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徐迟文集.第二卷.小说》徐迟 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6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徐迟文集.第二卷.小说》徐迟 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徐迟(1914—1996),原名徐商寿,著名诗人、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和评论家。20世纪30年代开始写诗。抗战爆发后,曾与戴望舒、叶君健合编《中国作家》(英文版),协助郭沫若编辑《中原》(月刊)。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外国文学研究》主编。朝鲜战争中,曾奔赴前方采访,写出许多战地通讯和特写。五六十年代,写了许多反映国家基础建设工程的纪实文学。新时期,曾任中国作协理事、湖北省文联副主席。徐迟在报告文学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作有《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祁连山下》《生命之树常绿》等。其中,《哥德巴赫猜想》与《地质之光》获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2002年创立“徐迟报告文学奖”,作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学会奖,专门用于关注和奖励中国报告文学创作中的优秀作家作品。

【编辑推荐】

本书为《徐迟文集》第二卷小说卷。本书收入徐迟中短篇小说作品27篇,从1932年创作的第一篇爱情小说的《开演以前》,到他晚年创作的一篇科幻小说《楚王妃复苏记》,其间有一个旺盛期是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抗战前方与后方生活的小说。建国后创作的中篇小说《火中的凤凰》,以著名学者郑振铎为原型,写了他多才多艺、激情蓬勃却英年早逝的不平凡一生;另一中篇《牡丹》写两名汉剧女员迥然不同的命运,非常精彩。

【名人的书评】

评论家唐晓渡:徐迟先生的创作跨跃不同的时代,前后绵延达六十多年,且涉猎多个领域,毫不夸张地说,其作品不仅是一部连续的的个人心灵史,而且是一部打开的精神现象学,并由此折射着现当代包括文学史在内的历史进程,以及转型期一代知识分子曲折的心路历程;反过来,这些作品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作为精神-语言存在的徐迟,一个饱经沧桑而又始终敞向未来,敏感、好奇、博学、多思、丰富而纯粹的徐迟,一个似乎永远激情充沛,且不失赤子之心的徐迟。这样的徐迟不会随着他肉体的消亡而消亡,恰恰相反,其中蕴含的生命和存在的秘密,正如他笔下曾经感动了一代人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值得我们反复重新认知、品味。

