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孽债2:当代文学名家长篇精品书系》叶辛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孽债2:当代文学名家长篇精品书系》叶辛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叶辛,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69年去贵州乡村插队十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笔会副会长、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曾担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和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风凛冽》《三年五载》《飓风》《在醒来的土地上》《华都》《缠溪之恋》《客过亭》《圆圆魂》等。其中,由其本人根据《蹉跎岁月》《家教》《孽债》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均在国内引起轰动。

【编辑推荐】

沈美霞、卢晓峰、吴永辉、梁思凡、盛天华——五个曾结伴从云南到上海寻找自己亲生父母的知青子女——如今,都已长大,并且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但命运又将他们推入现实、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使他们遭际各异。沈美霞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上海的大学,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聪颖美丽,追求者甚众,她能得到幸福的婚姻吗?梁思凡这个曾经聪明伶俐的男孩在一次意外中折断双腿,一直待在上海,英俊、多金的他,为什么脸上总是布满忧郁?盛天华留在上海,住在了继父的别墅中,却莫名其妙地经历了一次生死历险。家庭*和睦幸福的卢晓峰已经很像一个地道的上海人了,与女朋友尚米亚感情牢固,购房、结婚十分顺利;但婚后,家庭矛盾也不期而遇,他将如何面对?只有安永辉因为高考落榜,仍然留在云南,但是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重返上海,事业有成,不过他的钱财也被人盯上了,未来会有哪些遭遇等着他?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名人的书评】

千里寻亲的五个孩子已经长大,命运又将他们推入新时期复杂、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他们遭际各异,有的成为“杀人嫌犯”,有的才貌双全、事业有成,有的在矛盾和迷茫中彷徨……感动无数国人的真情力作,畅销约100万册。

【孽债2:当代文学名家长篇精品书系的书摘】

原序:永在流动的青春河不知不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经快五十年了。近年来,不断地有人发来请柬,让我参加编撰与知识青年有关的丛书;不断地有人来约稿,希望我写一些和当年的上山下乡有关的文字;不断地有人发出邀请,要我参加与知识青年话题有关的座谈会、研讨会;不断地有人送来一厚沓的电视剧本,让我读一下这些准备投拍的、接近完成的本子,写的都是知识青年们的故事。仅近半年多,光这样的本子,我就拜读了好几部。就在上个月,我去黑龙江图书馆演讲时,还收到了哈尔滨知青们送给我的厚厚两大本哈青文选。为的是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年。有关知青当年的故事,有关知青返城后的沉浮,有关美丽女知青坎坷命运及恋人的故事,有关知青的子女们和他们的父母间的故事,还有侧重写今日的知青子女在都市里闯荡的故事。*近以来,一些有了空闲、一些事业有成、一些发了点财的知青们,经常以“永难抹去的记忆”、“难忘的岁月”等题目,对中国知青的命运进行思考、回眸和述评。