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半日闲:智囊》冯梦龙编纂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4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半日闲:智囊》冯梦龙编纂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公鱼。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作出了独异的贡献。

【编辑推荐】

《智囊》收录上起先秦、下讫明代的历代智慧故事,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名人的书评】

一部从先秦到明代的智慧故事总集,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

2.精选篇目,精注精校,更适合现代人阅读。

3.精修高清古代名画,图文搭配,相得益彰。

4.加入本书讲解音频,扫码即可收听,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本书,使阅读更省力。

5.锁线露背装订,每一页均可摊开;采用进口轻型纸,便于捧读。

【半日闲:智囊的书摘】

使用说明

如果您闲来无事,在书店中凑巧拿起这本书,习惯性地翻开前言,在合上放下与再看一会儿两可之间,那么,我真诚地邀请您起码将这篇使用说明读完。相信我,天底下没那么多凑巧的事,冥冥中的缘分,其实有迹可循。

我猜您首先是被封面上“智囊”两个字吸引,暗自希望从书里得到些走出人生迷茫、生活苦恼、职场困境的启发,如此看来,您在读书这件事上,是个实用主义者。乍听起来,用实用主义的态度来读书似乎很不可取,起码姿态上不够高蹈,好像不太好意思大声地、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出口,然而“什么都不为”地打开一本书,实际上细思极恐,那无非是消磨时间的粉饰,是空虚而非充实。假如能从幽冥中起死,面对这样的读者,《智囊》的编著者,明朝人冯梦龙——如果他脾气不好的话——甚至可能会愤而从其手中将书夺走,一通詈骂:我的书不是给你这样的人读的!我编《智囊》是为了让人变得聪明,你这样的朽木已经不可雕琢,放下我的书,我要把它送给这位眼神中透出渴望的人,他才是我的读者!

冯梦龙当然不能起死,这只是我开的一个笨拙的玩笑,但是如果您仔细翻看《智囊》的目录,会发现这个玩笑并非没有基础。冯梦龙上穷碧落下黄泉,从各种前人著作中寻章摘句,整理出体现某方面智慧的段落,将这些段落分门别类地加上标签,什么上智、胆智、术智、兵智甚至闺智等等,俨然是要凑成一部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面对各种问题无从措手时,可资借鉴的智慧工具书。一个人翻开这样一本工具书,却什么都不为,对编著者确实是一种冒犯与亵渎。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选注”,而不是将《智囊》整本书照单全收?这明明是更大的冒犯。这里面牵涉一个非常严肃的道理,既关系到(我以为的)我们面对古籍时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也是我在“选”时遵照的基本原则,不能不详加解释说明。

冯梦龙先生(我再次假设面红耳赤的冯梦龙站在我的面前,等待我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抽象点说,我秉持这样一种观念:所有的思想方法都应该立足于现实的问题,一旦不能解释或解决问题,肯定是思想错了,不是问题错了。反过来,问题变,思想就应该随之而变。不能解决问题的思想不管多么迷人、多么费尽心血,都应该弃之如鄙履。这种观念当然不是我的发明,刻舟求剑就是很好的教训。冯梦龙先生应该能明白。

我冒昧地猜测,当年鲁迅先生主张“少读或者不读中国书”,其实就是想用高喊拆房子的办法,拆掉堵在泥古不化的国人思维里的那道墙,毕竟老办法从来都解决不了新问题,“实事求是”四个字,从来不易。也就是说,一本古籍如果不能解决某个问题,确实就没有读它的必要了。《智囊》从编纂之初,就是一本冲着问题去的作品,但是那些问题植根在冯梦龙的生活背景中,我们已经没有了这样的背景,也就没那些问题了。那它为什么又还值得读呢?后面在讨论另一个话题时,我会说到,现在先卖个关子。

冯梦龙编纂《智囊》时,读书*主要的目的是做官,读书人面对的*主要的问题,是一旦做官之后,如何处理微妙而复杂的君臣关系,如何断案,如何御敌,《智囊》理所当然地为解决这些问题服务。现在的读者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与之相关的段落中所包含的智慧自然也就因失去现实滋养而萎缩、湮灭。囊中已然无智,再留着,“智囊”何以名实相副?就算是孩童,给他一只“奇趣蛋”,打开却空无一物,恐怕也是要哭要闹要失望的吧?所以,将介绍古人如何排兵布阵的《兵智部·武案卷二十四》整卷删去,在我看来也是理所当然。去粗取精,去没用取有用,对冯梦龙或者任何一本书的作者,都是*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更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良性的互动。我当然希望这本书能和读者产生这样的互动,如果这种互动是由我的选注而促成,选注的乐趣会更加充实。

