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新世纪作家文丛:苍声》徐则臣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徐则臣,1978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耶路撒冷》、《午夜之门》、《夜火车》、《跑步穿过中关村》。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作品被译为德、韩、英、荷、日、法、意、俄、阿、蒙等语。
徐则臣的10部中短篇合集。涵括了徐则臣从90年代至今的创作成绩,整体上体现了徐则臣小说创作的特色。徐则臣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大量关于“北漂”“地方个体成长史”都或明或暗地展示出作者对城乡、繁华与偏隅的二元观照。在徐则臣的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得到当下人物在特定背景下的偏狭的执着,看得出特定场景下人物心路所经历的残酷与痛苦。
徐则臣已是‘70后`作家的突出代表,这部作品已显现出徐则臣的不同寻常,他无疑会成为这个时代*重要的小说家。——老舍文学奖颁奖词
啊,北京一我查了一下过去的日记,3月26号,我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认识的边红旗。看明白了这个日期就觉得实际上没必要查,3月26号是海子的祭日,1989年的这一天他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这是个纪念。我在诗歌朗诵会上认识了边红旗,在交流中心会议厅里,热烈地挤满了说诗、听诗和看诗的人。我是看诗的,具体地说,是来看诗人的。这是我一直的愿望,想集中地看看诗人们到底长什么模样。我不写诗,也不大懂诗,所以好奇。朗诵会轰轰烈烈地开场了,穿裙子的主持人激情澎湃地介绍了诗歌节的有关情况,然后请出**位朗诵的诗人。接着是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我就看见了那些传闻中的诗人从我面前走过,站到了灯光闪耀的舞台上。很高的,很矮的,身材臃肿的,细脚伶仃的,披一头长发的,剃光头的,满面稚气的,一脸大胡子的,扭捏近于女性的,粗犷肥硕更像是屠夫的。走马灯一样,从右边的台阶上去,朗诵完了再从左边的台阶下来。声音也各不相同,有的普通话很好,不写诗了可以改做播音员,也有的整个是一结巴,一两个字就要分一次行,还有的干脆用家乡的土话,四川的,湖南的,出口就是干货。用上海广州的方言我就听不懂了,稀里糊涂的像在听歌。每一次我都热烈地鼓掌,比他们朗诵时还要认真,尽管有些诗我听不懂。比如一个正在读中学的小女孩,在主持人宣布下一位朗诵的诗人之前,见缝插针地冲到了台上,她说她要朗诵。她解释了一番理由,就是这个以诗会友的机会难得,她大老远跑来,还花了三十块钱打出租车,然后接着说她刚出家门时看到一个比她还小的小男孩,大概上幼儿园的模样,一直跟着她,把她吓坏了,她让他走开,他不听,还是跟着,于是她想到了绑架、勒索、性骚扰和谋杀,就在她忐忑不安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冲到她前面,抱住了拴在花坛的砖头上的一条长毛狗。然后她说,我朗诵完了,谢谢大家。就这么结束了?她朗诵完了,也就是说,她的诗结束了。我根本就没听到诗从哪里开始的,还以为她一直在述说她朗诵的前奏呢,它就结束了。这让我更加自卑,我的确不是写诗的料。有了这个经验,我后来逐渐发现,很多诗人的朗诵都像那个小女孩,我只看到他或她在台上哗啦哗啦地说话,然后告诉我们,他们的诗歌朗诵完了,就下来了。应该说,是那个女孩把朗诵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接下来就不断有诗人从大厅的各个角落里挺身而出,毛遂自荐地抢在入选名单的诗人之前来到了台上。边红旗就是其中的一个。开始我对他并不感冒,甚至有点讨厌,他坐在我后面,一直在不住地唧唧歪歪,不是说这个的诗烂,就是批评那个的诗缺少冲击力。我回头看了他一眼,一个高大英俊的年轻人,留一个平头,松松垮垮地套一件红色毛衣,嘴还在动。我讨厌别人在会场上嘴伸得老长去义务点评,哪怕他说的全是真理。过一会儿我又回过头,我说你能不能听听别人怎么说。“我一直在听,”他很认真地说,“他们说的不好,你一定听出来了,不刺激。诗怎么能这样写呢?”我咳嗽两声没理他,他却看见了我放在腿上的一件广告衫。那东西是我和朋友到他供职的报社去玩,办公室的主人坚持要送我的,说多的是,谁穿都一样。让我给他们做广告了,我就拿了一件,大冷的天。“你那文化衫借我用一用吧。”边红旗拍拍我肩膀。为了让他住嘴,我毫不犹豫地扔给了他。他呵呵地笑两声,又问我有笔没有,**是签字笔,越粗越好。我真是烦透他了,把水笔又扔给他。三个诗人朗诵的时间,他把笔递给我。然后我就看到他大步流星地经过走道,一边走一边往身上套那件文化衫,在主持小姐惊愕的当儿,他已经登上了舞台,站在了众多的灯光和目光之下。文化衫已经收拾停当了,套在红毛衣外面,前面写着两个粗大的英文单词:“NOWAR”。他一定把我的墨水全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