让人不由得会引出“时间是不是风化了情绪,历史能否沉淀出真谛的思考……”一切迹象都在提醒着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时中国发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并没有从人们的记忆里抹去。有些剧本和丛书的编撰者则开宗明义地宣传,他们今天提起笔来描绘充满苦涩和辛酸的往昔,就是为了纪念即将来临的插队落户五十周年。五十年了,半个世纪啊!真是人生易逝,弹指一挥间。读着这些充满感情的文字,看着一部又一部描述往昔岁月的剧本,接触着一批批原先认识和不认识的老知青们,我不由得一次又一次地扪心自问:是啊,这一段历史是翻过去了,很多很多今天的少男少女,已经很难理解我们经历过的那段貌似奇特的生活。我接受过的几次电话采访,问出的一些话题,不得不引起我的思索。比如有一个问题是: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究竟是多少人数?为什么有的说是一千四百万,有的说是一千八百万,有的则号称三千万?又比如还有一个问题是,描绘女知青遭受凌辱的故事,是不是为了迎合今天市场的卖点?当然,提出这些问题的记者都很年轻。但是,时间只是过去了四五十年,事实却令人产生如此大的误解,这一现象本身就让我愕然。除了尽我的可能作出了回答和解释,又不得不引起我的沉思。那么,这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究竟留给了我们一些什么样的东西呢?重复地、喋喋不休地有时甚至是不厌其烦地去回顾以往,在今天究竟还有些什么样的意义可以探讨呢?有人说,知识青年,是20世纪中国史册上一个无法抹去的凝重印记。有人说,沉浸在知识青年们的如烟往事之中,是一辈子也走不出那条青春河。有人说,频频回首风雨人生中知青们的故事,是在努力寻找青春的足迹。有人说,知识青年的自省、忏悔和反思,是我们民族自省、忏悔和反思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这一代人已是社会的中坚……有人说,什么中坚啊,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代人正在退出历史的舞台。不是吗,再过二十年,我们都难相会了。有人说……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话题和议论,搜集拢来几乎可以编成一本大书。我也曾是一个知青,和成千上万的同时代人一样,经历了“文革”中那段长达十年之久的知青生涯。眼见耳闻了许许多多伙伴和同时代男女的故事。可能正因为自己当了整整十年半的知青,故而对于那段生活,对于同时代知青的所思所想所虑,我都有较为深切的体验。即使时间过得再久远,我也仍记得,自己曾是一文莫名的知识青年。我也想忘却,但我不会忘却。在和读者的见面会上,在盛情相邀我去讲课、座谈文学的那些大学和城市,只要对方告诉我说他当年是一个知青的时候,我总是这么回答他们。当他们希望我说些什么和写些什么的时候,我往往就重复这句话。我觉得有这句话就够了。我在偏远蛮荒的贵州山乡整整待了十年又七个月的时间,一天也不多,一天也不少。我想,对于这么一截漫长的日子,我能说些什么呢?能说的我都已写进了那些小说。插队十年,直接描绘知识青年命运的长篇小说,我一共写了七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在醒来的土地上》、《爱的变奏》、《孽债》、《客过亭》。另有一些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还有我和当年的恋人,今日的妻子王淑君分离时的书信,汇聚拢来竟有近10本。这些作品的汇集出版,我想,无论是对于我,对于曾经有过这段经历的知识青年读者,对于知青的下一代,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每当我参加图书馆、文化局组织的读者见面会,每当我应邀到各省去参加读书节、书市,每当我在又一部新书的发布会上,总会遇见一些和我年龄相仿的热心读者,挤上前来,遗憾地对我说:他是一个知青,很想买齐我所有描绘知青的书,可惜一直没搜齐。我想,叶辛长篇小说书系八卷本的出版,会受到这些情有独钟的读者的欢迎吧。在这些书里,我说过我希望那样的日子再也不要回来了;我说过我的青春、我的追求甚至于我的爱情,都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我说过就是在那样的岁月里,我才真正了解了栖息在祖国大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他们渴望过上基本温饱、祥和美满的生活,但他们的愿望实现起来往往又是那么困难。