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晚风细雨》刘大任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晚风细雨》刘大任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中篇小说联作《晚风习习》《细雨霏霏》,讲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从动荡中的中国大陆迁徙至台湾的家庭故事,从儿子的视角,观看父亲在大时代压迫下的挫败,以及抑郁的母亲追求爱情与婚姻的委屈与痛苦。幽静舒缓的语调,富有理性的哲思,笔锋精练,却字字情深。二○一四年,《晚风细雨》入选台湾文化部门“阅读时光台湾文学剧场”拍摄计划,名列由该计划改编电影的十大台湾经典小说。

【名人的书评】

二十世纪海外华语文学不可不读的作家

人心里可能真有些东西,连历史都无法阻绝

特别收录《晚风习习》手稿王德威、杨照、许知远倾情推荐

王德威倾情作序

【晚风细雨的书摘】

我的父亲母亲

——刘大任《晚风习习》《细雨霏霏》序

王德威

“人心里可能真有些东西,连历史都无法阻绝。”

刘大任的小说久违了。在新作《细雨霏霏》里,刘大任写出一则悼亡故事。母亲逝世将近十年后,他回顾往事,怀念母亲的音容笑貌,母亲和父亲不快乐的一生,还有六十年前一代外省人渡海来台的种种悲欢离合。《细雨霏霏》的题材不算新鲜,刘大任的叙述简约低调,其中却包藏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小说本为虚构,但对照刘大任以往的文字,《细雨霏霏》想来有不少自传成分,而刘的行文夹述夹叙,几乎有了抒情散文的气息。

《细雨霏霏》必须和刘大任的《晚风习习》(1989)并读,才能更体现作者感时伤逝的况味。《晚风习习》写的是逝世不久的父亲,以及他们那个充满挑战乱离的时代。父亲是五四后的一代知识分子,在启蒙革命的号召下走出穷乡僻壤,却因为性格和命运的拨弄,有志难伸。父亲的一生是个节节溃败的故事。及至他退守台湾,事业每下愈况,他的失意困顿甚至已带有国族寓言的色彩。与此同时,作为人子的刘大任逐渐长成。他对父亲的叛逆和疏离依稀有着父亲年轻时代的影子,但中年回首,竟一样有了徒然的感慨。

然而父与子之间毕竟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那不只是至亲的伦理关系,也是男性本能的默契和矛盾。刘大任写小学六年级和父亲洗温泉,“*次看见他勃起的阴茎”,从而“以*原始的方式创造了我这个意念便化为本能的羞耻,固结在我的意识里,开启了我对他的叛逆”。性的启蒙,生殖与创造,衰老与死亡,父亲是以他的血肉之躯示范着什么是生命*根本的欲望,和欲望的冲动与不堪。

这一切以父与子的返乡之旅作为了结。彼时两岸隔绝,父亲的辗转回乡因此更有了些冒险意味。当年迫不及待要逃离的故乡,现在成为迫不及待要回归的故乡。人生一瞬,世事如烟,望着跪倒在先人尸骨无存的坟堆间、号啕不已的父亲,刘大任写道:“我至今也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我走向父亲旁边,屈膝跪下。一切发生得那么快,那么自然。”这一跪无关封建礼数,而是更邈远的、对生命赓续的直下承担。在那一刻,父亲和儿子“仿佛是在现世以外超理性的非空白里,会过一次面”。

对刘大任半生经历略有所知的读者会明白,这一刻确是来得不易。刘出身台大哲学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到加州柏克利大学攻读政治。那些年美国学运反越战,中国“文革”,法国工运,革命解放的呼声甚嚣尘上。刘未几投身政治运动,因此放弃学业,甚至上了国民党禁止回台的黑名单。今天谈海外左翼运动,尤其“保卫钓鱼岛”那一段,不能不记上刘大任一笔。作为社会主义的信徒,刘大任曾唯科学理性是从。要经过多少呐喊与彷徨之后,刘方才了解“在理性的穷途末路与超理性的雷殛电闪间,有一个暧昧领域”。而父亲以他颠簸的一生,他的大去,引导刘大任进入这一暧昧领域。

