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四书五经译注》程俊英撰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4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四书五经译注》程俊英撰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为帮助现代读者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我社曾积十年之功,邀请专家对儒家十三经分别作了深入浅出的注释和今译,汇为《十三经译注》。自刊行以来,《十三经译注》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但也有部分读者略嫌十三经篇帙浩繁,难以卒读。今特从《十三经译注》中选出四书五经部分,合为一编,名为《四书五经译注》,希望能为儒家经典的读者提供一套可信的*基本的读本。本套丛书还包括:《尚书译注》、《周易译注》、《礼记译注上》、《礼记译注下》、《春秋左传译注上》、《春秋左传译注下》、《孟子译注》、《诗经译注》。

【名人的书评】

【四书五经译注的书摘】

大学译注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声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④;致知在格物⑤。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⑥。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注释]①大学:大人之学。②明德:指人生之初所秉赋于天的至善之德,亦即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性。③亲民:亲当作新。言既自明其德,而使人用此道以自新。④致其知:致,推极;知,识见。推极所知,使识见包涵广泛。⑤格物:格,探究。谓研究事物,探寻其本原。⑥本乱而末治者:修身为本,而家、国、天下为末。[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内心的光明之德,在于使民众自新,在于达到至善的境界而不动摇。知道了该达到的境界才能确定志向,志向确定了才能心意宁静,心意宁静才能随处而安,随处而安才能虑事周详,虑事周详才能达到至善。每样东西都有本末,每件事情都有始终,知道了本末始终的先后次序,便接近宗旨了。古时候要把彰明内心的光明之德推及天下的人,先治理自己的国家;要治理自己的国家,先整顿自己的家族;要整顿自己的家族,先修饬自身;要修饬自身,先端正内心;要端正内心,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先提高识见;提高识见的途径是探究事物的原理。探究了事理的原理才能使识见提高,识见提高了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了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了才能使自身修饬,自身修饬了才能使家族整顿,家族整顿了才能使国家治理,国家治理了才能使天下安定。从天子直到平民,所有人都应该把修饬自身作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化力气的地方不见成效,而不化力气的地方反而有成效,这样的事是没有的。[段意]《大学》本是汉人所编《礼记》中的一篇,属“通论”类。全篇讲述了如何通过修身明德达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其篇名按当时通行的命篇方式取篇首的“大学”二二字为题。宋代的理学家援引汉代的学制对“大学”的涵义作了新的解释,认为所谓的“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君子达道从政之学。这样,理学家们.就把经过重新整理、解释的《大学》,作为了理学的基本经典。此章是开篇的*章,按理学家的意见,此章属经,是曾子所述的孔子之言。它作为全篇的纲领,揭示了研修大学的三个要点,即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并提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四书五经译注》程俊英撰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