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白衣天使》王礼光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王礼光,少校军衔,现任郑州联勤保障中心宣传处干事。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卫报》《基层建设》等军内外媒体发稿1000余篇计50余万字。所撰写的文章常因见解独到、写法灵活、角度新颖,思想强、知识性趣味性强,多次受到军委、原总部、军区首长和报社领导表彰批示,其中消息《尽职责敢当扣球手》荣获第四届解放军新闻奖,另有多篇文章被转发和用于指导部队建设。
这是一部以白求恩和平医院为背景,以“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为主题的原创长篇小说。小说塑造了唐军生、白依依、许红军等一批白求恩精神的优秀传人,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勇于担当,不遗余力抢救受伤战士陶兵等,展现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工作*负责、对人民*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展现出联勤保障部队的风采。
如果唐军生没有牺牲在维和的战场,那么此次的新冠战场上必定会有她的身影;而那个成长起来的90后护士白依依,此次也定然会在请战书上签上名,按上红手印。是的,《白衣天使》塑造的这群救死扶伤的美丽医护人员就是这样的“逆行者”,在送医下乡,在非典战场,在埃博拉病毒战场,都有他们的身影。
序言
让人人心中驻守一个“天使”2016年9月13日,习近平主席亲自为联勤保障部队授旗并致训词,作为新时代联勤人,总想为联勤保障部队写点什么。
动议写《白衣天使》源于一次巡诊,2017年11月时值白求恩和平医院建院80周年,医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重走白求恩路——老区健康行”活动,有幸一路跟随,深受革命老区人民热情、乐观的精神熏陶,对白求恩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忙碌的护士群体有了全新认识,悄然萌生了创作的欲望。
想必住过院的人都有切身体会,在医院接触*多的就是护士。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一个好的护士能使病人精神愉悦,如沐春风,特别利于恢复身心健康。如果把全社会比做生命之树,护士仿佛枝头上一片小小的绿叶,看似微不足道,可对于一些病人来说,她们就是“天使”,就是“守护神”。
南丁格尔说:“能够成为护士是因为上帝的召唤,因为人是*宝贵的,能够照顾人使他康复,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人们常常赞美护士有着无私的爱,面对多重性格的病人,她们奉献的是海一样博大的情怀;面对刁难者纵使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在众人面前也是一笑而过。有谁知她们内心的苦闷与挣扎?有谁知她们暗洒泪水是一种怎样的痛苦体验?
对于部队医院的护士来说,更多了层神秘的面纱。除了备战打赢,她们还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在全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白求恩精神作为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联勤保障部队的一个品牌,80多年来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已经超越时空界限,跨越了国界和民族,跨越了医疗行业,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1938年1月,48岁的白求恩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延安,在晋察冀军区与我军民一起浴血奋战,次年11月12日以身殉职。2019年是白求恩同志牺牲80周年,也是*同志《纪念白求恩》一文发表80周年,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的80周年。80年来,白求恩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和广大医护人员舍己为人,奋力进取,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传承弘扬好白求恩精神,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
用文学传承白求恩精神,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且这种方式更加持久稳固。《白衣天使》以白求恩当年亲手创建的白求恩和平医院为背景,以传承白求恩精神为主题,从护士的视角讴歌了新一代白求恩传人的务实担当精神,特别是融贯了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后带来的“红利”,是展现新一代联勤人风采、回应主题教育成果的重大选题。
书中塑造了唐军生、白依依、许红军等一批白求恩精神的优秀传人,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勇于担当,不遗余力抢救受伤战士陶兵等患者,突出表现了白求恩精神。护士长唐军生是唐山大地震时出生的一个孤儿,曾受到白求恩和平医院的精心照顾。20多年来,她从事护理工作如一日,不曾早走一分钟,护理数万病人不曾有一丝差错,数百次执行重大任务不曾后退一步,直至牺牲在维和战场上。朴素的情怀令人感动,勇敢的担当触动心灵。唐军生身上集中展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工作*负责、对人民*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她的精神感动了一座城市,更激励起千千万万的人。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诚哉斯言!红色基因就像一个大染缸,能把人的思想染红,促使人们内心里“天使”压倒“魔鬼”。书中护士白依依起初受不了一点委屈,甚至不愿献血救人,正是在唐军生等人的感召下,在白求恩精神的浸染下,学会了包容大爱,学会了奉献担当。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个“天使”的成长经历,鲜明地传递了一种正能量:“我是天使,救人是我的责任,不管你愿不愿意,是什么样的身份,我都要救你。”不仅白依依如此,连企业家王德福、保洁员牛兰日积月累间都有了质变,还有更多的人叫响:假如战争来临,我们就是下一个“白求恩”!
