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远山》尤凤伟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远山》尤凤伟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尤凤伟1943年生,山东牟平人,作家,原青岛市作协主席。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战争,写过土改肃反,又从历史烟尘转到对现实的强烈关注。著有短篇小说《远去的二姑》《苹果》,中篇小说《生存》《小灯》《中山装》,长篇小说《中国一九五七》《泥鳅》等。其中《中国一九五七》被誉为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小说,是中国版的《古拉格群岛》。根据其中篇小说《生存》改编的电影《鬼子来了》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与日本每日电影大奖等。

【编辑推荐】

尤凤伟短篇精选集。内容包括为国瑞兄弟善后、回家、晴日雪、原始宗卷、一桩案卷的几种说法、凶手、乘车而去、黑天气传略、远去的二姑、合欢等。

【名人的书评】

一个真实的作家,一个敢于直面现实与历史、执著于对人性刻画和挖掘的作家

【远山的书摘】

前言这套七卷本的小说系列是我创作三十年的主要成果,换句话说也是自己满意兴许也会让读者满意的一套选本。承青岛出版社的美意,能将这部分“代表作”呈现于读者面前,实在是一件高兴的事。应该说,这种规模的选本对于体现作家的创作面貌是有益的,是从实际出发的。任何作家包括优秀作家,于漫长时光创作出来的作品是良莠不齐的,如不加以选择,一股脑儿堆在读者面前,也是对读者的难为与不尊重,令其望而却步,实不足取。而反观数十年写作生涯,深知自己不属于那种天才型作家,而是经历了一个从蒙昧浅薄到渐渐成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明确无疑地体现在作品上。正是基于这种认知,对于这次结集出版在作品的选择上是严格的,比如两卷中短篇精选集是从开始写作到上世纪末近三十年间发表的百余篇作品中选出,严格辨识以及不含糊地淘汰,使留存下来的作品更具思想艺术性与可读性。人们普遍认为我的作品好读,而好读是因为会讲故事。事实上故事与故事是大不同的。故事有优劣之分,构思一个好故事永远是第一位的,尔后才是怎样讲。好故事又讲得好,才会成为一篇佳作,就是说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永远是一种主从关系,不可颠倒。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上的写作,精品集中所收的作品,当是与“精”字沾边的,在今天读来仍具现实性,仍趣味盎然,“老故事”依然鲜活生动。对于两部中短篇新作集,顾名思义属于近些年的新成果,我几近是照章全收,这也体现出我对这部分作品的充分自信。毕竟已过了急功近利的写作阶段,一切从“好作品主义”出发。相信读者会一路读下去不会厌倦。就题材而言,除个别篇目,皆为书写当下现实生活的,笔触深入到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读者读了这部分作品会对新世纪以来的社会形态及国人的生存境况有一个较为真切的认知。会点头颔首:是的,这就是我们存身的让人亦喜亦忧的现实,会思考拥有几千年文明却伴以几千年苦难的中华民族该何去何从。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么,一旦人类不思考又当如何?看来只能“返古”成弱肉强食的森林生物,这正是历代推行愚民政策者所期盼的。还有,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视频、电邮等好玩的东西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精神消费。