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一杯茶(汉英对照版)》曼殊斐尔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英国)曼殊斐尔译者:徐志摩
《一杯茶(汉英对照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几个月前,受辽宁人民出版社编辑邀约,为他们精编的一套民国名家经典译丛作序,并收到电子初稿小样。虽执教英文近30年,翻译专业书籍、英美小说、杂文等文字量近200万字,但为学贯中西的大文学家、民国时期精英才俊郁达夫、徐志摩、林徽因等人的译作写序,岂敢?故几番推辞,不敢承约。但手中拥有了这份来自故乡的电子书小样,我如获至宝。在北欧夏日极昼极长的日光里,工作之余,悠闲地坐在斑驳树荫下、湖边草坪上或街边咖啡座里,我先睹为快。捧书细读,重温英汉对译的妙与美,我似乎穿越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国时期,与我少年时起就崇拜的冷峻的郁达夫、才情的徐志摩和美丽的林徽因在方方正正的中文里相遇啦!我在字里行间感受民国时期那股清新的译风,在诗化的素美语言中玩味彼时翻译的乐趣,徜徉在看似信手拈来却也处处机巧的篇章中,时空仿佛凝滞在那精读时刻。
年少时,也曾读过英文原著小章节。一路走来,人生中年,在英语语境中深入到久远的原著,伴着波罗的海海边的余晖,我再一次理解郁达夫作品《沉沦》与他的译作《幸福的摆》的某种关联。主人公华伦徘徊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命运从悲喜转为平和,仿佛那身边大海,时而惊涛拍岸,汹涌澎湃,而后又归于平静安详,不禁抒发感叹:这就是人生啊!
某个晴朗的周末,我在湖边草坪席地而坐,像个12岁的小姑娘般充满好奇地读完了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撰写、林徽因译就的《古代的人》。房龙像个博学的圣诞老人,精巧细致地引领读者走入历史长河,贴切的行文勾画人类进步的面面观。而时年22岁的美丽才女林徽因用她缜密的逻辑、精致的文字、纯熟的译法再现原著风格。读她的作品如同欣赏她设计的精美建筑,那样灵动,那样飘逸。
徐志摩的诗才尽人皆知,他的字句清新、意境优美和神思飘逸,历来是文青们效仿的典范。美慧的英国女作家曼殊斐尔人格的精华给了诗人灵澈,他们惺惺相惜。最适合在一个绵绵细雨的日子,捧一杯咖啡或清茶,读《园会》,品《一杯茶》,看《理想的家庭》之模样。诗人用他如诗般的音律,典雅的人名转译,神奇点睛之笔,重现多位栩栩如生的欧美人物形象,亲切而又陌生,仿佛老上海城隍庙游园会,走来一群曼妙的蔷媚,谈着雨夜的翡冷翠……
快生活时代,让我们的思想、思绪慢下来,品读经典,体会文字语言的译介之美。让这译介的 媒 引领我们走入东西方文化的 国际理解 之中吧!
张东辉
(英语教授、维尔纽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于维尔纽斯
2016年7月
版权页:
园会
那天的天气果然是理想的。园会的天气,就是他们预定的,也没有再好的了。没有风,暖和,天上没有云点子。就是蓝天里盖着一层淡金色的雾纱,像是初夏有时的天气。那园丁天亮就起来,剪草,扫地,收拾个干净;草地和那种着小菊花的暗暗的平顶的小花房儿,都闪闪地发亮着。还有那些玫瑰花,她们自个儿真像是懂得,到园会的人们也就只会得赏识玫瑰花儿;这是谁都认得的花儿。好几百,真是好几百,全在一夜里开了出来;那一丛绿绿的全低着头儿,像是天仙来拜会过她们似的。
他们早餐还没有吃完,工人们就来安那布篷子。
娘,你看这篷子安在那儿好?
我的好孩子,用不着问我。今年我是打定主意什么事都交给你们孩子们的了。忘了我是你们的娘。只当我是个请来的贵客就得。
但是梅格总还不能去监督那些工人们。她没有吃早饭就洗了头发,她带着一块青的头巾坐在那里喝咖啡,潮的黑的发卷儿贴在她两边的脸上。玖思,那蝴蝶儿,每天下来总是穿着绸的里裙,披着日本的花衫子。
还是你去吧,老腊;你是讲究美术的。
老腊就飞了出去,手里还拿着她的一块牛油面包。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一杯茶(汉英对照版)》曼殊斐尔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