这就是红色基因的魅力与力量,一旦深植于实践的沃土,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自觉行动,人人心中驻守一个“天使”,就会形成向善向美的“场效应”。
标注一个人灵魂和价值高度的,是心灵的洁净与信念的纯粹;折射一个人品性和禀赋优劣的,是关键时刻的担当与作为。当前,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目标,推进强军实践的步伐越来越快,更加需要上下共同努力,需要一茬茬、甚至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作为新时代白求恩的传人,我们应像当年的白求恩大夫一样,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自己当成一挺战斗中的“机关枪”,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一心铆在工作上,冲锋在前、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扎实跑好新长征中自己“这一棒”,用实际行动传承好我们这一代人的白求恩精神!
谨以此纪念白求恩同志牺牲80周年!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王礼光2019年12月于郑州第三十九章
意外救活了司令
唐军生日记:
2018年9月23日。孩子,今天是你住院的第1079天,也是我来维和的第21天。这里爆发了武装冲突,好多人受伤了。我们一来到就投入紧张的救援工作中,我认了一个“非洲儿子”,还接生了一名艾滋病患者。白依依竟然意外救活了一名司令,依依已经和你说了吧?没想到吧?
踏上非洲大地,抬头仰望,天空瓦蓝瓦蓝的,洁净得好像刚洗过的蓝宝石。白依依尽情地享受着这纯天然的蓝天白云。
好景不长,医疗队抵达南苏丹任务区不久,当地爆发了一次大规模武装冲突,近百名无辜群众受伤,并且冲突不断升级,白依依生气地说:“天下本已够乱,还有人故意捣乱,并且这类人不在少数。这些好战分子,太可恶了,太可恶了。”唐军生瞥了白依依一眼:“这里要是一片歌舞升平,还要你我来这里干吗?赶紧救人吧。”
一位被炮弹炸伤的七八岁小姑娘被送到急诊室抢救,白依依像往常一样拿起剪刀,准备剪开小姑娘满是血迹的上衣,唐军生突然制止了她:“依依,不要剪,用手解开。”
白依依不解地问:“为什么呀?”
唐军生解释说:“这里的人民生活比较困难,有的家庭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剪坏了,他们可能就没有穿的了。”
白依依听后连忙放下了剪刀,将小女孩的衣服细心解开,过后还洗得干干净净。细心的唐军生还从地上捡起小女孩被剃掉的发辫,用纸小心翼翼地包好,叮嘱白依依:“一会儿孩子家长来了交给他们,万一孩子没有了,孩子母亲想孩子时,还能摸摸自己孩子的头发……”
这让白依依心头一颤,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这里每天都有人死亡,像眼前的这个小女孩,很可能就下不了手术台。不过,这个小女孩是幸运的,被许红军副院长给抢救过来了。
后来,唐军生和白依依约定,抢救前,她们都会细心地帮患者解开衣服,如果因为事情紧急将衣服剪开,她们也会抽出时间将衣服缝补好。
来之前,白依依对这里的情况做了充分预测,但真正遇到艾滋病人,白依依心里还真发毛。
几天前,维和医疗队接收了一位马上就要生产的艾滋病患者。因为该患者是刚被查出患病,她的爱人当时情绪很激动,在病房外大声嚷嚷。唐军生和白依依只得一个劲儿劝说。
做一个护士不容易,做一个守护艾滋病患者的护士更不容易。她们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安抚好患者家属,白依依小声问:“护士长,以前维和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以前维和时,来我们这儿生孩子的孕妇,有些是做围保时就被查出来患有艾滋病,有些则是临产前才检测出来的。”唐军生努力回忆说,“像这位刚得知患病的艾滋病人,情绪往往很低落,有些甚至失去信心,还有些甚至产生报复社会的思想。”
听唐军生这么一说,艾滋病患者在这里似乎很普遍,白依依想起当年白求恩就是由于为病人抠碎骨被感染病发牺牲时,倒吸一口冷气:“会传染吗?你害怕过吗?”
