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汪曾祺作品集》汪曾祺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汪曾祺,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后一个士大夫"。其短篇小说创作成就颇丰,他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代表作有《受戒》《邂逅》《大淖记事》等。其文风朴实自然,以抒情的笔调描摹民情民俗,从传统文化角度再现了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风情。
《邂逅》本书精选了汪曾祺经典小说22篇,包括代表作《邂逅》《岁寒三友》《七里茶坊》等作品,全面展现了其小说的不同风貌。在这些小说中,汪曾祺先生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小人物,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情,文风朴实自然。《受戒》本书精选了汪曾祺经典小说23篇,包括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故里三陈》等,全面展现了其小说的不同风貌。在这些小说中,汪曾祺先生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小人物,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情,文风朴实自然。《人间滋味》《人间滋味》是汪曾祺的一部经典美食散文集,内容涵盖五味人间、食肉和饮茶、吃食与文学、四方食事四个方面。无论是谈萝卜、豆腐、栗子,还是谈韭菜花、手把肉、故乡的元宵,在他的描述之下,所有吃过的和没吃过的食物,全部都是美食。这些都是汪曾祺崇尚恬淡自然精神境界的写照。文章篇幅适中,朴素而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间至情至性的热爱、对旧日快乐生活的缅怀和深深眷恋之情。
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沈从文
他是我认为全中国文章写得zui好的,一直到今天都这样认为。——黄永玉
北京作协有两个人文章写得好,其中一个就是汪曾祺。——老舍
他带给文坛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铁凝
汪曾祺的文字朴实中总是透着那么一丝丝力量,这种力量是温润而持久的,不激烈却迟迟不会散去,无论经历多少时光的浸染依然光彩夺目。
《邂逅》
船开了一会,大家坐定下来。理理包箧,接起刚才中断的思绪,回忆正在进行中的事务已过的一段的若干细节,想一想下一步骤可能发生的情形;没有目的的擒纵一些飘忽意象;漫然看着窗外江水;接过茶房递上来的手巾擦脸;掀开壶盖让茶房沏茶;口袋里摸出一张什么字条,看一看,又搁了回去;抽烟,打盹;看报;尝味着透人脏腑的机器的浑沉的震颤,--震得身体里的水起了波纹。一小圈,小圈;暗数着身下靠背椅的一根一根木条;什么也不干,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近乎是虚设的"在"那里;观察,感觉,思索着这些,……各种生活式样摆设在船舱座椅上,展放出来;若真实,又若空幻,各自为政,没有章法,然而为一种什么东西范围概括起来,赋之以相同的一点颜色。--那也许是"生活"本身。在现在,即使"过江",大家同在一条"船"上。在分割了的空间之中,在相忘于江湖的漠然之中,他被发现了,象从一棵树下过,忽然而发现了这里有一棵树。他是什么时候进来的呢?他一定是刚刚进来。虽没有人注视着舱门如何进来了一个人,然而全舱都已经意识到他.在他由动之静,迈步之间有停止之意而终于果然站立下来的时候.他的进来完全成为了一个事实。象接到了一个通知似的,你向他看。你觉得若有所见了。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看的事。有时你疲疲困困,你的心休息,你的生命匍伏着象是一条假寐的狗,而一到有什么事情来了,你醒豁过来,白日里闪来了清晨。常常也是一涉即过,清新的后面是沉滞,像一缕风。他停立在两个舱门之间的过道当中,正好是大家都放弃而又为大家所共有的一个自由地带。