说到乐趣,或者说到我为什么贸然提到“奇趣蛋”,是因为我想借机提出我在选注时的另一条标准:是否有趣。《智囊》中的很多段落,听起来就像是今人所谓的段子。试举一例:

先主时天旱,禁私酿。吏于人家索得酿具,欲论罚。简雍与先主游,见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何以知之?”对曰:“彼有其具!”先主大笑而止。

三国时期蜀国大旱,粮食歉收,所以刘备禁止私人酿酒,免得浪费粮食。底下的官吏根据这条命令,但凡在百姓家发现有酿酒的器具,就按违反禁止私人酿酒令处理。估计也是闹得鸡飞狗跳。有天简雍陪刘备郊游,看到有男女同行,就对刘备说:“这两人只怕是要交媾了,赶紧抓起来啊!”刘备一头雾水:“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人家要交媾?这不是走得好好的么?”简雍说:“他们随身携带交媾的工具啊!”刘备一听,哈哈大笑。刘备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简雍是什么意思,所以就废除了之前的禁令。

禁酒这件事在历史上往往闹得很严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甚至采用了随机在酒中投放毒药的办法来惩罚喝酒的人,死伤好几百,搞得很恐慌。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不就是喝个酒么,用得着弄到死人的地步?没道理嘛。然而主张禁酒的人,有他们的道理,这个道理甚至很神圣。宗教上的道德理由就不说了,现实中,当时主张禁酒的人认为,喝酒引发犯罪,比如街头斗殴、家庭暴力之类,背后往往是酒在催动,禁酒就能斩断这种引发关系,减少犯罪。但是禁酒并没有减少犯罪,反而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就是这么一条把社会弄得很混乱的政策,人人都看到了它的问题,反对的人不少,言辞也很激烈,却执行了十三年之久。

同样是禁酒,在近乎两千年前的蜀国,就因为简雍的一两句玩笑话,刘备的哈哈大笑几声,就给取消了,确实让人感叹。我想进一步说一下我对简雍这个玩笑的理解。我猜当时也会有很多人反对刘备的禁酒令,甚至也上过奏折,提过意见,为什么其他人没能让刘备废除禁令?除了谐趣,简雍这番话,到底高明在哪里?我觉得,高就高在迂回的策略,谐趣只是其包装。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和一个自身有道理的事情正面对抗,往往并不是改变它的*选择。就比如刘备的禁酒令,不管是从道德还是从现实考量,都很有道理:在粮食歉收的情况下还要酿酒,明显会导致一部分人饿肚子,甚至有更恶劣的情况出现。如果单纯用看似有道理的、个人对酒的喜好来对抗,只会拔高对方的道德性,显出自己的小来,如此,只能适得其反,实现不了自己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倒不如放大对方的荒谬,使其不能自圆。简雍开玩笑、使段子,就是在放大对方的荒谬。

这种凡事绕一步的策略,大概是《智囊》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国式智慧的精华所在。我再举一个例子——凑巧也是和禁酒有关,这次直接翻译过来,希望您自己在书中读到时能会心一笑:

一个小媳妇到衙门来报案,举报自己的婆婆在家私自酿酒。按律,私自酿酒要打几十大板。案情落实之后,当官的问小媳妇:你是不是个孝顺媳妇?小媳妇肯定说自己孝顺。当官的当机立断,判这个婆婆几十大板。小媳妇不是孝顺吗?由她来代婆婆挨打。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智慧。小媳妇举报自己的婆婆,摆明了是婆媳之间关系不和,而且违背了“亲亲互隐”的礼法。但是现行的法律又明确规定私自酿酒必须受罚,如果不罚,法律的尊严将受到损害。于是,当官的采取了这样一种策略,合理利用规则,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更重要的是,通过惩罚违背孝道和“亲亲互隐”礼法的小媳妇,彰显了礼教,确保了儒家伦理的不可侵犯。这也就是所谓“经与权”。中国式的智慧,往往就是面对不可动摇的“经”,寻找到*的“权”。而《智囊》中所隐藏的*的智,就是如何去“权”:它几乎就是“权”的案例集。读到这里,读者诸君如果还记得我之前卖弄的关子——为什么《智囊》还值得读?——应该同时也知道了答案。我确实认为,如果一个读者希望《智囊》能给他(或她)走出人生迷茫、生活苦恼、职场困境以启发,他(或她)一定会有所收获。

