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屈原/大家精要》方英敏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4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作者简介】

方英敏,湖南岳阳人。哲学博士,《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编,贵州大学美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美学、身体美学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编辑推荐】

屈原的一生光辉无比,《离骚》更是万古流芳。屈原不光代表着一个名字,一个流传千古的伟人,而且还代表着一层更深刻的意义——爱国。千百年来我们纪念这位伟人,纪念他的不世之才,纪念他的忠肝义胆,纪念他的执着无悔,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伟大思想的强烈感召。

方英敏著的《屈原/大家精要》简要回顾了屈原由一名文学侍臣升任左徒高位,在迎来了短暂的政治辉煌后,被谗见疏、流亡失所终至自沉的光辉一生。他通过楚辞创立的瑰丽超逸的艺境,以及由此表露出的坚卓纯粹的人格美,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以身殉道的光辉灿烂形象,千百年来为人所传承和赞颂, 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

【名人的书评】

【屈原/大家精要的书摘】

第1章 人生之旅

屈原是中华美学史上的伟人,像所有的巨子那样有着丰富、多样的人格。他将民本政治家的操守与忧患、哲学家的理性与睿智和诗人的激情与想象集于一身,像一部复调的交响曲大气磅礴而撼人心魄。

在先秦诸子蜂起、群芳斗艳的时代文化氛围中,与其他诸子相比,屈原没有创立学派,亦没有抽象的政论著作和哲理语录,但他以其理想主义的生命个性和人生信仰为底蕴,演绎出瑰丽超逸的艺境和坚卓纯粹的人格美形象,从而独树屈原美学一帜,参与了先秦百家争鸣的时代合唱,成就了先秦美学发展过程中的惊鸿一瞥。

屈原生活在中国历史的巨变之际。一方面,先秦社会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之后,走向统一的潮流势不可挡;另一方面,屈原生死于斯的楚国亦经历着由盛而衰的转折。在历史走向一统大势的时风裹挟之下,楚国已是风雨飘摇,并最终为异国所吞灭。这种时代的风云际会,对生活在历史夹缝之中的中国士大夫而言,极为容易被其生性敏感的心灵所捕捉。对中国士大夫而言,他的存在往往是吏、文合一的,即同时扮演着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角色。政治与文学是中国士大夫血液之中的双生之质。因而,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士大夫身上显得异常纠结。他们既以政治理想诱导文学,又以文学疏导政治悲欢,从而编织出种种人文理想。特别是历史巨变之际,政治与文学的交相摩擦,常常磁暴般引发绚丽的人文景观。屈原就是其中的一抹。楚国的历史遭际作用于他这一独特个体,从而在先秦社会接近尾声之时铸造出了悲怆的政治和绚烂的美学。

诞生与家世

屈原,名平,字原,亦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39年,约卒于公元前278年,共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王朝。战国时代的楚国地广物博,占有今湖北省全部以及湖南、河南、安徽、陕西、江苏、江西各省的一部分。屈原的家乡是楚国丹阳,今湖北省西部的秭归县。

秭归是一个巨川深谷、风光旖旎的地方。地理环境对人的精神气质应该是有影响的。譬如,长江三峡跌宕起伏的山峦、狂放奔腾的江水,与屈原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的个性何其相似。因此,故乡的风土人情对屈原理想主义精神气质的形成和浪漫主义的艺术创造,应该有着密切关系。

据屈原的自述,他是 帝高阳之苗裔 ,即上古高阳氏的后裔,与楚同宗。按聂石樵先生的说法,在楚国屈氏、昭氏、景氏三大族中,屈氏受封最早,族人最盛,绵世最久;从春秋到战国,屈氏的子孙或为将,或为相,或为官,或为吏,出了不少显要人物。这种非常显赫的家世渊源对屈原成人、成才的心理暗示和激励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屈原有哪些亲属呢?据他的自述 朕皇考日伯庸 ,可知他的父亲叫伯庸,是一个很重视并具有天文历算知识的人。他以屈原的生日为吉日而欣喜,便给儿子取了个美好的名字,名正则,字灵均。取此嘉名,似乎也寄托着父亲对儿子日后养成中正、聪慧之资质的期许。屈原似有一个姐姐,名叫女媭。据屈原自述,姐姐曾劝说他明哲保身,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传说屈原于汨罗江自沉后,他姐姐沿江哀告呼号、召唤弟弟的亡灵,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屈原应该还有妻子。据《襄阳风俗记》载: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原通梦告妻,所祭食者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叶)为粽,以五色丝缠之。 这则史料记载的是屈原妻子以粽子祭祀、悼念亡夫的故事。虽为传说,但从中推想屈原有妻子大概是可以想象的。就屈原生活的荆楚之地而言,在这一楚腰纤细、湘女多情的水乡泽国里,以屈原的才情与魅力,生命之中若没有几个钟情于他的女子,恐怕也不合乎情理。至于屈原是否还有其他的亲属,鉴于史迹渺茫,已经无从考察了。(P1-3)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屈原/大家精要》方英敏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