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周作人:秉烛后谈》周作人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周作人(1885-1969),原是水师出身,自己知道并非文人,更不是学者,他的工作只是打杂,砍柴打水扫地一类的工作。如关于歌谣,童话,神话,民俗的搜寻,东欧日本希腊文艺的移译,都高兴来帮一手,但这在真是缺少人工的时候才行,如各门已有了专功的人他就只得溜了出来,另去做扫地砍柴的勾当去了。因为无专门,所以不求学但喜欢读杂书,目的只是想多知道一点事情而已。所读书中于他最有影响的是英国蔼里思的著作。
《周作人自编集:秉烛后谈》编辑推荐:作者周作人生前亲自编定,学者止庵穷数年之力精心作校,增补从未出版作品,为市场上最全面最权威的周氏文集。
关于《秉烛谈》
止庵
《秉烛谈》一九四○年二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收文二十九篇,写于一九三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七年四月,基本上是《瓜豆集》之后的作品。作者原本撰有序言,但未收入集中,后编进《秉烛后谈》。 两篇小引 附记有云: 《秉烛谈》已出板,唯上无序文,因底稿在上海兵火中烧失了。 《秉烛谈》以后几种著作,出版时逢战乱,多少都有波折,此书之印行拖了数年之久即其一例。
作者在序中说: 这《秉烛谈》里的三四十篇文章大旨还与以前的相差无几, 而相比之下,就中 关于一种书 的文章成分很大,比此前的《瓜豆集》更接近于《夜读抄》。集中 明珠抄 原系发表在《世界日报》 明珠 上的部分作品(同时为这副刊写作的还有俞平伯和废名),近乎专栏文章,但是写法也与《苦茶随笔》之 关于十九篇 及《苦竹杂记》里《情理》等文区别较大,还是 读书录 或 看书偶记 ,不过篇幅稍短而已。
作者晚年回顾平生著述,很是强调《赋得猫》这类文章: 据我自己的看法,在那些说道理和讲趣味的之外,有几篇古怪题目的如《赋得猫》,《关于活埋》,《荣光之手》这些,似乎也还别致,就只可惜还有许多好题材,因为准备不能充分,不曾动得手,譬如八股文,小脚和雅片烟都是。 (《知堂回想录后记》) 说道理 、 讲趣味 和 古怪题目 ,周氏的读书录,甚至全部作品,都可以如此划分。 古怪题目 是典型的文化批判之作。文化批判这个概念,可以应用于周氏中期绝大部分作品,而此类文章特别之处,在于多从某一特殊文化现象开掘(所谓 古怪题目 ,首先是就此而言),最终触及所属文化系统的本质问题。其取材不避古今中外,全出于作者的特殊知识、特殊趣味和特殊发现,三者缺一不可;而彼此关系,可以说因知识而有发现,因发现而有趣味,而发现和知识又都包容于趣味之中。因系趣味文章,行文是漫谈式的,虽然分量很重,立意也深,却仍是随笔而不是论文。无论从艺术性还是思想性考虑, 古怪题目 都居周作人最佳作品之列,最能代表他的特色。作者后来说: 我的散文并不怎么了不起,但我的用意总是不错的,我想把中国的散文走上两条路,一条是匕首似的杂文(我自己却不会做),又一条是英法两国似的随笔,性质较为多样,我看旧的文集,见有些如《赋得猫》,《关于活埋》,《无生老母的消息》等,至今还是喜爱,此虽是敝帚自珍的习气,但的确是实情。 (一九六五年四月二十一日致鲍耀明)也是针对这类作品说的。