但是,我必须要在*后高声地说出一个大写的“但是”:《智囊》选注本必须批判地读!就像一盒药,说明书上除了介绍化学成分、服用方法,还必须说明注意事项或者禁忌——它往往放在说明书的*后,却*重要。

刚才我已经说过,通过选,我删除了《智囊》中大量的只有在封建社会的体制下才会遇到的问题,保留了即使在现代生活背景下,也可能有所启发的,或许可以称之为“权术”的内容。宏观地看这些条目、这些故事,你会发现聪明确实是聪明,手段也确实都是好手段,然而这些聪明劲儿、这些好手段,往往都是诉诸情感,而不是理性。情感这个东西捉摸不定,因人而异,遇到媳妇举报婆婆,聪明的官员会有自己的处理办法,却没看到因此上升到制定出一套从此以后如何应对此类事件的制度、条文。历史学者黄仁宇先生说中国人缺少大历史的观念,缺少一种数目字管理的精神,我理解,其实说的正是这种情感发达而理性欠缺的情况。或者所谓的中国文化的早熟,也能按此解释?

这些问题我没有能力解决,就像医生也没办法解决药物的禁忌,却必须提醒患者有所注意,我也只能尽到提醒的义务。《智囊》选注本中的“权术”,原本只是“在原则(经)的约束下,合理利用规则权衡利弊做出对策的技术”之缩写,我希望读者不要*后读成“权力之术”(任何两种力量、两个人之间的较量,都可以称为权力的较量),希望读者还是能更多地增进理性,而不是放纵感性。

我要说的,差不多也已经结束,有些话也不想再多发挥,毕竟“修行在个人”。如果有读者觉得我的选取不当,我愿意接受批评。如果有读者觉得我的注释不当,我也愿意接受批评。要狡辩一下的话,我想说,我觉得不注释人名、官名等并不影响阅读,而且不知道人名反而可以将特定人物所经历的事套在任何人身上,更能去囊取智,岂不更好?毕竟我选注的目的不是增进读者的历史知识或者文言文阅读水平,而是分享前人的智慧,所以我往往只在影响理解的地方注释甚至直接翻译一下。我没打算让《智囊》选注本成为一本很严肃的古籍——其实冯梦龙当年也没这么想过,他就是一个书商,只想捣鼓出一本畅销书。

刘小敏

正文试读

孔子

孔子行游,马逸1食稼,野人2怒,絷3其马。子贡往说4之,卑词而不得5。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6享野兽,以《九韶》7乐飞鸟也!”乃使马圉8往,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马安得不犯子之稼?”9边批:自是至理,安得不从。野人大喜,解马而予之。

[述评]人各以类相通。述《诗》《书》于野人之前,此腐儒之所以误国也。马圉之说诚善,假使出子贡之口,野人仍不从。何则?文质貌殊,其神固已离矣。10然则孔子曷不即11遣马圉,而听子贡之往耶?先遣马圉,则子贡之心不服;既屈子贡,而马圉之神始至。边批:全神乎气机,岂浅鲜能知。圣人达人之情,故能尽人之用;后世以文法12束人,以资格限人,又以兼长望人,天下事岂有济乎!

1逸:挣脱缰绳跑掉。2野人:在田野耕作的农夫。3絷:牵住,扣住。4说:游说。5卑词而不得:好话说尽都要不回来。卑词,《吕氏春秋》作“毕辞”。能言善辩的子贡都没能说服野人,足见其难。6太牢:古代祭祀以牛、羊、猪三牲合称太牢,此处意为*别*隆重的献祭。7《九韶》:传说中尧舜时期的典乐,此处意为高雅音乐。8马圉:马夫,养马的仆从。9马夫的意思是,我们同住一块地境,马认不清到底是谁家的田地,以为是自家的禾苗才误食。10此二句意为:(马夫与子贡)不管是外在形象还是教养都有很大差距,同样的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神采不同,对话双方的心神也有差距。11即:当即,一开始就。12文法:法律条文。

宋太祖

“三徐”名著江左1,皆以博洽闻中朝,而骑省铉2尤*。会江左使铉来修贡例3,差官押伴4。朝臣皆以词令不及为惮,宰相亦艰其选,请于艺祖5。艺祖曰:“姑退,朕自择之。”有顷,左珰6传宣殿前司7,具殿侍中不识字者十人以名入。宸笔8点其一,曰:“此人可。”在廷皆惊,中书9不敢复请,趣10使行。殿侍者莫知所以,弗获已11,竟往12。渡江,始铉词锋如云,旁观骇愕,其人不能答,徒唯唯。铉不测,强聒而与之言。居数日,既无酬复,铉亦倦且默矣。

[述评]岳珂云:“当陶、窦诸名儒端委在朝13,若令角辩骋词,庸讵14不若铉?艺祖正以大国之体不当如此耳。其亦不战屈人兵之上策欤?”

