,华东师范大学王铁仙教授,复旦大学图书馆龙向洋、华东师大档案馆魏明扬等同行以及本校校史研究的同事吴元骠和王细荣等老师都非常关注本书的编辑出版,并给予了热心指点和帮助。

非常感谢徐志摩嫡孙徐善曾先生和他三位胞姐对本书的关注和鼓励,感谢陈子善先生百忙中为本书作序。

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吴芸茜、姬雪萍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的心血。

版权页:

沪江大学的首任校长是柏高德博士,但他于1907年夏感染了阿米巴痢疾,经久不愈。1910年秋病情加重,他遂于1911年1月5日任期将满时提出辞职。董事会选举神学院教授戴佐施为代理校长。5月底6月初,董事会决议将大学和神学院合并管理,选举魏馥兰博士为合并后的代校长。从1911年一直到1928年,魏馥兰担任校长期间,沪江大学逐步壮大起来,成为一所国内外知名的教会大学。

魏馥兰1870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他毕业于渥太华大学,获理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并于纽约州罗彻斯特神学院获神学学士学位。1913年渥太华大学授予神学博士学位。他于1901年携夫人来华,先后任宁波浸会学堂的校长和绍兴浸会圣经学校的教师。他作为大学董事会的成员参与了沪江大学的筹建,并于1907年入驻校园,成为第一个在校园内安家的美籍教授。

到1916年,已经是魏馥兰长校的第6个年头。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逐步完备、大学社会服务和影响的扩大,魏馥兰校长因其卓越的人格和管理才能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他已经成为学校的灵魂人物。

1916年6月《天籁》第4卷第2号中提及:

校长旋国魏馥兰博士主持校事,五载以来,凡百振兴,成绩斐然,遐迩叹关,今已期满,例当返关一行。同人等久受熏陶,情谊攸深,不忍恝然,乃于五月十六开欢送大会,公赠金匾一方,及金钱一枚,并镌幽兰怀馨四字于上。又于翌日合摄一影,以表爱忱,藉留纪念。首涂之日,尚拟全体恭送云。

1916年5月19日《申报》载《沪江大学欢送校长》:

昨日(即星期二)沪江大学师生全体开会欢送校长魏馥兰君回国。魏君系美人,来华有年,任该校校长职凡五年,办学大有成效,为人亦极端方,教员学生无不爱戴。此次回国,成有依依不舍之情,特赠以礼物以表感情云。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1916:徐志摩在沪江大学》吴禹星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