“刚开始时,我也有心理压力,但我们是维和队员,必须坚强面对,是患者让我学会了坚强。”唐军生笑了笑,“虽然危险,但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只要防护得好,是不会被传染的。我没戴手套时,患者还提醒我:‘你怎么不戴手套啊?’这让我很感动。”
白依依想起,这些天艾滋病患者都是护士长亲自护理,唐军生给病人做穿刺等侵入性操作时,都会戴上面屏和无菌手套。如今,孩子都已经出生了,白依依还没真正接触过艾滋病患者,便央求着唐军生带她一起去做护理,唐军生正有此意。
唐军生边走边说,很多艾滋病患者认为,她们是不能生孩子的,即使生下孩子,孩子也可能被感染艾滋病毒。而实际上,目前,通过婚前、孕前、产前检查发现的艾滋病人,我国通过妇幼保健系统提供免费的“艾滋病母婴阻断药物”阻断传染,产时发现的艾滋病人,医院也备有“艾滋病母婴阻断药物”进行阻断,不让艾滋病毒传染给下一代。
白依依以前也认为艾滋病患者不能生孩子,听护士长这么一说,白依依真是长了见识,却又不免担心起来:“我们来维和,都打了不少预防针,孩子出生后,要采取预防措施吗?”
“艾滋病感染者在生下孩子后,婴儿需要吃一些抗病毒药物。”唐军生有点无奈地说,“尽管只是滴一滴在婴儿嘴里,可孩子的家人们往往就会很紧张,我们一般说是增强身体抵抗力的药。”
为了缓和紧张的气氛,白依依故意笑着问:“护士长也撒谎骗人啊?”
唐军生也直白地回答说:“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我们还必须在撒谎上有一套。”
“给孩子清理脏东西,必须得手脚麻利,避免感染。”到了病房,唐军生边做边讲给白依依听,“孩子一出来,我们得先迅速地用毛巾帮他把身上擦干,还得用棉签认真仔细地将他的头发、耳孔、嘴巴周围、腋下、脚趾缝等处的血液或脏东西擦干净。”
白依依大胆地帮着擦拭婴儿,当看着一个新生的宝宝被自己擦得干干净净时,唐军生和白依依都开心地笑了,忘记了这是一个艾滋病患者生下的婴儿,白依依还拍照留念:“今天,我们护理了一个黑人小天使。”
减少了对艾滋病的恐惧,白依依经常和艾滋病患者聊天、拉家常,还互相开玩笑,工作起来变得更加认真,即使看到地上有一小滴血,都会擦拭得很干净。白依依也变得更加温柔,看到有艾滋病人情绪不稳定,就会主动上前安抚。白依依还变得更加“狡猾”,会编一些善意的谎言帮病人保密……
刚从东边山冈升起的太阳,红彤彤的,让旁边的云也羞红了脸。又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早晨,带着清新降临人间。唐军生已穿上护士服,准备开始一天的忙碌。
“马上要进行晨间护理了。”唐军生一面安排工作,一面跟病人打招呼,“怎么样?今天感觉好点没?”“要扶好了。”
这天,医疗队又收治了一名有艾滋病史的患者。他是一名十四五岁的小伙子,被送到医院时已生命垂危,呼吸道有大量分泌物。
唐军生在为病人吸痰时,病人的呕吐物喷了她一脸,但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她来不及抹去脸上的呕吐物,继续为病人吸痰。经过紧急处置,病人终于恢复了意识。
在急诊观察室的5天里,唐军生为小伙子洗头洗脸、剪指甲,及时帮他换洗衣服,用不流利的英语陪他聊天,让病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病人排便功能出现障碍,为减轻其痛苦,唐军生就戴上手套为他掏大便。病人泣不成声地对唐军生说了一段难懂的话,白依依翻译说:“在我们这个战乱国家,生命很脆弱,自从得了艾滋病,连许多亲人都有意疏远我,而你却一直照顾我,真想叫你一声妈妈!”并一再要求白依依教会他说两个中文单词——中国、妈妈。
唐军生还真认下了这个“非洲儿子”,唐军生经常给她这个儿子带好吃的。这个儿子好像很懂事似的,总会给母亲留点,就是有点不太讲究卫生,为了保证房间卫生,白依依每次在做晨间护理时,都会专门用84消毒液擦拭床头柜等。白依依边擦边讲注意卫生的重要性,小孩子总是笑嘻嘻地听着,却总是不改。
一次唐军生带着白依依查房,这个儿子从被窝里摸出一块脏兮兮的糖,神神秘秘地要塞到她嘴里。
唐军生接过来含到嘴里,连声道谢。
回到护士站,白依依问唐军生:“这么脏的糖要是给我,我可吃不下,你是怎么吃下去的?”
