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扑通扑通,喜欢你》柳焕杰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6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扑通扑通,喜欢你》柳焕杰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柳焕杰

青春光线签约作家。

作品常见《最小说》《青年文学》等;小说代表作《直人森林》。

家里蹲,爱猫族。

最美好的爱情,是故人重逢的那一种。

【编辑推荐】

《扑通扑通,喜欢你》故事简介:15个故事,15种年少爱恋的心事,是青春记忆的收藏夹,也是纯真年代的放大镜。它收藏着我们的青涩与懵懂,也放大了每个人在爱情中最初的模样,或总被忽略、随时隐形,或浑身带刺、意外中伤,从学生时代的莽撞到多年以后的释怀,最初的爱情,最熟悉的心路,它自有一种在苦涩故事边上打着节奏唱着歌的率性,也能让你在鸡零狗碎的青春失恋故事里笑中带泪,因为,你就是故事的主角。

隐形姑娘

她用轻描淡写把自己隐于背景之中,可骨子里却从不随便,像倔强的兔子,奋力而率真地看护着自己的原则和自尊。她是沉默寡言的乖乖女,也是每一个暗恋故事里的幻想狂。她在你的生活中随时被隐形,你却是她青春的全部。

“青春苦闷漫长如一场潮湿绵延的雨,如果没有遇到他,她的年少时光也许会苍白许多。”

刺猬姑娘

她的脸上是凝固、无生气的白,像坚实而密不透风的面具。她悲观、执着,看得出明朗,也怀有隐衷。她不需要主动走向中央,就已是故事的主角。她在自己的世界里,一直在等一个人。

“有太多分崩离析等不到HappyEnding,百转千回不一定就铺垫了童话结局,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爱情里做一个天真的人,再高冷的刺猬,也有拥抱的梦想。”

蓝鲸少年

他的心里仿佛住着一头孤独的蓝鲸,在混混沌沌的深海里寂寂咀嚼伤感,凝视着沐在明净光线中的身影。他的默默关切,她的百感交集,是若有似无的爱情在心间盘绕的痕迹,好像一个捧着鱼缸小心翼翼的行人突然被碰到,缸里的水面泛起一阵小小的涟漪。

“年少的时候,总以为自己爱慕的那个少年是天山的雪莲、深海的蓝鲸,哪怕他其实再寻常不过。无论过去多少年,他依然是你记忆里永远的那一个闪闪发光的少年。”

还有鸵鸟姑娘、铆钉姑娘、树洞少年、核桃少年……是他们,也是我们。

【名人的书评】

你暗恋的人恰好也暗恋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女孩A说,借男同桌的手机玩,需要密码解锁,鬼使神差地把自己的生日输进去,结果“哗啦”一下就打开了,当时觉得这是全世界最动听的声音。

女孩B说,看见他穿着卫衣站在走廊上,问他衣服的口袋里是相通的吗,他让我自己摸摸看,结果我把手从一边的口袋伸进去,他的手就从另一边伸进来,两只手在口袋里握了一下,很温暖。

男孩C说,和暗恋的女生一起补课,下课的时候停电,长长的楼道里黑黢黢的,她误以为我是另一个女生,挽着我的手下楼……几年后在同学会上碰到,她突然问我,怎么那天你一句话也不说?

男孩D说,高中时总喜欢叫一个女孩老婆,搞得她很恼,某天午休回教室,从后门看见她一个人在那里,一本一本地整理我桌子上的书,阳光照在她身上……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叫她老婆,而我的书一直保持着那个顺序直到高考。

……

年少时的爱恋,最温暖的瞬间不过如此:

我从不敢说真心话,你却选择了大冒险。

☆最小说人气作者柳焕杰首部小说集,用15个故事,讲述15种年少爱恋的心事,是青春记忆的收藏夹,也是纯真年代的放大镜。

☆青春光线出品,丁丁张力荐。

【扑通扑通,喜欢你的书摘】

反正总要过去的日子,不如好好过它

丁丁张

李荣浩有首歌里唱,“现在爱看下午两点钟的太阳,开始考虑还能活多久多长”。

所以正逢青春的时候,是来不及思考青春这件事的,而大规模地开始思考,竟然是在成熟之后。这大概是生而为人的玄妙和荒谬。

我小时候不善于写故事,总编李静媛说我一写故事就被拴住了,反倒是杂文写得好。这样的描述我喜欢,把我说的像只哈士奇般凶猛。写杂文的时候我痛恨排比,常有神来之笔,现在这神来之笔越来越少了,再重读20多岁时写的杂文,觉得自己老幽默了,现在不幽默了。总编爱我,说,文字悲悯。

不做菩萨,悲悯是不是就算普通人说的正确的废话?

