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傻瓜的诗篇》格非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6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傻瓜的诗篇》格非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格非,原名刘勇,男,1964年8月生于江苏镇江。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年攻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调入北京清华大学,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敌人》《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等;中短篇小说《迷舟》《青黄》《隐身衣》等。《隐身衣》获鲁迅文学奖(2014)、老舍文学奖(2014),《江南三部曲》获茅盾文学奖(2015)。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日等10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编辑推荐】

“精神病是可以互相传染的”——这是杜预在临近毕业时的新发现。杜预是精神病医院的医生,莉莉是精神病患者。医生在与女病人的治疗过程中逐渐唤醒了自己的童年记忆:母亲跳楼自杀,父亲由于自己的年少无知的“出卖”而导致惨死,这些痛苦的记忆使自己苦不堪言。治疗过程中,杜预与女病人莉莉发生了性关系,莉莉逐渐康复,而杜预则在焦虑和精神病医院的压抑氛围中走向了崩溃。

【名人的书评】

1.此书为精典名家小说文库系列小说之一,精典名家小说文库入选王蒙、刘庆帮、韩少功、张炜、叶兆言、张翎、须一瓜、龙一、格非、格非等近百位当代前沿作家代表作品,由田黎明、韩学中、李毅峰、尚可、林容生、周逢俊等知名画家提供封面及全书艺术画作,王蒙书名题字,谢有顺主编推荐。2.名家名作名画,集文学与艺术于一体,兼具经典性和收藏性中国人提升文学修养的shou选必读书。

【傻瓜的诗篇的书摘】

一天凌晨,杜预被屋外的雨声惊醒了。他不知道雨是什么时候开始下起来的,也许是午夜的某个时候,也许是昨天或者前一天的傍晚。在沙沙的雨声中,他听见自来水龙头的滴漏声在附近的什么地方响着,类似于心跳或者钟表走动时发出的声响。即便是在这样的雨天,从窗口吹进来的风也是热烘烘的,带着这个季节特有的阴湿和酸霉味。

现在,房间里漆黑一团,他几乎看不清任何东西。送牛奶的小推车从围墙外的街道上走过,牛奶瓶碰撞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声音在沉寂的空气中越走越远。

有那么一阵子,杜预感到自己又回到了遥远的童年。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父亲带着他去村外的一个树林里钓鱼,天空刚刚下过一场暴雨,路面泥泞不堪,父亲告诉他,暴雨将河水搅浑了,在河底游弋的鱼群根本发现不了鱼饵……

有时,杜预感到自己正走在大兴安岭的山路上。树林中黑幽幽的,高大的桦树和雪松遮住了炽烈的光线。初夏的南风从山坳中吹过来,空气中到处都散发着树脂清冽的香气。他坐在一辆马车上,手里拿着一本《医学辞典》。他看见天空突然阴沉下来,雨点透过树冠将书本打湿。北方的雨来得又急又快,它随着一阵热风骤然而至,在林间织起一道雨幕在黑龙江军垦农场的那些日子里,他依靠一只手电筒和那本《医学辞典》发现了通往医学王国的神圣道路。随后,在一九七七年恢复的高校招生考试,使他成为一名医生的夙愿变成了现实。尽管大雨延误了考试时间,他还是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南方某著名的医科大学,在精神病专业攻读了六年。

这样想着,他几乎将自己的一生简略地回顾了一遍。可是,现在,杜预不知道自己正躺在什么地方,同样,他也不知道流逝的岁月*终会将他归入何处。他似乎感觉到,他的大脑里爬满了蚂蚁,这些蚂蚁麇集在他脑神经芜杂的枝蔓上,将它一段一段地吃掉了……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杜预现在*清醒的意识也许来源于他的腹部在那里他的胃又在隐隐作痛了,他觉察到自己的胃壁上黏糊糊的,像是有一只蚂蟥依附在上面,它静静地蠕动着,使他忍不住想呕吐。过了一会儿,痛感一度游离了他的腹部,顺着血液流动的轨迹慢慢上升,注入他的心脏、肺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部分。