孔子之使马圉,以愚应愚也。艺祖之遣殿侍者,以愚困智也。以智强愚,愚者不解;以智角15智,智者不服。边批:微言透理。

白沙陈公甫,访定山庄孔旸。16庄携舟送之,中有一士人,素滑稽,肆谈亵昵17,甚无忌惮。定山怒不能忍。白沙则当其谈时,若不闻其声;及其既去,若不识其人。边批:不睹不闻无穷。定山大服。此即艺祖屈徐铉之术。

1江左:长江以东,即江浙一带。此处指五代时期的南唐国。2骑省铉:即徐铉,前文所谓“三徐”之一。徐铉随李煜归附宋朝后,曾任散骑常侍。骑省即为散骑常侍的代称。3修贡例:按照老规矩向北宋交付贡品。4差官押伴:北宋派人担任押伴使,过来接贡品。5艺祖:指宋太祖赵匡胤。6左珰:宋代称礼部为左省。珰为宦官,此处左珰指负责礼仪的太监,类似皇帝的秘书。7殿前司:掌管殿前禁军名籍的官员。8宸笔:御笔,皇帝亲笔。9中书:中书省,宋朝由中书省掌行政大权。10趣:催促。11弗获已:不得已。12竟往:*终还是去了。13陶、窦:陶谷、窦仪,二人均为当世名儒。端委:朝服端正而宽长者。14庸讵:怎么会。15角:角逐,彼此辩难。16陈公甫:陈献章,字公甫。庄孔旸:庄昶,字孔旸,因丁忧卜居定山,学者称其为定山先生。17肆谈亵昵:说些不登大雅之堂的话。

丙吉郭进

吉为相,有驭吏1嗜酒,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2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复何所容?西曹第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3耳。”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4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见吉白状5,因曰:“恐虏所入边郡,二千石长吏6有老病不任兵马者,宜可豫视7。”吉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科条其人。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8。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9;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郭进任山西巡检10,有军校诣阙讼进者。上召,讯知其诬,即遣送进,令杀之。会并寇入,进谓其人曰:“汝能讼我,信有胆气。今赦汝罪,能掩杀并寇者,即荐汝于朝;如败,即自投河,毋污我剑也。”其人踊跃赴斗,竟大捷。进即荐擢11之。

[述评]容小过者,以一长酬;释大仇者,以死力报。唯酬报之情迫中12,故其长触之而必试,其力激之而必竭。彼索过寻仇者,岂非大愚?

1驭吏:替丙吉赶车的小吏。2西曹主吏:相府中管理侍从的官。3车茵:车垫。4发奔命:征发传递紧急文书的人员。5白状:汇报、禀明情况。6二千石长吏:郡太守。7豫视:预先审案。8具对:回答得头头是道。9谴让:谴责。10巡检:官名,始设于宋朝,掌管边境或主要关隘训练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的事。11擢:提拔使用。12迫中:心中迫切。

秦桧

秦桧当国,有士人假其书1,谒扬州守。守觉其伪,缴原书管押其回。桧见之,即假2其官资。或问其故,曰:“有胆敢假桧书,此必非常人。若不以一官束之,则北走3胡、南走越矣。”

[述评]西夏用兵4时,有张、李二生,欲以策干韩、范二公5,耻于自媒,乃刻诗于碑,使人曳之而过,韩、范疑而不用。久之,乃走西夏,诡名张元、李昊,到处题诗。元昊闻而怪之,招致与语,边批:元昊识人。大悦,奉为谋主,大为边患。奸桧此举,却胜韩、范远甚。所谓“下下人有上上智”。