《晚风习习》因此是刘大任试图与他父亲——和父亲所经历的那一个时代——和解的尝试。传统与现代、主义与迷信、理性与原欲、此岸与彼岸这些对应都太“五四”,太简单,难以解决其间的种种“暧昧”领域。革命和运动之后,千百万的人生还要继续过下去;狂飙的岁月已经远去,留下来的断井颓垣却得有几代人来清理。晚风习习,中年的刘大任回忆暮年的父亲,惊觉父子的路何其不同,又何其相似。他的不只悼念父亲和他那一代人的灰飞烟灭,也更不免有了“此身虽在堪惊”的感喟吧。

《晚风习习》写的是一位民国的父亲。将近二十年后,刘大任以《细雨霏霏》为一位民国的母亲作行状。两部作品虽然没有刻意对应,有心的读者还是可以看出种种关联。母亲来自书香世家,因为种种原因下嫁不算门当户对的父亲。战争和流亡逐渐磨洗母亲的风华和志气,到了台湾,她成为一个子女缠身、镇日为柴米油盐打算的小公务员妻子。这是对同床异梦的夫妻,但是再大的争吵似乎还不能动摇家的根本。故事中的刘大任兄妹是在既敏感又懵懂的环境中成长。

《细雨霏霏》写外省家庭初到台湾的艰难以及与本省家庭的互动,平实细腻;写作者少年成长的部分则显得平板。刘大任的风格从来是老成的,也许并不适合描摹青春期以前的那个世界。唯其如此,他叙事的距离感反而意外衬出故事的重点:对孩子们而言,终其一生,母亲是个不能也不愿被理解的人。母亲“不是个快乐的女人”;她甚至是个“不会哭的女人”。

母亲何以不快乐?如果父亲的失落来自一个时代的辜负,一种抱负的幻灭,母亲的抑郁则隐藏着更细腻的问题。刘大任娓娓诉说种种可能:也许是因为当年下嫁父亲的委屈,也许是受够了迁徙流离的痛苦,也许是生下原本不想要的小女儿,也许是父亲与邻居妻子外遇的结果,也许是父亲肺病带来的家庭危机。终于有一天母亲崩溃,变成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即使如此,母亲没有眼泪。

当父亲的困顿遭遇引导读者归纳出一个说法,甚至投向一则国族寓言时,母亲的歇斯底里症却是那样线索分陈,拒绝任何表面叙述的可能。由此引出的性别与叙事的差距,已经耐人寻味。但刘大任毋宁是借此试探另一种想象、回顾历史的方式。母亲日后在宗教中找到救赎,但症结并没有解开——直到刘大任又写出了一段返乡探亲的情节。

在两篇分别关于父亲、母亲的小说里,刘大任都以返乡作为情节的转折点。《晚风习习》里的父与子返乡为的是回溯家族谱系因缘;《细雨霏霏》父与子(还有小妹)返乡则为的是重会当年留在大陆的大女儿。在结构上刘将同样的故事主题重写了一次,但重点何其不同。如果《晚风习习》的返乡代表男性的宗法关系的完成,《细雨霏霏》所描写的家族团圆之旅则指向更深一层的离散和创伤。这趟返乡之行缺了一个要角——母亲,理由是她不愿意重回伤心地。当父亲抱着一个生在大陆,一个生在台湾的女儿大哭,“嗄哑苍老,夹杂着喘气干咳,重复不停,就一句话:‘对不起你呀,对不起你呀……’”原应是小说的高潮。但故事并未就此打住,我们终于知道大陆女儿的父亲其实另有其人。

《细雨霏霏》里冷淡的夫妻生活原来埋藏了一段不可告人的秘辛。母亲曾经出轨,因为她不甘心只做妻子做母亲,她要做女人。这是典型的《包法利夫人》(MadameBovary)故事了,但刘大任志不仅在此。如果母亲曾经不贞,父亲也曾有外遇,他们的婚姻何以竟维持下来?何以父亲又如此不辞辛苦找寻母亲的女儿,而且重逢之际如此真情流露?更重要的是,作为人子,他要怎样地面对他的父亲母亲?

