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谢谢你曾路过我的青春》梦情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本名王河涛,河南临颍人,80后射手男一枚,爱做梦、重感情,崇尚自由、向往诗意人生。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后有幸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并担任省青少年作协副主席。曾荣获郑州市“五个一工程”奖,撰写的《80后作家108将》入载80后文学史《笔尖的舞蹈》。
这是一个80年代校园纯爱故事,细腻描写了青春期人们对爱情的憧憬、追求和迷茫。对爱情的放弃与坚持,懵懂与思考,在这段校园时光中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弥足珍贵。
现实的生活总是太残忍,它剥夺了一个人的青春和梦想,幸好还有文学还有小说,给我们以希望与力量。青春时期的爱情无论成败,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让我们明白,年少时一定要顺从自己的天性,活出精彩。这本小说充满了作者自身的影子,类似半自传体,读懂了此书,也就读懂了梦情那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
青春拒绝假象
关于青春文学,现在多得有点泛滥成灾,各大出版社与出版公司,纷纷把苗头瞄向了青春题材的小说与青少年作者这个群体。尤其是自上海《萌芽》杂志社举办新概念作文大赛捧红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偶像作家”之后,这下可急坏了其他出版社及出版商,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青春作家的战役就打响了。
十多年来,当红少年作家、明星作家辈出,从郭妮、明晓溪、蒋方舟、张一一、独木舟、刘同、张嘉佳等80后作家,到张牧笛、张佳羽、顾倾城、万亿、苑子文、张皓宸、张晓晗等90后作家,再到徐毅、宋和煦、马知行、何欣航、陈盈颖、尹晓龙、朱夏妮等00后作家,可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青春文学一直倍受读者青睐,图书市场也一直一路高歌。
应该说,青春文学、校园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特殊领域。而在这领域中,青春小说则是最为热闹、最为昌盛的领头羊。关于青春小说的兴起,大概要以20世纪90年代初郁秀的《花季雨季》问世为初起点吧!自此之后,《正时高三时》《新来的班主任》《十七岁不哭》等一批校园作品如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但是,这些后来者所写的青春小说,很难与郁秀的《花季雨季》媲美,这种缺失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韩寒出道,其《三重门》堪与《花季雨季》比肩。不过,个人感觉韩寒的小说力作与郁秀的成名作还有一定的差距。
之后,郭敬明的《幻城》、张悦然的《樱桃之远》、贾飞的《中国式青春》、一草的《那时年少》、独木舟的《一粒红尘》等相继走红,成为不同时期青春文学的畅销作品之一。
近些年,经网络和影视的介入,青春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后走红的更是多如牛毛,《致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更是成为其中的经典作品与佼佼者。有不少青少年作家的小说都在往影视圈里钻,不少都呈现出未播先火的趋势。
当然,青春文学表面的繁华与热闹,并不能掩盖其内在的荒芜与冷清,因为影视文化多为快餐文化,青春文学的过度介入,只能导致作品泛滥,成为快餐式的垃圾作品。
其实,当下的青春小说现状也是不容乐观的。记得我上学那会儿看校园方面的小说,很难在书中看到“做爱”这样的字眼。可以说,前期的少年作家在写青春文学或校园小说时,大都不自觉地美化或诗意化了青春,“自恋”倾向严重。可后期即当代的青春作家在写这类小说时,却大段地描绘性爱的场面,大段地讲述上床的过程与感受,尤其那些自称前卫或“下半身”写作的人,更是把男欢女爱的场景描绘得绘声绘色。什么垮掉、坠落、无厘头、残酷、漂一族等阴暗灰色的字眼纷纷安在年轻一代作家的身上,他们把青春越写越恐怖可憎,越写越不堪入目。
现在的丑化青春与曾经的美化青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尤其网络文学的泛滥与推波助澜,青春文学作家层出不穷,势必会影响其作品的质量与深度。当然,也有为数不多的作者意识到了青春小说的不足与缺陷,于是有部分作者改变了写作风格,试图还给青春一张真实的脸。在这里,我想提到两部小说,一部是《狂欢的森林》,另一部是《戴着面具跳舞的青春》。它们可以说是我迄今为止读到过的最好的两部青春小说。也是从那一刻始,我觉得自己有必要也把自己曾经写好的关于青春的小说修改整理出版。
在这里,我还要提一下天才作家韩寒,就个人的爱憎好恶而言,本人对他的杂文欣赏程度明显高于小说。不过,韩寒在关于写青春小说时却说过一句让人十分认同与看好的话,他以玩世不恭的态度调侃道:“文学来源于生活,干吗非要高于生活?”