《赋得猫》开头讲到此文写作过程,可知在作者心目中, 古怪题目 与 草木虫鱼 尚有一点区别。 草木虫鱼 是 赏鉴里混有批判 ,乃以 赏鉴 为主,此类文章则不然,纯是文化批判,虽以文章论都是趣味盎然之作,不必硬分高下,然而侧重点有所不同。周氏三十年代以后文章,以 古怪题目 与部分读书之作文化批判性最强。应该指出,这种批判同时具有社会批判的象征意义,其写作的缘由或多或少得在现实社会中去找。作者一再说: 我仍旧是太积极,又写这些无用文章,妨害我为自己而写的主义, (《苦竹杂记后记》)这话本是半真半假,多半还是不能不如此,盖 不从俗呐喊口号 是一方面, 国家衰亡,自当付一分责任 是另一方面也。其思想上的矛盾之处,早在《闭户读书论》中已经显示出来。然而此种象征意义,毕竟只是意义之一,而且并非主要方面,可以说一是泛指的,一是特指的,一是治本的,一是治标的,在作者看来,文化批判本身才具有终极意义。
此次据北新书局一九四○年二月初版本整理出版。原书目次三页,正文二百二十七页。
自己所能做的
自己所能做的是什么?这句话首先应当问,可是不大容易回答。饭是人人能吃的,但是像我这一顿只吃一碗的,恐怕这就很难承认自己是能吧。以此类推,许多事都尚待理会,一时未便画供。这里所说的自然只限于文事,平常有时还思量过,或者较为容易说,虽然这能也无非是主观的,只是想能而已。我自己想做的工作是写笔记。清初梁清远著《雕丘杂录》卷八有一则云:
余尝言,士人至今日凡作诗作文俱不能出古人范围,即有所见,自谓创获,而不知已为古人所已言矣。惟随时记事,或考论前人言行得失,有益于世道人心者,笔之于册,如《辍耕录》《鹤林玉露》之类,庶不至虚其所学,然人又多以说家杂家目之。嗟乎,果有益于世道人心,即说家杂家何不可也。 又卷十二云:
余尝论文章无裨于世道人心即卷如牛腰何益,且今人文理粗通少知运笔者即各成文集数卷,究之只堪覆瓿耳,孰过而问焉。若人自成一说家如杂抄随笔之类,或纪一时之异闻,或抒一己之独见,小而技艺之精,大而政治之要,罔不叙述,令观者发其聪明,广其闻见,岂不足传世翼教乎哉。
不佞是杂家而非说家,对于梁君的意见很是赞同,却亦有差异的地方。我不喜掌故,故不叙政治,不信鬼怪,故不纪异闻,不作史论,故不评古人行为得失。余下来的一件事便是涉猎前人言论,加以辨别,披沙拣金,磨杵成针,虽劳而无功,于世道人心却当有益,亦是值得做的工作。中国民族的思想传统本来并不算坏,他没有宗教的狂信与权威,道儒法三家只是爱智者之分派,他们的意思我们也都很能了解。道家是消极的彻底,他们世故很深,觉得世事无可为,人生多忧患,便退下来愿以不才终天年,法家则积极的彻底,治天下不难,只消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就可达到统一的目的。儒家是站在这中间的,陶渊明《饮酒》诗中云: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这弥缝二字实在说得极好,别无褒贬的意味,却把孔氏之儒的精神全表白出来了。佛教是外来的,其宗教部分如轮回观念以及玄学部分我都不懂,但其小乘的戒律之精严,菩萨的誓愿之弘大,加到中国思想里来,很有一种补剂的功用。不过后来出了流弊,儒家成了士大夫,专想升官发财,逢君虐民,道家合于方士,去弄烧丹拜斗等勾当,再一转变而道士与和尚均以法事为业,儒生亦信奉《太上感应篇》矣。这样一来,几乎成了一篇糊涂账,后世的许多罪恶差不多都由此支持下来,除了抽雅片这件事在外。这些杂糅的东西一小部分纪录在书本子上,大部分都保留在各人的脑袋瓜儿里以及社会百般事物上面,我们对他不能有什么有效的处置,至少也总当想法侦察他一番,分别加以批判。希腊古哲有言曰,要知道你自己。我们凡人虽于爱智之道无能为役,但既幸得生而为人,于此一事总不可不勉耳。