后来需要发现一些作者,我常对具有幽默感的作者另眼相看,错过了就觉得:哎呀,“文坛小沈阳”是不是被我给耽误了?毕竟在人人都写着公众号的年代,谁都能写几句排着比的好话,而那些在苦涩故事边上打着小节奏唱歌的,在鸡零狗碎的青春失恋故事里笑出声来的,才不可多得。

所以发现柳焕杰的时候我很开心,一是他可以讲故事,二来他还边讲故事边说笑话,让人读起来不累。

青春故事都差不多吧,差别在于作者看待世界的方式。柳焕杰大概是个有故事的人,可能被人虐过,被世界玩过,故事里带着一丝感慨,却哀而不伤。这般坚韧,像个盛满蔬果的柳条筐。我感叹他的坚韧与勤奋,赶紧张罗着帮他出书,趁他还有刘海可以梳,并且还正好眼神明亮。

泪往往在欢笑的边上,而好故事,则在一个个朴素的拐弯里。总编看了,眼中含泪,说,为谁风露立中宵。

我说,为谁封路了?谁?

其实也没有,谁年轻的时候没有封路的豪迈和在风露里站半宿的体格啊?

我和总编相视一笑,觉得需要击掌相庆,我们对柳焕杰都很喜欢,说明审美一致,世界观并没有因为她做了那么多畅销书而产生隔阂。同时又不免感叹,年轻的好日子总是要过去的,但不妨碍,在拥有它的时候好好过它。

看了一句话,很喜欢,说:“到了喝热水的年纪,轰轰烈烈不如平静。”可年轻的时候,平静个p啊,起来嗨。

我爱柳焕杰笔下的灿烂千阳,一个人的星期天,八千里路云和兔子快跑,末班车上恋人未满,这竟然是有滋有味的小青春,不可辜负的好日子。

末班车上的恋人

磨铁姑娘

磨铁杵的小姑娘

日以继夜地追求艺术梦想

汗滴禾下土,岁月打水漂

谁在青春的末班车上

给你一个惺惺相惜的拥抱

他们还是小朋友的时候就是同校同学,只是小学六年里也没有过交集。

十二岁那年毕业会演,玛丽表演小提琴独奏,拉断了一根弦

像有人朝她开了一枪,欢畅的音乐被“砰”的一声打断,断弦弹过她的手指,没有破皮,但玛丽有一种上断头台的恐惧

整个世界静止了三秒钟。在那短暂的三秒钟里,玛丽心里闪过许多念头。

有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曾经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弦断了。他没有停下来,却索性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不用G弦的曲子,最终赢得满堂喝彩。玛丽显然没有创造奇迹的能耐,她下意识地动了动嘴巴,但也没能及时讲出一个自我调侃的笑话来。甚至,她没能保住最基本的优雅: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先更换一下装备。

最终她做了一个最坏的选择:捂着嘴巴哭着跑下台。

她一个人跑出学校,跑到一个马路牙子上,真想一头扑出去让车撞死算了。但她立刻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她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因为不堪忍受失败而自杀,那样她就会彻底沦为一个笑话。

天色将晚,行人匆匆走上归途,玛丽痴呆似的坐在那里,人群散尽了,她发现旁边路灯下也坐着一个人。那是个穿着魔术师戏服的小男孩,玛丽认出他来,他是在她前面一个表演的,但是一上台就摔倒了,斗篷里的道具全部跑出来,小皮球、小丝巾、塑料花撒了一地,还“咕咕咕”地飞出一只活的鸽子。当时全场包括玛丽都没心没肺地哄笑起来,但只有玛丽得到了报应。

