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骆驼祥子:何大齐插图注释本》老舍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中国)老舍绘者:(中国)何大齐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何大齐,画家、书法家,1940年生于北京,出版有《老北京民俗风情画》《燕京往事》《万有汉字:〈说文解字〉部首解读》等著作二十余部。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很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小说人物饱满,语言鲜活,深刻地描写了旧時代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与种种挣扎。
◎《骆驼祥子》作为中学语文必读书目,加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电影、电视剧、话剧、歌剧、连环画……种种形式的改编演绎,是每个受过基础教育的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祥子、虎妞、刘四爷、小福子……书中主要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中学毕业多年后的我们,是否还有必要重读《骆驼祥子》?有人说,祥子就是民国时期的 北漂 ,他身上有我们的影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辆 自己的车 ,也许是房子,也许是孩子,或者其他别的什么。老舍说: 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 我们能从祥子这面旧镜子中,照出自己为梦想奋斗的身姿,也照出梦碎的担忧与恐惧,这或许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读《骆驼祥子》的理由。
◎何大齐先生为小说内的几个主角和每个章节的重要场景绘制了插图,形神兼备。通过图画的力量,补文学之所不及;重现了上世纪初老北京的风貌,也让我们更直观看到大时代下小人物祥子凄惨的无可逃脱的命运。
◎何大齐先生重新注释了小说内大量地道的北京方言,让今天的读者能够更为真切地理解和体味老舍作品的语言魅力,对京腔京韵的精妙传神得以准确认知。
何大齐先生运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通过插图的形式表现了原著的精神。他的人物造型生动,环境准确,细节描绘得当,画面富有那个时代的气息,是一套难得的好作品。
——舒济(老舍长女)
我画《骆驼祥子》
给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画插图难度不小,因为祥子的文学形象已深入人心。再加上影视、话剧的艺术形象也为大家所熟知,另外一些画家也为其画过插图。先入为主啊,再画就难了。
给文学作品画插图,要尊重原文的描述,又不能做简单的图解。把文字描写转化为视觉形象,需要在自己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并进行再创造。如果把文字描写比喻成歌词,那么画插图就像谱曲,使其插上旋律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动手画之前要熟读小说,把握故事情节以及主人公的性格发展脉络。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关键。刻画人物要以形写神,从形似到神似,就是所谓的形神兼备。在小说中有段对祥子的外貌描写: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脸上红扑扑的……另外,对虎妞、刘四爷、小福子也都有很精彩的外貌描写。这是我创作人物形象的原始依据。
一号人物祥子,一个十八岁的农民,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孤身到北京谋生。他质朴、健壮、憨厚、老实、勤劳。他憧憬着通过拉车创造美好的未来。但是残酷的现实给他一次又一次的无情打击,直到他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逐步滑向了堕落的深渊,最后像一条偷吃了东西的狗似的溜出了西直门……祥子是悲剧人物,这是小说故事情节的主线。祥子、虎妞、刘四爷、小福子的形象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渐渐在我心中活起来。为了充实人物形象,我到生活中去寻找大致符合小说人物形象的人,仔细观察分析其特点。情况方便的时候我就用手机拍下来,回家后反复观察琢磨,把酝酿好的形象画在草图上,再多方征求意见,在几位主要人物形象确定下来之后,再开始画插图。在画插图前我先读原文,把故事情节的关键节点找出来,拉出一个清单,标出情节的内容和原作中的页数以备查找,这样就确定下二十四幅插图。
《骆驼祥子》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北京。你必须穿越到八十多年前的老北京,要了解那个时代生活的大环境,以及与老百姓衣食住行相关的各种器物和一些细节。我生于北京,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对这片热土应该说是很熟悉的。根据情节的需要,插图涉及老北京的西四牌楼、南池子、缸瓦市、西直门外和磨石口等地,这些地方如今已经面目全非了。还有洋车、煤油灯,室内陈设,日常使用的小对象,现在已经大多数从生活中消失了。几十年过去了,记忆已经模糊,我通过翻阅老照片唤醒尘封的记忆,使插图尽量接近历史的真实。