一一一他为什么不坐,有的是空座位。一一一他不准备坐,没有坐的意思,他没有从这边到那边看看,他不是在挑选哪一张椅子比较舒服。他好像有所等待的样子。--动人的是他的等待么?他脉脉的站在那里。在等待中总是有一种孤危无助的神情的,然而他不放纵自己的情绪,不强迫人怜恤注意他。他意态悠远,肤体清和,目色沉静,不纷乱,没有一点焦躁不安,没有忍耐。--你疑心他也许并不等待着什么,只是他的神情且像在等待着什么似的而已。他整洁,漂亮,颀长,而且非常的文雅,身体的态度,可欣可感,都好极了。难得的,遇到这样一个人。哦,一一他是个瞎子,一一他来卖唱,一一他是等着这个女孩子进来,那是他女儿,他等待着茶房沏了茶打了手巾出去,(茶房从他面前经过时他略为往后退了退,让他过去,)等着人定,等着一个适当的机会开口。她本来在那里的?是等在舱门外头?她也进来得正是时候,象她父亲一样,没有人说得出她怎么进来的,而她已经在那里了,毫不突兀,那么自然,那么恰到好处,刚刚在点儿上。他们永远找得到那个千载一时的成熟的机缘,一点不费力。他已经又在许多纷纭褶曲的心绪的空隙间插进他的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说了句简单的开场白,唱下去了。没有跳踉呼喝,振足拍手,没有给任何旅客一点惊动,一点剌激,仿佛一切都预先安排,这支曲子本然的已经伏在那里,应当有的,而且简直不可或缺,不是改变,是完成,不是反,是正;不是二,是一。……一切有点出乎意外。……
《受戒》
〖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不怨飘瓦。——庄子〗一支素烛,半罐野蜂蜜。他的眼睛现在看不见蜜。蜜在罐里,他坐在榻上。但他充满了蜜的感觉,浓,稠。他嗓子里并不泛出酸味。他的胃口很好。他一生没有呕吐过几回。一生,一生该是多久呀?我这是一生了么?没有关系,这是个很普通的口头语。谁都说:"我这一生……"。就像那和尚吧,--和尚一定是常常吃这种野蜂蜜。他的眼睛眯了眯,因为烛火跳,跳着一堆影子。他笑了一下:他心里对和尚有了一个称呼,"蜂蜜和尚"。这也难怪,因为蜂蜜、和尚,后面隐了"一生"两个字。明天辞行的时候,我当真叫他一声,他会怎么样呢?和尚倒有了一个称呼了。我呢?他会称呼我什么?该不是"宝剑客人"吧(他看到和尚一眼就看到他的剑)。这蜂蜜--他想起来的时候一路听见蜜蜂叫。是的,有蜜蜂。蜜蜂真不少(叫得一座山都浮动了起来)。现在,残余的声音还在他的耳朵里。从这里开始了我今天的晚上,而明天又从这里接连下去。人生真是说不清。他忽然觉得这是秋天,从蜜蜂的声音里。从声音里他感到一身轻爽。不错,普天下此刻写满了一个"秋"。他想象和尚去找蜂蜜。一大片山花。和尚站在一片花的前面,实在是好看极了,和尚摘花。大殿上的铜钵里有花,开得真好,冉冉的,像是从钵里升起一蓬雾。他喜欢这个和尚。和尚出去了。单举着一只手,后退了几步,既不拘礼,又似有情。和尚你一定是自自然然地行了无数次这样的礼了。和尚放下蜡烛,说了几句话,不外是庙宇偏僻,没有什么可以招待;山高,风大气候凉,早早安息。和尚不说,他也听见。和尚说了,他可没有听。他尽着看这和尚。他起身为礼,和尚飘然而去。双袖飘飘,像一只大蝴蝶。他在心里画不出和尚的样子。他想和尚如果不是把头剃光,他该有一头多好的白发。一头亮亮的白发在他的心里闪耀着。白发的和尚呀。他是想起了他的白了发的母亲。山里的夜来得真快!日入群动息,真是静极了。他一路走来,就觉得一片安静。可是山里和路上迥然不同。他走进小山村,小蒙舍里有孩子读书声,马的铃铛,连枷敲在豆秸上。小路上的新牛粪发散着热气,白云从草垛边缓缓移过,一个梳辫子的小姑娘穿着一件银红色的衫子……可是原来描写着静的,现在全表示着动。他甚至想过自己作一个货郎来给这个山村添加一点声音的,这一会可不能在这万山之间拨浪浪摇他的小鼓。货郎的拨浪鼓在小石桥前摇,那是他的家。他知道,他想的是他的母亲。而投在母亲的线条里着了色的忽然又是他的妹妹。他真愿意有这么一个妹妹,像他在这个山村里刚才见到的。穿着银红色的衫子,在门前井边打水。青石的井栏。井边一架小红花。她想摘一朵,听见母亲纺车声音,觉得该回家了,天不早了,就说:"我明天一早来摘你。你在那儿,我记得!"她可以给旅行人指路:"山上有个庙,庙里和尚好,你可以去借宿。"小姑娘和旅行人都走了,剩下一口井。他们走了一会,井栏上的余滴还丁丁咚咚地落回井里。村边的大乌柏树黑黑的。夜开始向它合过来。磨麦子的石碾呼呼的声音停止在一点上。……
《人间滋味》
