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生命的光影形线:人生感想录》沈从文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生命的光影形线:人生感想录》沈从文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人,作家,文物研究专家,代表作有《边城》《湘行散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众所周知,沈从文先生的创作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文学的新路,他对中国古代文物的精湛研究,提升了我们对文明进程的理解水准。有《沈从文全集》传世。

【编辑推荐】

埋没一个甲子的文字!

不啻为一部灵魂自白书——你从中可以领略思想家沈从文的丰彩!

关于生命、关于人性、关于新中国……他探索让人成为人的必由之路!

诚恳、真挚、犀利、深邃……发人之未发!

【名人的书评】

照我思索,能理解 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 人 。——沈从文

在今天看来,沈从文的思想是过分地超前了。他倡导 思 而非 信 ,这是因为他看到了民族衰弱的本质原因,他是能够准确地把清这个东方民族命脉的。他说出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说的话。——刘红庆(编选者)

【生命的光影形线:人生感想录的书摘】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人,作家,文物研究专家,代表作有《边城》《湘行散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众所周知,沈从文先生的创作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文学的新路,他对中国古代文物的精湛研究,提升了我们对文明进程的理解水准。

可以说,公众对沈从文先生的了解,仍局限于几本代表作。他身后出版的洋洋几十卷《沈从文全集》,只是少数爱好者及研究者的收藏物,人们并不知晓其中蕴含的价值。在文学创作之外,先生为数甚多的随笔、检讨、书信为我们展示了别样的精神空间,从中浮现出一个真实可亲的作者面相,对渴望了解大师人生及创作的人而言,无异于一把金钥匙。为此,本社特意约请沈迷刘红庆先生编选了 沈从文人文三书 ,将作家小说、散文之外的文字介绍给读者。

《生命的光影形线》呈现的是作为思想家的沈从文的面貌,他对人生与命运的哲理思考,予人以特别的启迪;对人性及现实的批评,因其深刻的洞察力而发人深省;对新中国的遥望与设计,因其赤子之心而令人感动。

《古人为何要留胡子》是一本谈艺论文录,涉及创作心得、艺术的功用、美的教育以及对文物演变史的阐发,另辟蹊径,发他人所未发,可谓美的发现之旅。

《大小生活都在念中》是先生在动荡岁月里写的家书(1966-1976),这些保存下来的文字,因传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与思想而弥足珍贵,既是了解作家情感与思想的上佳读物,也是了解那个苦难时代的可靠读物。有忧患深沉的家国情怀,有真挚细腻的儿女情长,有徘徊在歧路的迷茫与惆怅……

需要说明的是,为提示主题,编者为每篇文章及书信新拟了标题。沈从文先生的写作带有自己鲜明的风格,从字词、方言的运用到标点符号的使用,时有与当下语文规范相抵牾的地方,我们只校正某些明显的错误,可以意会或贯通的一概不作改动。为了有助于读者阅读,我们对一些难以理解的人名及用词略加注释。

选文及注释多出自北岳文艺出版社之《沈从文全集》,在此,谨对劳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书里所用照片系沈从文长子沈龙朱先生提供,一并致以感谢。

新星出版社

2017年5同

中国读书人的天真,比任何人皆多一些

若从一般物质上着眼,人类的进步便很显然的陈列于吾人面前。但从理性方面说来,则所谓人类,现在活着的比一千年前活着的人究竟有何不同处,是不是也一般的有了多少进步?说及时实在令人觉得极可怀疑。

假若我们承认了理性也有进步的可能,想取例来说明它,一个写故事的人,自然还是引用个故事较为方便。一千四百年前,中国就有那么一个故事:

有个小小村落,距离国王的都城约三十里。既已聚集成村,自然就住了些顺民,所有男女老幼,皆在四季中各尽手足之力,耕田织布为活。也按时缴纳捐款,照习惯 唱戏 求雨 杀猪 敬神 。照本性 哭 笑 相骂 或 赌咒 。那村中有一井水,味道极美,无意中被一个专向国王讨好的人发现后,就把那井水舀上一桶,献给国王。世界上作国王的,大都相差不远,他的天下若从马上得来,则莫不粗暴如同一个屠户;他的天下若从爸爸传来,则又莫不糊涂得同傻瓜一样。这国王应属于第二种人。第一次觉得井水极好,于是就下了一个上谕,指定那村中百姓,每天轮流派出一人,尽力所及,把水挑到京城里去。国王为了一点点水还那么认真,照例还算是那个村中百姓的光荣。