是呀!多少年来,我们的文人在文学创作之中,一直误入或说陷入了一个怪圈里,即“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于是,编起小说来不由自主地就朝两个方向发展:要么
美化生活,要么丑化生活。因为只有这样,方能制造出人物的矛盾冲突,使故事达到高潮。而青春作家们也继承了这一“光荣传统”,在写青春类题材小说或校园小说时,不
自觉地也“自恋”或“丑化”起来!所以,除了上学期间看看青春文学外,之后我很少再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青春究竟是什么面目?校园生活到底是苦还是乐?在写作的时候,我们该从哪方面入手?该展示给世人一个怎样的年轻人的生活?有许多作者在做这方面选题时,不由自主地就会夸大或诋毁起现实来。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只是想给读者呈现出一个不同的另类生活。因而,如果你想从当今的青春作家的小说里了解真实的校园生活或年轻人的状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顶多只能了解皮毛,大多时候还是一种假象。
或许,我们的文人如今都丧失了辨别能力,他们根本不清楚大众究竟爱看什么样的书。
其实,读者真正喜欢的作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不需要去美化或者丑化的生活。人人都需要一种共鸣感,读者一般只想从小说里体味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之感,而不是你的“自恋”“高歌”或“淫乱”“咒骂”。不信瞧瞧今天的青春类小说或校园小说,大多都是凭炒作卖出去的,很少有凭实力的。用新闻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只要你打造出了知名度,写什么样的小说都能出版!这也难怪有人愤愤不平地在报纸上怒叱“垃圾畅销书”!不论是郭敬明的唯美文字,还是春树的残酷笔风,都会给人制造一种青春的假象,因为对比一下现实,读者就会发现自己所处的校园环境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在此,让我又想到了历史学界的一个定论,“真实比美更重要!”用在此处也十分合适,不论是校园小说还是青春类小说,我觉得首先得给人一种真实感,如果读者一看就能看出是胡编乱造的,那情况就不妙了!想吸引更多的读者就是不可能的了。
当然,我们写作时不可能原原本本照抄生活,把故事的细节一一记录,毕竟我们不是在写纪实文学或传记,即使纪实性的东西,也不可能把原本的事情一点不漏地记述出来!我所说的真实性,是指所编故事的可信度,夸张是有必要的,却要讲究分寸,一旦吹破牛皮那就要闹笑话了!
《谢谢你曾路过我的青春》是我“青春三部曲”的一部,其中一部《我的青春与你擦肩而过》已经出版,另一部正在创作中。这部最先动笔的长篇青春小说却未能最先完成,因为这里面充斥了太多自身的影子,我在极度的矛盾与困惑当中一步步去修改与完善。“文由情生,情由心生”,抱着这样的创作态度,我写任何作品的时候都十分地认真与仔细。或许正因如此,书稿完成以后朋友们看罢都觉得不太像小说。
是的,我写的小说有点零乱,故事性不是太强,也没多少悬念,耐性不好的人是很难用心把它看完的!不过,我想要说的是,我的小说绝对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好小说!至少我没有美化或者丑化现实,而是展示鲜活真实的生活场景。在叙述故事情节中,我没有像前期校园小说一样对“性”或“男女关系”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也没有像当代的校园小说一样大肆渲染、过度描绘,而是力求真实地展现世纪之交的少男少女们的生活与青春面貌!