杜预深切地知道,胃病实际上属于精神病的一种。无辜的胃囊成了不堪重负的精神的替罪羊,精神的极度紧张带来了胃酸的大量分泌,它腐蚀胃壁的黏膜引起溃疡,随后导致胃出血,接着出现的病兆也许是一粒小疖,它是死亡*初的讯息,这时,人们除了等待之外,也许已经没有其他的什么事情可做了。

在刚才不安的睡眠中,杜预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了一个巨大的门牌号在靛蓝色的四方铁皮上,用白漆写成的三个阿拉伯数字,好像是364,也许是634,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他意识到,这个梦确凿无疑地告诉他:他的精神出现了某种问题。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他早就习惯了对梦境的分析,就他的职业而言,这种分析对于考察病人内心的悸动,找出他们压抑的欲望的代替物是极为必需的。它有些类似于古代的炼金术士从沙土里提取黄金。对于梦境的瓦解和整理往往会帮助医生一下子找到病情的症结所在。

那么,杜大夫从刚才自己的梦境中又看到了什么呢?

首先,他来到了梦境的边缘,在那三个阿拉伯数字上颇费踌躇。他终于想起来,这个门牌号码也许是一个单位或机构的标志,他的心头豁然一亮,一道清晰的语式在他眼前跳跃出来:疗养院路364号。

杜预从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这个精神病疗养中心当医生。尽管他来到这个中心的时间并不长,可是他感觉到自己的一生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或者说,他记忆中外面的世界和这里没有多大的不同,正如精神病人和正常人从外表上很难加以区分。在杜预看来,精神病人是*的一种没有任何痛苦的病人(这使他既羡慕又恐惧),治疗的过程往往使效果适得其反。那些行将被治愈的病人一旦意识到自己刚刚被人从精神错乱中拯救出来,大凡会产生出自卑、羞耻乃至厌世的情绪,很多人为此走上了轻生的道路。如果治疗的目的仅仅在于使病人重返正常人的世界,那么将精神病人送上电疗床,通过强大的电流对他们的神经中枢进行彻底的摧毁的确是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

杜预曾经对十九名做过电疗手术的病人做过一次简单的心理测试。当他要求病人们回答“生活中什么东西*可怕”这样的一个问题时,病人们立即充满自信地答道:

“精神失常。”

这正是杜大夫期待之中的答案。他想到,这个问题要是让另一类病人(比如癌症患者)来回答,他们也许会认为是死亡。

接着,杜预又向他们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这是一个简单的算术测验:

“39加上57等于多少?”杜预问道。

其中的一个病人经过长时间痛苦的思索而得出的结论让杜预吃了一惊:

“医生,您大概搞错了,”这个病人答道,“这两个数字根本不能相加。”

接着,杜预进入了梦境的中心。他看见了一个女人模糊不清的身影,它代表了杜预内心隐伏着的某种综合的欲望。她坐在一处花园中央的喷水池边,在午后慵懒的光线下,正专心地修剪着指甲。梦境之中的人和事常常有悖实情:杜预看见她红红的指甲被剪掉后随即又重新生长了出来,这就使她那种单调的动作像钟摆一样周而复始。他想起来,这个女人是他的病人中的一位,她来自于这个城市的一所著名的文科大学,名叫莉莉,她常常在午后的时候来到疗养院的喷水池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杜预时常从宿舍的窗口看到她,有时,她在修剪指甲,有时则是捧读一本《普希金诗选》。

莉莉对于诗歌的爱好在疗养院广为人知。她在入院后的那段时间里一直没有停止过写作,她的诗章反映出她凋敝的精神深处的某种脉络,因而,它总是被当作诊断会上难得的材料当众宣读。

莉莉的身影在杜预的眼前久久不去,显得既熟悉,又陌生,它犹如一道刺目的光亮灼烧着他的眼球。杜预感觉到,在梦境的中心依然存在着一个中心,它类似于祖鲁人所说的夜中之夜,那是有牛奶和蜂蜜流出的地方,是一切水流的源泉,是世界的核心每当夏季的凉风撩起女人的裙子,杜预常常在某一处街道的阴暗拐角看到它。

