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五十大话/贾平凹作品》贾平凹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五十大话/贾平凹作品》贾平凹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丹凤。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浮躁》《废都》《土门》《怀念狼》《秦腔》《高兴》《古炉》《带灯》等,诗集《空白》及散文集《商州三录》《心迹》《月迹》《天气》等,另有多部书画集出版。曾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法兰西金棕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首届 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 奖、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国内外奖项四十余种。作品被译为英、法、德、瑞典、俄、日、韩、越等文字在国外出版三十余种。

【编辑推荐】

《贾平凹作品20:五十大话》收录贾平凹多年创作的散文作品,如:《友人杨毓荪》、《江浙日记》、《拓片闲记》等。内容丰富,不仅尽心袒露所行所思、所爱、所痛,且篇篇可见其大情怀、大智慧,可见其古朴的性灵和古雅的趣味,文字朴素而有韵味,老到精粹,从容不迫,已臻炉火纯青之境。

【名人的书评】

【五十大话/贾平凹作品的书摘】

那天夜里见省委宣传部沈晖副部长和吴天行处长,印象是非常好,他们不庄严,大家就活泛了。为官为文,只要是真味,就更显出人格的魅力和职业的魅力。今早吴处长提出要陪我们去宁波,倒盼望同他一路,也可了解更多的东西。这是位硬派小生,相貌和性格全然不像南方人。他谈了对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谈了各市县政坛上一些人物的故事,颇有见地而风趣。到宁波后,宁波宣传部、文联等部门的负责人已在 文艺大厦 等候。饭后,住新芝宾馆。安排了在宁波的活动,吴就返回杭州。这里具体接待我们的就是市文艺处长赵晓亮了。

宁波我从未来过,但在西安见过几位宁波人,都在说着听不懂的语言,突然置身于宁波,如同到了国外。宁波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很有经商的传统,民间有 无宁不成市 之说,上海即是宁波人和苏北人为主要力量开发起来的,现在几乎每户宁波人家都有上海的亲戚。据说,每年清明扫墓,上海有近二十万人拥回宁波。海外的巨富如包玉刚、邵逸夫,就是宁波人。另外,宁波人的智商高,得益于民间有重视教育和重视读书藏书的传统,所到一地,房屋造得最好的必是学校,而国内闻名的天一阁藏书楼便就在宁波城里。宁波的历史、地理、风物和人文环境都是极优越的,但宁波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只是近四五年光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前,这里是不如广东沿海地区,即是在本省,也不如温州。南巡讲话之后,宁波抓住了时机,潜龙一跃冲天,这是所见到的宁波人最自豪的话题,而且几乎是人人自负,说如果四五年后我能再来,宁波又不是今日的宁波了。综观江苏浙江的经济奇观,都是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发生的。一个领袖人物的决心,一项国策的制定,其作用是何等大呵,尤其在目下的中国。美国的约翰·奈比斯特就曾说过: 承认个人的作用是二ooo年的大趋势的主线。

但是,同样是一个中国,同样是学习贯彻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江浙地区能及时地抓住时机,而中西部则抓而不紧或未抓出什么大的发展。这除了历史和地理的硬件原因外,中西部的干部群众也追查检讨认识到重要的一点是:思想跟不上。思想跟不上关键在于思维的差异。而思维恰是在独特的文化中形成的。正是沿着这种思考轨迹,我提出一定要去看看宁波的镇海口,那里有可歌可泣的抗倭英法日的业绩,也有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大陆的历史;去看看天一阁,了解了解民间的真正的 耕读传家 是什么样子;又托人寻找宁波籍在海外的大富巨贾的发迹资料。

因天一阁就在城中,下午就是参观。时天色灰黄,略有小风。天一阁已扩建成一个很大的文物保护区,七拐八转寻到天一阁原楼,楼上已不藏书,空落落的静寂在那里。院中香樟森森,假山下池水沉沉。这就是天一阁!朝代更替,世事沧桑,天一阁是宝藏着书魂的,多少文豪来到这里,寻找的就是这个魂,要得的就是一种气。任何轻佻浮浪之徒进入寺庙就缩手缩脚,不敢喧哗,这里不是寺庙,同样使凡来者都悄声敛口,不敢张扬。据说题写遍了天下名胜的郭沫若来阁上,管理人员让书写天一阁三个字,他到底还是没写。我立于楼前,身定思游,想这楼上都藏过什么书,书是何人所写,一人收藏万众护佑,朝朝代代视为珍宝,我这个写书人应该怎样写书?

入展室看资料,有三件事颇多感叹。

一、范钦的身份为明兵部右侍郎。绍兴城还有一个私人藏书楼叫古越藏书楼,主人也是兵部官员。兵部的人却藏书!

在扬州的时候,见过许多名园,都是当年盐商私宅。盐商有巨资,一是交结了一批当世的文人名士,一是不惜重金大兴土木建私家园林,而文人名士就来为园林设计筹划。这种现象,你可以说这些盐商附庸风雅,也可以说那些文人名士攀附富贵,但毕竟正是这一现象才为国家留下了一笔园林艺术财产。商人并不是只会挣钱的动物,其中懂政治懂艺术的大有人在,社会发展到今日,尤其是这样。

兵部右侍郎喜欢藏书,在当时民间藏书风盛之下仅是一个佼佼者。据方志记载,南宋省境内著名藏书家和藏书楼,就有陆宰的双清堂、陆游的书巢与老学庵、石公弼的博古堂等十八处。此外,藏书过万卷的还有会稽的石邦哲、鄞县的张瑞和楼钥、镇海的曹盅、上虞的李光李孟。今人收藏风也炽,多是古董,又多纯为经济价值考虑,藏书者极少,即使藏书,也多收集古籍珍本,还是为了赚钱。回头看范钦,家资耗尽购书,一藏数十万册,是真藏书人。

二、书楼有禁牌数幅,虽未详细摘录,大致是醉酒者不能登楼,手不洁者不能取书,家人不得私自领外人登楼,即使家人不经允许者也不能随便登楼等等,惩罚的方式有一条是凡有违者则以轻重而取消不同形式的祀祖的资格。仅此一斑,可见古人对书的爱护。

三、有文字记载,说是范氏后人在分家时,有兄弟两人,别的财产好分,唯藏书难一分为二,遂定下得书者不得一百两银子,老二的媳妇寡居,便得百两银子而去。寡妇便被人嘲笑了数百年。

从天一阁返回宾馆,沿街见店铺饭堂娱乐厅也有以天一为名者,似觉不妥。范钦造藏书楼,书楼最怕火灾,以古句 天一生水 取其吉利,若用之店铺饭堂,为的是发财,却水不能生金,而是金要生水了,若用之娱乐厅,则有养妓招嫖之嫌呢。

P44-46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五十大话/贾平凹作品》贾平凹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