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李白自天而降 /小说家的散文》张炜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3年开始小说和诗歌创作。
作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远河远山》《柏慧》《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及《你在高原》等19部;散文《张炜散文年编》20部;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午夜来獾》;诗《松林》《归旅记》等。201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48卷本《张炜文集》。
1999年《古船》分别被两岸三地评为 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 和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作者与《九月寓言》分别被评为 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十作家十作品 。《声音》《一潭清水》《九月寓言》《外省书》《能不忆蜀葵》《鱼的故事》《丑行或浪漫》《少年与海》《刺猬歌》等作品分别获得多种奖项。新作《你在高原》获鄂尔多斯文学大奖、华语传媒杰出作家大奖、中国出版集团特别奖、茅盾文学奖、《亚洲周刊》年度华文小说之首等十余种奖项。
《李白自天而降(精)》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的散文精选集。张炜是一位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的作家。他的文字深沉、细腻,立足于理想中的乡土与传统的道德立场,充满着人文关怀与哲思。这里的散文从思想的和现实两方面展现了的自然情怀和人文情操,浸染着作家细腻的情感。
携一本书游走
我小时候,大概是刚能阅读一点文学作品的年纪,读过一本没有封皮的书。这本书严格讲只是一部残卷,因为前后都撕去了一部分,最前边一篇的题目只剩下三个稍大一点的字: 暴风雨…… 所以我连这篇作品叫什么名字都不得而知,更不用说整本书的书名了。
这部残卷让我如痴如迷。它写了俄罗斯莽林,写了猎人和林中各色居民的生活,更写了无数的动物。这些处处洋溢着浓烈林野气息的文字,绵绵无尽的天籁,把我深深地笼罩和吸引了。
我当年也生活在林子里,那是海边的一处国营林场,林场又连接了几万亩滨海自然林和无边的荒野。书中景物与现实生活或可作比,我生活于其中的这片林野虽然远没有书中那么苍茫,但对我而言也足够浩大了。最为不同的是林子里活动的人和动物:身边的林子没有那么多凶猛的大型动物,也没有那么多出生入死的职业猎人,更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故事。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诱人的生活之窗。透过这扇窗户,我看到了世界上另一片神奇的土地。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神思一直跟着书中的人物和动物,几乎寸步不愿分离,一起痛苦,一起欢乐。那些猎人的枪散发出的硝烟味,时不时地从我的鼻孔前飘过,让我永难忘怀。
这些文字让我入迷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它讲述的传奇故事,它展示的生活内容。时至今日,在经历了漫长的文字生涯之后,或许让我想得更多也更明白:一切绝非那样简单。这部残卷传递出的是更为复杂和丰富的东西,它难以言喻,这或可称之为一位苏俄作家所独有的生命气质与文学个性。如果仅仅是一则则曲折的故事,大概不会有那样的魔力。
因为它是一部残卷,作者是谁,书名为何,我一直不知道。
那是一个书籍奇缺的年代,能够遇到这样一沓好文字真是太幸运了。可我当时毕竟还读了许多其他的书,这其中也不乏经典,最难忘最着迷的却是这样一部残卷。我的写作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它的影响,比如我常常讲述林子里的故事,这也是我的少年经历;更有趣的是,我笔下的人物也常常要背一杆枪。的确,我当年也看到了很多猎人,并曾经跟着他们在林中窜跑。林中生活和一些人的行迹让我如此难忘,当然是受到了那本残卷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深深地感激着一位不知名的苏俄作家。
十几岁的时候,我不得不离开海边林野,一个人在半岛地区游荡。我有一个背囊,里面装的全是自己的必需品,这当中永远有着这本残卷,外加我写成的一沓沓稚嫩的文字。
由于太喜欢这本书了,我曾不止一次将它借给旅途上的文学朋友。我希望他们也像我一样喜欢,我们能够一起分享这道精神与文学的盛宴。这是怎样愉快的时刻。这使我们有机会一起畅谈林野和文学——那时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那是多么难忘的日子。
万分可惜的是,有一次远行,我把这本书遗在了一位朋友那儿,归来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它了。生活匆促多艰,我当时站在路边,觉得两手空空,一贫如洗。后来许多年,我都尝试着寻找这部书,但一直没能如愿。
就这样,我失去了它。
我牢牢地记住了书的内容。我经常想念它,如同想念一位儿时的挚友。
