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出麦田记》潘沈斌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潘沈斌
河南睢县人。
著有长篇小说《出麦田记》《痒》《小镇青年》及散文、诗歌等。
最欣赏的人:为了崇高理想而暂时卑微活着的人。
·任何华丽、浮躁的欲望在干净、纯粹的爱情面前都显得失真而又捉襟见肘。
一望无际的麦田才是你灵魂的栖居之所。
·麦田里的爱情,
是那么的纯粹,纯粹得让人心碎。
麦田外的人生,
是那么的无奈,无奈得让人伤悲。
美丽的麦田并不诉说,而我们却注定如芒在背。
文学乱世是坏事,也是好事。如果是为自己灵魂而写,它就有价值。作者的见解和文笔颇好!
——贾平凹
挣扎出麦田而又陷入时代的麦茬地,和盘托出了一个沉甸甸、湿漉漉的社会主题,从而显示出了小说的价值和意义。
——秦岭
读《出麦田记》随记
李春平
潘沈斌,一个陌生的作者。《出麦田记》,一部陌生的小说。不过,大凡新人都是陌生的,大凡新作也都是陌生的。所以这种陌生感也就不足为奇了。品读他的小说也有一种陌生感,不是通常我们看到的那种文学青年的小说习作,没有令人炫目的华丽辞藻的连串堆砌,没有那种个人情感在挣扎呻吟中的哀哀怨怨,没有在局促而狭隘的视野中的左顾右盼,与同龄人比较,潘沈斌的小说更接近于一个成熟作家的倾心之作。
小说写了一个从乡村到城市的追梦故事。此类题材一些作家早已写过,比如路遥的《人生》。早在十年前,我也写过一部中篇小说叫《玻璃是透明的》,是写一个农村男孩远走上海寻找饭碗的故事,他在一个可以糊口的城市却看不到自己的家园。而此时,饭碗比家园更重要。当生存之忧袭来时,家园可以抛弃,饭碗却不能没有。可潘沈斌几乎毫不迟疑地把小说视点聚焦于农村青年对城市向往的旅途上。这个题目非常宏大。自工业革命始,城市的发展拉开了城乡距离,农村和城市就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态,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它们存在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几乎就是先进与落后的差异,就是文明程度的差异。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近几年来,乡村向城市的转移,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会话题。农耕文明的魅力变得极其有限,急于逃离乡村的年轻人,不再留恋那些田园风光,不再眷顾那些小桥流水,浪漫的、现代的、五光十色的城市不仅聚集着大批高端人才,也始终吸引着农村青年的目光,似乎只有奔向城市才是他们最理想的人生归宿。于是乎,成千上万的农村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涌向城市,他们在成为城市建设者的同时,也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的人口结构和文化元素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除了进城打工,更多的年轻人是通过高考去实现城市梦想,这是一种更直接、更有效、更可靠的迁移途径。这个途径看起来是改变生存境遇,而实际上更多地体现出文化的转移或文化背景的转换,也是信息时代在中国的必然趋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潘沈斌选择这样一个主题作为一部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是一种思考性和智性的写作,整体意义是在向纵深掘进的,因为它抢占了思想和视野的制高点。今天的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从而引发了从乡村到城市的风起云涌的大迁徙,他们正在搏斗着,正在经历着各种精神煎熬和阵痛。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的共同命运和喜怒哀乐,有多少作家真切地关注过?也许,这就是《出麦田记》的价值所在,也是潘沈斌的价值所在。
我还看到,在这部新人新作中,潘沈斌不同于其他一些年轻作者的是,他会叙事,会讲故事。我平时接触过许多青年作者,他们中有清华、北大的高才生,有博士、硕士,也有普通高校的本科生。他们通过互联网把作品发到我的邮箱里,请我 修改或指导 ,我对他们的状况比较熟悉。一个普遍现象是,他们的文学基础很好,语言华美,修辞典雅,但不能掩饰他们欠佳的文字功底和艺术感觉。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不会叙事,不会讲故事。不会讲故事不是一个小问题,实际上是缺乏小说基本功的打磨。 80后 文学的代表人物,郭敬明和韩寒他们都不会讲故事,他们是靠个人小情感取胜的。潘沈斌不一样。他用笔较老到,叙事也从容,剪裁尚干净。这也是我欣赏他的地方。他的不足也很明显,比如语言不够规范,对细节的把握还不到位,等等。要知道,长达37万字的《出麦田记》故事并不好讲,涉及到农村、城市、学校,要去悉心捕捉农民、老师、学生、官员们的灵魂,小说网罗了社会各个阶层和各色人等,能把故事讲到有章法、有层次,讲到波澜起伏,是了不起的。
