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天国之秋》裴士锋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裴士锋(StephenR.Platt)
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其博士论文获颁瑟隆·费尔德奖(TheronRockwellFieldPrize)。目前执教于美国阿姆赫斯特马萨诸塞大学,著有《湖南人与现代中国》(ProvincialPatriots:TheHunaneseandModernChina)。他大学时主修英语,因此大学毕业后以雅礼协会老师的身份在中国湖南待了两年。他的研究得到富尔布莱特计划、国家人文基金会、蒋经国基金会支持。目前他与妻女住在马萨诸塞州的格林费尔德。
译者简介
黄中宪
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专职翻译,译有《明代宦官》《维梅尔的帽子》《大探险家》《帖木儿之后》《成吉思汗》《剑桥伊斯兰史》《非典型法国》等。
校译简介
谭伯牛
清史研究者,尤为关注太平天国战争及湘军、淮军历史,著有《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天下残局:断章取义说晚清》《湘军崛起:近世湖南人的奋斗史》。
十九世纪中叶,东西两半球各自发生了一场大规模内战。西半球那场发生在崛起中的美国,东半球则发生在日益衰颓的中国。而当时的全球霸权英国,则在其间发挥了关键性影响。
大清帝国这场内战,台湾称为太平天国之乱,大陆则视之为革命或农民起义。奇特的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秀全是当时中国为数极少的基督徒,他在屡试不第之后崩溃瘫软,断断续续做异梦四十天,数年后宣称自己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并开始领导宗教运动,随后转为政治军事运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已嵌入全球贸易体系中,西方列强的外交与军事力量对清廷或太平天国更有一定的影响力。西方各国的舆论甚至国会内部,对于是否干涉这场战事各有看法,但才刚攻进北京并放火烧掉圆明园的英国最后却选择帮助满清朝廷。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人物伊藤博文便认为,英国介入使得清廷多活了五十年,因而加大后来的动荡程度,并推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切入,特别着重英美各国在外交与军事上对太平天国战事的影响,而不流于夸大。除了组建湘军的曾国藩之外,也侧重介绍了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他为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可说是中国首套现代化纲领。本书于二〇一二年获颁坎迪尔奖(CundillPrize),是全世界奖金的历史著作奖。
2012年坎迪尔(CundillPrize)历史奖大奖(世界奖金最高的历史著作奖)
裴士锋生动重现了……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战争。这场战争所夺走的人命之多,在人类史上名列前茅。它的深远影响,在当今中国仍未消失。《天国之秋》是由第一流历史学家和杰出作家完成的引人入胜之作。
——基辛格(HenryA.Kissinger)《论中国》《大外交》等书作者
精心琢磨的历史铺陈,是极出色的典范。从一八五〇年代初期打至一八六四年的这场中国内战,可能是人类史上死伤最惨烈的内战;裴士锋以生动翔实的手法,呈现中国的统治者及其数千万子民的命运如何受到英国外交与商业利益的摆布,如何受到太平天国本身的非正统宗教和政治理念影响。一个悲惨且撼动人心的故事。
——史景迁(JonathanSpence)《追寻现代中国》《大汗之国》等书作者
尽管本书是写给那些对太平天国战争罕有所闻的美国读者,但我仍希望中国读者会发现这虽是一个与所知版本不一样的故事,却同样有趣。我更希望他们认识到在全球语境中局外人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特别是西方列强在影响当时中国局势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我对中西关系史的兴趣可以追溯到一九九三年,其时我充任耶鲁大学雅礼协会项目的英文教师,第一次到了中国。在长沙,我给中学生讲美国文化,两年后回国,感觉让美国人更多了解中国亦极为必要。自首次中国之行,迄今已有二十余年,今日我已是马萨诸塞大学的历史教授,为美国本科生讲授中国近代史(课上也有为数不少的中国留学生)。