【徐迟文集.第二卷.小说的书摘】

火中的凤凰岔道1二十岁时,他多么喜欢看机车带着一列列的车厢,在弹性的微微起伏的轨道之上飞速前进。滚过轮子的地方,轨道就下伏,轮子一滚过去,就弹了起来。铜板放在轨道上,会给压成扁平一片。列车飞驶而过,轰隆隆的声音使得大地震惊。大地就像一个沉睡着的巨人,被一只手揉动而欠伸。拭眼帘,伸懒腰,它快要觉醒过来了。机车的力量多么强大。他有时觉得这种力量正从他自己的心胸之中汹涌而出。机车代表冲锋陷阵的精神。这是新时代的一种新精神。只有新精神才能冲破这封建主义的强大堡垒,而把五族共和的中华民国运载了来。他崇拜这个蒸汽锅炉和金属机械的巨神。而无尽头地向远方伸展的轨道,更使他的想象沿着它而奔驰前去。火车是只能在轨道上奔驰的,不能没有它。在两根铁轨的中间,钉着无数根枕木。轨道像一张平放在大地之上的梯子,如能把这梯子竖起,它也许就架到了天上的乐园。幼年时候,瓯江白帆点点,诱引他出门远行,到外面的世界去。成年以后却是机车,牵引着他乘坐的车厢,摇摇晃晃地,把他拉到北京的。他在车窗中饱看了祖国的江山,北方的风光。在北京,他选择了铁道学校读书,可以说明他对于铁道的倾心了。一进那学校,他对铁道管理制度倍觉新鲜。他看到快车、慢车、上行、下行、客运、货运等等,有那样多的火车,都可以迅猛前进,此去彼来,不至于互相冲撞。这都是靠一套管理制度。如能应用这样一套科学的、制度化的方法,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可以把这落后的,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似的多灾多难的民国,治理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那时,民众的生活就将欣欣向荣了。他满腔热情崇拜铁道,相信有朝一日,因筑路举借的所有外债,全部还清,路权收回,那时到处筑起新线,一张巨大的铁路网将笼罩住祖国大地山川。它将带给这国家以进步、强盛和繁荣。有一次,一台机车忽然自行滑动,走过一千多米的轨道才停止。他就到现场察看,测量出轨道的微微倾斜来,写一篇论文,解释了这个异状的现象。他勤勤恳恳地学习铁道管理,做完了功课却还有时间寻求多方面的知识。多么好呵!人越长大,对知识越是饥渴。他的思想如铁轮的轮箍转动。当时的北京拂着晨风,映着旭日,《新青年》、《新潮》发出了强烈的启蒙之光。李大钊歌颂青春,欢呼布尔什维克之胜利,鲁迅发出一声声的呐喊,控诉那人吃人的社会。远方传来了郭沫若歌唱的“凤便是火,火便是凰,翱翔翱翔”,《凤凰涅槃》,象征了中国的再生。2他常去青年会图书馆里读书,那儿济济一堂,都是勤奋的学生。有时,他去沙滩红楼里的图书馆。他们那时住的是公寓,到冬天生不起炉子,只能跑到图书馆里去烤炉子取暖。他们以追求知识和真理的热情来抗击这世纪的寒冷。他博览群书,年纪轻轻就有点近视了,不能不配一副眼镜。他古文底子很厚。学好第一外国语的英语,又学第二外国语的俄语。他的家乡瓯江上的白帆是美丽的形象,但铁道已取而代之。机车塑造了他勇往直前的性格。社会问题从铁道管理中却只能获得一部分的解答。于是哲学社会科学书又取铁道的知识而代之。不能说他多变,这个年轻的心灵在成长,这是必由之途。他领悟到,书本是智慧之海。书本能阐述一切未知的事物。让它带你去旅行,它能够带你到世界和宇宙中的任何一处。书本比白帆更美,比机车更迅猛。虽然他未必能够分别书中的精华和糟粕,却相信好书总可以驱逐坏书。书本有一种不断更新的精神。图书馆卡片尤其使他出神。卡片竟然可以管理人类文化知识之全部,他觉得此中大有道理。在他对铁道管理的热情渐渐消退之时,他对书本的热情,其编目与分类,以及形式和内容的广博等等,已到天长地久的程度了。他很早就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是北大的、高师的、俄文专修馆的和汇文的学生。就中以俄文馆几个同学和他最相投合。他们一同攀登了鹫峰,并肩远足卢沟桥,放歌于蜿蜒长城的八达岭。他们意气轩昂,只是内心十分苦闷。他们憧憬着新时代,眼前却阴沉沉、黑黝黝的,寒风刺骨,腥积污荡。这个发生无数问题的时代,正好让年轻人来讨论、争辩,并化为行动。《二十一条约》如导火线一闪光。从法国的凡尔赛宫里传来了强盗分赃的消息。“五四”运动成了总爆发。大学生集会天安门。一条长蛇阵从东交民巷口直奔赵家楼,打了卖国贼,点起了第一把民主主义的烈火。这一连串的日子里,学校里的集会,各大学的代表会,街头的演讲,新华门前的示威以及包围怀仁堂,都有他们的份。他们被卷入了时代的浪花中。而他则成为了一台机车。他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一有冲突,就挺身而出。他声如洪钟,激动时奋不顾身。他发现,行动的时刻是一切时刻之中最美妙的时刻。对旧社会的一切,他都白眼相向。必须砸碎这万恶的旧社会。必须行动起来!人虽然瘦,却长得高高的,一头黑发压着他峥嵘的前庭。尽管那一副黑边眼镜给他带上了一脸书卷气,但饱满透红的两颊都散发出一股英爽精神。当白旗子沙沙摇动时,传单如鸽群地在人海之上飞翔。那天他们在前门箭楼之下,大街正中,发表演讲。激情的语言,捶胸的呼叫,像火焰似的向群众喷射。被密密人群围住的演讲队,阻绝了街道上的交通。内圈的人想挤到圈外去,枉费力气,一步也走不动。人体拥塞得水泄不通。他洪亮的喉音很能感动群众。忽然外圈群众纷纷散开,一队灰色制服的士兵冲刺上前。他们手提长枪,如临大敌,全都上了刺刀。他和他们对打起来。他体力很强,但是几个兵士同时地扑上来了。一下子,他觉得他被执着双手,他再也挣扎不脱了。这一天许多同学和他一起被捕,成队的军警挟着他们穿过正阳门,进入天安门。到了广场之上,倒又放松了他们。一看天安门四面已扎起了重兵。长安街头排列的帐篷,真有联营七百里的样子呢。这时全城戒了严,所有北京的监狱里都已装满了学生。他惊奇地发现,这大广场已变成了一座临时囚所,凡监狱里装不下的学生,都装到这里面来了。……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徐迟文集.第二卷.小说》徐迟 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