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林家铺子(浙教版)》茅盾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茅盾(1896-1981)
中国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16年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1年与郑振铎、王统照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32年完成长篇小说《子夜》。此外还发表了《林家铺子》《春蚕》等小说及一些散文随笔。主编《人民文学》和《译文》等刊物,撰写《夜读偶记》等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论著,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有《茅盾全集》行世。
本书精选了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的四部短篇小说,即《林家铺子》和 农村三部曲 (《春蚕》《秋收》《残冬》)。小说展现了令人惊心的层层鲸吞的社会现实,情节构思巧妙,语言颇具地方特色,人物形象生动立体,主题深刻,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是一个人奋力挣扎却无力抗拒的时代悲剧,也是一群人从迷惘、觉醒到抗争的命运变奏曲。
茅盾是早就在从事写作的人,唯其阅世深了,所以行文每不忘社会……中国若要社会进步,若要使文章和实生活发生关系,则像茅盾那样的散文作家,多一个好一个……
——郁达夫
中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小说方面有两位杰出的作家:鲁迅在前,茅盾在后。
——吴组缃
亲近名著守望童年
每一部名著,尤其是其中的经典性作品,事实上都浓缩、隐含着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文化所形成的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智成果,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某些不可复制和不可替代的智慧和方向。同时,经典又是经过人类阅读的随机拣选和时间长河的无情淘汰,才逐渐浮出历史地表,最终固定在人类精神发展的文化坐标上的。
文学经典之所以享有这样的文学史地位,首先是因为,经典提供的是一种具有整体文学史意义的独特而绝对的高度,它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洞悉或表达了历史、社会、人生、人性的基本奥秘或本相,表达了对于这些奥秘或本相深刻的体认和独到的感悟;经典又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构筑成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美学神话,并向文学史释放着永不消失的艺术灵光。安徒生童话对于社会和人生真相的有力揭示,卡洛尔童话对荒诞艺术的绝妙实践,林格伦童话对儿童解放在哲学上和美学上的重要贡献,都是文学史上突出而典型的例子。由于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所达到的高度是重要而独特的,因此,它们在一些特定的方面是无法被逾越的。
经典还提供了一种文学史意义上的判断尺度。经典代表着文学史上最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经验,它虽然无法被轻松地逾越,但却往往成为人们普遍心仪和乐于效仿的榜样。更多的时候,经典所提供的高度则被人们用来打造成一把衡量高下、评说成败的艺术标尺。人们会用经典构成和显示的标尺来看一看,某部作品与经典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因此,对于经典的尊崇和信赖,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精神生活态度之一。
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大批影响过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精神发育和成长的经典名著。提起文学史上的许多名著,人们常常会有一种重新打开童年心灵履历的难忘和激动。在他们的童年记忆中,甚至,在他们后来的阅读记忆中,这些作品都曾经那么深刻地参与并影响了他们的心灵建设,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宝贵的 精神的底子 (钱理群先生语)。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套 语文新课标基础必读丛书 收入了《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昆虫记》《飞鸟集·新月集》《安徒生童话》等数十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这些作品触及社会、人生、自然、命运等最基本的人类价值和命题,因而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我相信,让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童年时代就亲近这样的作品,正是一项为当代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 打底 的事业。
让我们一起来亲近和享受这样的作品,守望和珍惜童年的阅读。
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年4月12日于丽泽湖畔
林家铺子
每逢卖得了一块钱,看见顾客欣然挟着纸包而去,林先生就忍不住心里一顿,在他心里的算盘上就加添了五分洋钱的血本的亏折。他几次想把这个 大放盘 时每块钱的实足亏折算成三分,可是无论如何,算来算去总得五分,生意虽然好,他却越卖越心疼了。在柜台上招呼主顾的时候,他这种矛盾的心理有时竟至几乎使他发晕。
春蚕
人们似乎连肚子饿都忘记了。老通宝他们家东借一点,西赊一点,居然也一天一天过着来。也不仅老通宝他们,村里哪一家有两三斗米放在家里呀!去年秋收固然还好,可是地主,债主,正税,杂捐,一层一层地剥削来,早就完了。现在他们的指望就是春蚕,一切临时借贷都是指明在这 春蚕收成 中偿还。
秋收
春蚕时期的幻想,现在又在老通宝的倔强的头脑里蓬勃发长,正和田里那些秧一样。天天是金黄色的好太阳,微微的风,那些秧就同有人在那里拔似的长得非常快。河里的水却也飞快地往下缩。水车也拿出来摆在埂头了。阿四一个人忙不过来。老通宝也上去踏了十多转就觉得腰酸腿重气喘。 哎! 叹了一声,他只好爬下来,让四大娘上去接班。
残冬
因为他们向来有一个家,而且还是 自田自地 过得去的家,他们就以为做人家的意义无非为要维持这 家 ,现在要他们拆散了这家去过 浮尸 样的生活,那非但对不起祖宗,并且也对不起他们的孩子——小宝。 家 ,久已成为他们的信仰。刚刚变成为无产无家的他们怎样就能忘记了这久长生根了的信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