但为了这样一担井水,村子里每天便应当有一个人来回走六十里路,这人别的事自然皆不能作了。……方法只是各人离开了这个小小村落,各到别地方去谋生。

消息为本地村长知道后,赶忙稳住了乡下人,要他们莫即搬家,等他到国王处去看看,是不是能够为他们想得出一个更好办法。村长见过国王禀明来意时,那国王就说: 嫌路太远?我明白了。如今我下一个命令,把三十里改为十五里,路程减半,不应当再说什么了吧? (照例世界上最颟顸的国王,对于小民这样玩把戏说谎总是极在行的。)村长便把国王的话转述给乡下人,乡下人头脑简单,以为因此一来,三十里的路程当真已缩短一半,故全体皆十分欢喜,就再不作迁移打算了。他们并且对于国王所给的恩惠,十分感谢,为了表示这点感谢,各人便皆在额角刻了 永作顺民 四个字。

这故事说明一千四百年前,已有人感觉这些缺少理性的乡下人,愚蠢得如何可笑可怜,故特别记下来,为后世启蒙发愚之用。当时的人虽能说出这样故事,且明白了一个国王并不能够把原本三十里的路程缩作十五里,但在当时便依然有许多事尽那时的国王欺骗;同时对于国王这个名称,也毫无一人对于它的存在有所怀疑的。现在就事论事,则一切已大不相同:第一件事,国王的名称已为一些人用文字、嘴舌、力和血,把它除掉,同时附属于那个名分下的许多坏处也没有了。第二件事,即或有国王的地方,住在离国都三十里的乡下人,已不必为国王轮流挑水了。第三件事,国王或代替国王而来的执政者,在募捐借公债以及其他遣派国民有所担负应向国民说话时,也再不能用命令缩短里数一类简单方法取信于民了。这三种事似乎皆可证明属于人类理性的进步,是一种确定的事实。

过去的人把命运同权力全交给天,国王既称天,就有权柄任意处置一切。故作帝王的若本领好了,能负责,肯作事,一切又处置得极其公平,大家就有福同享;国王若是个脓包,不能作事,或是个艺术家,不会作事,这一国秩序为军人与政客弄坏,于是就有了党争同战事:党争结果常是把若干正派的人加以放逐与杀戮,战争则战事一延长,人民担当了那个生灵涂炭的命运,无数的生命,以及由于无数代生命思索与劳作积聚而成的一点点文化,便一古脑为革命毁了。现在的人民呢,虽仍然把权力交给执政者,却因为知识进步了些,对于一国未来的命运,似乎常常见得十分关切。尤其是号称知识阶级的读书人,多知道了些事情,总特别盼望自己所在的国家好些,国家局面乱糟糟到不成个样子,他们心里是不舒服的。若我们想找寻一种理性发达的人作为代表,把这类人拿来备数,自然太合式了。

不过也正因为有了这类仿佛理性充分发达的人,成为社会的中坚分子,人类理性真的是否进步,进步了对于—个民族又还有些什么益处,倒又成为可商量的问题了。

罗马的灭亡不是一天一月的事,就正因为它的成立也决不是一天一月的事。坏的坏下来若已几十年,要它好就自然也得这个数目。但一般人的感情或理性,却常常不许他们对 时间 这种东西有何认识。譬如在中国,提到 国家政治制度的不良 , 民族牺牲的消灭 ,以及类乎此等问题时,一般人对于这些问题所引起的忧虑,忧虑中便从无时间的概念在内。故一切改良的企图,也常常不把必需的时间安排进去。若这种对于 时间 的疏忽处可以称为天真,那么,中国读书人的天真,实在比任何种人皆多一些!正好像人人皆太天真了点,譬如国家积弱数十年,努力图自强,应当二十年才有小小希望的,一个执政者若老老实实把这个数目告给一般人,且在这个必需的时间中计划一切,则这领袖除准备下野以外别无其他办法。这人下野了,代替而来的,必是个善于说话,在谈话中能把二十年的时间减至最小期间的人。本来需要十年的,执政者若说: 这件事至多需要三年,一切便可弄好。 只需要执政者把话说得极其得体,语气又漂亮从容,对国运怀了过分关切的读书人,就会很快乐那么自作安慰: 这好了,我们有了个好领袖,国家命运有了转机,知识阶级的出路全有保障了。 事实上,则这些人所注重的或不是 民族出路 的保障,而是 知识阶级 出路的保障。所谓读书人,学上古史,西洋文学,中国文学,政治,艺术,哲学,⋯⋯这一类少数的人,照例是欢喜发表意见同时也欢喜发点牢骚的。这一类社会上的中坚人物,既从自己职业上得到了生儿育女生活的凭藉,又从一国领袖处得到了一份说谎的安慰后,便会各自去作应作的事情:或收集点古物,或到处托人去打听会做饭菜的厨子,或年近半百尚怀了童心去学习跳舞,或终日无事便各处去转述点谣言,再也不过问这个置身所在的国家一切命运了。这些人虽头上不能发现什么刻好的记号,也从不为国王挑水,但这种人的天真与理性是无从并存于同一头脑中的。