相比之下,老套的小说委实不好玩,娱乐功效是小说的短板。从本质上说,小说的面孔是严肃的,即使偶尔“娱乐”了一下,也会让人在笑过之后陷于思索。小说应是所有文艺形式中最具精神质量的。以深厚抗衡浅薄以清醒抵御蒙昧致使艺术的生命之树常青,这是我所理解崇尚的文学的功能。我深知,自己的文学观与写作和当下的文学大潮流格格不入,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是个认死理的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为《青岛短篇小说选》写的序言里如此表述:“我认为任何一部堪称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思想上都应是博大的,都应闪耀着真理与正义的光芒,都应对历史与现实承担着责任,同时在艺术上又是精心充满魅力的……”从那时到现在快三十年过去了,我对上述仍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我认为文学作品应具备钻石的品格:坚硬而有光泽。而作为一个中国作家,有责任、义务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真实地呈现出来,给社会进步以推力,非此便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充其量只是一个文字匠人。在此需说明的一点是,本系列收入我的三部长篇小说《泥鳅》《樱桃》《衣钵》,《中国一九五七》与《百合的江湖》未能收入,前者是因为不便言说的“不可抗力”所阻(当是太不好玩),后者是版权所限,实为遗憾。然而想想也能释然,人间事难有圆满。正如古人苏轼所言:此事古难全。诚挚感谢青岛出版社与本系列责编杨成舜先生,是他们的努力推动才使这一系列得以与读者见面。尤凤伟2015.5于青岛为国瑞兄弟善后出门的时候国祥的女人问句:黑下回家吃饭吗?他说那得看跑完三个村到什么时候了。他想了想又说也许吧,中午前赶到李家高岗,在大舅家吃饭再去埠后村二姨家,不待下,再赶到大苇子大姑夫家,要是日头不落山,就赶回来吃饭。女人说身上带那么多钱,路上千万小心啊。他烦烦地说知道了,你说过不止一百遍了,说毕推车就走,省得再听到女人没完没了地啰嗦。出了村头,满眼映进碧绿田野和青色山脉,春天的暖意阵阵扑面,国祥深深嘘了口气,他觉得一直紧揪着的心有些放开了,自从兄弟国瑞死后他的心就—直紧揪着,就像被一根细麻绳捆绑着,勒得很疼,透不过气来。他走的是—条不达国道级别的平直大道,白沙路面保养得很好。隔一段时间便会看见一个养路人拖着沉重的胶皮耙子走在路中央,留在后面的路面就像被梳过一般。这条路有路经李家高岗的客车,一趟公家“大客”,两趟个体“小客”。以前每回去舅舅家他都是花三块钱坐公家“大客”,半个小时的路程。今天因为从李家高岗要去不通汽车的埠后村,他就只能骑车了。在殿后村后他碰见从前的学生苗家起骑车从村里出来,车后座高耸着一摞五色布匹。看见他苗家起忙不迭地跳下车,又恭敬又亲热地叫声于老师。国祥也下了车子,问苗家起是不是去赶上庄集。苗家起说是。他说苗家起你赶集去这么晚不耽误生意吗?苗家起用戴手套的手揉揉鼻子,嚷声说去早去晚都没啥生意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溜达一趟就是了。他说也是的,如今什么生意都不好做。这时苗家起似乎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问道:于老师……国瑞的案子……咋样了呢?他说国瑞死了。死了?苗家起瞪圆了眼,一脸的恐惧,说咋这么快,从抓到现在不是才两个来月吗?他说时候不好,从重从严从快。苗家起不再说什么了,脸上还残留着惊恐不定的神色。他说苗家起你走吧。苗家起点点头说老师想开点儿啊。他“嗯”了声,上了车子。国祥适才刚放松的心遇见苗家起又揪紧起来,他不由在心里骂道你个混账国瑞是自作自受哩,一向是鼠胆,咋刚进城就作起了大孽呢。盗窃文物你不知道这是犯大罪的吗?自从兄弟犯事,这话他不知在心里骂过多少回了,骂过之后眼就湿了。