《晚风习习》中那个把玩鸡血石,核雕密戏的父亲到了《细雨霏霏》中更是不堪。晚年他在理发厅按摩解决性欲需要,成为笑柄,而母亲结扎了输卵管,并多年为风疹块所苦。禁锢的欲望,被结扎了的本能;刘大任笔下的父亲和母亲在伦理角色背后,挣扎作为一个男人和女人。当他们的痛苦内化成为病,为怨怼,为歇斯底里时,任何的国家民族大义似乎都显得无关紧要了。

然而刘的笔锋一转,他真正要叩问的是,在历史的虚无和混乱之后,在欲望的废墟间,是否还有些东西留得下来?《细雨霏霏》中痛哭拥抱妻子私生女的父亲,岂不比《晚风习习》中痛哭在故乡坟场中的父亲,更来得撼人?陡然之间,他晚年猥琐的形象开始熠熠发光。而不愿见到女儿的母亲在病危之际,终于在其他子女的安排下,在台湾见到女儿。她*后的期望是,“把爸爸的那张(遗照)照片带来”。这又意味什么样的罪与赎?父亲与母亲一辈子不投缘,却有道是无情更有情的担待,也有爱屋及乌的义气。刘大任曾一度献身的社会主义信仰,竟然在父母悲欢离合的人生里,找到不可思议的例证。

回到《晚风习习》那句引人深思的话:“在理性的穷途末路与超理性的雷殛电闪间,有一个暧昧领域。”刘大任曾借着悼念父亲,试图涉足那个暧昧的领域。二十年之后,借着悼念母亲,他更进一步进入那个领域。他必须对他父亲母亲那一代做出更私密,也更包容的观察。那真是历经重重忧患的一代,而忧患又何尝止于国仇家恨而已?

比起《晚风习习》,写《细雨霏霏》的刘大任少了些“抉心自食,欲知本味”的凌厉,但是创痛仍然在那里。俱往矣,父亲和母亲那辈民国儿女,他们的欢乐,他们的忧伤。在一切的不圆满之后,刘似乎体会了革命启蒙、男欢女爱以外的情义,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人心里可能真有些东西,连历史都无法阻绝。”他学会了尊重那个“暧昧的领域”。而从《晚风习习》写到《细雨霏霏》,刘大任自己也渐渐老去。他的风格依然冷冽,但你也感觉得到一股深情依然在他字里行间流淌。

《晚风细雨》自序

抗战一代人

刘大任

《晚风细雨》由《晚风习习》和《细雨霏霏》两个中篇合成,实际上可以看成一个长篇。《细雨霏霏》的写作时间是二〇〇八年,晚于《晚风习习》几近二十年,但刊登时,编者视为“联作”,即明白表示两者之间的“同质”关系。这个看法,我是同意的。

无论如何,两个中篇各约五万字,格式也一样,都由五十个短段组成,明白表示了我的心意,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我跟我的父亲和母亲,在这个世界上共同度过的岁月,大约就是半个世纪。

那么,不少人会说:这是你的自传吗?

却不能同意。

确实,故事中有不少题材(百分之五十左右吧),取自我的父母,然而,时间顺序、细节与逻辑因果关系,又好像另成系统。小说素材的来源多样,有的取自道听途说,有的来自阅读经验,当然还包括杜撰和虚构,这是常识。一般而言,从常识出发,一旦进入小说的世界,就得服从某种更高的规律,依附小说本身所以能够生成和存续的哲学和逻辑,也就是小说的规律。或许有人会问:你究竟要写什么呢?

