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君子三讲"文集》余秋雨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著有《文化苦旅》《北大授课》《君子之道》《冰河》等。他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中国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读书人书奖、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近十年来,他凭借着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资源,投入对中国文脉、中国美学、中国人格的系统著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机构一再为他颁奖,表彰他 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 ,是 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
自二○○二年起,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联合国中国书会讲授 中华宏观文化史 、 世界坐标下的中国文化 等课题,每次都掀起极大反响。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 余秋雨大师工作室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 秋雨书院 院长、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文化顾问、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从《文化苦旅》到《君子三讲》,文化导师余秋雨几十年守护传统文化,终成总结性成果。三卷本深入浅出,解读中华文化基因,弘扬君子正气,教你如何做一个合格、理想的中国人:
修身卷《君子之道》——耗费心血、阅遍文明的总结性论著,独家解剖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
问学卷《北大授课》——轰动海峡两岸,多年畅销不衰,值得每个华人捧读的中华文化史定本。
传奇卷《冰河》——首部长篇小说,浓缩上千年世态人情,以传奇故事回答何谓 君子 。
上市后广受好评、畅销不衰,在海峡两岸引发热议,白先勇致敬之作《君子之道》、马英九台北书市首购之书《北大授课》、长篇小说初创《冰河》,集合余秋雨近年经典之作,追踪从传统文化源流到当代社会大量艰涩话题的大师之声。
精装修订,适于收藏,随书附赠主题笔记本。
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或者说,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
——白先勇
这个时代是大争议出大成就,我们有幸就遇到了一批大人物。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得风气,开生面。他的有关文化研究蹈大方,出新裁。他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
——贾平凹
余秋雨先生每次到台湾演讲,都在社会上激发起新一波的人文省思。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变成了余先生诠释中华文化的读者与听众。
——高希均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荣誉教授
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他三次来美国演讲,无论是在联合国的国际舞台,还是在华美人文学会、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大学或国会图书馆的学术舞台,都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搭建了新的桥梁。他当之无愧是引领读者泛舟世界文明长河的引路人。
——何勇联合国中文组组长
序
二〇〇五年四月十二日下午,我应邀到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演讲。图书馆根据当地华文读者的要求,给我出了一个题目:写作的脚步。意思很明白,要我着重讲述历险数万公里边走边写的体会。我觉得那些体会都已经写在书里了,不必重复,而我当时最想在国际场合讲述的,是中华文化的集体人格。因此就与他们商量,把讲题改成了 君子的脚步 。
后来在哈佛、耶鲁、马里兰等大学巡回演讲,也是围绕着这个课题。在哈佛演讲后,我与该校几十位退休的华裔教授座谈了两个晚上。他们一致认为,以 君子之道 为入口来讲述中华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波士顿森林别墅中的美好夜晚,大家一边喝茶一边畅谈着 古之君子 ,真是愉快。
我现在有关君子的论述,就是在那些演讲后整理的部分书面资料。
回想那天在国会图书馆演讲时,一位副馆长热情地说,我是他们历来邀请的演讲者中第一位中国大陆学者。在我之前,只有一位高官去过。因为是第一位,图书馆在演讲前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那就是,由图书馆的亚洲部主任和另一位官员,推着一辆金属架的运书车,绕场一周。车上,全是他们馆藏的我的著作。运书车推过的通道两边,听众们排排起立,以目光迎送。这场面,让我有点感动。
运书车最后终于推到了我的面前。我一看,立即与同去的妻子交换了一个眼色。妻子轻笑了一下,便用手指竖放在唇前。这是因为,车上有很大一部分是盗版书,但妻子希望我不要当场说破。
之前在美国的很多华文书店也看到过不少我的盗版书,还有一些署着我的名字却无一字出于我手笔的书,应该叫伪版书。一看就知道,全都出自我们国内。真不知道那些神通广大的盗版集团如何打通了海外的管道,居然把美国的国会图书馆也给骗了。
比盗版和伪版更严重的是,多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也处于普遍的误读状态,其中包括不少学者。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误读。
这就像一个人,如果无法讲清楚自己是谁,那么,不管做什么事,对人对己都会是隔阂重重。因此,古希腊神庙墙壁上刻的那句哲言,永远让人惊悚: 人啊,认识你自己!