*后,在梦境的外围,残留着一个未明部分,它呈现出一些往事的片段,杜预怎么也弄不清这些往事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看见一辆平板车停泊在水洼中,深秋的雨水漫过他的头顶,使他一度看不清脚下的道路。大雨骤停的瞬间,他看见了一扇明亮而忧伤的窗户,一袭深棕色的风衣从窗口飘然坠落,像一只蝴蝶翩翩飞动,它被楼下的一根电线杆挂了一下,然后无声无息地坠落在地上。

精神病疗养中心位于这座城市的南郊,这一带兼有城市和乡间的许多特点。在鸟语花香的四月,从葱郁的树林的尽头,可以看到远处亮闪闪的河流,低矮的农舍,连绵的麦田和油菜花地。

在遥远的半殖民地时代,这里曾经是法国人租界的一个部分。别墅式的红砖房舍一座挨着一座,在高大的香樟树丛中若隐若现。从这些房屋的式样上可以看出法国人简朴而松散的建筑格调。

尽管这一带空气清新,气候怡人,可是杜预*次来到疗养院路364号的时候,就不太喜欢这儿。他似乎本能地感觉到,在岑寂而滞重的空气里好像潜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危险,但他一时不知道这种危险究竟藏在何处。

在公布毕业分配方案的时候,毕分办主任曾找杜预谈过几次话,在主任的办公室里,当他问杜预为什么不愿意去精神病疗养中心工作时,杜预感到自己有无数的理由可以提出来,可是,这些理由中没有一个可以站得住脚。*后,他神色黯淡地说了一句:

“我讨厌精神病院。”

“为什么?”

“我的母亲就是患精神病死去的。”

主任愣了一下,用一支铅笔顶住下巴:“你的母亲?怎么回事?”

对于这个问题,杜预认为没有必要回答,或者说他不愿意向别人提起母亲的事。但是一声不吭却显得不太礼貌,因此,他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

“什么时候报到?”

这句话一出口,他就深深地后悔了。他进而联想到自己做过的每件事情都含有类似的性质:逃避的企图反而使他深陷其中。这使他感到了一种神秘的伤感。

其实,杜预之所以不愿意去疗养中心还有一条更为深刻的原因。他当时正从事于精神病传染的研究,尽管他的研究被校方认为是一种无稽之谈,可是他的内心一直确信:精神病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其传染的速度要比任何一种时疫的流行都快得多。

疗养中心的格局说起来也极为普通,初一看,它宛若一座巨大的花园。在茂密的树荫中间,有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庭院,它的中心是一处假山,一座简陋的喷水池,水池四周依次排放着几条漆成白色的长凳。用竹篱围成的花圃内盛开着一簇簇红黄相间的金钟和雏菊。低矮的松枝树篱被修剪得很整齐,它绕庭院一周,穿过办公楼前的墙脚,在食堂的附近消失不见了。

这样的花园布局虽然显得俗气,但总还算得上整洁、干净。可是,如果将目光越过树丛的*,投向疗养院高高的围墙时,这片庭院便会立即露出狰狞的面目:围墙的顶上密密麻麻地罗织着一道道铁丝网,它不禁使人联想到,这座疗养院在不久前或许还是一座兵营或监狱。也许是杜预本来就生性敏感,善于观察,他来到这里的*天,就跟随着飞鸟扑闪的翅影在树丛的枝蔓中看到了那排铁丝网。

那天上午,疗养中心派车去接他。当他乘坐一辆夏利牌汽车来到中心的大门前时,正好赶上了一批新病人入院。他看见在那片黝黯的庭院里,几个清洁工正拖着扫帚远远地朝他张望。“她们一定是把我当成了精神病人。”杜预很不高兴地这样想。这时,他感到肩上被人重重地拍了一下,这几乎使他吓出一身汗来。他转过身,看见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正朝他矜持而勉强地微笑。这是杜预*次见到日后朝夕相处的伙伴精神病护理专家葛大夫。

葛大夫是属于那种乐观自信、自命清高的一类人。他双手插在衣兜里,脸上被剃刀刮得铁青,脖子上挂着一只听诊器(这多少带有点装饰的成分)。从外表上看,葛大夫正好是杜预*为讨厌的一种人,这种人不仅举止优雅,行为得体,而且有着钢铁一般健全的神经(这种健全在杜预看来反而显得有些不正常),一想到自己日后要年深日久地和这种人打交道,杜预就感到一阵神经紧张。

