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朝花夕拾野草/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鲁迅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朝花夕拾野草/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鲁迅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贾平凹,一九五二年出生于陕西丹凤县棣花镇,一九七四年开始发表作品,一九七五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延河》《美文》杂志主编。出版作品有《贾平凹文集》二十四卷,代表作有《废都》《秦腔》《古炉》《高兴》《带灯》《老生》《极花》《山本》等长篇小说十六部,中短篇小说《黑氏》《美穴地》《五魁》及散文《丑石》《商州三录》《天气》等。作品曾获得国家级文学奖五次,即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另获施耐庵文学奖、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冰心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老舍文学奖、当代文学奖等五十余次。并获美国 美孚飞马文学奖 、法国 费米娜文学奖 、香港 红楼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 、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作品被翻译出版英、法、德、俄、日、韩、越文等三十余种。被改编电影、电视、话剧、戏剧二十余种。

【编辑推荐】

《朝花夕拾野草/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中的10篇散文,比较完整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约30年的生活道路和经历,描绘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各种生活画面和人物场景。生动再现了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现象,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生活及当时社会现实的重要文字资料。其文笔隽永深沉,堪称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之作。

【名人的书评】

【朝花夕拾野草/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的书摘】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类散文合集,共有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定名《朝花夕拾》。

这十篇散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约三十年的生活道路和经历,描绘了他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各种生活画面和人物场景,生动再现了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现象,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生活及当时社会现实的重要文字资料。其文笔隽永深沉,堪称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之作。

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多篇散文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朝花夕拾》都是一些 回忆的记事 ,是一种 在绝望中寻求 的心灵追忆,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中国生活隽永的回忆。也许正因为这种美好的记忆,是鲁迅先生在 绝望现实 中还能够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根源,才使得其不致于在 黑暗 中沉沦。也许正是凭借思想的深远所具有的 复活 的力量,遥远的记忆才能变得鲜活:百草园和五猖会式的乐园世界、英雄一般的少年闰土形象、带来快乐的长妈妈、让人景仰的藤野先生、孤耿的范爱农……所有或美丽或狰狞的成长意象,繁复地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成为1926年鲁迅一个意义巨大的视野。也许正是在追忆中,鲁迅获得了一片对于自己一生成长的新的认识和表达的净土。

与一般人印象中 怒目金刚 式的斗士不同的是,透过《朝花夕拾》,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鲁迅先生,一个从孩子的视线出发,隐去其惯常的愤怒和绝望,而诉求于自己的体验和抒情的,关于成长和关于成长的回忆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朝花夕拾》不仅属于所有正在成长的孩子,更属于那些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们。如果我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遵从自己心性中自然的创造力,那么,它也将仍然是属于我们的成长故事!

《野草》所收的二十三篇散文诗,都作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作者在1932年回忆说: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能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因为生命是自己的,又全由自己负责,所以不惜以自己为实验,解剖自己,连同肉体和灵魂,一并展示给人看——无论是高尚的、还是已经被扭曲了的。

这解剖的刀就是他自己手中那支犀利、冷峻的笔。他用这支笔描绘出了那些在残酷的压榨下变了形的肉体和灵魂,并且想借助它为彷徨中的灵魂指出一条生的道路,他将自己的这种愿望赋予在《野草》中。

《野草》从它诞生起,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几乎一致认为,这是现代文学史中一部非常难懂的作品。主要的原因除了它包含的内容很深以外,还有一点,就是鲁迅先生在《野草》里采取了一个比较特殊的表现方法,就是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鲁迅那种独特的追求,造成了艺术传达的幽深和神秘,使《野草》具有一种神秘美。

在《野草》里,鲁迅通过编造一个故事,制造一个气氛,构成象征的世界,来暗示作者的思想精绪,比如《秋夜》《雪》《腊叶》。还有一些篇章,是通过幻想中带有真实与想象纠缠的故事,构成象征的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哲学。

有一类作品在《野草》里比较多,就是借物抒怀,这跟一般的借物抒怀不一样,它把物象象征化了,《秋夜》里写 我家的后园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 ,就是为了强调那种倔强。