我说过,欧洲文艺复兴千言万语,其实只是轻轻问了一声: 我是谁? 此问一出,大家都从中世纪的长夜中苏醒,霞光满天。
四、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个问题,既带有历史性、现实性,又带有理想性。
显然,这种集体人格必然与其他民族很不一样。 我可以再借一个外国人来说明这个问题。 这个人我说过多次,就是那位十六世纪到中国来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他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数十年精深和全面的研究,很多方面已经一点儿也不差于中国文化人,但我们读完长长的《利玛窦中国札记 》(China in Sixteenth Century:The Journals of Mathew Ricci)就会发现,最后还是在人格上差了关键一步。那就是,他暗中固守的,仍然是西方的 圣徒人格 和 绅士人格 。
与 圣徒 和 绅士 不同,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模式,是 君子 。中国文化的人格模式还有不少,其中衍伸最广、重叠最多、渗透最密的,莫过于 君子 。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庞大民族在自身早期文化整合中的 最大公约数 。
君子 ,终于成了中国人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世界上的其他民 族,在集体人格上都有自己的文化标识。除了利玛窦的 圣徒人格 和 绅士人格 外,还有 骑士人格 、 灵修人格 、 浪人人格 、 牛仔人格 等等。这些标识性的集体人格,互相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 很难通过学习和模仿全然融合。这是因为,所有的集体人格皆如 荣格所说,各有自己的 故乡 。从神话开始,埋藏着一个遥远而深沉的梦,积淀成了一种潜意识、无意识的 原型 。
君子 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雏形古已有之,却又经过儒家的选择、阐释、提升,结果就成了一种人格理想。儒家先是谦恭地维护了 君子 的人格原型,然后又鲜明地输入了自己的人格设计。 这种在原型和设计之间的平衡,贴合了多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选择,因此儒家也就取得了 独尊 的地位。
不少中国现代作家和学者喜欢用激烈的语气抨击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揭示丑恶的 国民性 。看似深刻,但与儒家一比,层次就低得多了。儒家大师如林,哪里会看不见集体人格的毛病?但是,从第一代儒学大师开始,就在淤泥中构建出了自己的理想设计。
这种理想设计一旦产生,中国文化的许许多多亮点都向那里 滑动、集中、灌注、融合。因此, 君子 两字包罗万象,非同小可。儒家学说的最简捷概括,即可称之为 君子之道 。甚至,中国文化的钥匙也在那里。
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这也就是说,人格在文化上收纳一切,沉淀一切,预示一切。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对后代的遗嘱。最好的遗嘱,莫过于理想的预示。后代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中国文化由儒家作了理想性的回答:做个君子。做个君子,也就是做个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我一直认为,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
如果说,文化的最初踪影,是人的痕迹,那么,文化的最后结晶,是人的归属。
五、 小人 的出现
儒家在对 君子 进行阐述的时候,采取了一种极为高明的理论技巧。那就是,不直接定义 君子 ,只是反复描绘它的对立面。
君子 的对立面,就是 小人 。用一系列的否定,来完成一种肯定。这种理论技巧,也可称之为 边缘裁切法 ,或曰 划界确认法 。这种方法,在逻辑学上, 是通过确认外延,来包围内涵。
因此, 小人 的出现,对 君子 特别重要。其实不仅在理 论概念上是这样,即使在生活实际中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小人,君子就缺少了对比,显现不出来了。
小人 ,在古代未必是贬义,而是指向着一些低微的社会地位和生态群落。诚如俞樾在《群经平议》中所说: 古书言君子、小人,大都以位言,汉世说如此。后儒专以人品言君子、小人,非古义也。
但是,生态积淀人品。终于,这组对比变成了人品对比。我认为, 后儒 的这种转变,亦合 古儒 之意。
君子和小人的划分,使君子这一人格理想更坚硬了。在汉语中, 人格 之 格 ,是由一系列拒绝、摆脱、否决来实现的。在君子边上紧紧贴着一个小人,就是提醒君子必须时时行使推拒权、 切割权,这使君子有了自立的框范。
君子和小人的划分,并不一定出现在不同人群之间。同一群 人,甚至同一个人,也会有君子成分和小人成分的较量。我说过, 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潜伏着不少君子和小人的暗斗。这也就构成 了我们自己的近距离选择。唐代吴兢在《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 王》中说:
君子、小人本无常。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则为小人。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这就说得很清楚了,其间的区分不在于两个稳定的族群,而在于我们内心的一念之差,我们行为的一步进退。我觉得这种思想,与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存在主义哲学中有关 由选择决定人的本质 的论述颇为相近,却又早了萨特那么多年。 儒家让君子和小人相邻咫尺,其实也为人们提供了自我修炼 长途中的一个个岔道,让大家在岔道口一次次选择。然后,才说得上谁是君子。君子,是选择的结果。小人,是儒家故意设定的错误答案。设定错误答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选错,而是为了让你选对。
六、有效遗嘱
儒家对后世的遗嘱——做君子,不做小人,有没有传下来呢? 传下来了。而且,传得众人皆知。只要是中国人,即使不通文墨,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而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如此普及千年,如此深入人心,实在是一种文化奇迹。
由此,儒家的遗嘱,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 这一现象传达了一个奥秘,那就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遗嘱,总是与做人有关。
回想一下,孔子本来是有完整的计划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一辈子下来,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不仅自己没有达到, 而且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十余年辛苦奔波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都没有效果。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 齐家 也成了一种自嘲。最后,他仅有能抓住的,只有修身,也就是让自己 做个什么样的人。因此,他真正实践了的结论,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 修身 本是他计划的起点,没想到,起点 变成了终点。
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
因为与人人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效遗嘱。 一定有人不赞成,认为君子之道流传那么久,产生真正完美君子的比例并不高。因此,不能认为 有效 。这种观点,把理想人格的设计和引导当作了 应时配方 。其实,人类历史上任何民族的理想人格设计,都不具备 即时打造、 批量生产 的功能。君子之道也一样,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产生 见贤思齐 、 景行行止 的向往,而不是在当下急着搭建一个所谓 君子国 。过程比终点重要,锻铸人格的过程不应该中断,而一个匆促搭建的 君子国 ,肯定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