这是一件难事情,我怎么敢来动手呢。当初原是不敢,也就是那么逼成的,好像是 八道行成 里的大子,各处彷徨之后往往走到牛角里去。三十年前不佞好谈文学,仿佛是很懂得文学似的,此外关于有好许多事也都要乱谈,及今思之,腋下汗出。后乃悔悟,详加检讨,凡所不能自信的事不敢再谈,实行孔子不知为不知的教训,文学铺之类遂关门了,但是别的店呢?孔子又云,知之为知之。到底还有什么是知的呢?没有固然也并不妨,不过一样一样的减掉之后,就是这样的减完了,这在我们凡人大约是不很容易做到的,所以结果总如碟子里留着的末一个点心,让他多少要多留一会儿。我们不能干脆的画一个鸡蛋,满意而去,所以在关了铺门的路旁仍不免要去摆一小摊,算是还有点货色,还在做生意。文学是专门学问,实是不知道,自己所觉得略略知道的只有普通知识,即是中学程度的国文,历史,生理和博物,此外还有数十年中从书本和经历得来的一点知识。这些实在凌乱得很,不新不旧,也新也旧,用一句土话来说,这种知识是叫做 三脚猫 的。三脚猫原是不成气候的东西,在我这里却又正有用处。猫都是四条腿的,有三脚的倒反而希奇了,有如刘海氏的三脚蟾,便有描进画里去的资格了。全旧的只知道过去,将来的人当然是全新的,对于旧的过去或者全然不顾,或者听了一点就大悦,半新半旧的三脚猫却有他的便利,有点像革命运动时代的老新党,他比革命成功后的青年有时更要急进,对于旧势力旧思想很不宽假,因为他更知道这里边的辛苦。我因此觉得也不敢自菲薄,自己相信关于这些事情不无一日之长,愿意尽我的力量,有所供献于社会。我不懂文学,但知道文章的好坏,不懂哲学玄学,但知道思想的健全与否。我谈文章,系根据自己写及读国文所得的经验,以文情并茂为贵。谈思想,系根据生物学文化人类学道德史性的心理等的知识,考察儒释道法各家的意思,参酌而定,以情理并合为上。我的理想只是中庸,这似乎是平凡的东西,然而并不一定容易遇见,所以总觉得可称扬的太少,一面固似抱残守缺,一面又像偏喜诃佛骂祖,诚不得已也。不佞盖是少信的人,在现今信仰的时代有点不大抓得住时代,未免不很合式,但因此也正是必要的,语曰,良药苦口利于病,是也。
不佞从前谈文章谓有言志载道两派,而以言志为是。或疑诗言志,文以载道,二者本以诗文分,我所说有点缠夹,又或疑志与道并无若何殊异,今我又屡言文之有益于世道人心,似乎这里的纠纷更是明白了。这所疑的固然是事出有因,可是说清楚了当然是查无实据。我当时用这两个名称的时候的确有一种主观,不曾说得明了,我的意思以为言志是代表《诗经》的,这所谓志即是诗人各自的情感,而载道是代表唐宋文的,这所谓道乃是八大家共通的教义,所以二者是绝不相同的。现在如觉得有点缠夹,不妨加以说明云:凡载自己之道者即是言志,言他人之志者亦是载道。我写文章无论外行人看去如何幽默不正经,都自有我的道在里边,不过这道并无祖师,没有正统,不会吃人,只是若大路然,可以走,而不走也由你的。我不懂得为艺术的艺术,原来是不轻看功利的,虽然我也喜欢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话,不过讲到底这道还就是一条路,总要是可以走的才行。于世道人心有益,自然是件好事,我那里有反对的道理,只恐怕世间的是非未必尽与我相同,如果所说发其聪明,广其闻见,原是不错,但若必以江希张为传世而叶德辉为翼教,则非不佞之所知矣。