这场欢乐大会演上两个失败的小演员,竟然跑到同一个马路牙子上呆坐着。他们看来并不准备回家,也没有惺惺相惜的打算,只是各坐各的,好像在比赛谁的屁股先离地似的。

最后小魔术师输了。他拍拍屁股站起来,朝她走来,她以为他要来安慰她,谁知小男孩竟厚颜无耻地问道:“喂,末班车要来了,我得回家了,你能不能借我两块钱搭车回去?我明天就还给你。”

玛丽愣了一下,伸手摸出两个硬币给他。他拳头里握着硬币,挤出一个笑容,用嘴巴吹了口气,变出一朵花来,他把那朵花别在玛丽的头发上就走了。

他当然没有还钱给她。因为那次会演就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天,从此他们没有再见面。

玛丽五岁就开始学琴了,和那些被父母押着、哭哭啼啼上琴班的小孩不一样,她是全世界最虔诚的琴童。她还是个婴儿的时候非常烦人,后来父母发现只要电视里一放《土耳其进行曲》或《军队进行曲》她就不哭不闹,还跟着节拍手舞足蹈起来。这件事被当作天才的象征,她一直相信自己是为音乐而生的

小提琴给了她高贵又浮夸的情怀。小时候她一直觉得自己会成为美女小提琴家,会去维也纳,在金色大厅开演奏会,她会穿着亮晶晶的晚礼服,骄傲地站在台上,如泣如诉地演绎自己的艺术人生。假如这个愿望实现了,那这番痴心妄想就会变成励志段子广为传颂,但由于没有实现,所以也就只是笑话。

她太努力了,努力到连她妈妈都怕了她。有一次考级失败,她不吃不喝地练琴,脸都青了,妈妈站在门口劝她:“不行就算了,好不好?”

玛丽不理她。在这个世界上,聋哑人可以当作曲家,残疾人可以跳芭蕾舞,凭什么她不可以?

但这个世界也是很残酷的,很多人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最终只能证明自己没有才华。十二岁那年,她已经隐约知道那个真相了,只是不敢承认。她怀着一种悲壮的心情继续学下去,像个固执的老太婆捡了全世界最粗的一根铁杵,痴心妄想将它磨成针,最后彻底失败。又过了几年,她没有考上自己想去的音乐学院,文化课又没学好,就去了一所二流普高念书。

学琴蹉跎了她,玛丽直到十九岁也没交过男朋友。上大学的时候,她倒是谈过一次恋爱,跟学校社团的一个乐队主唱。学校里的乐队太多了,他们全都自我感觉良好,三不五时就在广场上搭一个舞台,像一群疯子似的鬼哭狼嚎。可是这个乐队主唱却有闪闪发光的才华。他自己作曲,自己弹吉他演唱,音域宽广有特色。如果去参加选秀比赛,他就是那种评委听一句就会“啪”的一下为他转身的选手,然后评委就会看到,他长得还很帅,有一张孩子气的娃娃脸。

他是被上帝溺爱的那种人。玛丽拉琴不行,但耳朵没聋,眼睛没瞎,她在一群“神经病”里一眼就发现了他。玛丽不得不承认,真正的才华其实只要几秒钟就能判定,并不需要花费十几年去挖掘。

和玛丽在一起之后,他在自己编的曲子里加了小提琴和弦,硬拉她一起上台表演。玛丽有精神洁癖,自认为这辈子不会再碰小提琴,被他一问却立刻答应了。她倒是没有再把琴弦拉断过,但她很快就发现自己有点多余,摇滚曲子里加入小提琴,虽然没有什么违和感,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他只是因为喜欢她才这样做。他的爱情其实是一种天真的热情,孩子气的,可爱的,一下子就来,同时也一下子就去的。一年之后,玛丽发现他冷淡了许多,同时还在和其他女生交往。心碎之下,玛丽拒绝了和他组队参加选秀的邀请,恋情也就此结束。

主唱后来成了乐坛当红炸子鸡,临毕业时退了学。玛丽既不意外,也没后悔。他被打造成纯情偶像,歌喉狂野却有羞涩小处男的迷人气质。也许是公关做得好吧,没人挖过他们之间所谓的“黑历史”,他们短暂的一段恋情,也就成了无关痛痒的陈芝麻烂谷子。玛丽没再谈恋爱,毕业后也没找着多满意的工作,就去了一家琴行上班,过着最普通的上班族的日子。