所以说鲁迅在《野草》里有自觉的创新意识,他开辟了现代小说,也开辟了现代散文的写作。《野草》就是中国现代散文诗开山性的果实,到现在为止,经过这么多年,还没有什么散文诗作可以超过《野草》。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会时的旧事,便问他: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

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

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时是子英来约我的,说到横滨去接新来留学的同乡。汽船一到,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子(仔)细地看。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检验完毕,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须上火车。不料这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子,乙要丙去坐,作揖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自己不注意,也许又摇了摇头。然而那群雍容揖让的人物中就有范爱农,却直到这一天才想到。岂但他呢,说起来也惭愧,这一群里,还有后来在安徽战死的陈伯平烈士,被害的马宗汉烈士;被囚在黑狱里,到革命后才见天日而身上永带着匪刑的伤痕的也还有一两人。而我都茫无所知,摇着头将他们一并送上东京了。徐伯荪虽然和他们同船来,却不在这车上,因为他在神户就和他的夫人坐车走了陆路了。

我想我那时摇头大约有两回,他们看见的不知道是那(哪)一回。让坐时喧闹,检查时幽静,一定是在税关上的那一回了,试问爱农,果然是的。

我真不懂你们带这东西做什么?是谁的?

还不是我们师母的? 他瞪着他多白的眼。

到东京就要假装大脚,又何必带这东西呢?

谁知道呢?你问她去。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这军政府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款二百元。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情形还是不行,王金发他们。 一个去年听过我的讲义的少年来访我,慷慨地说, 我们要办一种报来监督他们。不过发起人要借用先生的名字。还有一个是子英先生,一个是德清先生。为社会,我们知道你决不推却的。

我答应他了。两天后便看见出报的传单,发起人诚然是三个。五天后便见报,开首便骂军政府和那里面的人员;此后是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

这样地骂了十多天,就有一种消息传到我的家里来,说都督因为你们诈取了他的钱,还骂他,要派人用手枪来打死你们了。

别人倒还不打紧,第一个着急的是我的母亲,叮嘱我不要再出去。但我还是照常走,并且说明,王金发是不来打死我们的,他虽然绿林大学出身,而杀人却不很轻易。况且我拿的是校款,这一点他还能明白的,不过说说罢了。

果然没有来杀。写信去要经费,又取了二百元。但仿佛有些怒意,同时传令道:再来要,没有了!

不过爱农得到了一种新消息,却使我很为难。原来所谓 诈取 者,并非指学校经费而言,是指另有送给报馆的一笔款。报纸上骂了几天之后,王金发便叫人送去了五百元。于是乎我们的少年们便开起会议来,第一个问题是:收不收?决议日:收。第二个问题是:收了之后骂不骂?决议日:骂。理由是:收钱之后,他是股东;股东不好,自然要骂。

我即刻到报馆去问这事的真假。都是真的。略说了几句不该收他钱的话,一个名为会计的便不高兴了,质问我道:

报馆为什么不收股本?

这不是股本……

不是股本是什么?

我就不再说下去了,这一点世故是早已知道的,倘我再说出连累我们的话来,他就会面斥我太爱惜不值钱的生命,不肯为社会牺牲,或者明天在报上就可以看见我怎样怕死发抖的记载。

然而事情很凑巧,季茀写信来催我往南京了。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说:

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

我懂得他无声的话,决计往南京。先到都督府去辞职,自然照准,派来了一个拖鼻涕的接收员,我交出账目和余款一角又两铜元,不是校长了。后任是孔教会会长傅力臣。

报馆案是我到南京后两三个星期了结的,被一群兵们捣毁。子英在乡下,没有事;德清适值在城里,大腿上被刺了一尖刀。他大怒了。自然,这是很有些痛的,怪他不得。他大怒之后,脱下衣服,照了一张照片,以显示一寸来宽的刀伤,并且做一篇文章叙述情形,向各处分送,宣传军政府的横暴。我想,这种照片现在是大约未必还有人收藏着了,尺寸太小,刀伤缩小到几乎等于无,如果不加说明,看见的人一定以为是带些疯气的风流人物的裸体照片,倘遇见孙传芳大帅,还怕要被禁止的。

我从南京移到北京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证据。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 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 中间忘掉两句,末了是 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爱农先是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他已经很少和人们来往,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

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 他时常这样说。P6-9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朝花夕拾野草/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鲁迅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