一个人生下到世间来不知道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但是无论如何,在生下来以后那总是必然的了。凡是中国人不管先天后天上有何差别,反正在这民族的大范围内没法跳得出,固然不必怨艾,也并无可骄夸,还须得清醒切实的做下去。国家有许多事我们固然不会也实在是管不着,那么至少关于我们的思想文章的传统可以稍加注意,说不上研究,就是辨别批评一下也好,这不但是对于后人的义务也是自己所有的权利,盖我们生在此地此时实是一种难得的机会,自有其特殊的便宜,虽然自然也就有其损失,我们不可不善自利用,庶不至虚负此生,亦并对得起祖宗与子孙也。语曰,秀才人情纸一张。又曰,千里送鹅毛,物轻情意重。如有力量,立功固所愿,但现在所能止此,只好送一张纸,大家莫嫌微薄,自己却也在警戒,所写不要变成一篇寿文之流才好耳。廿六年四月廿四日,在北京书。
关于酒诫
有书估来携破书廉价求售,《元诗选》等大部书无所用之,只留下了一部梁山舟的《频罗庵遗集》。集凡十六卷,诗仍是不懂,但其题跋四卷,《直语补证》《日贯斋涂说》各一卷,都可以看,也还值得买。题跋四有《书抱朴子酒诫篇附录自作说酒诗册跋》一首,其文云:
右篇反复垂诫,摹写俗态,至二千余言,可谓无留蕴矣,特未确指所以不可饮之情状,或滋曲说焉。予尝有《说酒》五言一章,非敢言古书之后,聊取宣圣近譬之旨,以冀童竖之家喻而户晓耳。洪饮之君子庶几抚掌一笑,以为然乎否乎。 抱朴子是道士,我对他有隔教之感,《酒诫》在外篇二十四,比较的可读,摹写俗态在起首两叶,有云:
其初筵也,抑抑济济,言希容整,咏《湛露》之厌厌,歌在镐之恺乐,举万寿之觞,诵温克之义。日未移晷,体轻耳热。夫琉璃海螺之器并用,满酌罚余之令遂急,醉而不止,拔辖投井。于是口涌鼻溢,濡首及乱,屡舞跹跹,舍其坐迁,载号载呶,如沸如羹。或争辞尚胜,或哑哑独笑,或无对而谈,或呕吐几筵,或值蹶良倡,或冠脱带解。贞良者流华督之顾眄,怯懦者效庆忌之蕃捷,迟重者蓬转而波扰,整肃者鹿踊而鱼跃。口讷于寒暑者皆垂掌而谐声,谦卑而不竞者悉裨瞻以高交,廉耻之仪毁而荒错之疾发,茸之性露而傲很之态出。精浊神乱,臧否颠倒,或奔车走马,赴谷而不惮,以九折之阪为蚁封,或登危蹋颓,虽堕坠而不觉,以吕梁之渊为牛迹也。 以下又说因酒得祸得疾,今从略。梁山舟诗《说酒二百四十字》在《遗集》卷三,以面粉发酵来证明酒在肚里的害处,现在想来未免可笑,觉得与以糟肉证明酒的好处相差无几。我想中庸的办法似乎是《论语》所说为最妥当,即是惟酒无量不及乱。若要说得彻底说得好,则不得不推佛教了。《梵网经菩萨戒》轻垢罪篇,饮酒戒第二云:
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贤首疏云:
轻垢者,简前重戒,是以名轻,简异无犯,故亦名垢。又释,黩污清净行名垢,礼非重过称轻。善戒地持轻戒总名突吉罗。瑜伽翻为恶作,谓作非顺理,故名恶作,又作具过恶,故名恶作。 这是大乘律,所以比较宽容,小乘律就不同了,《四分律》卷十六云:
佛告阿难,自今已去,以我为师者,乃至不得以草木头内着酒中而入口。 其时所结戒云:
若比丘饮酒者,波逸提。 案波逸提是堕义,比突吉罗更加重一等,据《根本律》说, 谓犯罪者堕在地狱傍生饿鬼恶道之中。 《四分律》又有解释极好,略云:
