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西行记》[中国]周涛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6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西行记》[中国]周涛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周涛

1946年出生于山西潞城县马场村,9岁随父母由北京迁居新疆。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新疆文联名誉主席。八十年代曾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奖,九十年代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著有《游牧长城》《稀世之鸟》《伊犁秋天的札记》等。现在新疆已有一个甲子,所爱是天山,知音漫草野。

【编辑推荐】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姬书藤离开了故乡乌鲁木齐,被“发配”至遥远的天山南麓重镇喀什噶尔。在这异域风情黄土沁漫之地,姬书藤和同样四散于此的同龄人相聚,历经近十年的机关生活,其间患难之交公安局长哈皮被刺,知己文远之死于非命凶手仍未归案……从屡遭挫折的人生中他渐渐品尝到命运的酸甜苦辣。

作品书写了随共和国成长的那一代青年像激流中的石头一样,在坚硬的现实面前不断地被打磨,世事沧桑却又不失浪漫的家国情怀,乐章般波澜壮阔的命运起伏,描绘出一幅别具一格的边疆图景和一代人的人生轨迹。

【名人的书评】

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当代著名军旅作家周涛首部长篇小说。以个人经历洞察时代气候,贴近时代之音,是一代人的成长心灵史,也是一个国家大气磅礴的发展历程。

马背上的“骑士”,文场上的“将军”——周涛青年时为“新边塞诗”代表诗人,中年后为“文化散文”代表作家享誉文坛。

南疆喀什噶尔八年,波澜历史之外的生动细节,从沙子堆里刨出羊脂玉的日子。十余个人物命运跌宕多姿,哲理智慧趣味殊胜,思想纵横驰骋,气势恢宏。

“如果命运给了一条看起来让你绝望的路,那也没准儿是好事。它只对那些它特别看得起的人,才会这样安排——不是让命运毁了你,就是你改变了命运。”——《西行记》

【西行记的书摘】

楔子

所谓生活,无非就是说生命活过的地方,时间和地点。它们曾经存在过,然后消失,无影无踪,留不下多少痕迹。大部分生活都看起来毫无意义,平淡无奇,琐碎平庸,过去就过去了,像一些垃圾,毫无价值地堆积在人的记忆里。有谁会认为自己的经历就是传奇呢?没有,人们都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和别人大同小异,不管你吃了什么,屙出来的都差不多,谁也尿不出葡萄酒,屙不出珍珠玛瑙来。

这些“垃圾”堆积在那里,尘封在记忆中,任凭岁月的风尘一层一层地覆盖,历史的霜雪一遍一遍地淹没,渐渐被遗忘,偶尔被提起,却因为没有任何价值,而被扔得更远。

它们,这些“垃圾”早就死了。

它们就像兵马俑一样,站立、列阵,有面型,有表情,但是永远发不出声响。这些时间的殉葬品,谁能让它们活转过来,告诉你它们经历过的事物呢?谁又能想到,这些被深厚的土壤埋葬了的各种生活的“垃圾”,有时候像种子一样,反而在埋葬中获得了生存的机会呢?

在东后街上,有一个70多岁的退休老人,白发苍苍,神采奕奕,耳朵有些聋,身体还行。他自称是“一头老狼的身体,铜头铁脖子,麻秆腿豆腐腰”,擅长长途奔袭,不善于短促突击。现在他*的本事是“能吃能睡”。他有个小小的爱好,就是喜欢翻拣他那些记忆的地下室里堆积的旧垃圾。翻来拣去,找不到一件稍微有点儿价值的东西,他写不成回忆录,也没有什么物件值得留给后人。太平常了,我能有的别人都有,别人能有的我不一定有。就这么回事儿,剩下的就是混吃混喝,等死了。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座土馒头。还翻拣个什么劲儿呢?

终于有一天晚上,这个不死心的老头做了一个梦。这个梦不同寻常,就好像那些种子发芽、生根、挺枝、长叶一样,他的尘封的记忆忽然被唤醒了似的,又活过来了。那些人,那些事,拂去尘埃,现出面目,一个接一个从地下室里走出来了。过去的普普通通的日子,突然一下凸现为生活。过的是日子,写出来就成了生活。过去的那些稀松平常的人和事,在梦里活过来,变得忽然具有了各自的意义。他们都好像在说:“写呀,为什么不写呢?可以写一本书,书名都摆在那儿了。”

这个梦真真切切,点化了他,一梦点醒了现实中的人。他醒来之后,老是在想着这个梦,坐卧不安,反复思量。

……

时间开始倒退回去,四十多年啊,走过来很漫长,很漫长,可是倒回去,只需一秒……那些四十年前发生在喀什噶尔的陈年往事,就这样渐渐地在他的脑袋里面呈现出来,演电影一样——当然,是黑白片。

虽然是黑白片,却不是卓别林时代的哑片。整部片子里都配着音乐,十二木卡姆是贯穿全剧的基调,时而忧郁、悲凉、舒缓,时而高亢激扬,如同沙漠风暴;其中穿插着《黑眼睛》(喀拉快孜)和《牡丹汗》那样深情迷人,恍若仙曲的爱情民歌,还有那支每与闻之必会催人泪下,涤荡肺腑的《塔里木河》……