从资料上看,潘沈斌是河南商丘人,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中文是他的专业,这部小说写于他的大一到大三时期。我在一个普通高校教书,职业是作家也是教师,主要辅导学生的文学创作。平时接触到有志于文学的青年很多,全国各地都有。三年前的一个夜晚,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理论家温儒敏教授在汉江边和我聊天时,他曾经告诫我,春平,你指导学生的文学创作很好,但不要提出培养作家,高校是培养不出作家的,北大也不敢这样说。文学人才成功的要素很多。温老师的话很对。近几年来我国出现的一些青年作家,除了北大毕业的徐则臣,其他大都是学历不高的,即使他们考上大学,也是考不上名校的,比如风头正健的鲁敏和王十月。潘沈斌倒是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从专业上看,文学是他的爱好。英雄不问出处。潘沈斌是否会成为文学界的后起之秀?从他现在的基础看,他已经有了一个漂亮的开头,下一步要扎扎实实地打底子。我们有理由翘首以待。
2011年7月2日于陕西安康
1
封阳县虽为县,却无县的实力。县城乃弹丸之地,南关放屁北关可闻,但是属于封阳县辖区的农村面积却甚广,南北延伸百里之遥。且农村人多之极,若驱车下乡,有的一个村庄还未出去便又进入另一个村庄,庄庄重叠、村村相望,不愁没人问路。这些村庄的规模大小不一,有一二百人占地为村,也有万余人聚居成镇。这些村庄好像人脸上大小不一的麻子,点缀在广袤的原野上。
封阳县除了贫穷无任何特点,土地不争气,除了五谷杂粮什么都长不出。一个县领导一上任,想燃几把火,下乡拼命考察后号召农民种药材,不料药农们栽种的药材好像缺钙,横竖长不成,那些药材好像公婆眼中刚过门的媳妇,左右都不是。一个县长的屁股尚没暖热就又调来一个新县长,开始提倡栽种果树,不料果树结出的果实个个畸形,且果肉酸苦。封阳县宛如一个不争气的孩子,任你千般诱导,均不成器。
再来的县长鉴于前车之鉴,知道烧三把火的结果往往是烧了自己,所以新县长他们也学聪明了,到县政府报到之后便直奔主题,拿出当官的看家本领:开会,开过会之后便是写总结,然后再开会再写总结,如此循环,乐此不疲。县电视台的记者都具有超强的报道本领,三个人的小常委会能把意义渲染成与联合国大会同样的重要,报道的语言都是几十年不变的激情万丈。乡也不下了,研也不调了,县长活动范围便是县政府周围三百米之内的各大饭店和大小会议室,除此之外便是轿车内,脚上皮鞋由于不见土地,即使三个月不擦也依旧锃亮。
县城原本有个酒厂,生产封阳酒,封阳酒年代久远,传闻当年苏东坡曾涉足此地,喝了封阳酒之后赞不绝口。苏东坡已死了一千年,死无对证,所以封阳酒厂吹得理直气壮,酒盒背面印着苏东坡举着封阳酒对月,旁边配上那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意思是苏东坡喝了封阳酒之后憋不住,才文思泉涌,涌出这么一首经典。20世纪80年代这个酒厂风光无比,封阳酒一度上了人民大会堂国宴。一酒厂得势,整个封阳都升天。大约是那酒厂觉得这样吹嘘下去很是过意不去,于90年代末自尽。酒厂破产后,每个县领导均分到许多陈年老封阳酒,后来这些老酒便频频出现在市一级领导的库房内,在过一段日子又出现在省领导的餐桌上,看来礼行天下。
酒厂倒闭无疑使封阳失去了它的太阳,新的太阳封阳第一高中便在各部门万马齐暗的时候迅速升起。县一中原本处于封阳县城破败处,拥有一群老态龙钟的教学楼,校园如炸弹炸过一般凌乱。一中管理效仿监狱模式,采取封闭式管理折磨般教学,所以这里的学生一天除了吃喝拉撒等必需的生理活动外,其余时间全都在苦读圣贤书上下功夫。在老师往死里教、学生往死学的前提下,一中年年均出现几个考分高得吓人的状元,有恐高症的人都不敢听人家考的分数有多高。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中的知名度也逐年递增,甚至开州市的家长也把一中看做得道升天的风水宝苑,认为只要来到一中,便与北大遥遥相望。于是开州市内的学生也放弃城市教育,被吸引到这破县城来发奋读书。
县政府始终怀念当年酒厂给封阳带来的风光,既然有了可造之才,那就不惜恤本把一中打造成一道金字招牌。一中要发展首先得圈地,于是一中在县委的扶持下,在扩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凭借当年俄罗斯强征远东般的雄心,以并购、强征为手段,东张西扩,南进北下,校区竟呈放射状扩大到两千亩。在这幅员辽阔的两千亩土地上,一中教学楼拔地而起,在县城以破败为主的灰色基调中,这些白色楼群耸人云霄、气象万千。校领导对建校上了瘾,又开始筹建体育场,计划在一年内赶上开州一中,五年内傲视全省,校长周广青在校动员大会上唾沫往八方飞溅,傲气不已,大有指挥封阳一中与哈佛、耶鲁叫板的气势。
一中学生巨多,只高三一个年级,就纵横41个班,若是把一中平移到南美和北非,单是一校人口就可以顶那里几个国家人口之和。一中采取精英式教育,注重学生的三六九等,先从这41个班中筛出尖子生,归为一个班,号称 北大班 ,再从学校老师里挑出精干老师专门培育,入了 北大班 的学生自忖进了 北大班 出来便是 北大人 ,其中有几位已经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印有 北大 字样的T恤衫。 北大班 的学生唯一的梦想就是上北大。唯一的特长就是考试,一个月不考试便浑身不自在。(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