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作者:(明)罗贯中改编:苗洪
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认识价值。故事远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民间传说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
上世纪二十年代,当时上海亚东书局特请胡适、陈独秀等名家溪写序言,以 汪元放新标点本 形式印行《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代 俗文学 名著,作为新文学运动的援应,发生了很大影响,从此古代小说名著的文学地位大为提高。1949年后,政府以 批判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树立民族自信心 为方针,大力普及古典文学名著,出版了多部古代小说名著的新整理本,发行量达数百万部,从此古典小说名著进入民众的阅读视野,历久不衰。进人二十一世纪后,时代社会背景、文化消费的性质和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还应当花费精力去阅读这些古典文学岳著吗?读这些书还有意义吗?答案我想是肯定的。
首先是了解历史。中华民族有发达的史学传统,浩如烟海的 正史 和 野史 著作,记载了五千年文明发展变化的历程,大体上都明白清楚。但是光读历史书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祖先的生活场景、思想情绪和行为方式,在一般历史书中不可能有具体而微的展现。而正是在这方面,古代文学尤其是写出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古典小说,显示了它独特的长处。 把小说当作历史来读 ,这说法是不错的。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主要的不是通过小说去考察历史事实,去 看阶级斗争 ,而是要从中领略古代人们的生活态度,他们的道德面貌、伦理关系、他们的言谈举止、人际交往,他们的心理状态、性格气质,他们的欢乐愉悦,忧伤悲哀,总之,要看到我们祖先的民族精神和性格。看《水浒传》,要看梁山好汉们如何为人坦诚和嫉恶如仇,讲信义,重然诺;读《西游记》,别主要看古代人们为了追求人生信念而如何克服千难万险,百折不回;读《三国演义》,则主要看各实力人物如何团结、笼络和使用人才,以硬战场上的随机应变、斗智斗勇;读《红楼梦》,则重点领会对美好纯真人间感情的追寻,和对道德败坏和伪善作风的唾弃。这些曾经在古典小说中受到着力描写或者刻意追求,并得到广泛颂扬的品格和作风,它们可以说都是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核心内涵,我们祖先的心理状态和文明素质,在这里有相当充分的表露。所以,欲了解过去的中国人心理和中国文明,阅读古代小说不啻是个捷径。
了解历史目的何在?无非是为了汲取前人的成功心得和失误教训,从而使我们今人生活得更加睿智、更加高尚、更加健康。通过理解和反思,建设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当北宋学者徐铉说出 鉴古知今 四个字时,其实他已经掌握了提升自我心智和情感的一把钥匙。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历史的大转折期,为适应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也处于一个人格的重新塑造期。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面对社会的结构性变化,面对各种新奇和异端文化潮流,在思想意识方面呈现朦胧状态,甚至感到无所适从。完全含弃传统的 新人类 新新人类 之类的趋向,在部分青少年中有着相当的影响力。然而这些都是历史转折期常见的躁动,它们的出现,一方面有其必然性,不值得大惊小怪;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它们并不代表新的文化主流取向。纵观世界各民族,尤其是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他们在发展的进程中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也有相当多的社会成员,曾有过类似的迷茫和躁动,但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形成,终究要被理性的选择所占据,不会受一时的冲劝左右其方向,这是确定不移的。而民族文化和性格,由于它是在漫长的人类族群进化中在各种生存环境因索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其基本面不会在较短的历史时期有大的改变,即使在社会剧烈巨变之际,历史文化因子仍将是社会人格演变的基础成分。试观今日英、法、德、意,还有日本、韩国,无论是西方或东方民族,他们在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都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性。即使是美国,虽然呈现各种文化融合的面貌,但其主流文化,还是有着强烈特色的。有意思的是,奠国历史总共只有;百余年,严格地说,美国没有古典文学;但他们的大学里却有许多专家,开设着古典文学课程,而且研究的风气很盘。他们将其他国家的古典文学(包括中国古典文学),视同自己的古典文学一样加以学习和研究,可知他们对文学传统或者传统文学的重视,决不下于其他任何国家。这种 借鉴 或者 拿来 他国古典文学的做法,同样陶冶着现代英国人。不妨这样说:在已经或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当今世界各国中,我们尚看不到不要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先例。相反,由于理性地对待传统,认识到传统的可贵,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股脑儿蔑弃传统,他们的现代化基本上都卓有成效。有鉴于此,我们今天仍有必要对民族文化作深入的清理和认知,辨明民族文化的本谛,以使新文化建设和新民族性格的确立走上健康之路。小说名著既然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予应有的重视。
其次是享受传统文学的精华。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文化艺术的享受需求是不断发展的,同时,文化需求又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为满足这种需求,愈来愈多的文艺新品种新作品不断涌现,显示着文化生产力的强大;同时那些拥有千百年历史的古老文艺,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唯其历史悠久,经过时间的筛汰考验,它们更具有艺术上的完英和经典性,如磁石般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一位哲人曾说过,古希腊神话具有 永恒的魅力 ;中国古代的一些经典文学,包括优秀小说在内,同样有着这种魅力。人们都知道中国是 诗的国度 ;中国的戏曲、小说也很发达、很有特色,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只要看今天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 三国 , 水浒 英雄们的身影,以及孙悟空、贾宝玉等人物形象,而且仍然拥有广大的观众群,即可知道它们的生命力几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逾千百年而不衰。通过阅读古典小说名著,我们可以与千百年前的人物作心灵的交流,灵魂的共鸣,从而进入跨时代的和谐状态,得到精神深处的愉悦和享受。古老艺术品最然看来不够 新潮 ,但它恰如醇酒,存放时间愈久,香味亦愈浓郁,给人带来的享受是恒久的。