“这些艾滋病患者*害怕受人歧视,*渴望他人尊重认可。他们只是背对着阳光,*需要的是别人给他们一个转身的动力,转身的一刹那,他们就能感受到阳光和温暖。”唐军生笑笑说,“我吃的不只是一块糖,而是在尊重他们的人格。”白依依深深地被唐军生这种精神感染了。
一些老人行动不便,唐军生和白依依有时像在国内巡诊一样,走村串户。唐军生和白依依为当地一名古稀老人体检后,又一起为老人梳头、捶肩。唐军生通过白依依翻译给老人说:“在中国,给老人梳头、捶背,是晚辈对长者的孝道和尊敬,希望你能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女儿。”
饱经风霜的老人流泪了,白依依翻译老人的话:“你们真是东方的天使!”唐军生笑着回答:“我们不是什么天使,是中国的护士,是白求恩的传人。”
来看病的不仅有大量贫民,也有不少当地名流。当地政府军一个司令因脑卒中后遗症,在当地*好的医院几经救治,效果仍然不理想,已卧床一年多时间,当地军方及其家人万分焦急。
当地军方得知医疗队中有神经外科和康复专业医生后,在医疗队正式展开工作的*天便慕名找上门求援。
许红军在全面了解分析病情后,带上唐军生和白依依一起到该司令家里进行随访。经诊断发现,由于该病人长时间卧床,小腿肌肉已萎缩,肌张力几乎为零,意识模糊,虽然一直口服的是*好的西药,但病情仍然没有好转。
结合病情,许红军向其家人提出实施中医诊治疗法。但病人家属对中医疗法不了解,刚开始不同意。许红军通过白依依向他翻译介绍中医诊治的科学性,家人勉强同意先尝试三天中医治疗。
许红军第二天便带医护人员上门为其实施针灸、肢体运动等近10项康复疗法,但三天的治疗后,仍不见好转,急得许红军也没有办法了。
“依依,老太太不是送了你一套银针吗?拿出来试试吧。”白依依这才想起了董老太太送的银针,赶紧拿出来,并向许红军说明了这银针的来历。许红军大为惊讶:“董老太太,我知道啊,她医术很神啊,听说当年很多人为了找她扎一针,能等上好几天呢,不是失传了吗?”
“我也是这两年刚跟老太太学的,以前给人扎扎腿和手脚还行。”白依依面对当地这么一个大官,又是扎太阳穴,真是一点把握也没有。
“病人都这样了,扎一针还能坏到哪里去?你就试试吧。”病人家属看出了医疗队的诚意,干脆死马当成活马医了。唐军生也投给白依依鼓励的目光,她相信老太太是不会看走眼的。
白依依颤抖的手,在司令的太阳穴旁边晃悠半天,愣是不敢下针,只听外面“砰”的一声,像是炮弹爆炸。白依依猛然一惊,手中的针一下子扎进了司令太阳穴,就在大家大惊失色时,司令的手指竟然动了一下。
“真是太神奇了,太神奇了!”连许副院长都不由得兴奋地夸赞起来。
白依依盯着银针看了半天,也觉得不可思议,喃喃自语:“这银针果然厉害啊,难怪董老太太让我带上它,没想到真的派上用场了。”心想着回去后一定好好和老太太学扎针。
后经许红军和白依依的精心治疗,仅仅过了一个星期,这位老将军慢慢自行站立,逐渐可以脱离拐杖走路了。得知整个治疗过程,司令向白依依竖起大拇指:“你是我见过的*美丽的护士!”
“神医”“中国的华佗来了”“中国的白求恩”,一时间,当地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白依依和中国维和医疗队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各种溢美之词不绝于耳,真的是名扬海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