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诗词文论必读本文学评论史之始祖古人的写作秘籍引导中华文学源流的经典之作》[南北朝]刘勰-|陈书良-整理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刘勰(约465—520),字彦和,南朝梁代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三十二岁开始写作《文心雕龙》,历时五年,后出仕做官,先后做过县令、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晚年回到定林寺出家。虽历任多官职,但刘勰其名不以官显,而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整理者简介
陈书良,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947年,湖湘书香世家;1978年考取武汉大学魏晋隋唐文学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商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学术上服膺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治学方法,承继朴学传统,醉心六朝文化,独立特行,著作甚丰,人称“六朝人物”。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研究历来是学术中的显学。
已故朴学家吴林伯先生是马一浮大师的嫡传弟子,一生致力于《文心雕龙》的研究,见解幽深而独到,堪称业界权威,他的大弟子陈书良教授于繁华纷扰中独立苍茫,以振兴朴学为己任,继承先师衣钵,将《文心雕龙》研究延续下来,发扬光大,以飨后学。
陈书良对《文心雕龙》原文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本书原文部分系文字上采用黄叔琳本,按照“三准论”将其篇次重新排列。另外,在前贤对它校注的基础上针对一些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之处,略陈陋见。凡前贤鸿笔已举,概不复陈;而管见虽浅,聊作引玉之砖。另外本书译文基本采用郭晋稀先生(《白话文心雕龙》,并对其相应作了改动。
★双栏文白对照★全书包含“释名”和“直读”两部分★对《文心雕龙》原文的篇次和字句都进行了考证和整理,对近一百八十个文学术语,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诠释★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写作上的各种问题。★一部具备独特学术视角的《文心雕龙》普及读本,全书包含“释名”和“直读”两部分,以双栏文白对照的形式出版,方便一般读者直读,另一方面又以前述《释名》为主体,使有志深入学习《文心雕龙》者得窥门径。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诗词文论必读本,文学评论史之始祖古人的写作秘籍,引导中华文学源流的经典之作。黄庭坚,鲁迅等不同时代的文学家共同推荐。
★刘勰《文心雕龙》体大思精,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史上的*之作,《文心雕龙》研究,历来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
★本书内容丰富,见解卓越,体大思精,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经典之作。
★陈书良教授推出的《文心雕龙》对《文心雕龙》原文的篇次和字句都进行了考证和整理,是一个不同于以往诸家的新本,一部业深覃思的精品。★作者陈书良出自书香世家,是马一浮大师的嫡传弟子,具备正统的学术传承,扎实的学术修养,独特的学术见解。
★本书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写作上的各种问题。尤为难得的是对应用写作也多有论评。全书论及的文体计有59种,而其中属于应用文范畴的文体竟达44种,占文体总数的四分之三。
★学者陈书良对《文心雕龙》的近一百八十个文学术语,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诠释,是近年以来少见的体现出深厚功力和学养,同时又贯穿着鲜明的创新精神的学术著作。
★双封面精装,设计典雅,装帧精美,藏书爱好者上上之选。
-
前 言
一
刘勰(约465—520),字彦和,据《梁书》和《南史》本传记载:“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这是指他的祖籍是山东莒县。其实从东晋以来,五马渡江,百族南迁,已经在京口(今镇江)侨置南东莞郡。刘勰的祖父刘灵真,是宋朝司空刘秀之的弟弟。他们早已世居京口,成为南朝的文化世家。刘勰的父亲刘尚,曾任越骑校尉。刘勰早孤,贫寒不能婚娶,依附建康(今南京)钟山定林寺沙门僧佑生活。定林寺内外典籍俱富,僧佑又学问精深,刘勰居十余年,因而博通经论。自梁武帝天监初年起,做过东宫通事舍人等几任小官,很受昭明太子萧统赏识。晚年出家,改名慧地,不到一年就去世了。约在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写成了《文心雕龙》。(用刘毓崧之说)书成,刘勰看到中书郎、黄门侍郎沈约当时无论从政还是治学都是声名赫赫,于是就背上自己写的书卷,扮作一个货郎,站在街头等候沈约外出时,在车前叩伏求见。沈约命人把《文心雕龙》取来,读后大为欣赏,常把这部书稿放在自己的几案上。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体系*完整、结构*严密的一部专著,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巍然屹立的高峰。一千四百多年来,它像一座神秘的宝山,散发着绚烂的光芒。很多人研究它、探索它,从它那儿开发艺术宝藏。清人黄叔琳曾赞叹说:“刘舍人《文心雕龙》一书,盖艺苑之秘宝也!”(黄注《文心雕龙》序)鲁迅曾将其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媲美,并称“为世楷模”。梁昭明太子在编纂《文选》时,即根据《文心雕龙》选文定篇。稍晚的萧绎所著《金楼子》和唐代刘知己的《史通》、唐代王昌龄的《诗格》等,都是受《文心雕龙》影响而撰成的。