现在他的眼也同样湿了,眼前白茫茫的一片雾,他怕车子翻到路边,赶紧抬手抹抹眼。此刻他是极不想再碰见熟人的了,一个月来兄弟的案子成了头号新闻,虽然人关在城里,各种传闻却在乡里四处奔走。乡间人说话多不存忌讳,见了面就问来问去,打破砂锅问到底。当然也会说几句安慰同情的话,可……嗨,现如今安慰也属多余的了,案子结了人死了。他还在想怎样避免与熟人见面的问题。他的熟人太多,他教完小多年,学生遍布这一带乡村,何况还有学生家长以及其他形形色色认识的人。他不知怎么竟想到西方电影里的蒙面人,他觉得可以效仿,就跳下车,从口袋掏出手绢系在两眼以下鼻子耳朵以上的位置,虽然没镜子照他也知道自己成了副什么模样。他上了车子继续赶路,迎面相逢的人都无一例外地将目光盯着他看,是那种看怪物出动的神情。他想没准真的会让人把他往蒙面强盗方面想呢。可他顾不了许多,只管低头往前蹬车。快到李家高岗村头国祥跳下了车,他抬头看看天,日头已被云彩遮拦,看不出是什么时辰。他从脸上把手绢扯下来,这时一辆拖拉机从村街突突着黑烟奔过来。真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尽管他已侧向路边做出解腰带撒尿的架势,他还是听到“是于国祥老师啊”的呼唤,随之是马达熄火的声音。他无奈地转过身来,认出驾驶座上的人是李家高岗前任村主任李旗。李旗曾和他一起教过书,因有个当村委主任的机会,他便弃教回村,不料几年后改选时落选。从此官职教职两空,成了农民。虽然这样每回相见国祥还是称他李老师。此刻他问李旗道:李老师你去哪儿呢?李旗说去龙泉汤拉肥料。果如他所担心的那样,曾为人师的李旗说话也像一般庄稼人那般直来直去,他问:老于你兄弟的案子有头绪了吗?他将眼光从李旗身上移开,望着田野,说人已死了。枪毙了?!李旗惊讶:不是听说那个保安人员被抢救过来了吗?他说是抢救过来了,一条胳膊残废了。李旗说人没死就算不上命案嘛,咋这样判?他说谁知道呢。他又说听说盗窃文物有死罪的。李旗又说:再说国瑞也不是首犯啊,他不是在别人的撺弄下干的吗?他看着李旗几乎用哀求的声调说:老李别说这个了行吗?这时李旗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忙说,好,不说了不说了,嗨,人都死了还有什么说的呢。过会儿又说老于中午在我家吃饭吧,我一会儿就回来。国祥说他不能在这里久待,还得赶去埠后办事。李旗点点头,说那就以后吧,你现在哪还有别的心思?想开点吧老于,对兄弟你也算尽到心了,这个大伙儿都知道。国祥叹口气,说:爹妈都不在了,兄弟的事我这个当哥哥的又能推给谁呢?李旗说就是。国祥说你走吧老李。李旗说你走吧老于。就都走了。拖拉机腚后的黑烟遮挡了国祥的视线。舅舅家住在村头,国祥从外面扯一下门栓绳,然后提起自行车用车轱辘把门扇推开,之后就连人带车进到院子。这时舅舅应声从正屋出来,不先向他说话倒先朝隔墙的西院吆一声先锋。进到屋里一会儿,表弟先锋就过来了,穿一身蓝西服。先锋也确实称得上先锋,他是乡村里从老辈子起头一拨穿西服的人,国祥是不穿西服的,可每当看到穿西服的农民他都会想社会确实是前进了。先锋的先锋性还体现在他的经济头脑上,他也是农村里头一拨丢下锄头干实业的人。他一直做饲料生意,也不隐瞒自己赚了钱。这遭为国瑞的事儿他很痛快地出借了一个大数。富了还没忘亲戚情分,这一点让国祥感动。先锋说国祥哥来了?他点点头,说先锋又耽误你的工作了。先锋说哥可别这么说。关于国瑞已死的消息,前几天他在城里已给先锋打过电话,正因为如此,见面后舅舅和先锋都没提国瑞的事儿,而内心的悲伤是心照不宣的。国祥问过先锋几句生意上的事儿,便抠抠搜搜从怀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纸包,双手递给先锋,声音发颤地说:钱虽没用上也替国瑞谢你了先锋。先锋接过钱擎在手里,紧盯着他问:国祥哥钱咋没使上呢?他说晚了。先锋问晚了?他说是晚了。先锋将砖头样的钱捆丢在炕上,说不信案子能结得这般快。舅舅说老辈子都是秋后处斩——先锋抢白说爹干吗还提那老皇历呢?舅舅就不吭声了,他和先锋也沉默起来,所有的话都卡在嗓子眼里出不来。事情到了这一步就真的是无话可说了。过了许久先锋说国祥哥到西院去吧,爹也过去,丽华正在弄吃的,国祥却摇了摇头。