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图本徐志摩传/中国现当代作家传》姜涛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姜涛,1970年生于天津,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后弃工从文,改读中文系研究生。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留系任教,曾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
这本《图本徐志摩传》由姜涛著,试图展现徐志摩短暂生涯的多个侧面,将他置于各种 游戏场域 的交集,梳理他的写作、生活、思考与他所处的时代状况、时代问题之间的关联。虽然不能 免俗 ,也要叙说一下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感情纠葛,但感情背后思想的线索,仍然可以寻觅。
现代作家传记坊间已有多种,为何还要出这套书?和以往的作家传记相比,这套书有什么特色?我看有这么四点。
一是图文互动。这套书命名为 图本传记 ,因为有大量的 图 。不是新画的插图,而是老照片。每本书的编写过程,编者都花费很多精力去搜寻有关传主的各种照片资料。这套书在 图 这方面是下了大工夫的。照片在书中不是文字的附庸或者补充,而是经过精心的编排,其本身就构成书的主干部分,和文字同等重要。图与文互动映照,互为阐释,更生动也直观地叙说传主的生平。那些斑驳陈旧的老照片不光为了 好看 ,也是为了制造浓厚的历史现场感,给人某种冲击,加上文字的点拨,读者就愈加真切地感受到传主及其所处的时代的那些情味。
二是回归日常。和常见的以褒扬颂赞为主的评传不同,这套传记更注重把作家看做是特定时代中有个性的生命体,是 人间的 作家,而不是超人。编者不拒绝传主的日常表现、逸闻琐事,格外留意捕捉一些生活细节、性格侧面,甚至某些独异的品性。这会和我们通常对这些作家的认识有些 落差 ,但阅读的兴趣反而由此生发。即使鲁迅这样的大作家,也不见得老要对他仰视,有时采取平视,会让人觉得亲切,能触摸到他生活化、人情味的一面,也就可以更放松地走近文学巨人。对传主的生活与心性的描写越是具体而丰富,也就越有利于对他们创作的深入了解,帮助读者进入作家的世界。
三是史家笔法。这套书虽然面向普通读者,却有厚实的学术支持,有史家的眼光与方法。编撰者都清楚意识到,现代作家传记的写作其实就是文学史研究的一支,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是前提,而且因为立足真实,还可以纠正或补充文学史之不足。这套书搜求与考证了许多历史资料,补正了以往文学史对相关作家评价上的某些偏失,丰富了对文学史的理解。丛书还吸纳了当前学界对相关作家研究的很多新的成果,显现出鲜明的学理追求。这套书既注重对传主创作生涯的轮廓勾勒,又有历史细部的体察,所唤起的是一种知性与感性的交织。读这样的传记能得到灵魂游历的快感,又有睿智的启迪。
四是优美可读。这套书各册出自不同编者之手,他们都是有建树的学者,彼此风格不同,共同的都很注重和读者平等交流,用比较平实而活泼的笔调去引领读者。这种图本叙述方式既是文学的,又带有浓厚的 科普 特点,文学史研究专深的成果在这里终于转化为平易诱人的传记论说。这套书总让读者感到一种亲和力,仿佛可以和编者一起,在令人心旷神怡的传记林苑中游逛,触摸那些现代作家非同寻常的生活轨迹,体味他们的苦恼与欢乐,思索他们的经验与忠告,细察各种人生况味,增加生活的见识与乐趣!和那些作家 约会 ,不但加深了对他们创作的理解,还能感受某种精神的提升,对应我们自己的生活,也许可以在迷惘中得到启示,寂寞中领略抚慰,失意中获取鼓舞。
现代文学已经成为一种 新传统 。作为文学传统的相当重要的部分,是一代代众多作家的创作积存,保留着社会群体的共同记忆。其中一些作品经过时间的筛选,成为经典,占据着传统中显要的位置,对后世产生持续的影响。无论承认与否,现代文学 新传统 已经成为某种常识,或某种普遍性的思维与审美的方式,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为何需要阅读现代文学?就因为这是宝贵的资源,因为它在规范和制约我们的思想与感觉,我们必须了解 新传统 ,不断从当代的高度去阐释 新传统 。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现代作家传记,了解现代文学作品,就是认识与理解 新传统 的一种需要。阅读现代作家传记,可以拉近我们与现代经典的距离,更可以具体感触已经过往的那个世纪的风云,体验前辈先贤的精神气度。从传记角度去理解和阐释 新传统 ,也就是这套图本传记的编撰宗旨吧。
几年前,我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过一本《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作为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我在前言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表示我对传记阅读的期望。现不妨转录于此,贡献给读者,特别是接触到这套书的年轻的朋友们:
读传记常常让人陷入沉思:我们该怎样设计自己的人生?从杰出人物和成功者那里吸取经验,可能是最好的途径。年轻人大概都有自己的偶像,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充实而有意义,不妨就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偶像的选择不是追逐时尚,而是取法乎上,把那些真正能在思想、智慧和人格上不断激励我们、完善我们的人物,作为精神上的良师益友,学习的榜样。青少年时期多读一些杰出人物的传记,在接触人类精神高端的过程中张扬我们的灵性,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那会终生受益。
这就如同英国思想家培根所说过的: 用伟人的事迹激励我们,远胜一切的教育。
2010年5月5日于京西蓝旗营寓所
在中国现代作家、诗人中,徐志摩恐怕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不仅他的作品广为流传,他传奇的经历、曲折的情爱,更是一般大众阅读、关注的焦点。在某种意义上,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的徐志摩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代表浪漫文化,乃至小资情调的符号,散布于各种印刷读物和影视作品中,供少男少女们追捧、消费或厌弃。然而,徐志摩并不简单。正如他的诗歌在曼妙的歌吟之外,也不乏粗暴扬厉、泥沙聚下的风格,他的人生也有相当多的层面, 才子+情种 的形象,或许并不全面。事实上,作为一个诗人,同样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文学界、知识界,徐志摩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分子,通过一系列编辑、结社、演讲、组织活动,在他周边聚集了一个特定的知识分子群落,对于中国社会、政治的走向,他也有一整套自己的理解,并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最近,美国加州大学的奚密教授把徐志摩定位为一个文坛上的Game-Changer—— 改变游戏的人 ,就是一条很有启发性的思路。
对于这套图本传记丛书,主编温儒敏老师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图文互动,二是回到日常,三是史家笔法,四是优美可读。在尽量满足这四点要求之外,这部书稿也试图展现徐志摩短暂生涯的多个侧面,将他置于各种 游戏场域 的交集,梳理他的写作、生活、思考与他所处的时代状况、时代问题之间的关联。虽然不能 免俗 ,也要叙说一下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感情纠葛,但感情背后思想的线索,仍然可以寻觅。
姜涛
2011年5月3日
在浙江海宁,有个地方叫硖石镇。镇的两边有东、西两山,像一对恋人相望,中间有一条河流过,人称硖河。这里风景明秀,十分富庶,是大米和蚕丝的集散之地。镇上有一大户人家,姓徐,祖上是宋南渡时从汴京(今开封)迁到江南的,世代经商。到了20世纪初,已成为当地的首富。
徐家的主人叫徐申如,他为人精明、眼光远大,曾担任硖石的商会会长,除了继承祖上传下来的酱园、钱庄以外,还投资兴办了硖石电灯厂、蚕丝厂、布厂,在上海还有银庄票号,于沪杭一带的金融实业界小有影响。1908年,江浙两省筹建沪杭铁路,按原来的规划,火车从上海出发,直接开到杭州。徐申如以集资股东的身份,力争铁路改道经过硖石。当时镇上有人反对,还合伙捣毁过徐家,但徐申如坚持到底,最后顺遂了心愿。要发展经济,首先要开发交通,硖石后来的繁荣,多少要归功于这条 绕了弯 的铁路。
1897年,在徐氏老宅第四进院子的楼上,降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后来的诗人徐志摩。最初,徐申如给宝贝儿子取的名字是章塘,字槱森。 志摩 二字,是徐申如在儿子长大后又为他取的别号。作为家中的独子,幼年的诗人自然得到了不少长辈的疼爱,在山野和乡村中无忧无虑地成长,基本没什么波澜。后来,他在一篇散文中曾这样写道:
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山谷,湖,草地,是我的课室;云彩的变幻,晚霞的绚斓,星月的隐现,田野的麦浪是我的功课;瀑吼,松涛,鸟语,雷声是我的老师,我的官觉是他们忠谨的学生,受教的弟子。
将自然认作是开蒙的老师,这样的说法在浪漫派的诗人那里,当然屡见不鲜。但望子成龙的徐申如肯定不这样看,他对儿子的学业,从小就抓得很紧。徐志摩4岁人家塾读书,自5岁起师从一位古怪的老师——查桐轸,又字桐荪。这位老师学问很好,但十分邋遢,不刷牙,不洗头,也很少洗脸,据说他终其一生也没洗过一次澡,如此不讲卫生,真是相当罕见。跟着这样的老师读几年书,学生会受什么影响呢?长大后,徐志摩这样反省过自己: 因懒而散漫,美其称日落拓,余父母皆勤而能励,儿子何以懒散若是,岂查桐荪先生之遗教邪! 13岁的时候,徐志摩的眼睛近视了,家人为他配了副眼镜,他那戴金丝边眼镜的经典形象,此时也就大致确立了。第一次试戴的时候,天已昏暗,这个小孩仰头一望,突然看到一片伟大蓝净的陌生天空,还有千百只神眼闪闪发光,一直穿过眼镜直贯到他的灵魂深处。他不禁大声叫道: 好天,今天才规复我眼睛的权利!