自然,因为本人的写作水平与塑造能力有限,不可能写得尽如人意、引人共鸣!我只是试图给读者呈现出20世纪末中国中学校园生活的真实场景,或许由于区域、民族、地理、方位等的不同,我所写的故事不可能深得其他地方读者的同鸣,这是在所难免的。同样,由于世界之大社会复杂众相丛生,我不可能把当时的校园人物都写进来,更不可能都把他们具体化。这正像道德作家拉罗什福科所说的那样:“为了正确地了解事物,应当知道其中的细节,而由于细节几乎是无限的,我们的知识就始终是肤浅和不全面的。”
正因为这样,文章就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容器,包括我所写的青春小说也都逃脱不了这个宿命。所以看来看去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迷惑或误解,怎么弄来弄去就这么点事?怎么就这么几个人物?
确实如此,小说容易成为少数人表演的舞台。它不可能等同于生活,更不可能把形形色色的人都搬上镜头。但是即使这样,小说也应该拒绝虚假与做作。我是个诚实的人,因而我只写真实的作品。我的青春拒绝戴面具,同样我的青春小说也拒绝给人假象!
重返初三
直至今日,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踏进二中的校园是8月初的时候。
昔日的日记清楚地记着:
××××年8月5日星期二晴转阴(风)
为了事业、前程和未来的幸福,我又重新走上了求学的道路,继续试图在学海生涯中找到一条光明的出路……
站在人生之岔路口,我别无选择地追求光明的道路。人生如梦,可又有几人愿意永远在梦中痛苦地呻吟呢?不管人生怎样,我们都得生存,都得努力奋斗,去追求幸福生活。
也许我们年龄还小,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明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果实累累!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功成名就、有所作为!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是满怀激情梦想以及雄心壮志的。和现今的诸多学子一样,我也是对未来充满了许多的遐想与幻想,构思了许多的方案。可是,生活改变一切,时间印证一切,历史也会告诉我们一切——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一定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追求过高的目标,更不要追求过多的目标。
常言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知人还谈不上,但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当然,以上是我青春年少时的看法。今天我才明白,其实自己连自知的境界都没达到过……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一败涂地与无言结局。
至于曾经一直深信不疑的“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得无”的箴言,而今对它也是深恶痛绝。我不再相信什么“人有冲天志,无云也能行”的鬼话,亦不再相信什么“胸怀大志、志在四方方为好男儿本色”的话了。
经过现实的洗礼后我懂得了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雄鹰飞得不论多高,起点终归是地面;人的志向不论多远大,基点也要符合实际。而目标过多,只会分散你的精力。
正如有位演讲师问观众的问题:“你能左手画圆的同时右手画方吗?”
观众坦诚地说:“不能。”
演讲师笑笑说:“这就同人生一样,追求目标过多注定一事无成。”
如此简单的道理,当时我却一点都不懂,等到懂了的时候却悔之晚矣!