二〇〇五年秋天,当由我牵头筹资的“叶辛春晖小学”在当年插队的砂锅寨落成时,老乡们把我曾经栖身的一间小小土地庙恢复成了当年的样子,挂了一块“叶辛旧居”的牌子,当人群散去之后,我的儿子叶田在这间四五平方米的小屋门口站了足足四五分钟。看到的老乡把这一情景告诉我时,我想,尽管我从未对他讲过自己青春年代受过的苦,但他站在那里看一看,他会从潮湿、幽暗的小屋,从当年的煤油灯,读出他该读懂的东西。更多的时候我不是说而是在回忆,默默地静静地回想那些已经逝去的却又是那么清晰地留在我脑海中的画面。粗犷的远山连绵无尽地展示着古朴原始的高地,苍茫的云空中有鹰在盘旋,从绿得悦目、绿得诱人的山林里,传来小伙子奔放的时而又是逗人的歌声,传来姑娘们嘹亮得飞甩到谷地深处的歌声,这歌声和恢弘的大山、和轻柔的蒙纱雾、和郁郁葱葱的大树林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撩拨着人的心情,搅动着人的思绪。哦,多少文思就在这样的冥冥中涌现出来。我在一篇创作谈中写过:创作,是我生命意味的体现。而我生命的根,就是孕育在由高山河谷树林村寨组成的大自然中。我对大自然的情愫,对生活于广袤大地上的人民的感情,就是在上山下乡的插队落户岁月里从切身的体会中培养起来的。知识青年的五十周年,是中国二十世纪历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今天又来叙说这一段往事,叙说关于昨天的话题,为的是更好地着眼于今天,迎来愈加美好的明天。愿这套文集的出版,能给历史留下一道印记。2016年10月改定*章1对于天华来说,这一个冬末春初的躁动的夜晚,实在是一个灾难。莫名其妙地卷进这一场刀光剑影的滴血的厮杀,纯粹是出于偶然。他事前一点儿没有思想准备。也想象不到,事情竟会演变成这个样子,演变成影响他一辈子的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要早晓得后来会发展成那个样子,吃那么多的苦,遭那么多的罪,经历那么多的风险和生死考验,他死也不会出去的。可他哪里会想得这么远。在上海,这是乍暖还寒的日子。眼看着冬天要过去了,电台、电视台一再渲染,上海又将是一个暖冬。报纸上也跟着炒作,全球气候变暖,将给人类带来种种灾难。自然界的害虫将要增多,人类的种种疾病会频频发作,人们的生活将面临更多想象不到的困难,甚至庄稼都会减收。突然又报告说,西伯利亚有一股冷空气南下,气温要骤降六到十度。感觉上,突如其来的寒流,比冬天还要寒冽,还要冷得彻骨。天华本来不想出去了。天这么冷,到了外面,又能待在什么地方呢?饭已经吃饱了,莫非再去泡酒吧?可马玉敏要他去,说没多大个事儿,就是要他去看看,这两拨人打架,会打出个什么样的结果来。一听这话,天华就明白了,这两拨人是为了马玉敏而打架,是为了马玉敏而争风吃醋。谁叫马玉敏长得这么漂亮、这么撩人呢?不要说别个了,就是天华自个儿,不也被马玉敏迷得神魂颠倒嘛。随着年岁的增长,马玉敏长得越来越性感,越来越让人魂不守舍了。天华不跟她待在一起的时候,老觉得空气中缺少了一些什么。他忍俊不禁会嗅嗅自己的鼻子,半天才回过神来,哦,原来是马玉敏不在身边。他相信和马玉敏见过的其他男人一定也会有这种感觉。近年来,马玉敏的胸脯耸得越来越高,屁股撅得越来越丰满,见过她的人都说她长得漂亮,长得性感,长得勾人魂魄。平时,走在马路上,随时随地都会吸引男人射过来的色迷迷的目光。有人以为她去美容健身了,刻意追求这样的身段。只有和她住一块儿的天华晓得,马玉敏从不去健身美容,她天生就长得那么迷人。她在那儿随随便便一站,她迈动双脚一走路,她张口随便说一句话,就显出一股媚态,就能把男人的目光勾过来。背着她,妈妈情不自禁当着天华的面骂,妖精,天生一个妖精。天华爱着马玉敏,崇敬马玉敏,也离不开马玉敏,不愿意妈妈骂马玉敏。不过他心底深处也承认,马玉敏身上有那么一股子深深吸引着他的妖媚之态。在她的诱惑之下,天华投入地亲吻过她,无限激动地抚摸过她富有弹性的身子,在床上还无比幸福地得到过她。照理他该满足,照理他该得意,但是在一时片刻的满足之后,他又会想要和她待在一起了,又想要她了。不说别的了,就是亲吻,马玉敏都能给你玩儿出很多花样,让你经久难忘。有一回家中无人,他们俩又相亲相拥了。马玉敏用她的香唇含住了天华的舌,轻轻地有滋有味地吸吮天华的舌头,不慌不忙地,缓慢而又轻柔,只亲了那么一会儿,就把天华的欲火给点燃了,舒服极了。马玉敏告诉他,这叫吸舌吻。嗨,这种本事,天晓得她是从哪儿学来的。