在琴行教了几年的小提琴,眼看就要变成老姑娘,玛丽在妈妈的张罗下开始相亲。有人说,要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水准,看看别人给你介绍的相亲对象就行了。玛丽的相亲对象一年不如一年,颇有江河日下之感,一开始还有几个优质小生露脸,到后来不是秃头就是鳏夫。频繁相亲的男人绝大多数有“直男癌”,见了面就开始挑肥拣瘦,有菜市场大妈买肉的作风。有一次,一个什么野鸡学校的音乐教授一落座就开始盘问她的学琴史,最后委婉地表示遗憾,说他将来的孩子是要培养成音乐才子的,一定要有顶级的艺术细胞才行。玛丽全身的每个细胞中箭,却没觉得受到多大刺激。她抿嘴笑着,看着教授的头顶,那上面的头发周遭浓密,中央谢顶,好像一个非常舒适的鸟巢,如果这时候有一只鸟突然飞过来落在上面她也不会觉得奇怪的。玛丽对教授的决定深表理解。她本想说“不好意思,我也不希望将来有个英年早秃的儿子”,最后却只是笑了笑,说“那真对不起帮不到您”,优雅地结束了本次任务。

她还是一直在琴行上班,从来没有换过工作,唯一的愿望不过是攒够钱,将来自己开个学琴班,怎么说呢,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吧。在琴行里教小朋友拉琴,这常常让她回忆起小时候上学琴班的事来。小朋友其实多半不想学,不过是被父母老师押着来的。像她的父母一样,这些精力旺盛的父母没有理由地坚信自己的孩子是未经雕琢的玉石。有的孩子甚至进一种乐器班学不好,马上又换到另一个乐器班。琴行的老板当然很高兴,因为可以多卖几件乐器。但玛丽有时觉得这些孩子挺可怜的,是石头到哪里都不会发光,还不如好好玩闹。

她所在的小提琴班,有个小男孩非常勤奋却没有天分,半个弓拉了一个月也没拉上来,每次课的四十分钟里就锯木头似的拉那半个弓。最后玛丽自己也忍不下去了,她私下里劝那个小男孩说,不行的话还是不要浪费时间好了。也许是因为语气拿捏不当,小男孩听了她的话居然呜呜地哭起来,哭得凄凄惨惨,像突然给人判了死刑。孩子的爸爸当天就来了,玛丽以为大事不好,不料男人只是一个劲儿地向她道歉,说孩子不懂事给老师添麻烦了。他把小男孩领回家去,按照惯例,这边一群女老师们就叽叽喳喳地八卦起来。她们说这个男人是个可怜的单亲爸爸,创业失败,老婆又跟人跑了云云。这时其中一个女老师就惋惜地叹了一口气说:“可是他看起来性格很好啊。”

小男孩没有再到学琴班来,玛丽也没再见到那个男人。这一年,玛丽的妈妈长了一个肿瘤,全家人吓得半死,最后诊断结果是良性的。折腾了几个月,肿瘤总算是割掉了,玛丽那点积蓄也被医院割走一大块。妈妈出院之后,对她的婚姻大事就分外紧张起来,仿佛自己已然受到死神的警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闭眼,看不到女儿成家自然也就死不瞑目了。玛丽这时候已经二十九岁了,就在相亲对象中矮子里面拔将军,选了一个大她五岁的男人交往。这个男人是个生意人,事业刚刚起步,颇有点意气风发,倒也没有看不上玛丽,大概只想找个平凡安分的女孩来相夫教子。他跟玛丽没什么共同话题,对乐器更没有半点兴趣,但每次见面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生意经,所以玛丽也不担心冷场。他讲到一半停下来,端起咖啡喝,玛丽看见他的手指格外短粗,是典型的生意人的手,圆圆的,像充了气的小熊公仔。

所以他是个天生的生意人,如果嫁给他,玛丽的日子总不会过得太坏。除了这一点,她对他没有爱情的感觉,这好像对他有点不公平,可一想到那个男人对她一定也是同样的态度,心里的愧疚感就马上消失了,转化为一种淡淡的悲哀。

人生是需要妥协的,玛丽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活得格外小心。她没有挥霍青春的本钱,越是平庸的人生越是要过得小心翼翼,因为一步错步步错,想翻身真的很难,一眨眼,她手里已经没牌了。那么,如何在三十岁之前赶上末班车,做一个庸俗的体面人,对得起父母也对得起自己,也许就是未来人生的主旋律。这样想着,玛丽就跟那个男人谈婚论嫁起来。