父亲和母亲过去后,写点东西纪念他们,的确是驱动我提笔的*初动机,然而,提笔之后便发现,我真正面对的,绝不止个人的追思、悼亡。在我个人的伤痛追悔中,无法制约地,整整一代人,整整一个时代,像集体记忆即将消失的莫名恐惧,随他们的往生,排山倒海而来。

我不能不面对,也不能不写他们那一代人,那一个时代。然而,我所谓的“那一代人”“那一个时代”,对祖国大陆读者而言,可能不太好理解。

这是《晚风细雨》*次正式在大陆出版,我必须向大陆的广大读者做一些交代。

首先必须说明:那是什么样的一代人,又是个什么样的时代?重大的历史事件,可能产生社会的主流思潮,从而形成占主导地位的一代人。在中国现当代的历史发展中,五四运动是个明显的例子。五四运动的影响绝不止于一九一九年前后的所谓新文化运动,更不限于所谓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五四运动产生的是所谓的“五四的一代”,他们生活在二十年代中国以来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基本上支配了中国以后至少三十年的走向和轨道,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蒋介石败退台湾。

但我写的不是“五四的一代”,而是“抗战的一代”。

如果抗战始于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我父亲那年刚好二十岁,正在武汉大学读预科,准备读土木工程,计划着他以现代工程技术挽救落后贫穷国家的一生。大学毕业后,他回到江西老家的省政府建设厅工作,不到两年,卢沟桥事件爆发,从此投身救亡图存。

抗战期间,除了躲警报、逃难,他带着一家人,积极参与抗日救亡,在赣南帮蒋经国修筑机场;以资源委员会广西龙州站站长身份,负责将稀有金属运往当时仍为法国殖民地的越南,换取武器弹药,支援抗战;后又转往昆明,任空军少校工程师。

父亲在青年时代就努力钻研美国的田纳西水文计划,他的一生志向就是建三峡大坝,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不幸的是,他在蒋介石跑到台湾前一年,就因就业而去了台湾,永远失去了参与三峡计划的机会。不过,似乎是作为补偿,却也曾小试身手,作为主要的工程师之一,他参与建设了台湾*座综合水力发电工程,石门水库。父亲的后半生在台湾度过,几近四十年的专业生涯中,台湾从南到北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留下了他的身影。

所谓的“抗战一代人”,在现代历史上,应该就称为“建设派”。

什么叫作“建设派”呢?

简单说,这是一批专业知识分子,他们虽然感受到五四的影响,却没有投入改造世界的事业,而在国弱民贫、外侮压顶的危局中,基本上只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力图避免亡国灭种,设法逆势扭转国家的命运。

孙运璇应该是他们的代表。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日本殖民者临去之前,破坏了台湾的电力系统,并扬言:中国人没有能力,台湾三个月之后就将进入黑暗世界。孙临危受命,带了一批年轻的工程师,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恢复了台湾百分之八十的电力供应。蒋经国过世前,原规划让孙接班,不料他因中风而半身瘫痪,才让伪装手法一流的李登辉,钻了空子。

一九四八年春夏之交,父亲带着全家赴台就业,在上海等船,那将近一个礼拜的时间,我们在上海玩。奇怪的是,那时不过八九岁的我,留下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记忆——母亲的手。虽然在抗战期间也跑过半片江山,母亲从来没到过上海那样的国际大都会。我的印象深刻,尤其是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母亲紧紧抓住我,我的手仿佛被铁手掐入骨髓,不得不跟随她那既不敢慢又不能跑的蹒跚步伐过街。直到有一天看见了母亲从不示人的“解放脚”,才恍然大悟。

这种“解放脚”,是在裹脚进行到相当程度的时候,突然中止,那双脚的形状,介乎天然与人工之间,虽然保持脚的大致原形,却失去了脚的大部分功能,母亲是一辈子没有办法跑步的人。她那一代人,如果没有祖荫,又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便只能像她的“解放脚”一样,步履蹒跚地度过一生。

我的父亲和母亲,便是这样的一代人。

正如王德威教授所指出,两篇小说的叙事,都以回大陆老家祭祖、探亲、访友等情节为重要转折。但我必须说明,叙事的时间点很关键,小说人物看到的中国大陆,是一九八五年的大陆。

一九八五年的大陆,是个什么样子?现在的很多人,可能都无法记忆了。来自台湾的小说人物,是在两岸交往尚未解禁(一九八七年秋)之前,必须设法绕过台湾当局的阻挠干涉,类似冒险犯难的情境下,才有可能实现几十年政治关山阻隔的回归之旅。