也有人说:使多数读书人,能够各自在职业上与嗜好上得到了生存的兴味,安分自守,不乱说话,泰然坦然的吃肉喝汤打发每个日子下去,是一种国家希望进步需要秩序时必不可少的基础。……

事实上是古今作平民的,生活态度与观念皆由于为一个天生懒于思索容易被骗的弱点所控制,照例只注意到自己今天能不能活,不大注意明天,且同时只把善于解释政策的首领,当成最可靠的首领,并不追究政策的得失,故听谓理性的进步,从某一点说来,我们不过指的是现在的无冕国王,已无方法派遣知识阶级挑水,同时在任何人的额角上,看不出刻过什么显明记号而已。

刊载于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

对生命的美特具敏感

黄昏极美丽悦人。光景清寂,极静,独坐小蒲团上,望窗口微明,欧战从一日起始,至今天为止,已三十天。此三十天中波兰即已灭亡。一国家养兵至一百万,一月中即告灭亡,何况一人心中所信所守,能有几许力量,抗抵某种势力侵入?一九三九之九月,实一值得记忆的月份。人类用双手一头脑创造出一个惊心动魄文明世界,然此文明不旋踵立即由人手毁去。人之十指,所成所毁,亦已多矣。

读《人与技术》、《红百合》二书各数章。小楼上阳光甚美,心中茫然,如一战败武士,受伤后独卧荒草间,武器与武力已全失。午后秋阳照铜甲上炙热。手边有小小甲虫爬行,耳畔闻远处尚有落荒战马狂奔,不觉眼湿。心中实充满作战雄心,又似觉一切已成过去,生命中仅残余一种幻念,一种陈迹的温习。

心若翻腾,渴想海边,及海边可能见到的一切。沙滩上为浪潮漂白的一些螺蚌残壳,泥路上一朵小小蓝花,天末一片白帆,一片紫。

房中静极。面对窗上三角形夕阳黄光,如有所悟,亦如有所惑。

晴。六时即起。甚愿得在温暖阳光下沉思,使肩背与心同在朝阳炙晒中感到灼热。灼热中回复清凉,生命从疲乏得到新生。久病新瘥一般新生。所思者或为阳光下生长一种造物(精巧而完美,秀与壮并之造物),并非阳光本身。或非造物,仅仅造物所遗留之一种光与影,形与线。

人有为这种光影形线而感兴激动的,世人必称之为 痴汉 。因大多数人都 不痴 ,知从 实在 上讨生活,或从 意义 名分 上讨生活。捕蚊捉虱,玩牌下棋,在小小得失上注意关心,引起哀乐,即可度过一生。生活安适,即已满足。活到末了,倒下完毕。多数人所需要的是 生活 ,并非对于 生命 具有何种特殊理解,故亦不必追寻生命如何使用,方觉更有意思。因此若有一人,超越习惯的心与眼,对于美特具敏感,自然即被称为痴汉。此痴汉行为,若与多数人庸俗利害观念相冲突,且成为罪犯,为恶徒,为叛逆。换言之,即一切不吉名词无一不可加诸其身,对此符号,消极意思为 沾惹不得 ,积极企图为 与众弃之 。然一切文学美术以及人类思想组织上巨大成就,常惟痴汉有份,与多数无涉,事情显明而易见。