有人赝作韩魏公书,谒蔡君谟。6君谟虽疑之,然士颇豪,与之三千,因回书,遣四兵送之,并致果物于魏公。客至京,谒公谢罪。公徐7曰:“君谟手段小8,恐未足了公事。夏太尉9在长安,可往见之。”即为发书。子弟疑谓包容已足,书可勿发。公曰:“士能为我书,又能动君谟,其才器不凡矣。”至关中,夏竟官之。边批:手段果大。又东坡元祐间出帅钱塘。视事之初,都商税务押到匿税人10南剑州乡贡进士吴味道,以二巨卷,作公名衔,封至京师苏侍郎宅。公呼讯其卷中何物。味道恐蹙11而前曰:“味道今秋忝冒乡荐,乡人集钱为赴省之赆12以百千,就置建阳纱得二百端。因计道路所经场务13尽行抽税,则至都下不存其半。窃计当今负天下重名而爱奖士类,惟内翰与侍郎耳。纵有败露,必能情贷,遂假先生名衔,缄封而来。不知先生已临镇此邦,罪实难逃。”公熟视,笑,呼掌笺吏去其旧封,换题新衔,附至东京竹竿巷,边批:真欲令人刻骨铭心。并手书子由书一纸,付之,曰:“先辈这回将上天去也无妨。”明年味道及第,来谢。二事俱长人智量者。

1假其书:伪造秦桧的书信。2假:借,实为赠送。3走:投靠,叛逃。4西夏用兵:指宋仁宗时西夏与宋朝之间的征战。5韩、范二公:韩琦、范仲淹,二人因共同防御西夏,被称为“韩范”。6韩魏公:韩琦被封为魏国公,因称。蔡君谟:蔡襄,字君谟。7徐:缓慢。8手段小:做事太过谨慎。9夏太尉:夏竦。10匿税人:偷税漏税的人。11恐蹙:战战兢兢。12赆:所赠送的财物。13场务:宋代掌管征收税务的官署。

楚庄王袁盎

楚庄王宴群臣,命美人行酒。日暮,酒酣烛灭。有引美人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趣火视之1。王曰:“奈何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命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欢。”群臣尽绝缨而火,极欢而罢。及围郑之役,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首2,却敌,卒得胜。询之,则夜绝缨者也。

盎先尝为吴相时,盎有从史私盎侍儿3。盎知之,弗泄。有人以言恐从史,从史亡4。盎亲追反之,竟以侍儿赐,遇之如故。景帝时,盎既入为太常,复使吴。吴王时谋反,欲杀盎,以五百人围之,盎未觉也。会5从史适为守盎校尉司马,乃置二百石醇醪,尽饮五百人醉卧,辄夜引盎起,曰:“君可去矣,旦日王且斩君。”盎曰:“公何为者?”司马曰:“故从史盗君侍儿者也。”于是盎惊脱去。

[述评]梁之葛周6、宋之种世衡,皆因此术克敌讨叛。若张说免祸,可谓转圜之福。兀朮不杀小卒之妻,亦胡虏中之杰然者也。

葛周尝与所宠美姬同饮,有侍卒目视姬不辍,失答周问。既自觉,惧罪。周并不言。后与唐师7战,失利,周呼此卒奋勇破敌,竟以美姬妻之。边批:怜才之至。

胡酋苏慕恩部落*强,种世衡尝夜与饮,出侍姬佐酒。既而世衡起入内,慕恩窃与姬戏。边批:《三国演义》貂蝉事套此。世衡遽出掩之,慕恩惭愧请罪。世衡笑曰:“君欲之耶?”即以遗之8。由是诸部有贰者,使慕恩讨之,无不克。

张说有门下生盗其宠婢,欲置之法。此生呼曰:“相公岂无缓急用人时耶?何惜一婢!”说奇其言,遂以赐而遣之。后杳不闻。及遭姚崇之构,祸且不测。此生夜至,请以夜明帘献九公主,为言于玄宗,得解。

金兀朮爱一小卒之妻,杀卒而夺之,宠以专房。一日昼寝,觉,忽见此妇持利刃欲向。惊起问之,曰:“欲为夫报仇耳。”边批:此妇亦奇。朮默然,麾使去。即日大享将士,召此妇出,谓曰:“杀汝则无罪,留汝则不可。任汝于诸将中自择所从。”妇指一人,朮即赐之。边批:将知感而妇不怨矣。

1趣火视之:招呼点燃火把蜡烛查看(谁帽子上的带子没了)。2五合五获首:五次交兵,五次斩获敌人首级。3从史:贴身吏员。私:私通。4亡:逃跑。5会:恰好。6葛周:应作葛从周。7唐师:后唐军队。8即以遗之:于是将这名侍女赠送给苏慕恩。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半日闲:智囊》冯梦龙编纂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