一九八五年的大陆,改革开放政策虽已确定,各地的执行与实践,仍在摸索阶段。“要致富,先修路”还未开展,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小说中表达的,某省的一级公路上,居然出现农民晒谷、老牛睡觉的现象,现在听来,不仅天方夜谭,更像是故意诬蔑。然而,那是实情,是我亲眼看见的。

小说人物,特别是“父亲”那个角色,对那个时代的西方现代建设,显然有一定了解。他的观感,不能视为单纯的失望或反感,读者应该设法深入他的内心,看到沉痛底层的恨铁不成钢。那也是作为“建设派”的我父亲,终身愿望落空下的痛苦表现。

多么遗憾,我父亲在那次回归后,当年便像完全用光了所有精力,泄了气的气球一样,突然过世了。他如果活到今天,面对死亡时,或许不至于那么萧条落寞吧。

抗战一代的“建设派”和他们的接班人,今天终于站在时代风浪的前端,在全国各地,甚至在“一带一路”沿线,在亚非拉众多落后地区,正式站稳了落实梦想的脚跟,这是何等重大的历史大转折!

我在《晚风习习》的结尾,特别为那位父亲取了个意义深长的名字:袁轩。

不妨点明,袁轩不就是“轩辕”两字的倒装,象征着历史文化不绝如缕的脉络,绵延五千年的传承。

二〇一七年三月八日雅各溪畔

《晚风习习》书摘

01

我在父亲书房里整理他的遗物。

坐落在公寓四楼的这间书房,采光尚佳,面积也不算小,摆下一桌一椅一橱之后,还略有回旋余地。父亲*后的十四五年,大半时间消磨在这里,房中每一样东西都留下了他的活动痕迹,整理这些东西,不能不产生受刑的感觉,但我又不能不坚持下去。

书房向背面开了一排窗,面积也不小,晴朗的日子可以遥望台北盆地边缘的山岭余脉,或许父亲当初选这一间做书房,就为了这个原因。但是,这难得的一点点开阔气象,却给楼旁的洼地对消了。站在窗前,眼光放在近处,便不免有危楼的不安。窗下切过一条排水渠,横搁着一道堤坝,闸门常闭,水流不很通畅,终年淤积着污泥和臭水,开窗便闻得到一股浓重的霉烂气味。只有台风季节开闸放水的时候,才奔腾不息。

父亲的晚景,现在回想起来,竟略似这种局面。

如果去年没有陪父亲回一趟他的老家祭祖,探亲,或者终我一生都将带着这条臭水沟的味道回忆父亲,也说不定。

十一月中旬,台北的云层灰茫低沉,压住了屋檐,压在头顶。空气欲雨不雨,天色若暗若明。满书房散乱堆叠着父亲的遗物,衣帽鞋袜、书报杂志、文具档案、图片字画……哪些该留?哪些该丢?哪些该送?哪些该烧?每一件东西都是一个决定。我迟迟不能决定。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胃病一样,膨胀着。摊在面前的,仿佛就是解体了的父亲的一生,等待归档,等待纳入于我完全陌生的秩序。我迟迟不能决定。

翻检着父亲的遗物,在解体了的父亲的一生里,寻找自己,寻找我与他生命相碰触的刹那。

隔着密封的玻璃窗下望,邻院一株芒果树,像一朵硕大无朋的绿色的花,向上升起。万千叶片,微微颤栗不已,仿佛有无形的手,暗暗拨动。

习习晚风,默默推移,向着未来,向着过去,向着终结,向着开始。

02

父亲过世一年后,母亲的伤痛逐渐平复。是否真的平复,实在很难测知。*看得出来的是,她的日常生活作息似乎已恢复常规。后事办完那一段日子,母亲*不好过,她一位中年丧偶的朋友建议我们给她换个环境。“……换个地方住,也至少要半年……”她说。

跟我来美国半年以后,恰好是春天。有一天,天朗气清,母亲在院子里除杂草,忽然对我说:“这么一片地,尽种花,多可惜……”我们于是买了一包空心菜菜种,在杜鹃和玫瑰之间,开了一畦菜地,不到两个月,居然开始收成。