杜预跟在葛大夫的身后,走进了疗养院的大门,他的心怦怦狂跳起来。那种沉闷而混浊的心跳声一度跑出了他的体外,以至听上去就像是从附近的一个树林里传来似的,有些类似于用丫杆拍打被褥的声响。

杜预的宿舍就在办公楼的第四层,窗口正好对着庭院的那处假山。来到这里的*个晚上,时断时续的失眠症又一次缠上了他。

早晨醒来的时候,他看见一个穿着斜条纹病号服的老太太正在喷水池附近兀自转悠,她一边往前走,嘴里一边在唠唠叨叨地说着什么。六七点钟的时候,他下楼去食堂打饭,在那条幽僻的小路上,这个老太太将他拦住了。她一迭声地重复着一连串意义相近的词汇:“烦啊,烦,烦透了……”杜预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这会儿,他看见葛大夫正拎着饭盆朝这边走过来。

“你为什么会感到烦呢?”葛大夫温和地对老人说。

“烦啊烦,烦啊烦……”

“你难道不能说一些别的什么话吗?”葛大夫启发她。

老太太略一思索,脸色突然阴沉下来。

“杀!”她叫道。

葛大夫笑了起来,他朝杜预摇了摇头,表示这个病人已无可救药,随后一声不响地走开了。

吃完早饭,杜预来到了办公室。葛大夫看上去已经在那儿等候他很久了。葛大夫对他说,按照上面的指示,他今天将陪杜预去疗养中心的各个病区转转,顺便让他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葛大夫在说话的时候,眼睛不时地朝窗户那边瞥上几眼在窗户边的一张办公桌前,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女人。杜预猜想,她大概就是这座病院的头儿。她面容阴郁,不苟言笑(她曾经抬头打量了杜预一眼,算是打了招呼)。

他们首先来到的是第二病区,一条阴晦的水杉林道将它和庭院连在一起。在一座青灰色的小楼前,杜预听到一片嘈杂的喧哗声。它听上去既显得刺耳,又使人不明所以。杜预正要向葛大夫打听那声音的细节,葛大夫伸手制止了他。他们轻手轻脚地上了楼,来到了27号房间。

杜预看见一个头顶微秃的老头手里挥舞着一把扫帚,正冲着窗外莫名其妙地大喊大叫:

“敌人冲上来啦,同志们,打呀……叽叽叽叽叽……”

他的脸上汗水如注,看起来正在和想象中的敌人作殊死的搏斗。

“同志们,拼刺刀呀……”

葛大夫凑近杜预,悄悄地告诉他,这个人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还得过二等军功勋章,可是后来不知怎么就得了精神病。在这个病人病情发作的时候,葛大夫没有立刻制止他,而是抱臂倚门而立,轻松地看着他。*后,当这个病人将头颅撞向墙壁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时候,葛大夫才朝他走过去。

“我是团长,304号高地发生了什么情况?”葛大夫忍住笑容对他叫道。

病人转过身来,“啪”地来了一个立正:“报告首长,美帝国主义向304号高地发动了十五次进攻,我军伤亡惨重。”

“稍息!”葛大夫用不容置疑的语调对他说,“敌人的进攻已经被我们打退了,你们的阻击战打得很漂亮。现在的任务是”

病人“啪”地立正。

“到床上去睡觉。”

病人立即行了个军礼,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身,随后极为敏捷地窜到床上,直挺挺地躺了下来,并且闭上了眼睛看上去,他仿佛已经熟睡很久了。

下楼的时候,葛大夫显得极为兴奋。他一连几次问杜预:“怎么样,疗养院还是挺有意思的吧?”