本来是打算在这里吃午饭的,可刚才在村头回绝了李旗,留下来让李旗知道就显得自己不实诚。再说他也不觉得饿。先锋说国祥哥你得吃饭,不吃饭不行啊。舅舅也留他,说天塌下来也得吃饭。他说还有几个地方要跑,天还不晌,到二姨家吃晌饭合适。先锋不无成见地说我可从不在二姑家吃饭。他没说什么。先锋和舅舅见他执意要走,只好作罢。到了院子推起自行车,这时先锋问道:国祥哥,要不要我给国瑞兄弟扎点什么?他想想说:不麻烦你了先锋,该扎的东西我一便儿扎吧。先锋说:咱村就有一个扎匠,很便当的。舅舅说就叫先锋扎一点吧,多了比少了好,国瑞他干混账事儿不就是为置办结婚“大件”吗?人死了打发他个满足吧。国祥不语,觉得眼前又升起一团白雾。只听先锋说道:要不我扎台彩电再配上台VCD吧。国祥说那谢你了,说毕推起车子跌跌撞撞地出了门。从李家高岗去埠后是山路,由于没专人保养,路面很糟,永远都有两条深陷下去的车辙蜿蜒向前。这条路是国祥的一条熟路,从记事起每年正月都带着兄弟从这条路上走亲戚。他挎着装饽饽的篮子,兄弟甩着两手跟在他腚后,跟屁虫似的。那时候他觉得这条路很漫长,很见走,怎么走都不到,其实也就十几里的路程。成人后兄弟俩就骑车走亲戚了,路途一下子就缩短了。三蹬两蹬就从家到了舅舅家,再三蹬两蹬又从舅舅家到了二姨家。此刻过这段路国祥没有蒙面,也用不着蒙,这一带村子的小孩子不在他教书的完小上学,他不用担心碰上熟人。在一个叫石硼沟的地方他跳下车。石硼沟的得名无疑是因为山夼对着的路边耸着一块天然巨石。从李家高岗去埠后走到石硼沟正是一半的路程。国祥把车子支在石硼边儿上,锁上。他没有往石硼上攀登,只是抬头往上望了一眼,然后沿山夼向山上去。山夼里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头,没有水。还不到雨季。雨季里有山洪滚滚而下。大约走了十几分钟,山夼边上的一座院落出现在面前,那是一座很有名气的蝎子养殖场,也正是他借这次还钱的机会要去的地方。在春节之前他曾与兄弟商量,凑点本钱办个家庭养蝎场。可兄弟不感兴趣,执意要去城里挣钱。现在兄弟已死,可他办养蝎场的心没死。国祥走到养蝎场房前,抬手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个长疤瘌眼儿四十几岁的汉子。他知道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蝎王”。他向蝎王说了来向他请教的意思。蝎王说进来吧,他就跟进了院子。从见到蝎王起他便满脸堆笑,生怕对这位名人恭敬得不够。到了院子又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支向蝎王献上。蝎王接过,抬手夹在耳朵上。国祥看出蝎王没有要吸的意思,已抓住打火机的手在口袋里悄悄松开。蝎王一开口便说到了正题,问国祥是不是想向养蝎业发展。国祥赶紧点头称是。蝎王说现在想向他学习取经的人很多,可他发明的养蝎新技术正在申请专利。国祥赶紧说他可以付费。蝎王疤瘌眼儿一下一下地眨巴,说现在已不是单单出售技术的时代了,要搞就搞连锁场。国祥对“连锁”这个字眼并不陌生,对其中的意思也知个大概。他问蝎王咋样连锁。蝎王说我总场出技术你分场养殖,利润分成。国祥说合理。蝎王说你考虑一下想干今天就可以签合同。国祥说今天不行,得回去跟老婆说说。蝎王讥讽地瞧他一眼。他赶紧解释说未来的养蝎场不是他干是老婆干。蝎王问这次要不要参观一下。他说要参观。养蝎子的地方在屋后,若干蝎子坑一字排开。还没走到近前,国祥便听到一片窸窸窣窣的声音。蝎王将他带到一个坑前,指指说这批货品已可以推向市场。他打眼向坑内看去,开初只看到坑里一片黑,像堆集着满满一坑羊粪,而当眼里有了分辨,他就看清楚那是成千上万只蝎子在上下翻搅攒动,名副其实的毒虫堆。他不由打了个寒噤,一股冷气顺着脊背向后脑勺上蹿。从本质上说他不是个胆小的人,平时见了蝎子、蛇之类的毒虫也怕不到哪里去,可眼前这毒虫大积聚的景象实在令人毛骨悚然。这一刻他晓得自己不会再与蝎王签什么合同了,哪怕他无偿提供新技术,他也不会在养蝎业上图发展。即使他能习惯与那些毒虫打交道,而他那个小胆气连老鼠都怕的女人是万万不行的,她会被眼前这样可怕的景象吓出神经病来。