“你爸爸*喜欢用辣椒、豆豉、肉末爆炒,菜叶去掉,菜梗剁成丁……”

祷告后,母亲用小碟盛了肉末空心菜丁,放在空给父亲的座位前面。

03

没有了父亲的世界,总觉得有点不太一样。究竟不同在哪里,又怎么也想不清楚。仿佛不是在眼睛那里,而是在大脑的视神经上,生了一层雾,看什么都有点隔,包括事业、工作、天气、嗜好、朋友……甚至天下大事。

可是,儿女亲情,却无端认真起来。

弟弟来信说:“父亲昨夜入梦,说他现在很好,叫我们安心……”

然而我没有梦。

事实上,除了一次噩梦,我几乎一次也没梦见他。

有一阵,睡前特意面对父亲的遗照凝思良久,以为这印象打进去,睡熟自然会重现,结果什么也没有,只不过增加入睡的困难。闭眼躺在黑暗里,怎么努力都无法凑出他的形象。刚打入脑中的影像,居然就这么消失,仿佛被顽强的理性力量击碎了一般。这是父亲撒手两个月以后的事。

噩耗刚传来那一阵,情况更不好。特别是*初两个礼拜,力量出奇地强烈,到了完全违反常理的地步。那时候,经常睡不沉,肉体紧张,心里空洞,觉得被什么不可理喻的东西牢牢执紧。那时,我渴望有梦,睡醒以后,却不觉有梦,只觉得费力挣扎了一晚,持续向虚无打着空拳,全身累乏的程度,不下于一场艰苦的重体力劳动,不但肌肉疲乏,骨骼也酸累不堪,甚至牵连脑神经组织,既未动用,该宽松平和才是,但还是累。不但累,而且绷得死紧,像张在架子上风干的兽皮,完全失去了梦的能力,只为周遭往来不息的风所充满,整个人翻滚在旷野,就像小时候跟父亲读唐诗读到“转蓬”的那一类字眼留下的印象。

那一段日子,大约不到两个礼拜,始终不知道曾否入睡。我想一定睡着过的,因为第二天办事还是有精力,但感觉上似乎不曾睡着。每晚熄灯以后,第二天起床之前,时间照例流过,流过的是一段既无意识也无梦的空白,迷离恍惚之中,偶尔可以感觉自己全力与视而不见触而不觉的什么东西搏斗,但我看不见自己,也看不见搏斗的对手。但有一次,全力搏斗当中,突然痉挛起来,不是局部的痉挛,是全身。不是真正的肉体痉挛,是半意识状态中感觉自己经历着痉挛。然后,痉挛逐渐平复,我还是看不见自己,却看见了父亲。

大约离我头部两三尺的上方空间里,父亲仰卧。我当时并不诧异,为什么躺在下面的自己却看见了父亲向上一面的身体。父亲一如往常,鼾声重而浊,但也没有让我不安宁,也许小时候听惯了他的鼾声,反而觉得家常温暖。忽然,却听见电话铃响,弟弟哽咽的声音越洋传来。“爸爸去了。”他说,他一向说话都是先交代重点,再补细节,这种时刻,习惯依然不改,“……心肌梗死……半夜走的……叫过救护车……妈妈还好……”仰卧中父亲的身体,剧烈震动,仿佛受到重物撞击。他张大了嘴,两手屈曲,向下猛抓,胸部努力上挺……

一个月以后,家祭仪式中,才看见父亲的遗体。父亲的遗容,与我的噩梦相反,十分安详,除了嘴角微张,一点看不出他临危的挣扎。

此后我每次吸烟,便觉得肺部氧气不足,噩梦中父亲垂危挣扎的那个形象也每每出现。

听说人在弥留时刻,脑组织里往往迅速闪过自己的一生,像无声电影。弟弟说医生判断父亲病发于子夜时分,因为来势凶猛,前后不过两三分钟。两三分钟的时间,除了生理部分的本能反应,有可能产生大限临头一类的自觉吗?那两三分钟里,父亲看到了自己一生的*后上演吗?

从躺在棺木中的父亲脸上,我找不到答案。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晚风细雨》刘大任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