三十岁那年的情人节,男人有事不陪,玛丽去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帮一个生病的同事做一个晚上的兼职表演。她穿了一件素黑的礼服,长长的黑色鬈发披挂下来,其实也很有风韵。她站在大堂拉琴,《小夜曲》拉到一半,突然停了一下,隔了几秒钟,音乐又流畅地往下走。她看见那个男人搂着个女孩走过去。她没有中止演奏,甚至也没感到愤怒。“生意人总是要逢场作戏的”,如果她那时候愤怒地跑过去,他一定会这么说吧,一定还会觉得,这个女人,啧啧,可真是上纲上线不识好歹。可玛丽心里真的没觉得多愤怒。或许她应该装聋作哑地嫁给他,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天晚上拉完十个曲子,玛丽就离开了酒店,关了手机,独自找了个小酒吧喝闷酒。她不是可惜那个男人,只是为自己感到悲哀。情人节的酒很贵,她一杯接一杯地喝,小酒吧的老板突然走过来,按住她的手说:“你喝得有点多哦!”他拿起她的酒杯,把酒倒进自己的手里,酒不见了,玛丽醉醺醺地去掰他的手,那只手里变出一朵花来。他把花递给她说:“节日快乐。”这一次,玛丽认出他来,他就是那个小男孩的爸爸,而小男孩的爸爸,就是当年马路牙子上那个失意的小魔术师了。她摇摇晃晃地指着男人说:“小魔术师!我认得你!别以为你会变朵花就了不起了,我也会。”她拿起桌上的酒樽,哗啦哗啦往手里倒,酒洒了一地。男人哈哈笑起来:“我猜得没错,你就是以前那个超级玛丽嘛。”

超级玛丽是她小学时的外号,连她自己都不记得了。那时候人人都以为她是个音乐天才,连她自己也这么觉得。人类最不吝惜的就是对孩子的赞美,不但赞美,还送了她这么可爱的一个外号。或许就是那些不负责任的赞美,像一只只温暖的手,把她一步步推进了火坑。玛丽想起往事,有点垂头丧气,拿着酒杯盖着脸:“你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我记得你还欠我两个硬币,还给我!”她神经兮兮地伸手讨钱,男人就拉住她的手说:“走,我带你去兜兜风吧。”

半个小时后,玛丽的酒醒了,坐在男人的车里,感到十分难为情。她说:“想不到你现在还会表演魔术呢。”男人说:“其实蛮容易的,改天教你。”她又说:“你老婆一定很幸福,嫁给一个会变魔术的男人。”话一说出口她就反应过来了,忙说“对不起对不起”。可是这样一道歉,一听就知道她是跟别人一起八卦过他的,更难为情了。男人倒也不介意,他笑笑说:“没关系的。”他告诉她,自己离婚两年了,这个小酒吧是一年前开的,最近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生意,开始上了轨道,这辆车是以前贷款买的,最近刚刚还上,又说孩子一直跟着自己,刚过了几岁的生日,平时有多懂事。她看了一下他的侧脸,努力回忆多年前那个小男孩的面貌。他有一点老了,眼角有小纹路,嘴巴两边两道小细纹,但仍然很英俊,比小孩的时候有棱有角。男人沧桑一点,其实更有味道。

后来玛丽常常去魔术师开的小酒吧,她跟那个短手指的生意人分了手。那年圣诞节,她是在魔术师的小酒吧里度过的。她和小男孩一起给客人拉琴,小提琴二重奏。他们拉最简单最欢快的节日曲目,玛丽笑得厉害,拉错了几个音,可是有什么关系?她觉得很开心。再后来她就嫁给了魔术师。

玛丽没有对他说过的是,那年在马路边上,她把她身上仅有的两个硬币给了他,等他转身的时候她才想到自己身上已经没有钱了,但是她没有叫住他。她后来是走路回家的,头上别着那朵花。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平凡的人,他们没有足够的才华,也没有足够的幸运,有的只是一点惺惺相惜。他们结为夫妻,依旧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扑通扑通,喜欢你》柳焕杰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