说实在的,当时假期之所以去二中复读,主要是因为班主任闫老师和我老爸是同学。若非这层关系,恐怕这所烂学校我说啥也不会去的。纵使这样,我也是抱着先去试试的态度,等9月份正式开始后再转去镇一中。若不是遇到她……
是的,若不是遇到她——章丽,我是不会待在二中复读的;可若不是遇到她,我后来也不会有与丹妮真心相爱的机会。
美丽的梦与美丽的诗一样,真的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切仿佛似梦,又仿佛似戏,谁也不知道自己将上演什么角色。有时候,我们总以为自己是剧中所扮的主角,谁知到后来,连配角都算不上!太多时候,世间所谓的一见钟情,其实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说起章丽,这小妮子真是气死人!我好心为了她而留在了二中复读,谁知她最后竟跑去了一中!你说可恶不可恶?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就让我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相识的吧。
那年8月5号,老爸领着我到了镇二中。在初三(四)班的教室门口,我第一次见到我以后的班主任,也就是我老爸的同学——闫兴运老师。
当时,闫老师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穿着一身灰白色的西服。他说起话来笑呵呵的,和蔼又可亲,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凭第一印象,我觉得这位老师还算可以,或许会对我以后有帮助。
事实也正是这样,尽管他后来也曾严厉地管束与惩罚过我,但总的来说对我还算关照,没有太过苛刻。
向闫老师交代过后老爸便匆匆地离去了。闫老师让我先在他的办公室待一会儿,他去教室了。不一会儿,就领过来两个男孩——一个白光光的,一个黑黝黝的。
他指着白光光的男孩说:“这是我儿子,叫耀明。”随后又指着黑黝黝的男孩说:“闫武英,跟我同村的,和你一样都是从一中转来的。”我笑着点点头,也做了自我介绍。
进班后,他们两个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而我被闫老师安排到了第五排中间,与一位白白净净的女孩同桌。据说,她也是从外校转来的复读生,名字叫章丽。
通过几天的接触,我了解了一些关于章丽的情况:家是策南村的,曾在县上某中学读书,父母都在县城里做生意。得知她是策南村的,我十分惊讶,因为在一中上学那会儿,我的许多同学都是这个村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女班长汪莉也是这个村的。所以,有一天我忍不住问她:“你说你是策南村的?”
章丽一脸微笑地说:“怎么了?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我先是巧妙地试探:“那你知不知道你们村有个叫章小雨的?”她摇了摇头。
接着,我问了章自伟、章知钢等人的名字,她对此都是摇头说不知。直到提到一中时女班长汪莉的名字。她才眉开眼笑地说:“我知道,她和我小时候上过一个班,不过好多年没见过面了……”
我十分不解,问她怎么回事。章丽告诉我,她从小学三年级便跟父母进县城了,之后就一直在那里上小学、中学,平
常根本不常回老家,几年才回去探一次亲,所以对许多同村伙伴的名字都不记得了。至于这次来二中复读,全赖于同村有个在这教学的老师的推荐。
课余时间我抽空打听了一下,方知道推荐章丽来这上学的老师叫章君正,教隔壁三(三)班的英语。他有个儿子在我们班,名字叫国徽。
就这样,我和章丽慢慢熟悉了,一有空我就给她讲我的求学经历:有一中时的欢声笑语,还有去外地上中专时的悲惨遭遇。
想入非非
在学校住宿并不是头一次了,所以我对寝室的脏乱程度早已是心中有数。尽管如此,我对二中男生宿舍的房子还是一百二十个不满意,那里面太简陋、太寒碜、太不堪入目了
。让人更不能忍受的是,我们三(四)班的宿舍挨着西边的学校院墙,许多懒同学夜间往往就在那里随地小便,搞得十分骚臭。
不过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让我找到了一个比较干净的床铺。当然,这还是沾了武英老弟的光。
说心里话,尽管我们二人都是来自一中,可我对他并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听武英说他是见过我的,因为那时我总是跟着哥们晓亭混,所以即便是与我们不同级的他也知道我的名字。