比丘,义如上。酒者,木酒,粳米酒,余米酒,大麦酒,若有余酒法作酒者是。木酒者,梨汁酒,阎浮果酒,甘蔗酒,舍楼伽果酒,蕤汁酒,蒲萄酒。梨汁酒者,若以蜜石蜜杂作,乃至蒲萄酒亦如是。杂酒者,酒色,酒香,酒味,不应饮。或有酒非酒色,酒香,酒味,不应饮。或有酒非酒色,非酒香,酒味,不应饮。或有酒非酒色,非酒香,非酒味,不应饮。非酒酒色,酒香,酒味,应饮。非酒非酒色,酒香,酒味,应饮。非酒非酒色,非酒香,酒味,应饮。非酒非酒色,非酒香,非酒味,应饮。 《大智度论》卷十三亦有一节云:
酒有三种,一者谷酒,二者果酒,三者药草酒。果酒者,蒲萄阿梨咤树果,如是等种种名为果酒。药草酒者,种种药草合和米曲甘蔗汁中,能变成酒,同蹄畜乳酒,一切乳热者可中作酒。略说若干若湿,若清若浊,如是等能令人心动放逸,是名为酒。一切不应饮,是名不饮酒。 这里把酒分门别类的讲得很清楚,大抵酒与非酒之分盖以醉人为准,即上文云令人心动放逸也。《四分律》叙结戒缘因本由比丘娑伽陀受请,食种种饮食,兼饮黑酒,醉卧道边大吐,众乌乱鸣。本文云:
佛告阿难,此娑伽陀比丘痴人,如今不能降服小龙,况能降服大龙。 贤首戒疏云:
如娑伽陀比丘,先时能服毒龙,后由饮酒不能伏虾蟆等。 亦即指此事。唯《四分律》中又举饮酒十失云:
佛语阿难,凡饮酒者有十过失。何等十?一者颜色恶。二者少力。三者眼视不明。四者现恚相。五者坏田业资生法。六者增致疾病。七者益斗讼。八者无名称,恶名流布。九者智慧减少。十者身坏命终,堕三恶道。阿难,是谓饮酒者有十过失也。 《大智度论》亦云:
问曰,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欢喜,何以故不饮?答曰,益身甚少,所损甚多,是故不应饮。譬如美饮,其中杂毒。是何等毒?如佛语难提优婆塞,酒有三十五失。 所说数目虽多,精要却似不及《四分律》。如云一者现在世财物虚竭即是《四分》之五。二者众疾之门,三者斗诤之本,即其六七。五者丑名恶声,六者覆没智慧,即其八九。十一者身力转少,十二者身色坏,即其二与一。又三十四者身坏命终,堕恶道泥犁中,即其十也。此外所说诸条别无胜义,无可称述,唯末有五言偈十六句,却能很得要领,可以作酒箴读。其词云:
酒失觉知相身色浊而恶
智心动而乱惭愧已被劫
失念增心失欢毁宗族
如是虽名饮实为饮毒死
不应而不应笑而笑
不应哭而哭不应打而打
不应语而语与狂人无异
夺诸善功德知愧者不饮
这虽然不能算是一首诗,若是照向来诗的标准讲,但总不失为一篇好文章,特别是自从陶渊明后韵文不能说理,这种伽陀实是很好的文体,来补这个缺陷。贤首疏又引有《大爱道比丘尼经》,所说也是文情并茂,省得我去借查大藏经,现在就转抄了事。文云:
不得饮酒,不得尝酒,不得嗅酒,不得鬻酒,不得以酒饮人,不得言有疾欺饮药酒,不得至酒家,不得与酒客共语。夫酒为毒药,酒为毒水,酒为毒气,众失之源,众恶之本。残贤毁圣,败乱道德,轻毁致灾,立祸根本,四大枯朽,去福就罪,靡不由之。宁饮洋铜,不饮酒味。所以者何?酒令人失志,迷乱颠狂,令人不觉,入泥犁中,是故防酒耳。 这是一篇很好的小品文,我很觉得欢喜,此经是北凉时译,去今已一千五百年了,读了真令人低徊慨叹,第一是印度古时有这样明澈的思想,其次是中国古时有这样轻妙的译文,大可佩服,只可惜后来就没有了。
日本兼好法师是十四世纪前半的人,本姓卜部,出家后曾住京都吉田的神护院等处,俗称之为吉田兼好。他虽是和尚,但其绩业全在文学方面,所著随笔二卷二百四十三段,名曰 徒然草 ,为日本中古散文学之精华。其第百七十五段也是讲酒的,可以称为兼好法师的酒诫,很可一读。十多年前我曾译出后半,收在《冥土旅行》中,今将全文补译于下方:
世间不可解的事情甚多。每有事辄劝酒,强使人多饮以为快,不解其用意何在。饮酒者的脸均似极难堪,蹙额皱眉,常伺隙弃酒或图逃席,被捕获抑止,更胡乱灌酒,于是整饬者忽成狂夫,愚蠢可笑,康强者即变重病人,前后不知,倒卧地上。吉日良辰,如此情形至为不宜。至第二日尚头痛,饮食不进,卧而呻吟,前日的事不复记忆,有如隔生,公私诖误,生诸烦累。使人至于如此,既无慈悲,亦背礼仪。受此诸苦者又岂能不悔且恨耶。如云他国有此习俗,只是传闻,并非此间所有的事,亦已可骇怪,将觉得不思议矣。
即使单是当作他人的事来看,亦大难堪。有思虑的大雅人士亦复任意笑骂,言词烦多,乌巾歪戴,衣带解散,拉裾见胫,了不介意,觉得与平日有如两人。女子则搔发露额,了无羞涩,举脸嘻笑,捧持执杯的手,不良之徒取肴纳其口,亦或自食,殊不雅观。各尽力发声,或歌或舞,老年法师亦被呼出,袒其黑丑之体,扭身舞踊,不堪入目,而欣喜观赏,此等人亦大可厌憎也。或自夸才能,使听者毛耸,又或醉而哭泣,下流之人或骂詈斗争,陋劣可恐。盖多是可耻难堪的事,终乃强取人所不许的事物,俱坠廊下,或从马上车上堕地受伤。其不能有乘者,蹒跚行大路上,向着土墙或大门,漫为不可言说之诸事。披袈裟的年老法师扶小童之肩,说着听不清楚的话,彳亍走去,其情状实为可怜悯也。
为如此种种事,如于现世或于来世当有利益,亦无可如何。唯在现世饮酒则多过失,丧财,得病。虽云酒为百药之长,百病皆从酒生,虽云酒可忘忧,醉人往往想起过去忧患至于痛哭。又在来世丧失智慧,烧毁善根,有如烈火,增长恶业,破坏众戒,当堕地狱。佛曾亲说,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
酒虽如是可厌,但亦自有难舍之时。月夜,雪朝,花下,从容谈话,持杯相酬,能增兴趣。独坐无聊,友朋忽来,便设小酌,至为愉快。从高贵方面的御帘中,送出肴核与酒来,且觉将送之人亦必不俗,事甚可喜。冬日在小室中,支炉煮菜,与好友相对饮酒,举杯无算,甚快事也。在旅中小舍或野山边,戏言盛馔为何云云,坐草地上饮酒,亦是快事。非常怕酒的人被强令饮少少许,亦复佳。高雅的人特别相待,说来一杯,太少一点吧,大可忻喜。又平常想要接近的人适有大酒量,遂尔亲密,亦是可喜。总之大酒量人至有趣味,其罪最可原许。大醉困顿,正在早睡之时,主人启户,便大惶惑,面目茫然,细髻矗立,衣不及更,抱持而逃,挈衿揭裾,生毛细胫亦均显露,凡此情状大可笑乐,亦悉相调和也。
上边第二节中所云不可言说之事,盖即指呕吐或小便,第三节引佛说,即《梵网经》原语,据贤首疏云:
五百世无手,杜顺禅师释云,以俱是脚,故云无手,即畜生是。 又第四节似未能忘富贵门第,又涉及遐想,或不免为法师病,唯兼好本武士,曾任为上皇宫侍卫,又其人富于情趣,博通三教,因通达故似多矛盾,本不足怪,如此篇上半是酒诫,而下半忽成酒颂,正是好例。拙译苦不能佳,假如更写得达雅一点,那么这在我所抄引的文章里要算顶有意思的一篇了。为什么呢?彻底的主张本不难,就只是实行难,试看现今和尚都大碗酒大块肉的吃了,有什么办法。我们凡人不能 全或无 ,还只好自认不中用,觉得酒也应戒,却也可以喝,反正不要烂醉就是了。兼好法师的话正是为我们凡人说的。只能喝半斤老酒的不要让他醉,能喝十斤的不会醉,这样便都无妨喝喝,试活剥唐诗为证曰:但得酒中趣,勿为醉者传。凡人酒训的精义尽于此矣。廿六年五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