杜预本来不想笑,可这会儿,他再也忍不住了,便纵声大笑了起来。

“你怎么这样笑?”葛大夫惶恐地看了杜预一眼。

杜预心里猜想,这个病人是葛大夫的杰作,也许疗养院每来一位新同事,他都会领他们来观赏一下这种叫人开心的阻击表演。他的猜测很快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证实。他们走到楼下的时候,葛大夫对杜预说:

“你这次可赶巧了,要是晚来一步,这场戏就看不成了,因为,今天下午,他就要被送进电疗室进行电疗了。”

葛大夫说到这里,用食指和中指比画了一个用剪刀剪断什么东西的架势,同时嘴里清脆地蹦出一个词儿:

“咔嚓……”

人类的精神究竟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呢?杜预时常这样问自己。他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研究得知,在不很遥远的过去,人类精神上的疾病通常是歇斯底里症。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为这类病症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对于这类病人,只要通过短期的疗养即可康复(福楼拜所开的药方是:给病人放点血),它是由于某种悲剧性的事件而引起的。而在二十世纪,人类的精神病更多的是精神分裂,它显然是源于无法说明而又排解不开的焦虑。

杜预心想,如果自己有一天得了精神病,那么上述两种病症都会兼而有之。

这样想着,杜预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了疗养院后院的一片枞树丛里。刚才在吃午饭的时候,他在食堂里听说有个病人在这片林子里吊死了,所以,他吃完饭就走过来看看。可是这会儿,尸体已被人运走了,也许是大伙儿正在吃饭那个时候被运走的,没有惊动任何人,也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在疗养院里,这类事情总是处理得干净利落,和疗养院沉寂而安详的气氛极为协调。

枞树林里空空荡荡的,有一个老人在幽晦的林子深处打着太极拳,杜预一时看不出他是一个精神病人还是正常人。

一个周末的下午,疗养院新来了一位女病人,她是一位家在外地的大学生,精神病猝发的时候,由于来不及通知病人的家属,她所在大学的几位高年级的女生将她送到这里。

当她从一辆橘黄色的出租汽车上下来时,杜预简直看不出她的精神有什么毛病。她面色红润,留着披肩长发,眼神明亮而清澈,如果不是她一下车就发表了一通关于中国是否应该派军队去参加海湾战争的议论,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她的精神失常。

在女病区的门房里,杜预对葛大夫说:“我怎么好像在哪儿见过她?”

“这么说,”葛大夫愣了一下,“你们原来就认识?”

“不是的,”杜预纠正道,“我肯定没有见过她,可是感觉上却和她很熟悉。”

“这一点也不奇怪,”葛大夫说,“大凡漂亮的女人都会给人的视觉造成偏差。不过也许你们确实见过也不一定,你好好想想,比如在校际联谊舞会上,或者在一场运动会的田径场上……”

杜预认真地想了一下,没再吱声,他感到葛大夫的话里有一种含蓄的讥讽的味道,便转过身去,打量了一下那个名叫莉莉的病人。

在那间堆满被褥和衣物的房间里,几个护士正在给莉莉换衣服。在这个季节,她的衣服穿得很少,因此尽管她对换衣服这件事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护士们还是没有费什么周折。她被人按在一张钢丝床上,两条腿乱蹬着,双手紧紧地拽住衣领,一个护士被她的粗暴行为弄得不耐烦了,便伸手在她光溜溜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这时,杜预看见她的手在乳房和腹沟之间来回遮掩着。

葛大夫笑了起来:“这个病人还懂得羞耻,这说明她病得不重。”

杜预好像没有听清葛大夫的话。他的目光被她那对战栗的微微上翘的乳房牢牢地吸引住了。他的脸由于羞赧而涨红了。一方面,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它可以从容地审视眼前一览无余的躯体;另一方面,他感到自己多少有些不道德,感到自己内心的肮脏和不可救药,这种感觉激起了他对自己的憎恶。

“这个病人平常一定喜欢游泳。”葛大夫煞有介事地说。他说话的语调不紧不慢,极有分寸,带着医生这个职业特有的科学和准确的气质。杜预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一点,他也注意到了:在莉莉裸露的身上,有几处地方白得耀眼,那是穿游泳衣留下来的痕迹。

护士们一边给莉莉换上斜条纹的病号服,一边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随后她们开心地笑了起来。其中有一个护士冷不防朝杜预瞥了一眼,诡谲地眨了眨眼睛。那意思分明在说:

“这次你们可大开眼界啦。”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傻瓜的诗篇》格非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