马玉敏让天华帮她去看看情况,去“轧轧苗头”,天华能不去吗?“起风了,外面天这么冷,还要出去啊!”见天华心神不定地想要出去,俞乐吟走过来关切地问。当着妈妈的面,天华不能说出去看打架。正在不知寻找一个什么理由的时候,马玉敏在房间里接话了:“是啊,继娘,是我叫天华去的,去帮我办点儿小事情。”“那好,那好,那就早去早回家。”妈妈的双肩明显地一颤道,“天华你等等,外面风大,戴上围巾再走。”妈妈回进屋去,双手捧着一条围巾,走出来顺手围上了天华的脖子。这是一条醒目的大红大白纯羊绒长围巾。天华抓着围巾柔软的两端,手心里有一股特别舒服的感觉,心头自然涌起一股暖意。年岁在长上去,二十多了。天华从妈妈对他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眼神,都看得出妈妈对他的关切,对他的那种母爱,故而他也能听进妈妈的规劝,不想给妈妈惹事添麻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觉得妈妈生活在大老板马超俊这么个家庭里,是有钱有势、幸福欢乐的。他逐渐懂得了,在这个家庭里,妈妈只不过是衣食无忧罢了。妈妈有自己的一点儿零花钱,妈妈可以用她那点儿私房钱做点儿小生意,贩点儿东西,炒炒股票,买点儿基金。对这个家庭里其他的一切,妈妈并没有多大的支配权。马超俊有他自己经销服装的生意圈子,有他的一帮子生意场上的朋友。那个圈子,妈妈一点儿也插不进去。在这个家庭里,妈妈的权利甚至还不如马玉敏。有好几次,只要马玉敏明确表了态,马超俊总是颇有深意地“嘿嘿嘿”一阵笑,不表态;而妈妈呢,每次都是唯唯诺诺,就像刚才那样,一切就依马玉敏说的去做了。天华走出马超俊的别墅楼时,迎面刮来一阵风,兜头兜脑地吹得他的脑壳都有些发疼。他闭了闭眼睛,摸了摸衣兜里的手机,把妈妈给他围上的羊绒长围巾,裹得更紧一些,才向别墅小区外头走去。这条围巾的一面是大红色,另一面雪白雪白,围在天华的脖子上,红白交织,显得特别好看醒目。天华在镜子里照过,这一条围巾,把他这原本英俊的小伙子,衬托得愈加出众了。入冬以来,只要是天冷的日子出门,天华总是戴着这条围巾出门,让周围的小伙子们总是用妒忌的目光瞅着他。拐了两个弯儿,快要走到小区大门口了,天华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正要回过头去,只听马玉敏轻轻叫了一声:“天华。”没等天华回转身去,马玉敏已裹着一阵风热情地扑了上来,张开双臂搂住了天华,在天华的脸颊上热辣辣地吻了两下道:“听我的话,天华,你到了那里,光是看,不要掺和到他们中间去。”天华回身抱住了她那富有弹性的颤动着的身子,激动地说:“要得,我明白。我就是看,我不同他们任何一方打。”“这才乖。”马玉敏又像奖励他一般,在他的嘴角重重地吻了一下,松开了双手。天华也回吻了她一下,迈着大步朝小区门口走去。到了小区门口,要拐弯儿的时候,天华回了一下脑壳,意外地发现,马玉敏还站在那里呆痴痴地瞅着他,风拂动着她的衣角,路灯的光把她的脸色照得煞白。天华只以为她是对自己一往情深,直到后来真正出了事情,天华回想起这一幕,才意识到,马玉敏的心底深处,对于晚上可能出啥子事情是有一点儿预感的。要不她咋个会晓得他们打架的地点,这地方有点儿偏,离开别墅小区很远,简直可以算是上海的城乡结合部了。是风吹起的尘沙太大,还是路灯的光影原本有些晦暗昏黄,天华下了搭乘的摩托,远远地看到两拨打架的人时,一点儿也没看出他们是想要大打一架的阵势,相反看上去这些模模糊糊的人影子好像在那里围观什么东西。天华猜测他们是在争论什么,或是正在谈啥子条件。为看得更加清楚一点儿,或者说是听见他们是咋个说的,天华决定走得更近一点儿。天华不怕打架,他从小学过傣拳,现在又长大了,力气倍增,一般两三个,甚至三五个汉子都不在他的话下。但他今天不是来打架的,他只是奉命来看打架的,看他们为啥子打架,又打出什么结果。他晓得前不久继父答应给马玉敏开一家商铺,马玉敏于是就兴致勃勃地筹备起来了。哪晓得刚选定一个满意的地方,就有人给她捎话,要她交一笔钱,说是交了钱她就可以在这条马路上太太平平地做生意,不交钱嘛,等着瞧吧,有好戏看。什么好戏看?马玉敏装作无知地问。不信你就试试看吧,答的话有点儿莫测高深。马玉敏无奈,一会儿和对方约定了喝咖啡,一会儿又是拉场子请客吃饭,一会儿又说去喝茶,喝那种几十块钱一杯的名茶,紧锣密鼓和对方讨价还价,数字始终没定下来。又有人把话递过来了,也是要她出钱,说是蚀钱免灾,她要开店的那一片路段和街面,统统都由他们负责,出了钱就能保安全。马玉敏不干了,她放出风去,说自己不是小气,但是她要出钱只能出一次。她不能阿猫阿狗随便什么人开口要钱,她都给。都给了等于没给,到头来哪个都不买账。