我去城市上学,然后到了更大的城市工作。我最终从事专业写作,并且写出了上千万字。不一定什么时候,我会突然想到这部残卷。在深夜,偶有失眠时,我会想起它。
不难想象,我仍然没有终止寻找,还在一次次做着努力。问题是我弄不清这部残卷的书名与作者。转过了多少图书馆,长时间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目前。这真的是太难了。我差不多不再抱有那个希望了。
互联网时代来临了。我可以在网上搜索。但没有书名也没有作者,这道难题并不好解。
一个好朋友听我说过这部残卷。他不仅是一个极为认真仔细的人,而且精于网事。某一天,在我完全没有预料、没有指望的情势之下,他竟然发来了一则短信,上面报告了一个喜讯。我一开始不敢相信,电话里交谈了一会儿,详细说到了一些内容,让我心里一阵滚烫。我们笃信不疑:是的,是它,这一回真的找到了。
找到了少年之梦、儿时挚友,一个曾经伴我游走四方的挚友……这一夜差点失眠。
朋友迅速将从旧书网上求购的仅存几本的书寄给了我。五成新。中短篇小说集。书名:《猎人的故事》;作者:阿拉米列夫。首篇:中篇小说《暴风雨前》。它出版于1957年的作家出版社。书的扉页上有作者的黑白照片,让我久久端详——有些瘦削的长脸膛,深邃的目光。
从作者简介中得知,他生于1897年,仅仅活了57岁。
2015年4月23日
从冬天到春天
——关于德华的笔记
朋友将这件事(《你在高原》即将完成)透露出来,大概等于催促我快些将它做完。这一大堆文字放在手里的时间也的确太长了,到底有多长,差不多要扳着手指算一下了。二十年或更长。好像唯独这次写作不是为了出版一样,这和其他写作时的情形完全不一样。不是写得太慢或迟迟完成不了,不是这样。这其中有许多连自己也讲不清楚的原因。放在手边的时间越长,也就越不急于让它问世了。好像只有一遍遍抚摸这些手稿才算真正拥有。
德华是个认真的人,他在电话中鼓励我早点拿出来。但我不可能再加快速度,因为对这十本大书来说,已经到了最后沉淀的时间。这需要慢一些,再慢一些。许多年一直在埋头做这个事情,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为了它彻夜工作,简直有用不尽的热情和精力。这在今天回想一下会觉得很奇怪。现在不同了,现在开始冷却下来。
已经多次与德华商讨它。我信赖这个几十年的朋友。我知道自己在犹豫什么,其中一直就有这样一个念头:既然是几十年的劳动,就要找一个几十年的朋友合作才好。
到底是分开出版还是一次性出版,这是个难以做出的决定。五百多万字,发行和阅读都将是个难题。可是它的每一部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尽管也可以分开来阅读。是的,这十部书严格讲只是 一本书 ,而不是 系列小说 。它最完美的问世方式当然是一次性印出。建明也支持这样做。对出版方来讲,这可能需要勇气吧。
(2008年11月16日)
占敏关于《人的杂志》谈了许多意见。他看到打印稿时惊呼: 十八年前我就看过原稿,你现在还一直改? 这么长的文字,真的难为他了。不过我十分希望听到他现在的看法。而今他除了赞扬,还有尖锐至极的意见,足够我好好反思了。他的一些观点与德华复述过,这让德华更加期待全部十本的打印稿了。
占敏的赞誉也许过分了,但这多少增加了我的自信。我并非时刻都是自信的,而在十八九年前,我是十分自信的。还记得那些夜晚,耳边全是海浪声和呼呼的北风。半岛的冬天冷极了,我一直在没有暖气的屋子里工作,脸像喝了烈酒一样通红。
另一些朋友十几年前或五六年前也看过一部分书稿,一直在为我的工作保密。这种事本来没有什么神秘的,只不过这个漫长的大劳动在完成之前似乎忌讳谈论它,一句都不想谈。这样我可以在稍长一点的时间里安心工作,少受或不受干扰。朋友的意见总能让我好好琢磨一番。好像在耗时漫长的劳动中,我能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变得谦虚。
我知道,当我将它交到德华手里时就是另一番意义了,因为对方毕竟是代表了出版社。 德华将于明年初来书院看部分打印稿。这段时间我将集中时间压缩文字,尽量使总的长度(按稿纸计)不超过五百万字。
(2008年12月11日)
看不出德华是一个重病在身的人,虽然面色略显苍白,但仍然像一个朝气勃勃的人,没有丝毫委顿。他和家人惊喜地穿行在松林里,愉快地吸着带松脂味的凉气。更多的时候是窝在屋里看稿。他在阅读中激动起来就会终止工作,然后约我到松林里漫步。由于书中写了许多上世纪50年代生人的故事,所以特别能引起他的共鸣。
他认为书中对一个亿万富翁的描写还不够。这个人曾经是一个壮怀激烈的青年,最后的人生走向却有些简单化或概念化。德华讲了不止一位他所认识的这一类人物,让我陷入深思。如果是这样一个人,他在今天拼命赚钱,那么其中的故事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出许多。这人是极软弱也是极顽强的,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要能够正视。他的亿万资产据自己说要有一些 伟大的使用 。一个概念化的 理想主义 者,虽然到那时为止仍然是十分可爱的人。
一些人能够忏悔,所以才令人尊敬。对自己的 罪恶 有认识力和追究力,能够进行深刻的批判,时时陷人大痛苦,这才是道德的深意。这也是一切有价值的、真正的人的基础。
(2009年2月5日)
我发现德华在松林里练一种气功。这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然后又返回国内的功法。天很冷,他在松林里竟然不惧北风。这种气功治好了不止一位绝症病人,还使许多病人的症状减轻,疗效十分明显。
……
P9-12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李白自天而降 /小说家的散文》张炜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