画面的构图直接影响故事情节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刻画。我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在北京多年的阅历,来思考构图问题。例如:虎妞到曹宅找祥子,在公园红墙外对祥子说 我有啦! 这一情节中,虎妞和祥子的表情和动作,要反映两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人物的性格。我画的构图是:祥子蹲在路边,眼睛看着地面,右手捂嘴,表现出厌恶虎妞,欲哭无泪的尴尬处境和悲愤的心态。虎妞则使尽了心计,不惜编造谎言,讹诈祥子以达到控制祥子的目的。她一手拢着嘴,弯着腰,凑近祥子,一手拉祥子的胳膊,一边编瞎话,一边乜斜着眼察言观色,一副耍心眼、施诡计的市侩嘴脸。
另外还要根据情节在构图上采用远景、中景、近景三种样式,就像电影镜头拉近推远。总之构图形式应丰富多样、虚实相生,形式的变化要为表现内容服务。例如:祥子在西直门外被兵捉去,后来他拉了三匹骆驼从妙峰山经磨石口逃回北京。为了表现跑回来的艰辛,我选择了山高路险的磨石口隘口为背景,设计成远景俯视的构图。在设计祥子买大号闷葫芦罐存钱这一情节时,我采用近景构图,这样可以具体刻画他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现祥子的心态和性格。
鲁迅先生曾指出: 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学之所不及。 我通过画插图进一步理解了插图艺术的价值及其特点。
乙未年寒露时节于京华
何大齐记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 骆驼 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 整天儿 ,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 车口 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 车份儿 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这派的车夫,也许拉 整天 ,也许拉 半天 。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 拉晚儿 。夜间,当然比白天需要更多的留神与本事;钱自然也多挣一些。
年纪在四十以上,廿以下的,恐怕就不易在前两派里有个地位了。他们的车破,又不敢 拉晚儿 ,所以只能早早的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 车份儿 和自己的嚼谷。他们的车破,跑得慢,所以得多走路,少要钱。到瓜市,果市,菜市,去拉货物,都是他们;钱少,可是无须快跑呢。
在这里,廿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儿——很少能到廿岁以后改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他们也许拉一辈子洋车,而一辈子连拉车也没出过风头。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他们的拉车姿式,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不过,以他们比较另一些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他们还似乎没有苦到了家。这一些是以前决没想到自己能与洋车发生关系,而到了生和死的界限已经不甚分明,才抄起车把来的。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的时候,咬着牙,含着泪,上了这条到死亡之路。这些人,生命最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就是在同行的当中也得不到好气儿。他们拉最破的车,皮带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气;一边拉着人还得一边儿央求人家原谅,虽然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
此外,因环境与知识的特异,又使一部分车夫另成派别。生于西苑海甸的自然以走西山,燕京,清华,较比方便;同样,在安定门外的走清河,北苑;在永定门外的走南苑……这是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因为拉一趟便是一趟,不屑于三五个铜子的穷凑了。可是他们还不如东交民巷的车夫的气儿长,这些专拉洋买卖 的讲究一气儿由交民巷拉到玉泉山,颐和园或西山。气长也还算小事,一般车夫万不能争这项生意的原因,大半还是因为这些吃洋饭的有点与众不同的知识,他们会说外国话。英国兵,法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宫, 八大胡同 ,他们都晓得。他们自己有一套外国话,不传授给别人。他们的跑法也特别,四六步儿不快不慢,低着头,目不旁视的,贴着马路边儿走,带出与世无争,而自有专长的神气。因为拉着洋人,他们可以不穿号坎,而一律的是长袖小白褂,白的或黑的裤子,裤筒特别肥,脚腕上系着细带;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鞋;干净,利落,神气。一见这样的服装,别的车夫不会再过来争座与赛车,他们似乎是属于另一行业的。
有了这点简单的分析,我们再说祥子的地位,就像说——我们希望——一盘机器上的某种钉子那么准确了。祥子,在与 骆驼 这个外号发生关系以前,是个较比有自由的洋车夫,这就是说,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骆驼祥子:何大齐插图注释本》老舍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