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关于作者李笑来
他说,他是个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人们问,什么是 低级趣味 ?他说: 忽悠人、吹牛-这是天下最恶俗的低级趣味。 不知道他26岁那年都发生了什么,他只是说: 突然有一天想明白了,于是......就这样了。
他说: 把时间当作朋友。 他真的就这么做了。时间仿佛真的是他的朋友。10多年的时间里,他做过很多事情:销售、教书、写书、开公司,现在做天使投资人......他精力旺盛,学习能力超凡,随便什么东西,只要需要,就去学,并且能学好。最近一次惊到别人,是他以40岁的 高龄 学习网络编程语言RubyOnRails,然后,按朋友的说法是 于4个月后(2013年1月)顺产 了一个大受欢迎的网站knewone.com......
他崇尚逻辑,追求深入思考,认为这是一个知识可以轻松变现的时代-当然,前提是,那知识是正确的,那逻辑是严谨的,那思考是深入的。这不仅是他所想,他所说,更重要的是,他竟然可以做到用行动和结果证明这个论断。所谓知易行难,可最难的事情,他已经做完了。
他就是这样-一个难得的人,做着难得的事情,写出难得的书,与你分享难得的经验与思考。
他就是李笑来!
关于校注者和插画者
沈璜,计算机教师、网络管理员、平面设计师。有极强的信息处理和甄别能力,重视细节。参与了本书的文字编辑、注释撰写、信息审核、版式设计、插画创意、图片处理等工作。
胖兔子粥粥,普通插画工作者。生于苏州,现居蒙特利尔。目前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有一位老婆、一个女儿、一台电脑、一枚比特币。曾与李笑来合著《新托福iBT词汇分类突破》,著有《依然范特西》、《牛奶书》、《 垃圾 书》等多本漫画。2013年正在撰写《打败拖延症》。经常出没于weibo.com/ptzzz。
与众多书店的困惑一样,《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在我看来的确难以将按常规的方法分门别类。
既非时间管理,亦非心灵励志,然而一见钟情,爱不释手,真知灼见,屡有醍醐灌顶之感!
作者李笑来人生阅历丰富,或许正因为此,才有了如此平实近人的文字:比如 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 , 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情--策略和坚持 , 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 ......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片挚爱之心。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以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为例,比如拖延症,比如没兴趣了,比如运气,比如学习......,透彻地分析了背后五花八门的根源,帮助读者更好地看清现实、分析自己,提升心智,并找到切实的解决办法。
唯有认清现实,找对方向,不断努力、积累,才会真的有了希望。
2009年6月《把时间当作朋友》正式出版发行。于我来说,这多少有点意外。最初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并没有出版的计划,只是基于分享的心态把这些文字发表在了我的网志上—当然,即便印刷成册,本书的内容依旧全部在网上公开。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1版第1次印刷只有8000册,可这8000册竟然在上架的第一周售罄。这令我再次意外。更意外的还在后面—在接下来的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这本书竟然重印12次!
这些文字最初是写给我的学生的,2007年年初开始陆续地写,大约用了3个月完成。到了年底的时候,因为网站数据库损坏,只好重新写过,文章系列的标题也从 管理我的时间 变成了 把时间当作朋友 。最初,我是想帮学生解决问题,到2009年6月本书正式出版之后才发现,这本书的主要读者大多是职场新兵,很多在校学生对本书内容并无兴趣。我只能猜测这是大多数在校学生经历不足、吃亏不够造成的—也许只有吃过大亏,才会有洗心革面的动力。
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本书是一本被动销量巨大的书。出版之后,我接到很多读者来信,他们说自己读过这本书以后,又买了若干本送给同学、同事、朋友,甚至亲戚。有的高中教师向学校申请订购几百本发给每一位学生,也有大学辅导员自费购买几十本送给班上的每一个人;盛大网络创新院的副院长郭忠祥先生干脆成批买来堆在办公室门口,谁来都可以拿一本;2011年1月,华为赛门铁克成都公司订购了4000本,发给公司的每一个职员……
好评如潮,当然是我求之不得的结果,但这更是一种压力。又因为这份高分出乎我的意料,它带来的压力就让我多少有些不安。我会为此不时认真阅读读者的每一则留言—重点看批评。有些批评缺乏道理,可有些批评确实令我汗颜。例如,有读者指出此书第1版的结构松散,并且善解人意地说: 网志文章集结成册的结果如此,很容易理解……
事实上,2009年年底,就是本书第1版正式出版半年之后,我就有改版的愿望,却苦于事务繁杂、分身乏术,未能行动。2010年年初,修订了一些文字,更新了几个重要例子,增加了插图,权算第2版。那之后,我陆陆续续又写了很多文字,到2010年年底的时候,觉得无论多忙都必须重写,就有了现在的第3版。
在新的一版里,主要做了两点大的改动。
第一个改动是尽量剔除说教的腔调。虽然我不是科班出身,但也一口气从事教职10年之久,故而做到这点对我来说相当不易。但这是必须的,因为说教总是令人厌烦—无论它有没有道理,无论对于说教者还是被说教者。
第二个改动更为重要。在大量删减之前的内容后,又大量增补了关于学习、思考、沟通的内容,以充实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的主旨。原本在网志上写 想明白 和 我也有话要说 两个系列的时候,我计划着写两本独立的书。但最终我还是决定将这两个系列的精髓合并到《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新版之中,因为多出版一两本书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把我认为应该传递出去的内容传递出去。
同时,我的另外一本书《人人都能用英语》也即将出版发行。《人人都能用英语》相当于《把时间当作朋友》的 特定领域实践版 。如果说 把时间当作朋友 的方法就是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那么在《人人都能用英语》中, 正确的事情 就是 习得 英语, 正确的方法 就是 用 。
经过一段挣扎,我终于在2011年2月2日晚(大年三十)完成了新版的组织与创作,之后又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润色与完善,如今正式出版,算是了却一个心愿。写字的快乐并非来自表达,而来自这些文字所带来的改变—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自己,无论是对周遭还是对内心,都是如此。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无论是删掉的还是增加的,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快乐。希望它们对您亦能产生真正的帮助,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
李笑来
2013年8月于北京
第1版前言