金钱对 生活 虽好像是必需的,对 生命 似不必需。生命所需,惟对于现世之光影疯狂而已。因生命本身,从阳光雨露而来,即如火焰,有热有光。

我如有意挫折此奔放生命,故从一切造形小物事上发生嗜好,即不能挫折它,亦可望陶冶它,羁縻它,转变它。不知者以为留心细物,所志甚小。见闻不广,无多大价值物事,亦如宝贝,加以重视,未免可笑。这些人所谓价值,自然不离金钱,意即商业价值。

美固无所不在,凡属造形,如用泛神情感去接近,即无不可以见出其精巧处和完整处。……惟宗教与金钱,或归纳,或消灭。因此令多数人生活下来都庸俗呆笨,了无趣味。某种人情感或被世务所阉割,淡漠如一僵尸,或欲扮道学,充绅士,作君子,深深惧怕被任何一种美所袭击,支撑不住,必致误事。又或受佛教 不净观 影响,默会《诃欲经》本意,以爱与欲不可分,惶恐逃避,惟恐不及。像这些人,对于 美 ,对于一切美物、美行、美事、美观念,无不漠然处之,竟若毫无反应。

不过试从文学史或美术史(以至于人类史)上加以清查,却可得一结论,即伟人巨匠、千载宗师,无一不对于美特具敏锐感触,或取调和态度,融汇之以成为一种思想,如经典制作者对于经典文学符号排比的准确与关心。或听其撼动,如艺术家之与美对面时从不逃避某种光影形线所感印之痛苦,以及因此产生佚智失理之疯狂行为。举凡所谓活下来 四平八稳 人物,生存时自己无所谓,死去后他人对之亦无所谓。但有一点应当明白,即 社会 一物,是由这种人支持的。

饭后倦极。至翠湖土堤上一走。木叶微脱,红花萎悴,水清而草乱。猪耳莲尚开淡紫花,静贴水面。阳光照及大地,随阳光所及,举目临眺,但觉房屋人树及一池清水,无不如相互之间,大有关系。然个人生命,转若甚感单独,无所皈依,亦无附丽。上天下地,粘滞不住。过去生命可追寻处,并非一堆杂著,只是随身记事小册三五本,名为记事,事无可记,即记下亦无可观。惟生命形式,或可于字句间求索得到一二,足供温习。生命随日月交替,而有新陈代谢现象,有变化,有移易。生命者,只前进,不后退,能迈进,难静止。到必需 温习过去 ,则目前情形可想而知。沉默甚久,生悲悯心。

我目前俨然因一切官能都十分疲劳,心智神经失去灵明与弹性,只想休息。或如有所规避,即逃脱彼噬心嚼知之 抽象 。由无数造物空间时间综合而成之一种美的抽象。然生命与抽象固不可分,真欲逃避,惟有死亡。是的,我的休息,便是多数人说的死。

在阳光下追思过去,俨然整个生命俱在两种以及无数种力量中支撑抗拒,消磨净尽,所得惟一种知识,即由人之双手所完成之无数泥土陶瓷形象,与由上帝双手抟泥所完成之无数造物灵魂有所会心而已。令人痛苦也就在此。人若欲贴近土地,呼吸空气,感受幸福,则不必有如此一份知识。多数人或具有一种浓厚动物本性,如猪如狗,或虽如猪如狗,惟感情被种种名词所阉割,皆可望从日常生活中感到完美与幸福。譬如说 爱 ,这些人爱之基础或完全建筑在一种 情欲 事实上,或纯粹建筑在一种 道德 名分上,异途同归,皆可得到安定与快乐。若将它建筑在一抽象的 美 上,结果自然到处见出缺陷和不幸。因美与 神 近,即与 人 远。生命具神性,生活在人间,两相对峙,纠纷随来。情感可轻翥高飞,翱翔天外,肉体实呆滞沉重,不离泥土。

××说: ×××年前死得其所,是其时。 即 人 对 神 的意见,亦即神性必败一个象征。××实死得其时,因为救了一个 人 ,一个贴近地面的人。但××若不死,未尝不可以使另外若干人增加其神性。

有些人梦想生翅膀一双,以为若生翅翼,必可轻举,向日飞去。事实上即背上生出翅膀,亦不宜高飞。如×××。有些人从不梦想。惟时时从地面踊跃升腾,作飞起势,飞起计。虽腾空不过三尺,旋即堕地。依然永不断念,信心特坚。如×××。前者是艺术家,后者是革命家。但一个文学作家,似乎必需兼有两种性格。

一九四一年八月《烛虚》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生命的光影形线:人生感想录》沈从文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