戴上了眼镜,少年徐志摩重新认识了世界,也即将开始自己的 云游 了。1910年初,他离开家乡,来到杭州求学,进入了当时全省最有名气的杭州府中。在他的同学中,有个转学来的乡下少年,很是特别。大概由于环境的陌生,他总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宿舍中,都像蜗牛似的蜷伏,连头都不敢伸一伸出壳来。这个少年后来也出了大名,他就是作家郁达夫。
在郁达夫的眼里,和自己畏缩的情态相反,在同一级同一宿舍里,却有两位奇人十分活跃,总是交头接耳,跳来跳去,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其中的一个身体生得很小,而脸面却是很长,头也生得特别大,给人的感觉是, 这顽皮小孩,样子真生得奇怪’。让郁达夫诧异的是,这个 头大尾巴小 ,戴着金边近视眼镜的顽皮小孩,平时那样的不用功,那样的爱看小说,考起试来或作起文来却总是分数最高。俗话说:三岁看老。少年时代的徐志摩,聪明、好动、爱玩耍、兴趣广泛。成年之后,他性情也大致没变。过了十几年,郁达夫在北京又遇到了老同学,当年头大的小孩已游历了欧美,长于社交,但那种轻快磊落的态度,以及笑起来的样子,同记忆中那个顽皮小孩 一色无二 。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不少人出身贫寒,或年幼时家道中落,看见过世人的真面目,体验过人生的挫败与困顿,所以日后难免性格狂狷,思想激进。徐志摩则不同,出身于富商之家,从小衣食无忧,成人后除感情生活一波三折外,其他方面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生活上虽没极尽奢华,但基本也算处优养尊,所结交的也都是学者名流、绅士显贵。他的文化性格,他的行为方式,自然与那些 穷小子 不同。1923年,徐志摩在上海曾与好友胡适、朱经农,一同拜访了郭沫若,他们的见面,颇具戏剧性。在日记中,徐志摩记录了当时的一幕:
沫若自应门,手抱襁褓儿,跣足,敞服(旧学生服),状殊憔悴,然广额宽颐,怡和可识。入门时有客在,中有田汉,亦抱小儿,转顾间已出门引去,仅记其面狭长。沫若居至隘,陈设亦杂,小孩羼杂其间,倾跌须父抚慰,涕泗亦须父揩拭,皆不能说华语;厨下木屐声卓卓可闻,大约即其日妇。坐定寒暄已,仿吾亦下楼,,殊不话谈,适之虽勉寻话端以济枯窘,而主客间似有冰结,移时不涣。沫若时含笑谛视,不识何意。经农竞噤不吐一字,实亦无从端启。五时半辞出,适之亦甚讶此会之窘,云上次有达夫时,其居亦稍整洁,谈话亦较融洽。然以四手而维持一日刊,一月刊,一季刊,其情况必不甚愉适,且其生计亦不裕,或竞窘,无怪其以狂叛自居。
这真是一场尴尬的会面。本来,对于郭沫若的新诗,徐志摩很喜欢,读后还曾惊叹 华族潜灵,斐然竟露 。在早期的诗坛上,还有人将二人写作并举,分别代表新诗的不同阶段。但生活环境和经历的差别,使他们分属两种不同类型的作家,彼此之间的隔阂,也终难打破。有趣的是,比较一下他们年轻时的照片,海边赤裸的郭沫若,一身英武,一脸 狂叛 之气;徐志摩则显得温文尔雅,眼神里还不乏天真。P002-006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图本徐志摩传/中国现当代作家传》姜涛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