关于这段中国史,在我看来,中国人通常认为曾国藩和湘军剿灭了太平天国,而在西方,则更强调华尔与戈登的作用,尽管二者其实并行不悖。
迟至一九一九年,当中国在《凡尔赛和约》谈判中令人震惊地向日本割让利权——以致引爆了 五四运动 ——英国政治家劳合·乔治(LloydGeorge)仍以太平叛乱为证,试图说明为什么不能给予中国平等待遇。他说: 中国的死气沉沉恰好证实了外国人所作所为的正确。中国人如同阿拉伯人一样,是非常聪明的种族,却处在一个无所进取的阶段。如果不是戈登组建了常胜军,中国定会被太平军颠覆。
对英语读者来说,撰写此书的一个目的,是想矫正一个长期以来的幻觉,即无论如何是英国人在十九世纪 拯救 了中国;而对中国读者,我则要强调另一面,即外人的干预——混乱,疏于谋划,缺少道义上的心理准备——却极为关键地帮助曾国藩与李鸿章赢得这场战事。当然,绝大的讽刺在于,从伦理上反对向洋人求助的曾国藩恰是英人干预的最大获益者;而倾其所能希望获得英国支持的太平天国总理洪仁歼却被他毁灭。
无论对中国来说,还是对业已通过贸易而紧密联系的世界来说,这都是历史上黯淡的一刻。再次审视这场战争,我希望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十九世纪西方列强与中国的关系,是如何循着他们共筑的毁灭之路而惨淡收场。而更好地了解我们共同的过去,或将有助于我们为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关系找到一个稳定的基础,少一些求同的幻想,而更尊重彼此的差异。
领兵作战不是曾国藩原本希望走的路,他也未料到这个安徽省乡间的偏远山谷,如今在他看来,竞可能会是他丧命之处。他不是军人,而是文人:饱读诗书和理学,自幼生长的环境和洪秀全及其他数百万想考取功名之人生长的环境差别不大。他生于湖南乡下农家,身为长子,下有四个弟弟,从出身来看,前途并不看好。这不是说他家族中的男丁没受教育,而是说他家族里尚无人考取过功名。他父亲是家族里第一个认真参加科考的,但光是为考取秀才,他就考了十六次都落第,直到一八三二年才通过,那时他已进入中年许久。但曾国藩比他父亲远更有本事(至少就科考官所想要的那种本事来说是如此),父亲考取秀才来年,他也通过同级考试,那时他才二十二岁,有着大好前程。这并不轻松——他第七次才考取秀才——但靠着无比毅力和苦读的决心,他通过了层层的科考考验。来年,他通过洪秀全从未通过的乡试,成为举人,然后赴京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最高阶考试,会试。会试两次落第,一八三八年以优异成绩通过,考取众所艳羡的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在由儒家学者治理的帝国里,翰林院汇集了全国精英中的精英,是人才的储备所,曾国藩一八三八年获选为翰林,使他成为帝国约四亿人口中精选出的百名左右学生与教师的一员。资深翰林掌管儒家典籍的诠释;为科考命题并担任科举考官。他们是皇帝的私人教师,也是日后有可能成为皇帝的年轻皇子的私人教师。他们是皇帝的智囊团,是将数千年前的古老艰涩哲学典籍转化为有用政策与治国良方的智库。对曾国藩之类资浅翰林来说,翰林是登人权力殿堂的门槛——在这段领朝廷俸给期间,跟着帝国内最博学的学者学习,开始进入京城朝廷的社交界。他将在复杂的清朝官僚体系里平步青云,一路往上爬,而获选为翰林正代表这段生涯的开端。科考屡试不第令洪秀全精神失常,走上造反之路,而在曾国藩这位如愿考取功名的小孩身上,艰难的科考则令他对清廷生起效忠与感恩之心。
考取功名不仅会带来权力和名望,还有更具体的报酬:财富。为资助他求学,曾家已背负巨债,即使有翰林俸给,他在北京生活也不宽裕。但随着第一次外派出京,担任四川乡试主考官,情况跟着改观。巴结他的下层官员争相送礼,而通过考试的学子的家人也上门送礼以示感谢。他返回北京时有十六顶轿子随行,轿里装满裘、玉跟银,用来还清他的巨债还绰绰有余。但同时他也忧心于朝中腐败与淫逸的蔚然成风,斥责京中许多友谊都建立在虚伪讨好和政治利害的考虑上,他写信告诉弟弟,表示自己不想与无助于增进人格修养之人为友。随着他受到北京一批杰出导师的影响,他对北京社会的忧心更增。这批导师拥护理学这个严格的道德哲学学派,而律己与自我修养是理学的理念基础。在他们的指导下,他开始以严厉的批判眼光检视自己,开始制定严格规范来管理自己的日常作息:早起,每天早上花一小时静坐;夜不出门;一书未完,不看他书;每天写日记;每餐饭后走一千步,诸如此类。P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