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对生活过敏》零杂志编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6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对生活过敏》零杂志编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零》上海市作家协会旗下创意小说杂志,90后创意小说先锋。分电子杂志和创意读本,是为创意小说写作者量身定制的、较潮的主题文学图书。电子杂志分微信版和微博版。以及五本创意小说读本《小说酱》《小说病人》《小说神马》《零客崛起》《神转折》。精选书系《黑童话》《白日做梦》。第一届黑马星期六上海文学新秀选拔赛获奖作品选《我把诺奖颁给你(上下)》

【编辑推荐】

作为一本短篇小说集,《对生活过敏》集合了张晓晗、另维、国生、三三、徐畅等众多极受读者欢迎的90后青年写作者。和70后及80后作家不同的是,90后作家的写作风格大胆迥异,文风个性鲜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对生活过敏》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人性的剖析,对爱情的体悟,对现实的讽刺和对生活的畅想。这些作品文笔细腻流畅,观点犀利独到,既有感性的铺陈,又有理性的沉淀,充分展现90后作家别具一格的文学实力。他们用自己巧妙的构思、细腻的文笔把自己多元化的叙述视角文字化,呈现出当代青少年不一样的文学世界。

【名人的书评】

我只是觉得,这个世界上所有事物都自有它的神奇:他的生命非常之孤独,竟然只因为,他眼中所见的世界是我们不可奢望的绚丽。90后青年写作者,以新鲜的文字力量,展现一流的故事才华。

【对生活过敏的书摘】

王超在大学读了四年心理学,第四年写了一篇论文,试图论证爱情这种东西并不存在。论文的标题是《论作为人类情感的爱情的虚伪性》。王超把“爱情”二字描述为一种文学的虚构。因为爱情作为一个词,并没有直接对应的现实存在,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总是在谈论一堆情感的复合,而这堆复合的情感在不同人不同关系当中,其组成成分均不相同,说明爱情根本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或者根本就不需要定义,人们只是为了方便或者欺骗,才创造了这么一个暧昧的词汇。在这里王超引用了传说中的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在他看来爱情就是一个应该被剔除的实体。王超写作这篇论文并不是为了开玩笑。他把这篇论文作为毕业论文上交了,并顺利进入了答辩环节。这很诡异,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混进答辩的,乃至王超自己也始料未及,一时竟有些得意忘形。在答辩会上,心理学院全院师生都亲耳听见王超为了通俗地说明自己观点,不惜拿评委席上的院长和院长夫人举例。他说众所周知院长和院长夫人的婚姻至少有几十年了,几十年的老夫老妻,怎么可能没有爱情呢?但事实就是,没有。王超说。接下来是王超的论述。依王超的观点,院长和院长夫人持续几十年的所谓“爱情”,只是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法定的婚姻关系、一致的家庭利益以及相投的趣味与共同的追求(两人同为心理学教授)。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几十年夫妻生活所形成的习惯。在没有大的分歧或矛盾的情况下,一个屋檐下这几十年,换成任何人都会习惯对方的存在,进而产生依赖的心理,因此显得情深意重、难舍难分。这就是“爱情”的错觉。王超说,有这几十年,就算把院长夫人换成别的女人,院长也会产生同样的错觉。然后他转向院长夫人。您还敢说您的老公一定爱您吗?最后王超的论文当然没有通过。碍于院长的情面,全体评委一致投了反对票,包括王超的导师。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王超迫不得已修改了论文,去掉了爱情不存在论的关键章节,只保留了前面解构爱情的部分,题目改为《论作为人类情感的爱情的成分》,听起来就像化学系的分析报告。这个残本的论文得到了通过,原因不是院长宽宏大量,而是学院不想让他拖累毕业率。毕业之后王超没能如愿当上心理医师,几经波折之后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做一些无法定义的工作,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都做一点,从撰写文案到打扫厕所。王超说那是他人生的低谷期,但亲戚朋友们却羡慕他的稳定和清闲,导致他的一腔苦闷也无从诉说。说到这里他紧紧抓住我的手说你能明白这种心情吗你能明白吗?我只好冲他点头微笑。转机出现在他工作半年之后,有个朋友给了他一份兼职。这位朋友是王超的大学同学,其他信息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出身新闻学院,毕业后在市广播台上班。他们广播台有一档情感类的节目,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那类情感热线。该节目是他们的镇台之宝,尤其在面临电视台与互联网双重挤压的今天,整个电台就靠路况直播和这档节目支撑收视率。为了顺应时代扩大影响,台里为这个节目专门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接受听众二十四小时的问询。账号归广播台的新媒体部管辖,而这位朋友也是新媒体仅有三名员工之一。而他提供给王超的工作,就是负责回答那些情感问题。起初王超不太愿意做这种活。因为他觉得这种在线答题太低级,把他拉低到了网络情感专家的水平。事实是,这比网络情感专家水平还低,因为它收入很少,内容又繁琐,更无从骗炮。我推测是没有其他人想做,那位朋友才找到了王超,他看上的是王超一身的廉价劳动力。犹豫再三,王超决定还是试一试。他说他反正工作很闲,多接点活也没什么损失。结果是一试之后,王超便一发不可收拾,因为他终于为自己的爱情不存在论找到了市场。他说一般会来这种地方咨询情感问题的,感情状态都好不到哪里去。而情感受挫的人正是他宣扬爱情不存在论的最佳对象。我问他这样不会破坏他人关系影响社会稳定吗,但王超说他只是给那些情感上遭遇不幸的人提供思想武器,帮助他们破除对于爱情的幻想。他把这些人称为情感上的无产者。无产者在这场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和所有公众号编辑一样,王超取了一个代号“奥卡姆”。他还经常以奥卡姆的名义推荐他们去读一读心理学家王超的专论——《论作为人类情感的爱情的虚伪性》。这篇论文虽然差点没能通过毕业答辩,但后来王超花了一千块钱,把它弄到了一本不知道哪里办的杂牌期刊里,当作正规论文发表了。大部分人对这篇论文感到满意,他们并不在乎论文究竟说了什么,只要PDF文件看上去像那么回事,就可以了。但也有人提出了异议。此人在公众号里回复了一大段话,主要指出那篇论文纯属放屁。她是这么说的:爱情包括了多种情感,所以爱情并不存在。按照这种逻辑,水有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难道水就不是水了吗?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对生活过敏》零杂志编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