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四大名著新评新校》[明]罗贯中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4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四大名著新评新校》[明]罗贯中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名人的书评】

【四大名著新评新校的书摘】

《三国演义》评批摘录

第一回夹评原文:

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评:

长躯,美髯,凤眼,蚕眉,红脸红唇,定格了“武圣人”的标准像。民间传说中,关羽的红脸另有演义,说他因为抱打不平打死太守而亡命江湖,经过圣母庙在庙旁泉水中洗脸,脸面立刻变成丹赤色,再无人能认出他,从而逃脱关隘盘查。从此“红脸”象征忠诚正义成了戏曲、小说的套路。这是“类型化典型”美学的一个显例。

关羽字云长,“长”读上声意谓“生长”之长,不读平声如“长短”之长。名与字意思相关,风生云长,“羽”类方可借势展翅腾飞,如《庄子·逍遥游》所谓“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三国时代的人,名字都是单字而非双字,此乃东汉王莽“去二名”改制的历史遗产。单名贵,双名贱。王莽的长孙本名会宗,改制后单名宗,后王宗犯法,王莽又改回其原名会宗。

第一回尾评:

历史上的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但并没有真正结义,然而无论成则为王的朝廷官府,或者败则为寇的草野江湖,为事业成功而壮大声势而拉帮结派者,义结金兰确也成了常规节目,刘伯承过草地时不也和少数民族首领歃血结拜吗?骨肉亲情血浓于水,异姓结拜则成准骨肉。首章杜撰的刘、关、张结拜盟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确如毛评乃“千古盟书,第一奇语”。其总评又云:“今人结盟,必拜关帝,不知桃园当日又拜何神。可见盟者盟诸心,非盟诸神也。”

这倒让人联想起《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后,贾探春的愤语:“咱们到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真骨肉尚且自相残杀得惨不忍睹,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屡见不鲜,反复上演,异姓结盟又何足恃?刘、关、张的故事毕竟只是故事。《三国志演义》传达的是民间的美好理想,《红楼梦》表现的是精英的深刻反思。

第三十七回总评:

罗本题目:“刘玄德三顾茅庐”、“玄德风雪访孔明”。

帝王是人世最高位,但那是“天下一人”,要有天命,因此传统读书人的最高理想,是作“帝王师”,名分上是帝王的辅弼,心理上却是帝王的师长。但要能在众多的“有志图王者”中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其实也极不易,甚至充满风险,有点像赌博,一把赌输了,则血本无归,甚至搭上身家性命。前面的陈宫、田丰、审配诸人,就是显例。“知遇之感”之所以弥足珍贵,这也是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选择”是双向的,臣择主,主也要择臣,“真命天子”要找到自己的“股肱之臣”和“谋主”也是可遇不可求。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传统版的“选择哲学”,传统版的“存在主义”。刘备三访诸葛亮的故事,纳须弥于芥子,把千百年反复上演的内涵外延都丰富到极致也单纯到极致的人生主题历史课题情商命题智商话题凝聚为一个魅力永存的审美“终极版”。

《西游记》评批摘录

第一回总评:

鸿蒙洪荒的大宇宙,跳出来一只石头猴子,眼运金光,惊动上天,金光潜息,游走人间。无忧无虑的美猴王,忽然萌生“形而上”的烦恼,苦苦追索人生的“终极意义”,于是结筏撑篙,漂洋过海,访道求真。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是从传统的儒、佛、道,还是从苏格拉底到马克思海德格尔,从历史轮回,从人生命运,从青春骚动……都趣味无穷,意味无穷,情味无穷,话题无穷。

何谓“灵根”?何谓“心性”?何谓“源流”?何谓“大道”?如何“育孕”?怎样“修持”?

世德堂本陈元之序中说:“《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或曰:‘出今天潢何侯王之国’;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自王制’。”这是最早的关于《西游记》作者的线索,基本指向是“天潢何侯”,即明代藩王。明藩王都在地方封国,朱元璋封50家藩王,其中有28家王府与明朝相始终。据某些文献,与《西游记》有关的王府一为山东鲁王,一为开封的周王。而20世纪70年代出土吴承恩墓穴中棺板,上有荆府纪善字样,证明吴承恩曾在荆王府作吏,吴承恩作者说得到一个旁证,但也只是旁证而已。

第一回夹评原文:

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评:

玉皇大帝的全称、正称,仿自人间帝王的“尊号”、“谥号”一类。玉帝其实就是人间帝王的一个总化身,道教的尊神是表相,实质乃专制帝王的政权象征,其真正的“意识形态”当然是儒家的“治国平天下”。只有玉皇大帝代表政权,太上老君的道教和如来佛、观音菩萨的佛教都是玉帝治下的“文化”。这是天上的“儒道佛互补”。

第十三回夹评原文:

吾乃西方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

评:

第一难却是太白金星搭救。为什么不是观音菩萨?金星代表天庭,意味着取经事业得到了政府权力部门的鼎力支持,而不仅是学术圈或民间自由组织的事。取经的目的是劝善,弘扬向善的主流价值导向,才能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这从来都是“体制内”的大事业啊!

第十四回总评:

本回的关键情节是孙悟空打死“六贼”后与唐僧的辩论。孙悟空说:“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哩。”唐僧说:“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这是关于生命价值和终极意义的认同参差。取经以成佛成圣为归宿,要成圣则必须受“为善”原则的约束。生命张扬则以做英雄好汉为目标,是利比多肆意的发泄,不受任何原则规矩的束缚。让造反的孙悟空皈依佛门,最后灵山成佛,这是《西游记》的情节大框架,也是根本的生命冲突。唐僧与孙悟空的辩论,是“善”与“真”、“善”与“力”的辩论。真、善、美、力,它们真的能够和谐互补吗?什么是真善?什么又是伪善呢?