总之,文学先辈创造的小说名著,对于我们不仅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道存,难得的精神慰藉,更是应当认真面对的经典。鲁迅一生工作繁忙,但他在整理中国古典小说的事业上付出了极大精力,完成了《中国小说史略》等著作,成为公认的古典小说研究巅峰之作。胡适在他步入文坛之始,即着手《红楼梦》等小说考证,作出划时代的成绩。钱钟书学富五车,但他自退读得最熟的是小说《西游记》和《儒林外史》。近代思想学术大师不约而同地关注重视古典小说,已经说明了它们的重要分量。中国人在宗法社会里生活了数千年,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都保留着大量属于 传统 的成分。以今天的眼光看,传统中虽有不少落后甚至丑陋的因素,但也寓含着许多值得我们珍视的优秀的 基因 。我们所应当做的,就是 扬弃 的工作,无论 扬 或 弃 ,都是为了推进我们的事业和健全我们的人格。珍惜传统,能使我们人格丰满;享受传统,能使我们精神高雅。不能讳言,读古典小说也是一种文化消费,甚至是一种业余 消遣 、出发点可以是仅凭兴趣,但其中确实包含有积极的人文意义,应当引起我们今天读者包括青少年读者的加倍关怀。
说了这样一些颇勾抽象的话,回头再看这套小说名著,我以为无论编者、出版者,都以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架设着文化沟通的桥梁。这套书所选取的,都代表了古典小说成就的某一种极致,也可以说它们都是一座座风光旖旎值得观览的山峰;这些小说,具有不同的类型和性格,它们的内涵称得上充足厚重;而编者选取的眼光也是综合性的,绝非仅仅出于某一种社会价值和艺术评判标准,所以这些作品综合起来看,让是一大桌 满汉全席 ,每道菜都值得细细品味。这套书既然是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它对原著在文字上也必然要作若干 加工 ,这里主要是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篇幅上的适当压缩,有利于青少年渎者阅读兴趣的培养。当然,对某些文字比较繁难、甚至有些艰深的作品、编者也作了适度的 改写 ,以消除阅读上的障碍。这种 缩写 或 改写 名著的做法,在世界各国都很风行,也是一种文化普及的规范做法,我半个世纪前读到的《鲁宾逊漂流记》,就是一个缩写本。当然,做得是否成功,要因事而论。在我看来,这套书的工作做得是相当小心慎重的,本现了对名著的充分尊重,这与时下流行的所谓 戏说 或妄改有着本质不同、另外,由于编者对原著基本精神的领会比较透彻,所以即使是 改写本 、也并未出现 面目皆非 的难堪局面;更由于编者的语言文字功力较好,所以改写的部分竟也颇为精彩传神,这是难能可贵的。至于插图制作的精美,印刷装帧的别致,都显示了对文化事业的严肃和负责态度。我相信,无论是编者和出版者,他们都是为了今天青少年的精神丰满和人格成长、才情愿在这顷工作中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我赞赏他们的做法,以为功德无量!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汉灵帝宠信宦官,太监张让、赵忠、封谓、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等十人朋比为奸,号为 十常侍 。灵帝特别尊信张让,称他为 阿父 ,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他料理,自己安居深宫享乐。朝政一天比一天腐败,以致天下人心动荡,民众起义时有发生。
当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中平元年(184)正月,疫病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 大贤良师 。此后追随他的人日益增多,张角于是将徒众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统帅,宣称: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私造黄旗,约期举事。张角自称 天公将军 ,张宝称 地公将军 ,张梁称 人公将军 。四方百姓,头裹黄巾追随张角造反者多达四五十万人。官军望风披靡。消息传到京城洛阳,大将军何进一面奏请灵帝火速降诏,令各处加紧备御,一面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偏,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伐黄巾。
幽州太守刘焉闻得黄巾将至,深感手下兵力单薄难以抵敌,急忙派人四出张榜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一个英雄。此人不好读书,性情宽和,少言语,喜怒不形于色;一向胸怀大志,喜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姓刘名备,字玄德,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刘备幼年丧父,事母至孝;家贫,贩履织席为业。家住涿县楼桑村。年十五岁,奉母命外出游学,曾师从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及刘焉发榜招军时,刘备年已二十八岁。
当日看完榜文,忍不住慨然长叹。忽听身后一人厉声喝问: 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为何叹气? 刘备回头一看,见那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刘备见他形貌异常,便问他姓名。那人说: 我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适才看到你对着榜文叹气,因此相问。 刘备也自报姓名,说: 我是汉室宗亲刘备。如今天下动荡,我有心为国效力,拯救百姓,只恨自己力量有限,所以叹起气来。 张飞说: 我倒是有一些家产,拿出来招募乡勇,和你一起干一番大事业,你看怎样? 刘备大喜,就和张飞一起找了一家乡村小店,饮酒谈心。
正喝得高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前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 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 刘备看那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刘备就邀他同坐,问其姓名。那人答道: 我姓关名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因本乡强豪倚势凌人,被我杀了,逃难江湖,有五六年了。如今听说这里招军,特来应募。 刘备就把自己的志向告诉了他,关羽非常高兴,就和他们一起来到张飞庄上。张飞说: 我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不如我三人明日到园中祭告天地,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 刘备、关羽齐声赞同道: 好主意!
P1-3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三国演义(上下白话美绘版)/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罗贯中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