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台湾古籍丛编第十辑精装》陈庆元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主编陈庆元,台湾金门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文学院院长、古籍研究所所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福建区域文学和闽台文献研究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著作有《中古文学论稿》《沈约集校笺》《福建文学发展史》《蔡襄集校注》《文学:地域的观照》《三曹诗选评》《谢章铤集》等十余种,参与主编《福建丛书》等。副主编肖庆伟,江西南康人,闽南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主要著作有《北宋新旧党争与文学》《飘风急雨——新旧五代史随笔》《走向文化诗学》(副主编)、《增订注释全宋词》《唐宋词精华》等。
本丛编共10辑,收录元明清入台、在台文人诗文集36种。是对台湾古代一批有影响力的文人、官员文集所做的大型文献整理。其诗其文从多角度原汁原味地呈现台湾本土的社会历史及人文风貌,体现与祖国大陆水乳相溶的文化血缘关系。所有古籍原稿、刻本均从闽台两地各图书馆及纪念馆搜罗而来,且多未刊刻出版。此次出版,系在两岸各地馆藏家藏原稿、刻本的基础上,由海峡两岸学者对照文献的多种版本校订整理而成。第十辑收录文献包括:《后苏龛合集》(施士洁)、《台湾杂记》(黄逢昶)、《守砚庵诗文集》(吴锺善)。
1.本丛编整理出版规模宏大。共分10辑36种文集,在台湾文人诗文别集文献整理出版方面,此前无出其右者。
2.具有较高的文献史料参考价值。收录台湾元明清众多文化名人诗文集,如王忠孝、郑经、蓝鼎元、杨廷理、姚莹、郑用锡、林树梅、许南英、施士洁等。有的文集为初次整理出版,如邱葵《钓矶诗集》、蒋孟育《恬庵遗稿》、郑经《东壁楼集》等。所据版本多为初刻本、手抄本。
3.整理方式多样实用。有点校、辑佚、年谱、生平著作考等,集文献整理与文献研究于一体,于研究者有源可寻、有史可查、有据可考,具有特别参考价值。
4.由海峡两岸学者联手合作、历时多年打磨而成,体现出两岸文献搜集整理与合作研究的新水平。
读者定位
该书读者定位为台湾文学、文献专业研究人员,及对闽台文化历史感兴趣的学者。
图书市场渠道主要为电商、大型卖场及大型图书馆馆配。
单种文献目次
點校前言
點校凡例
目次
正文
附錄(包括相關詩文輯佚及作者個人史料,諸家序跋、倡和與題詠,生平考、著述考,各家傳記、年譜年表)
參考文獻
弁言︳陳慶元
中國古典文學源遠流長,各地區的文學生發與成績也不盡相同。福建僻處東南,有詩歌傳世的*個詩人是莆田的鄭露,他的一首詩可能作於南朝梁陳之間。一般認爲,唐代與韓愈同榜進士的歐陽詹是福建*位在全國有影響的作家。宋代以後,福建文學長足發展,完全可以比肩中原。講福建,不能不同時講到臺灣。光緒十一年(1885),臺灣建省,此前臺灣一直隸屬於福建省。1949年至今,臺灣地區管轄的範圍除了臺灣本島,還有澎湖、金門、馬祖。我們今天把臺灣作爲中國一個地區來講,指的就是臺灣本島,再加上澎湖、金門和馬祖。因此,我們今天講臺灣文獻、臺灣文學,是包括臺灣本島及澎湖、金門、馬祖的文獻、文學。我們編校的這部《臺灣古籍叢編》,其内容範圍涵蓋澎湖、金門、馬祖,而不僅僅局囿於臺灣本島。本書所收各集的原作者,以臺灣作家爲主,還有若干宦臺的大陸作家。
我們這部古籍叢書,所收的是流傳至今完整或基本完整的詩文集;叢書不收當時雖然有集,但在流傳過程中大部分已經散失、僅存零星散篇的作品。
本叢書所收*部作品爲邱葵的《釣磯詩集》。邱葵(1244-1333)是宋元之間同安縣小嶝島人,宋亡不仕。1915年金門建縣,小嶝島屬於金門縣(按:小嶝,今屬厦門市翔安區)。1949年之後,金門縣所撰各種縣志,金門縣文化人所撰各種著作,都一直把邱葵當作金門人,把邱葵的著作看作是流傳至今金門*早的著作。叢書所收*晚一位作家是生於晚清、卒於民國的吴鍾善。
明代金門作家衆多,我們這部叢書僅收録三部:蔣孟育《恬庵遺稿》、許獬《叢青軒集》和盧若騰《留庵詩文集》。
收入叢書的明鄭時期重要著作有鄭經(1642-1681)的《東壁樓集》。在《東壁樓集》未被發現之前,人們看到的鄭經詩只有玄覽堂叢書《延平二王遺集》中所收的12首,而《東壁樓集》則多達480首,是研究明鄭時期,特别是鄭經治臺時期的重要材料。
本叢書共收33位作家所撰文集36種,這些著作多數没有在大陸點校出版過,還有若干種,兩岸都没有整理本,如蔣孟育的《恬庵遺稿》等。部分著作雖已出版,但有點無校,也没有附上作者的年譜年表。這裏需要特别説明的是《惠安王忠孝公全集》。此前,方寶川先生的整理本已經很成熟,我們還是請東吴大學楊天厚博士重點重校,有所增益。楊博士從方先生的點校本中獲益良多,在此對方先生致以謝意。
本叢書由30多位同仁擔任點校工作,其中有數位臺灣的學者,還有數位在大陸攻讀博士學位的臺籍學生。編委會中陳德昭教授、許清雲教授、王國良教授、陳益源教授都是臺灣著名的古典文學專家、文獻學專家。可以説,這部叢書是兩岸學者通力合作的成果。
本書是2011年度教育部古籍委員會重點項目(教古[2011]083號)、2011-2020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項目、2015年度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項目(古辦發[2015]19號)等。
本叢書是一部大型的文獻叢編,共分10輯。這部古籍叢書,不是臺灣古籍叢書全編,還有相當多的著作來不及收入。我們將考慮再出續編和其他各編。
本叢書着手於2011年,前後歷時七年。在點校整理過程中,我們得到臺灣蘭臺出版社盧瑞琴社長以及郭秋顯、賴麗娟伉儷博士的幫助,他們或無私地提供資料,或跑圖書館影印圖書,在此表示感謝!本叢書在點校整理過程中,還得到海内外許多朋友的幫助和指導,在此一併致謝!
由於點校工作出自衆手,點校者水平和主編水平有限,可能存在一些錯訛和不足,敬請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2017年2月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台湾古籍丛编第十辑精装》陈庆元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