马铃薯马铃薯的名字很多。河北、东北叫土豆,内蒙、张家口叫山药,山西叫山药蛋,云南、四川叫洋芋,上海叫洋山芋,除了搞农业科学的人,大概很少人叫得惯马铃薯。我倒是叫得惯了。我曾经画过一部《中国马铃薯图谱》。这是我一生中的一部很奇怪的作品。图谱原来是打算出版的,因故未能实现。原稿旧存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文化大革命"中毁了,可惜!一九五八年,我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一九六〇年摘了右派分子帽子,结束了劳动,一时没有地方可去,留在所里打杂。所里要画一套马铃薯图谱,把任务交给了我,所里有一个下属的马铃薯研究站,设在沽源。我在张家口买了一些纸笔颜色,乘车往沽源去。马铃薯是适于在高寒地带生长的作物。马铃薯会退化。在海拔较低、气候温和的地方种一二年,薯块就会变小。因此,每年都有很多省市开车到张家口坝上来调种。坝上成为供应全国薯种的基地。沽源在坝上,海拔一千四,冬天冷到零下四十度,马铃薯研究站设在这里,很合适。这里集中了全国的马铃薯品种,分畦种植,正是开花的季节,真是洋洋大观。我在沽源,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情,真是说不清。远离了家人和故友,独自生活在荒凉的绝塞,可以谈谈心的人很少,不免有点寂寞。另外一方面,摘掉了帽子,总有一种轻松感。日子过得非常悠闲。没有人管我,也不需要开会。一早起来,到马铃薯地里(露水很重,得穿了浅靿的胶靴),掐了一把花,几枝叶子,回到屋里,插在玻璃杯里,对着它画。马铃薯的花是很好画的。伞形花序,有一点像复瓣水仙。颜色是白的,浅紫的。紫花有的偏红,有的偏蓝。当中一个高庄小窝头似的黄心。叶子大都相似,奇数羽状复叶,只是有的圆一点,有的尖一点,颜色有的深一点,有的淡一点,如此而已。我画这玩意儿又没有定额,尽可慢慢地画,不过我画得还是很用心的,尽量画得像。我曾写过一首长诗,记述我的生活,代替书信,寄给一个老同学。原诗已经忘了,只记得两句:"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画画不是我的本行,但是"工作需要",我也算起了一点作用,倒是颇堪自慰的。沽源是清代的军台,我在这里工作,可以说是"发往军台效力",我于是用画马铃薯的红颜色在带来的一本《梦溪笔谈》的扉页上画了一方图章:"效力军台"--我带来一些书,除《梦溪笔谈》外,有《癸已类稿》、《十架斋养新录》,还有一套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四史》。晚上不能作画--灯光下颜色不正,我就读这些书。我自成年后,读书读得*专心的,要算在沽源这一段时候。我对马铃薯的科研工作有过一点很小的贡献,马铃薯的花都是没有香味的。我发现有一种马铃薯,"麻土豆"的花,却是香的。我告诉研究站的研究人员,他们都很惊奇:"是吗?--真的!我们搞了那么多年马铃薯,还没有发现。"到了马铃薯逐渐成熟--马铃薯的花一落,薯块就成熟了,我就开始画薯块。那就更好画了,想画得不像都不大容易。画完一种薯块,我就把它放进牛粪火里烤烤,然后吃掉。全国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种马铃薯的人,大概不多!马铃薯的薯块之间的区别比花、叶要明显。*大的要数"男爵",一个可以当一顿饭。有一种味极甜脆,可以当水果生吃。*好的是"紫土豆",外皮乌紫,薯肉黄如蒸栗,味道也像蒸栗,入口更为细腻。我曾经扛回一袋,带到北京。春节前后,一家大小,吃了好几天。我很奇怪:"紫土豆"为什么不在全国推广呢?马铃薯原产南美洲,现在遍布全世界。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小说,每每写战士在艰苦恶劣的前线战壕中思念家乡的烤土豆,"马铃薯"和"祖国"几乎成了同义字。罗宋汤、沙拉,离开了马铃薯做不成,更不用说奶油烤土豆、炸土豆条了。马铃薯传入中国,不知始于何时。我总觉得大概是明代,和郑和下西洋有点缘分。现在可以说遍及全国了。沽源马铃薯研究站不少品种是从青藏高原、大小凉山移来的。马铃薯是山西、内蒙、张家口的主要蔬菜。这些地方的农村几乎家家都有山药窖,民歌里都唱:"想哥哥想得迷了窍,抱柴火跌进了山药窖"。"交城的山里没有好茶饭,只有莜面考老老,和那山药蛋"。山西的作者群被称为:"山药蛋派"。呼和浩特的干部有一点办法的,都能到武川县拉一车山药回来过冬。大笼屉蒸新山药,是待客的美餐。张家口坝上、坝下,山药、西葫芦加几块羊肉熝一锅烩菜,就是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