《红楼梦》评批选录

第五回夹评原文:

(宝玉和黛玉)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评:

“求全之毁,不虞之隙”真把恋爱写绝了!爱得越深,就越容易闹别扭、耍脾气。因为爱就是突破所有的界限,而一旦没有了界限,磨擦也就不可避免了。爱人之间是不能彬彬有礼的,因为“礼”的设立原就是要给情划出界限,要节制情。可是有节制的情就不是爱情。

第五回夹评原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评:

书房的对联代表礼和理,卧室的对联代表情和诗。在书房歇晌合礼也就合理,去卧室睡觉不合礼和理。一头是情和诗,一头是礼和理,两头的拉锯战,就是全书的精神结构。

第三十六回总评:

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回书,都是写宝玉挨打后的各种影响和情势发展。在贾母溺爱、众人捧场、嫡庶矛盾等热闹的表面文章后面,更有两种趋势被隐蔽地却强劲地渲染着。一方面,作者不断地用种种象征暗示着、强化着金玉姻缘将取代木石前盟的必然“宿命”,另一方面,又用狮子搏象之力写出宝玉“重情不重礼”情怀意向的顽强性,和在这种基础上的宝、黛爱情的坚定性。这两种趋势像越扯越紧的弦,正把“张力”引领向悲剧性的崩溃。

无论贾政的毒打还是宝钗和袭人的柔情,都没有对改变宝玉的情性起丝毫作用。到了这一回,从“礼”代表的正统秩序那一方面看来,宝玉似乎更加不可救药了。他连宝钗也骂成“国贼禄鬼”,对“文死谏”“武死战”的大节大操也抨击起来。“众人见他如此疯颠”,袭人说:“你可真真有些疯了”。被社会看作疯子的艺术形象,再过一百五十年,才又出现了鲁迅写的《狂人日记》。

第七十回夹评原文:

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评:

放风筝却从落下一个风筝开始,这个风筝又是贾赦那边的,细想里面意思。贾赦新买妾嫣红之名乃从《牡丹亭》中名句而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到头来都付与断井颓垣!”十七岁的嫣红嫁给老头子贾赦一也,大观园诸艳将随着家族的毁灭而残落二也。

第七十三回总评:

小鹊报信,出于揣测,近于无事生非;晴雯用计,为搭救宝玉,实在多此一举;弄假成真,竟引出贾母查赌,带累多人;邢夫人因贾母生气不敢回家,乃于园中遇傻大姐拾绣春囊;因查出迎春乳母,于是又带出邢夫人训女,住儿媳妇讨情,一并扯出金凤纠纷,愈显出迎春软弱,探春精明。风暴起于青萍之末,一环扣一环,极情节结构之能事。然而如果没有上面的因果,则傻大姐拾了绣春囊早送与贾母,那岂非平地一声雷,风波一定更大。矛盾的“必然性”已经酝酿成熟,至于矛盾怎样暴露和发展,则属于“偶然性”。暴风雨即将袭击大观园,其实是不可避免的。

《水浒传》评批摘录

第八回尾评:

读此回,一直觉得若把董超、薛霸比较一下,可知董超稍稍较薛霸好一些。比如最先表示不可在路上结果林冲的是董超,而将林冲的脚强行按进滚汤的却是薛霸;当林冲实在走不动时,便大棍搠将起来的是薛霸,而搀扶着林冲又走了四五里路的又是董超。当然这种“搀扶”也可以理解为是为了尽快结果林冲的性命。但是否有了同一个结果(目的),通往此一结果的董超、薛霸就一定如金圣叹所说是“可见同恶共济”呢?一般说来,对董超、薛霸二人,确实谈不上谁好谁坏;但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董超与薛霸一定有许多差别,尽管不一定要把这些差别区分为或好或坏。可惜一旦超出善恶之外,我们便不再会用另外的方式描写董、薛二人。

第十回夹评原文:

(林冲在草料场)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评:

此段以下曾人选中学课本,但当时留下的印象一是雪景写得好,“彤云密布,朔风渐起”二句记得最熟,还有“雪地里踏着琼瑶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都是未曾见过的好句子;二是寒冷中有人间暖意,雪地里篱笆中竟挑着一个草帚儿,主人又那么体贴,真让人感动。今天想来,中学生们对林冲看守草料场的生活说不定还真有几分羡慕呢。

第十一回尾评:

一连三天陪林冲在僻静小路等候过往客人的,是一不知名的小喽啰。这小喽啰不仅领路、陪等,且口称林冲哥哥;第二天仍未得手时,还对林冲说:“哥哥且宽心,明日还有一日限,我和哥哥去东山路上等候。”读至此处,忽生许多感念之情,觉得世上不知有多少无名无姓之人所带给人生的慰藉,是那些有名有姓的好汉或兄弟们所不可比拟的。不知当林冲日后得势时是否还记得这名小喽啰。但愿此人一直无名无姓,待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时能作为辞去的三五千人中的一个,默默无闻地回乡务农。也许当我们在乡间行走或在菜场买菜时,一极其平凡的老人正是这名当初陪“林冲”在山下等候的小喽啰。

第十二回夹评原文:

(杨志杀了牛二)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杨志,径投开封府出首。

评:

杨志杀牛二,可以说是为东京街除了一害;但类似于牛二这类人是除不尽的,而且杀也决不是个办法。怎么办?这恐怕始终是个社会问题。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四大名著新评新校》[明]罗贯中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