对此我只能哈哈一笑。在一中的那段岁月,我清楚自己的身份,尽管没有被贬低到跳梁小丑的地步,也差不多到了寄人篱下的境遇。如果不是小雨、晓亭以及涛哥等人关照的话,恐怕三年的一中生活我也不能风平浪静、安安稳稳地度过。
但现在,我绝对不会再依仗他人的势力而狐假虎威了。一年的警校苦练,使我有信心与能力在这小小的二中校园一展拳脚。我不再充当别人的跟班,早已厌倦了做小丑乃至做配角。在这里,我要过一把自己当“老大”的瘾,纵使没有随从与手下,我也要当一个“孤胆奇侠”抑或是“武林霸王”之类的传奇人物。
听说我练过武,不仅章丽感到吃惊,连武英也着实很是惊讶。从此,每天晚上放学以后这家伙非要拉着我去草坪上练个三招两式不可。而我,为了活跃一下气氛,也为了锻炼一下身体,同时也为了显露一下功夫,也就乐意随他去耍上几下。没想到这小子亦是十分爱好武术,曾私下里自己钻研与摸索过,如今经我这一指点,他的身手也拔高了不少。
与章丽相处的几天里,我觉得这妮子为人处世还可以,如果允许的话,我内心深处是有意把她往恋爱的角色上考虑的。当然,开始我是不能莽撞的,只有一步步地从友谊方面入手。
在城镇长大的女孩的确与农村成长起来的女孩不一样,这点从章丽身上就能感觉出来。她那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比农村女生老练、高明、成熟多了。加上她那少女独特的气质与韵味,不让人想入非非才怪呢。
晚上没事时我曾私下问过武英,觉得章丽怎么样。这小子一听,笑眯眯地说:“够白了!模样还说得过去,就是脸上有几个黑星。”
“只不过几个黑点罢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说实话,你觉得我追她合适不合适?”我心神不定地问。
“你是不是真的爱上她了?”
“不是,我只是喜欢她罢了。”
“那这么说,你只是抱着玩一玩的态度喽?”“这也不一定,如果相处得比较好或以后有缘的话,我有可能与她结婚的。别忘了,她
家开酒店,可是有钱人的女儿呀!我们农村人能娶这么个城里小姐,也算是祖上烧高香了。”
“这……这,你说的也是,可初恋多半是不成功的。你可要想清楚,你到底是爱她还是喜欢她?”思索片刻,武英才略显沉重地回答。
“为什么?为什么非要弄明白爱她还是喜欢她?难道谈一回恋爱还这么麻烦?”我悻悻
地反问。“当然要弄明白了,因为喜欢与爱是不同的概念。如果你爱一个人,说明你是真心想与
她谈恋爱的;而如果你只是喜欢一个人,那则说明你仅是把恋爱当作游戏罢了……我之
所以询问你这一点,就是想知道你到底是想真诚地与她恋爱,还是抱着游戏人生的态度?”武英滔滔不绝有理有据地讲道。
“这……这……”这还真让我难以从容爽快地回答了。
沉默,沉默,我只有用沉默来缓解自己徘徊不定的心。面对自己引出来的尴尬难题,我真的不知该如何作答才对。
其实,我很清楚自己的意图,从一开始就很清楚。正因为太清楚了,所以面对朋友的追问我才不知该如何对答。
尽管我嘴上说章丽许多方面都很优秀,可内心里我知道,我只不过是喜欢她罢了,我绝对不会爱上她的。因为在我心目中,理想的爱人应该是清纯、天真、温柔、善良的,美也应该是自然朴素、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美。这些在章丽身上是不可能看到的,或许城里的女孩大都缺少这些吧。
之所以有想追求她的念头,我是有目的与利欲之心的。一来她人长得确实也不算差,有她陪伴自己度过这段漫长的初三时光,也可以消除一下心灵的孤寂,打发一下无聊的日
子;二来她家是城里的,而且开着酒店,其父肯定有钱,也认识不少有权人,这对自己有益呀!基于这两点考虑,我对她才有了非分之想。
为了给章丽留下好印象,我频频地对她献殷勤且买东西吃,并帮她交作业、抄习题等。只要一有空,我们就面对面谈古论今或东拉西扯,就是没话找话我也要保持与她之间有良好的气氛与关系。
在我看来,一个女孩只要对你不讨厌,通过长期的相处是可以产生爱情火花的,这就是所谓的日久生情。不过,我也相信一见钟情,我觉得自己同章丽的相遇相识或许就有可能演变成一见钟情的美好爱情故事。
只是,我低估了人家的品位,也高看了自己的身价,更重要的是小觑了变幻莫测的命运捉弄。我的“猎物”计划尚未开始,就遭到了突如其来的分离厄运……
据当年8月14日的日记准确记载:
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已过去八九天了,在这匆匆的时光中,留下了多少真情、多少遗憾、多少无奈……再过几日便要告别这里了,便要远走了,我好烦忧和苦恼,心中有一种“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的感觉”;可是许多事都不由自己,如果我不走,不走又能怎样?为了升学,为了前程,我必须走;假若有你的真情相伴,我也许不会走;假若有你的友谊相随,我也许还会留。只可惜,你也要走;你若走,我还留下来干什么?我只有也走……
知道章丽要回县中学复读的消息时我大吃一惊,因为在此之前我已向老爸建议:不想再折腾着去一中复读了,理由是这里的环境已熟悉了,再说教学质量也还可以……当然,我隐瞒了最主要的原因: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个姑娘,人长得好,家庭条件也好。
这种话打死我也是不会对老爸说的,一中时曾因替别人传一封情书而差点被老师赶回家,气得老爸狠狠地揍了我一顿,这教训我永远也不会忘。想起这件事我就觉得自己混账、窝囊,真想给自己两个耳光尝尝。
为什么呢?说出来也不怕大家笑话。在一中那段旧初三的岁月里,我替同桌传情书给自己心爱的女孩,你说可恶不可恶?更为可恶的是,其实连那封信也是出自我的手笔!没想到自己这么投入、卖命,最后事发时还是被同桌给出卖了。
这也难怪,看一看那封缠绵悱恻的情书,谁也不相信会是出自我同桌——那个“恶棍”“劣徒”之手。不论是被追的那个心爱女孩——我们的女班长沈莉,还是惩罚我们的老班大人,都清楚那封信肯定是出自我的手笔,因为只有我这种才华横溢、文高八斗、诗书破万卷的风流浪子,方能写出这么有水平、有深度、有感染力的求爱信来!可惜……可惜,可惜我不该替别人暗送秋波!
曾经认真地反思与设想过,如果当时我不帮同桌,而是我为自己写那封信的话,相信事态绝对不会发展到那么恶劣的地步:一个被劝退,一个被记大过。
并非我如何特殊、出众,也并非女班长对我有意思,而是她欠我一个情。当时,我们近两年未说过一句话,全因为她心里有愧,欠过我一份情的缘故!提起这事来,我又不得不进行更深的追忆……
说真的,我害怕回忆,尽管也曾热衷于写回忆录与自传。因为回忆对我来说是种残酷的折磨,即使再美好也是一种残酷的美。对于别人而言,或许回忆总是美好的,因为人回忆时记住的总是美、善、好的一面。可对于我来说,回忆是痛苦的甜蜜、酸楚的温柔、恼人的幽默、可笑的幼稚。都怪我这人记性太好,不论是好的丑的还是善的恶的,或是喜的忧的抑或乐的愁的,我统统全放在心中。
有时候我就想,自己应该当一名历史学家,或者是一名传记文学家,不然太亏材料了,对不起自己记忆力这么好的脑子。无奈现实残酷、社会无情,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干什
么便能干什么的。对于伟人那句促人上进的“人定胜天”,我越来越持怀疑态度了!人能战胜老天?也就是说人能战胜命运喽,这可能吗?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所有一切貌似崇高、神圣、权威的论断与信条。在“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之初、性之恶”之间,我更相信后者;在“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与“先公后私、公私分明”之间,我更相信后者;在“圣者之语、胜之千言”与“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之间,我也更相信后者……在我看来,所有掩饰人性弱点、劣根性,掩盖人性丑恶、野蛮,掩蔽人性贪婪、自私一面的人,不论他是伟人还是圣贤,也不论他出发点、目的有多好,动机都是值得质疑和拷问的。
还是当代学者周平国说得好:“命运是不可改变的,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
不错,尽管我不是个宿命论者,可我对那些自大、虚无、愚昧、蒙骗的话语亦是十分不信。有时候,我宁肯相信世上有上帝,也不愿相信有什么世外桃源、世界大同乃至人类理想社会的存在。我觉得,人的一切仿佛都在冥冥之中注定好了,不是你的注定与你无缘,即使你再努力,也只能获得你命中注定的最大程度的幸福。
问题的症结是,我们谁也不知道某种东西到底是不是属于我们自己。这时就需要人勇于尝试与摸索。我想,我之所以在感情上一直处于游离、迷失的状态,与我还不清楚谁是自己未来的人生伴侣有关吧!有时候细想一下也挺可怕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预知未来,那么这世上还有没有人愿意去做平白无故的牺牲呢?