是这样,正是这样,演出从回忆中开始,从头至尾,伴随着的是喀什噶尔独有的那种音乐。回忆,常常是因为音乐诱发的……就像一不小心碰响了一个琴键,然后引发出全套的十二木卡姆。

正是这样,“所有的文学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谁说的?郁达夫说的。

这次又让他说对了。

如果命运给了一条看起来让你绝望的路,那也没准儿是好事呢。它只对那些它特别看得起的人,才会这样安排。命运如果让你一开始就顺顺当当、叮叮咣咣,你就要小心啰,这条路走下去往往是通向平庸,一事无成。如果荆棘丛生、危崖险途,你也不要绝望,更不要自杀轻生,从无路之路上走出来的,往往通向意料不到的结局,那结局无非是两种可能——不是让命运毁了你,就是你改变了命运。

1972年的春天,有两个倒霉蛋呆立在那里。

一个大约有一米八,另一个也是。一个瘦、白,另一个壮、黑。瘦、白的那个似乎想说话,但一时又找不到话可说;壮、黑的那个好像更沉得住气,根本就不想说话。

那个春天的天气阴郁愁苦,灰色的云层看起来又腻又黏,像一块脏抹布,散发着洗碗布的霉味儿。地面上一些积雪化了,另一些还堆着。化了的地方一片泥泞,略高处拱出几块干地,看起来就像长了牛皮癣的皮肤,让人恶心。周围的行人稀稀拉拉,衣衫昏暗,面无表情,低着头寻找路面上可以下脚的地方,像几只迟疑的老鼠,时走时跳。

一切都暗合并增强了愁苦绝望的心境,那个1972年的春天。

姬书藤和哈皮当时正站在克孜勒苏驻乌鲁木齐办事处的土院子里,等候开往南疆的班车。等车的人不多,散落在院子里,彼此都不认识,谁也不敢先放下警惕。那个早晨的空气里饱含着一种凄凉和无奈,就像一头待宰的牛眼睛里看到的那样。命运一下子把人推到了一个挂满了蝙蝠的未知洞口,只说了一句“去吧,这就是你的前途”。

他俩站在这个人生的起点上,听天由命,有一种彻底失败后的沉静,谁也找不出可说的话,无话可说了,呆若木鸡地默默站着,仿佛都在思考着什么。其实他俩的脑子里什么也没有思考,完全是一团乱麻,一片混乱,毫无头绪,失去了思考力和判断力,就像被宣判了死刑的人,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在回荡:“这辈子算完了。”

姬书藤和哈皮都是少年时随着父母到了新疆的,他是从北京来的,哈皮是从武汉来的。他俩十八九岁考上同一个大学,同班同座同一个宿舍,一起打球、游泳、唱歌、朗诵诗,也曾无忧无虑生活充满阳光。然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虽然赢得一片迷茫,却有幸没有夭折在枪炮声里。之后到了部队农场再教育,熬过了一年囚徒似的苦役,终于苦役结束了,却被分配到南疆——一个比边远更边远、比艰苦更艰苦的地方。

正是在这个鬼起点上发生的事,全都莫名其妙,不可思议,荒诞无聊却又让人终身难忘,终身难忘却又谁也不愿意提起——因为提起这些破事除了让人沮丧之外毫无意义。

那天只有一个人前来送行,刘西骑了一辆二六型自行车兴致勃勃地出现在这个土院子里。刘西的爹是个老红军,农垦厅的厅长,人称刘聋子。这个1929年参加革命的刘聋子,是江西永新县的人,那时闹红,一伙子年青人一起出来了,什么姜驼子啦,毛矮子啦,贺圆头啦,一帮子全出来了。谁知道他娘的这一下就走得远喽,跑到南泥湾种地也就算了,竟然跑到新疆来了!“什么叫革命?革命就是要命!”刘聋子说,早知道跑到新疆来种地——农垦厅长不是种地的吗?种荒地的——还不如在永新老家种地呢!

现在刘聋子的儿子刘西来了,他一来就大喊大叫。“这鬼地方怎么连口水也不给人喝啊?你、你去烧壶水去,顺便拿几个杯子来!”他指着屋门口立着的一个女人说。

那女人冷着脸,一声不吭进了屋,再出来时,没有拎水,带出来一个男人。“谁在这里闹事?”那男人凶道。

那女人指了一下。

“你是干什么的?跑到这里来撒野!”

“没有哇,要口水喝是撒野吗?”

“你是不是说了‘这鬼地方’?”

“说了,怎么啦?这就是他妈的鬼地方!连口水都……”

话还没说完,那男人已经冲过去,一把揪住了刘的领子,紧紧卡住了刘的脖子。那男人看不太出年纪,动作很快,态度很凶,像30多岁人的动作,但是又像50岁人的面貌。

这下把刘西卡疼了,他先说了两遍“你放开!”,后面又说:“你放不放开?”

不放,揪得更狠。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西行记》[中国]周涛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