他客气地向蝎王道了别,为了不扫蝎王的兴他说改日再来。直到骑上车子再登路程,国祥仍然惊魂未定。他的心情极坏,这坏心情一直持续到走进二姨夫所在的村庄才稍稍得到改善。进门看到二姨夫一家人在吃饭,他知道到晌午了。看见他,手端酒盅的二姨夫即问:国祥你吃饭了吗?他顺口说吃了。无论如何他是不想在二姨夫家吃饭的。二姨不信,说这时候哪会吃饭呢,快坐下一块儿吃。他说他在舅舅家吃过饭赶来的。就不再说吃饭的事。就问起国瑞的案子。尽管他一句话就能回答,但他不想在人家吃饭时报出个凶信儿。这无益。他说等吃过饭再说吧。看别人又香又甜地吃饭他依然没有胃口,到现在那一团团毒物还不时蠕动在眼前。他努力做到不去想。围桌吃饭的除了二姨和二姨夫还有表弟媳妇和两个女孩。表弟在县啤酒厂工作,不属在家吃饭的人。对农村生活而言,二姨夫家的饭菜是颇为丰盛的,二姨夫的革命小酒不是天天醉而是顿顿醉。他是从县商业局副局长任上离休的。国祥一直对二姨夫的印象不佳。上次来借钱二姨夫打官腔说往案子里使钱是不正之风,不能犯这个错误。当二姨坚持要借他又提出存折只差半个月到期,现在提款利息全瞎了。无奈只有等。兄弟死后他对二姨夫一直耿耿于怀,他甚至觉得就是为等这份钱才耽误了兄弟的命。此刻见二姨夫一盅接一盅往嗓子眼里倒酒,他脑子里就跳出这四个字:为富不仁。好容易等到吃完了饭,表弟的两个女孩去学校了,表弟媳妇将碗筷收拾下去,屋里只剩下二姨和二姨夫。涨红着脸的二姨夫边剔牙边问案子的情况。他说国瑞死了。二姨夫稍微愣了一下,以早有所料般的神情说我说过使钱是没有用处的,这不人财两空了嘛!国祥说没使上钱。二姨夫问钱没往上使?国祥点点头,说晚了,晚了。他故意将晚了两个字说得很重,像要把这两个字当成两颗铅弹往二姨夫身上射,以发泄内心的愤懑。这期间二姨一直怔怔的,好像没明白到底出了什么事,后来“哇”的一声哭号起来,眼泪鼻涕一把一把抓,很伤心。国祥知道二姨的悲伤是发自内心的,她一直是很亲国瑞的。他劝了二姨几句,便从怀里掏出同样用报纸包着的钱,搁在二姨夫的身前。二姨夫拿起钱正要解包清点,又似乎意识到这般不妥,便讪讪地放下。国祥觉得他可以走了。就起身说他要走了。生活中许多事情往往是雷同的,同样是走到院子时两眼红红的二姨提出要为国瑞扎几样“大件”。二姨夫听了也附声说扎。如果是单冲着二姨夫,他也就回绝了,可对于二姨,他不忍有悖她的真挚亲情,伤她的心。他说别的都有了,要扎就扎台洗衣机吧。走出二姨家,国祥眼前又是白茫茫的一片。他心里想的是若是以后哪天自己犯了死罪,是绝不允许女人到二姨夫这里借钱的。出了埠后村他看出天阴得重了,天地间明显地黑了许多,风里夹杂着冰冷的雨星。也许雨就要下了。整个春季都是坏天气,雪雨不断,再不就是湿漉漉的雾气。报纸上说是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有一次学生问他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把他问住了。一般说来坏天气不会对他这个教书匠有什么影响,但今年是个例外,为弟弟国瑞的事他一直在坏天气里奔波,包括为国瑞善后的此刻。由于已将两份大钱归还于人,他感到心里轻松了许多。想到再过一会儿他就会把今天要还的最后一份钱送到大姑夫手里,就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另外他还有一种缱绻之意,他是从内心里感激大姑夫的。大姑去世多年,按说在这种情况下亲情会相对疏淡。可大姑夫是个很厚道的人,他知道大姑夫的家境不富裕,借钱的事没去找他,钱是大姑夫闻知消息自己送上门的。尽管钱数不多,但他是很感激的。此刻,轻松心情转而又让他往善后的事上想,他首先想到的是能否为弟弟结门冥亲,让弟弟在冥世里不是孤身一人。但这想法只一转便被他否定了:弟弟犯的大罪,又死得凶险,哪个逝女的家人肯和这样的死鬼结冥亲?想结冥亲也难哩。想到这,一抹悲凉又升上心头,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一带的道路高低不平,一个山岭连着一个山岭,他骑车下得一个大坡,便看到道路左侧有一片茫茫水面,那是赵家夼水库。水库阴沉沉的水面与阴沉沉的天空在远处连成一片。