她要倚靠的该是靠得住的人,戏文里都唱“背靠大树好乘凉”呢!她让两家开口要钱的自己去摆平,定下了该给哪个就给哪个,哪怕这钱出得多一点儿。出头要钱的两股势力都不是省油的灯,但他们一致认为马玉敏的话有道理。黑道也还有黑道的规矩。说穿了这些家伙并不是为了钱而来,而是为了马玉敏这个人而来。马玉敏的妖艳、马玉敏的美貌、马玉敏的诱惑,在这个圈子里是尽人皆知、令人垂涎欲滴的。甚至马玉敏家中有一个和她没血缘关系的兄弟天华,两人之间感情投缘,他们都是晓得的。那些家伙还风言风语地编造出好多话来说,并且不无恶意地道,不管他们姐弟或是兄妹关系如何好,漂亮得让人心子痒痒的马玉敏,终归是要在外头找老公嫁出去的。因而,马玉敏答应给哪一方交钱,等于是她主动投靠那一方。也就是说那一方的头目*终就有可能控制她,得到她。想想,这两股势力怎么肯轻易放弃?几次协商不成,就有了今晚上这一架。天华只晓得事情的大概,并不知晓其中的众多细节。况且他今晚上不过就是装成一个路人,来看个热闹,看个究竟。他只要得到一个*后的结果,回去如实地告诉马玉敏就成。他是热恋着马玉敏的,他相信马玉敏也是爱他的。在他们偷尝禁果的那一次,马玉敏告诉他,他是她的*个。那么,马玉敏也是天华的*个。这几年来,天华也看出,马玉敏的心有些野,她喜欢玩儿,喜欢刺激,喜欢豪华的排场,喜欢被众多有魅力的男人们追捧,喜欢让众人簇拥着,她鹤立鸡群般站在中间似笑非笑、得意洋洋地环顾左右像那些个国际巨星一般。真的,她有些变了。她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招他到她的床上去。而且到了她的床上,她还会不知餍足地提出种种令天华都觉得怪怪的要求。但天华始终觉得,她是他的,她和外头的男人们周旋、打情骂俏,不过是在逢场作戏。她*终还是要同他好的。她认真地对他这么说过,他也愿意相信她的话。再说,天华还是有自信的,他相信,天天同在一个屋檐下待着,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她,马玉敏的心再野,她也跑不出他的巴掌心去。她对他说过,商铺开出来,他们俩共同经营,只要得法,他们就会有一笔固定收入。那么,以后的发展,以后的成家立业,买房子,买车子,就有了厚实的经济基础。到那个时候,她也该收心了,也该真正过几天幸福欢乐的安逸日子了。天华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窥视两股势力*终是如何来收取商铺保护费的。一步一步走近打架的双方时,天华没料到事态会急转而下,根本由不得他思忖和选择。天华走到离他们很近的地方时,他才感觉气氛的剑拔弩张,他才察觉事态的严重,他们说话的声气都像在吼,他们的神情都紧张万分。没待天华听清他们说的一句完整的话,人群突然像潮水般踏着杂沓的脚步漫开来,洪峰般直往天华跟前涌来。天华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儿,两拨凶徒陡地互相亮出家伙打起来。先是棍棒相击,继而是刀子、匕首,有人干脆抡起大刀片子,刀刃在路灯的映照之下寒光闪闪,刀棍相碰击的声音令人心惊。现场顿时乱成一团。不等天华避让,他糊里糊涂地被挤在人堆之中,身不由己地被人推搡着、挤压着。不是他练过功夫,稳住自己,他早失去重心倒在地上了。就是勉强站住了,他的肩膀头、后背还是接二连三地挨了几下。一刹那间,喊杀声,惨叫声,发狠的怒吼,跺脚声,被打得“哎呀”声,响成了一片。天华的眼前,都是晃动的人影,都是闪亮的刀刃,都是舞动的胳膊,都是弹跳的脚步,都是高高举起四处乱晃的刀和棍。天华赶紧缩起身子,发功保护自己。同时机敏地察看四周,避让刀尖和棍棒,在混战的人堆里瞅准了缝隙,施展拳脚功夫,退出了混战的旋涡。脱离厮杀成一堆的人群十几步,天华刚抬起头来,庆幸地吁了一口气。只听一声雷鸣般的惊喊:“不好!捅中要害,死人啦……”夜间刮着吼啸的风的空气中,*后那三个字透着慌乱,还有些令人恐惧地传得好远。天华转脸望去,只见那厮杀得身影乱晃、血沫飞溅的人堆,陡地受惊般愣怔了一下,继而随着一声呼啸,二三十个人纷纷四散跑去,现场只留下了一个蜷缩身躯倒在血泊里的影子。风声飒飒地呼啸着,天华不由打了个寒噤。远远地,让天华心惊胆战的警笛随着风声隐隐地传来,好像还有警车开来。天华不敢怠慢,回转身子,朝着黑黝黝的路上一阵疾跑。他可不想留在这是非之地。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孽债2:当代文学名家长篇精品书系》叶辛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