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厚土》李锐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李锐,1950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1966年毕业于北京杨闸中学。1969年1月到山西吕梁山区插队落户,先后做过六年农民,两年半工人。1977年调入《山西文学》编辑部,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自197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迄今已问世各类作品约两百万字。出版有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红房子》《厚土》《传说之死》,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银城故事》《张马丁的第八天》,散文随笔集《拒绝合唱》《不是因为自信》《网络时代的方言》,并有部分作品曾先后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兰文、越南文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系列小说《厚土》曾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十二届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并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2004年3月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本本书为“晋军崛起文学档案”系列图书中的一种,本书收录从80中期的《厚土》开始,到80年代末的一些随笔为止。本书新增了李锐的影像资料、李锐印象记以及李锐的创作年表。
《厚土》是李锐的成名作。严格地说,他的文学创作也是从《厚土》开始的。在这之前的十二三年虽然也写了一些作品,但只能算是学习和准备。峡
1989年11月同时由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刊物(《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山西文学》)分别推出,一时引起评论界的强烈关注,受到中国评论界的广泛争议,对其评论则两极分化。从传统角度批评者有之,从现代化角度批评者有之,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将农村文化形态试图变作素材、成为血液里的有机成分并且追求一种更高的文学体现的经典之作。苗族
裤裆里真热!
裤裆不是裤裆,是地,窝在东山凹里,涧河在这儿一拐就拐出个裤裆来。现在,全村老少都憋在这儿锄玉茭。没风,没云,只有红愣愣的火盆当头悬着。还有汗,顺着脊梁沟一直流到屁股上。人受罪,可地是好地。老以前,裤裆是邸家的聚宝盆,邸家的祖坟就在山根下安着,有碑,有字;土改的时候,按户头分了十三股;后来又合在一起归了社——裤裆还是裤裆,地还是好地。
锄玉茭讲究锄到堆儿圆,土堆足了,玉茭的根才能坐住,根深苗壮才有好收成。老以前,锄玉茭邸家给吃压饸饹,山药蛋熬粉条子,管够。现在没有饸饹,也没有粉条子,只有队长豹子样的吼骂。工夫长了,骨头里总还有些没有榨干的汗水要找个去处,男人们退上几步,侧侧身,解开腰带,一股焦黄的水泛着白沫,在两腿之间刷刷地射进土里。听见响声,婆
姨们不用回避,只要不抬头。锄板在坚实的土块上碰出些闷重的响声,汗珠落下来,在黄土上洇出个小小的圆印儿,接着,又被锄板翻起来的新土盖住。烈日下的男男女女们错落成一道长长的散兵线,每人一垄,一垄两行,各自管着各自的营生绝不会有错。没人说话,裤裆里只有十几片锄板和土地的碰撞声。好闷热。
冷丁,黑胡子老汉直起腰来,抹抹嘴角上结成痂的白沫。看见的人知道,老汉是要唱。果然,老树皮一样的脖子上,青筋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