疾速行驶的国祥突然手脚并用刹住车子,下车后他将车子支在路边,然后沿一条几乎被野草覆盖的路径向水库边走去。一会儿工夫他的鞋和裤脚都湿了,凉凉的使他感到很难受。他后悔没从两块麦地之间的田垄上走。不知怎的这时他想起那句“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的俗语。他知道已经湿了鞋就无须顾及什么了,大踏步地从草丛中间穿过。他看见远处一个男孩子挥舞着刀割青草,那是喜在水边生长又喜被牲口吃的青葱的芦苇。他朝割草的孩子喊声喂。小孩停下镰刀朝他观望。他问道:养鱼的还是那老哑巴吗?小孩子不答。他再抬高声音问:养鱼的还是那个老哑巴吗?小孩这遭听见了,他说是老哑巴。接着又问句:你找老哑巴干啥呢?他说有事。心里却想咋连小孩子什么事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呢?他匆匆向前走了,快到水库边儿已经没有麦地了,两边全是半人高的芦苇,看到芦苇那蓬勃向上的长势会使人感到生命是如此昂扬而不忍砍割,而事实上这种砍割从未幸免。愈走近水边水气便愈加浓重,散出一股淡淡的腥味,是鱼腥味儿。他终于走出了芦苇丛,刚才被两道苇墙遮成窄窄一溜的水面迅即向两边扩展开,又变成茫茫的一片了。不知怎么这片无声的大水突然使他生出一种畏惧,这瞬间他感到自己是站在天涯海角,孤立无助。他缩回眼光,看到了搭在水边高处的一座低矮草棚——养鱼人老哑巴的领地。草棚孤零零屹立水边,破烂不堪一无生气。不见老哑巴的身影。他朝草棚走过去,边走边吆:有人没有?没有应声。他再喊,还没应声。这时他一下子意识到自己的荒谬:那养鱼人是个又聋又哑的正宗聋哑人,喊破嗓子他也是听不见的。他走到草棚门前,抬手敲门,没人应,他刚要再敲,抬起的手却拍在自己的脑门上,他又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荒谬:老哑巴听不见喊声,敲门声也同样听不见的。他就用手推门,推不开。他怔了一下神,再定睛一看,他看见门上挂着一把大锁。这般赫然一把锁怎么竟大睁着眼看不见呢?他感到愕然,感到不可思议。他的眼光回到茫茫水面,怅然若失。老哑巴今天是见不上了,怎么竟这般的事事不顺呢?他沮丧地转身往回走去,他知道向老哑巴请教的事只能等到以后了。他又走进了芦苇丛中,他心里想着将村外的那座水塘承包下来养鱼的事,如能承包到手就干脆辞职。其实从兄弟死后他便告诉自己不能再教书了,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没教育好,还有什么脸面教别人家的孩子呢?在别人眼里那不仅仅是误人子弟而是害人子弟了。书是一定不能教下去了。能养鱼最好。改日专程来向老哑巴讨教……国祥这么想时却突然在芦苇丛中站定,直挺挺地站定,尔后是一脸的怒气,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他像法官审讯犯人那般质问自己:你个鸡巴人今儿个是昏了头咋的,你向一个又聋又哑的人请教他又能告诉你什么呢?你说说他又能教给你什么呢?他怨怒难消,又继续质问下去:你他妈今儿个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荒谬事接二连三地出,就像掉了魂儿一般,好像死了的不是兄弟国瑞而是你自己。国祥重新上路。天色更加昏暗,全天没有露面的日头肯定已落下山去。右侧方原本看得清晰的昆嵛山已经融入黑暗中,这使本来便黑暗的天幕显得更加黑暗。雨终归没有落下来,让国祥宽心。他粗略计算出到大苇子村还剩下七八里路,多加点腿劲儿天全黑前赶到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今晚是非住下不可了。想到这他脑子里陡然跳出这样一个问题:要是大姑夫也提出要为国瑞扎点什么的话,那让他扎样什么呢?他觉得应该预先想一想,反正时间充裕,可以好好想一想……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远山》尤凤伟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