无论是谁,都最终在某一刻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并且几乎注定会因懂事太晚而多少有些后悔。病了要投医,病急了就很可能乱投医。可是书店里各种各样的关于 时间管理 的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一方面是束手无策,另一方面是时间无情地流逝,恶性循环早已经形成—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可用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因此时间越来越珍贵,时间越来越紧迫;时间越珍贵就越紧迫,时间越紧迫就越珍贵……压力越来越大,生活成了一团乱麻。
时间是个问题,可是 管理 它却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因为那是几乎做不到的事情。之所以后来换成这个名字,在于 把时间当作朋友 更能体现本书的实质。我自己也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才清楚地意识到 管理时间 的说法有多么荒谬。人是没办法管理时间的,时间也不听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逝。 管理时间 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换言之,人类能做的事情顶多只不过是发明改进测量时间的工具而已,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去左右时间。
终于有一天,我对自己说: 承认了吧,你对时间的流逝无能为力。 那一刻的醒悟,感觉就像凤凰涅槃一样浴火重生—这个说法多少有些矫情,但又确实过于准确而无可替代。那一瞬间,我已经30多岁—还好,并不算太晚。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又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那个版本之中。改变自己,就意味着属于自己的那个版本的世界将会随之而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和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都必然因此焕然一新。
人生的幸运在于能够 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而什么是正确的或者更好的方式,什么事情真的值得去做,需要运用良好的心智才能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若真的做到 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那一瞬间,时间无须管理(当然就算想管其实也没人能做到),它是你的朋友,陪你亦步亦趋走到最后的朋友。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过去读过的那么多 感觉上有道理 的文字却最终 感觉上并无帮助 了。也许是自己被误导了,也许是过去太愚钝,我竟然没有意识到 管理 的焦点根本就不应该是时间,而应该是我自己!过去我读过的许多时间管理书籍里的方法肯定是(至少应该是)有用的—就好像是巧匠手中的工具,不可能没用。武侠小说里的那些江湖高手,手拿一根树枝也一样可以横扫天下,可是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来说,给他干将也罢,莫邪也罢,又有什么用处呢?
找到问题的根源,就真的有了希望。
李笑来
2009年春于北京
本书定位
这不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有些时候,有些事物,从反面描述比从正面描述更为容易。如若先仔细说清楚这本书不是什么,之后对 它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能就不言自明了。
这本书不是时间管理书籍。
尽管本书的内容也包括任务管理等与常见 时间管理技巧 相关的内容,但是,本书主张时间不可管理、一切都靠积累。
更进一步地说,本书主张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也只有这样,时间才是朋友,否则,它就是敌人。很多 时间管理技巧 并非无用,但往往由于使用者心智能力低下甚至尚未开启心智,致使那些技巧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甚至既不治标,也不治本。
这本书不是成功学书籍。
我不赞同大多数所谓成功学书籍里的观点及其论证方式。在本书的第1版中有个专门的章节,叫 小心成功学 ,但在这次修订的过程中,因结构调整,已将其内容打散分布到相应的章节。所以,这本书里没有出现 小心成功学 这个标题。虽然如此,但我的观点从未改变:成功从来都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依然不是。基于比较的成功观,是伤人的、害人的。事实上,对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人人都值得追求的事情。而成长其实只有一条路—积累。
这本书不是心灵鸡汤式的书籍。
这本书里没有安慰,因为这本书不是写给脆弱的人的—只有脆弱的人才不断需要安慰。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艰难的,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无论对哪一个层次的人,都是如此,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不能接受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接受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有可能开始运用心智作出理性的决定,进而才有可能做时间的朋友(请重点参照 现实 一章)。
这不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
我只不过是一名从业经验丰富的教师而已,并非所谓的 成功人士 。尽管字里行间可能透露出说教的神态,但,相信我,讲大而空的道理是我从很小就憎恨的行为。我只想把一些普遍困境的最佳解决方案用朴素的论述、详尽的说明、直接的方式传递出去。很多道理都非常简单,但却至关重要。现实就是这样,有用的道理往往都是简单的,甚至简单到令大多数人不由自主地忽视的地步。从另一个方面讲,这本书所传递的信息,原本只不过属于常识,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被真正普及、理解,实在可惜。
这不是一本随便翻翻就可以的书。
随便翻翻就可以的书,不值得读。如果您拿到本书,只是想随便翻翻,那我还是劝您算了罢,因为那么做没什么意义。这本书里的很多文字,需要读者耐心读到最后再做判断,而非看到只言片语就进入抗拒状态,然后不由自主地断章取义—因为书中有很多观点和结论会与读者的现有看法不同,甚至相对。 尽管这本书的第1版得到了非常多的好评,豆瓣上评分长期为8.7,甚至被列为中国书刊发行协会2010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可根据读者的实际反馈来看(尽管负面的很少,但往往更重要):读不进,进一步因为读不进而产生误解的人很多。如有兴趣,读者可先阅读 交流 一章。读过之后你就会明白,有效沟通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究竟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