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季羡林散文新编之季羡林生命故事五种》季羡林 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1941年获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等。
九十八载人生智慧一个世纪的生命故事除了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两个身份之外,季羡林先生还是一位积极人生的探索者,关于人生何为的思考贯穿了他的一生。这五种——《怀念乔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谈人生》、《牛棚杂忆》、《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分别精选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的各个侧面——时间、生命、死亡、事业、友情、家庭、做人、处世、宽容、老年、宗教等的散文,展示这位智慧老人不同阶段的人生哲思,也是季羡林先生自己关于如何随顺境遇、随圆就方的示范。其中《夜来香开花的时候》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故乡、关于童年、关于亲人、关于闲居的文章,时间跨度七十余载,其中既有少小离家的惆怅不安,也有老大还乡的百感交集;既有未名湖边静赏“季荷”、猫随人行的欢乐时光,也有转瞬间“人猫俱亡”的伤悼情怀;既有永久的“悔”,也有无尽的“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生如白驹过隙,不同时期的人生况味,尽在其中。《清华园日记》是季羡林先生1931—1934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两年间的日记,在作者九十高龄时,经过一番郑重思考,决定“一字不改”,“原文奉献给读者”,让读者“看一看我写文章的另一面”。与每个平凡的人一样,学者季羡林也有自己的青涩年华,日记里跃动着的是一颗鲜活生动的心,所有时下青年人的苦闷与热闹、狂狷与真情尽在其中,对枯燥的外语学习的的逃避也都一吐为快,读来感觉亲切有味。《留德十年》是季羡林先生自谓唯有《牛棚杂忆》可以相比的真正的自传。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季羡林先生从当时的满洲国乘火车赴德国留学,一去就是近十一载,作者称这是自己“旧生命的结束。新生命的开始”。本书详细记录了自己在轰炸和饥饿的交相压迫下学习吐火罗文的相对平静的留学生活、自己眼中的德国教授、房东、普通人的生命故事,以及在哥廷根小城管窥二战大事的种种洞见。《在敦煌》则是季羡林先生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句古训的实践。尤其是“行万里路”,除了青年时代留学德国、壮岁韶华游历印度,国内的敦煌、黄山、庐山、火焰山、天池、西双版纳、延边等地乃至台湾也都留下了他的脚踪,付诸文字,别有一份独特的观察、思考与洞见。《重返哥廷根》是季羡林先生在世界各国家的所见所闻。从1935年第一次的欧游,到六七十年代出访印度、非洲,后来去日本、泰国,重返欧洲,每次出游,或访学,或交流,作者都有自己独到的观察与记录。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有谁没有手呢?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手,已经平凡到让人不再常常感觉到它的存在了。然而,一天黄昏,当我乘公共汽车从城里回家的时候,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却强烈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最初只是坐在那里,看着一张晚报。在有意无意之间,我的眼光偶尔一滑,正巧落在一位老妇人的一双长满老茧的手上。我的心立刻震动了一下,眼光不由地就顺着这双手向上看去:先看到两手之间的一个胀得圆圆的布包;然后看到一件洗得挺干净的褪了色的蓝布褂子;再往上是一张饱经风霜布满了皱纹的脸,长着一双和善慈祥的眼睛;最后是包在头上的白手巾,银丝般的白发从里面披散下来。这一切都给了我极好的印象。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它像吸铁石一般吸住了我的眼光。老妇人正在同一位青年学生谈话,她谈到她是从乡下来看她在北京读书的儿子的,谈到乡下年成的好坏,谈到来到这里人生地疏,感谢青年对她的帮助。听着她的话,我不由深深地陷入回忆中,几十年的往事蓦地涌上心头。在故乡的初秋,秋庄稼早已经熟透了,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长满了谷子、高梁、老玉米、黄豆、绿豆等等,郁郁苍苍,一片绿色,里面点缀着一片片的金黄和星星点点的浅红和深红。虽然暑热还没有退尽,秋的气息已经弥漫大地了。……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季羡林散文新编之季羡林生命故事五种》季羡林 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