冷静地反省自身,我发现我最致命的弱点就是爱犯同样的错误!一中旧初三那会儿,替同桌传情书之风波说来并不是头一次,在此之前我就犯过类似的错误。
那是在一中上初一时,元旦晚会之际,我因为替同桌传情书而遭到老师处罚,巧的是情书还是写给女班长汪莉的。
当时,她与我也是同班,且是班长。不过幸好当时老师并没有让我叫家长,不然老爸非收拾我不可。纵使这样,我心里对她仍抱有怨气,想想在班里我掴自己的那十几个耳光,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正因为这事,此后我再也没搭理过她。
一直到初三下学期,还是女班长主动找我谈话,我才慢慢与她合好的。我们俩的关系很是微妙,我对她的感情更是处于糊里糊涂、模棱两可的状态。有时候我总在反问自己:王名扬,你到底对汪莉是什么意思?你究竟是像朋友一样喜欢她,还是似情人一样爱她呢?
每每这时,我都会被自己问得哑口无言。
真的,我一直不敢面对这个问题,一直在逃避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也一直在支离破碎的梦幻里虚度着自己的青春岁月!坦白说,早在初一同班时,我就深深地喜欢上女班长了
,只是我不愿表露自己的心迹。我觉得喜欢一个人,就应该为她的前途着想。再者说,能默默地注视着她本身就已是一种幸福了。
在爱情上,我相信一切随缘,相信水到渠成,相信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求也求不来。可是,有时候人的想法与行动竟有天大的差别。
一中初三毕业时,面对即将各奔东西的伊人,我掩饰不住自己的伤感与眷恋之情,给女班长写了一封信,并送了她一本粉红色的日记本。
前往阳城上中专后,身在异乡孤单落寞的我压抑不住内心的激情与狂热,给远在汴京求学的女班长去了一封含蓄的表白信。无奈命运阴差阳错,由于学校放假我苦等十多天竟未盼到佳音,便以为她小瞧、藐视了自己,一怒之下又写了一封挖苦略带戏弄的讽刺信。哪知返校一看,人家的回信早就来了,据说正是放假那天到的。我立刻呆若木鸡。
打开女班长的信件。上面婉转地说:“……你的日记本我收下了,但你的心我并没有收下,相信你清楚是为什么……”
“你清楚吗?”我摇摇头,我一点也不清楚是为什么。
不过人家信里写得挺友好和善的,我为自己的莽撞、冲动行为感到自责与惶恐,我害怕彼此之间刚建立起的一点好感会被马上扼杀掉,因此赶紧又给她去了一封解释加道歉的信。
事实果不出我所料,女班长误会并动怒了,她不仅写下了红笔绝交信,还退回了我曾送给她的照片。尽管我清楚这时再多的解释也是无济于事,可我还是忍不住为她写了封忏悔信并附上了忏悔诗。只是此刻败局已定,我已无力改变我们之间的僵局,我们的美好交流就像昙花一现,稍纵即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