《文心雕龙》上下篇共十卷,五十篇。上篇前五卷二十五篇主要是论文体流变,下篇后五卷二十五篇主要是论创作与批评。其中,《序志》一篇是全书序文。《文心雕龙》反对当时的形式主义文学,主张文学不但要有华美的形式,而且首先要有充实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和充沛的感情。它指出文学发展与时代社会的关系,论述了各种文体演变的过程,并对重要作家、作品做了扼要的评价,它还阐述了文章的作法、作家的修养,以及文学批评等问题。
今天,为创造灿烂的新文化,仍然需要我们从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中提炼有益的营养,《文心雕龙》也仍然是等待我们开采的艺苑秘宝。
二
我们意在推出一种具有独特学术视角的《文心雕龙》普及读本,全书包含“释名”和“直读”两部分。为了取得读者的信赖,下面,我谨将自己编撰的态度和方法做些介绍。
《文心雕龙》研究历来是学术中的显学,尤其近代如范文澜、黄侃、刘永济、王利器、杨明照、吴林伯、詹锳、郭晋稀等博学通儒,更是穷毕生精力致力于斯,以各自的皇皇力作,使“龙学”蔚为大观。对于笔者,“龙学”更是难舍的情缘。刘永济先生是笔者的伯外祖父,吴林伯先生是笔者的研究生导师,笔者的学位论文《〈文心雕龙〉释名》就曾得到过王利器、杨明照、詹锳、郭晋稀诸先生的悉心指教。“典型日已远,古道照颜色。”今天,这些大师都墓木早拱了!我以为,前人所做出的成绩还远远不是这个领域内研究任务的结束。况学问者,天下之公;见解者,人心之异。基于这一考虑,我对《文心雕龙》的版本和词语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文心雕龙〉释名》是一部《文心雕龙》文学术语的研究著作。我认为,《文心雕龙》的文学术语不易被准确理解有五个原因。一是一词多义。由于古代汉语一词多义的特点,同语异义的专门名词在《文心雕龙》中触目皆是。二是不习惯刘勰的造词法。魏晋时,文学取得了独立的地位,文学现象大量涌现,这对于当时相对贫乏的术语是一个冲击。刘勰为完成巨著,有时用前代经籍的成词而注入新义,有时还不得不创造一些新词。三是《文心雕龙》是用骈体写作,而骈体要求避重,往往换字。这么一来,容易使人产生捉摸不定的感觉。四是刘勰间或采用当时高门世族说话的所谓“才语”(《南史·宋彭城王义康传》)。其中有些词语现在已经僵死。五是因版本不善、字句脱误而引起错解。因为《文心雕龙》多变、繁杂的术语是探索者前进路上很大的障碍。这些术语大都是“非旧诂雅义所能赅,亦非八家派古文所习见者”,这是《文心雕龙》释词的困难,也说明了《文心》术语探讨工作的必要性。《〈文心雕龙〉释名》2006年曾由日本福冈中国书店出版,后2007年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在国内出版,惜印数很少,现很难看到了,应该是有益于了解刘勰的文学理论体系的。
*单元 道
一、道 41处
1.附合于天道的重文的儒道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原道》)
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序志》)
按 《文心雕龙》之“道”,除下列2.3.4义明显表现为政治主张、老庄之道或一般方法门径外,其含义是争议颇大的。这场争论构成了1949年后《文心雕龙》研究热烈的争鸣特色。范文澜《注》、刘永济《校释》及吴师《义疏》认为“原道”之道纯为儒道,陆侃如认为是儒、佛、道三者的统一体(见《文史哲》1961年三期《“文心雕龙”论道》),而马宏山则认为道是“佛性”(见《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四期《论“文心雕龙”的纲》)。应该肯定的是,研究者都抓住了要害,即“原道”之道是弄清《文心雕龙》文论体系的关键。对此,我们的看法是:道是附合于天道的重文的儒道。
(1)道的*形式是“自然”
《文心雕龙》之道有“自然”“神理”“太极”“道心”“天命”“神道”等别名。我们叙述这些,想说明的问题是:
*,以上名称都是“道”,这是诸家皆无异议的。
第二,其中多数来源于儒家经典,而且严格依其本义立论。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夸饰》)引自《易·系辞上》;“道心惟微”(《原道》)引自《书·大禹谟》;“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原道》)语本《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天道难闻”(《征圣》)语本《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正纬》)语本《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和《易·观卦彖辞》“圣人以神道设教”。这就确切地证明,范、刘、吴诸家将刘勰的道释为儒道,是持之有故的,而任何不顾本义,在佛典中寻找上述词语出处的做法都是不严肃的。
第三,道的另两个别名“神理”“自然”,范文澜等没有在儒家经籍中寻到出处,马宏山却引证《弘明集》,释为“佛性”。而这,是导致马立论的根据。
我认为“神理”“自然”不应从佛典中寻出处,尤其是“自然”一词,是道的*形式,必须深入探讨,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出处上。
首先看“神理”。按《周易·系辞》韩注:“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话者也。”“神”是神妙的意思。《庄子·缮性》:“道,理也。”“理”与“道”是同义词。“神理”即“神道”。这个词魏晋时用得很多,如曹植《武帝诔》:“聪镜神理”,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皆是。李善在《文选·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注曰:“神理犹神道也。《周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
再看“自然”。我认为这个词恰好说明了道的*形式的本质。《原道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语出于《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原意是道虚无不可视触,不便于学习;不得已,就学习天地。但天地太寥廓广大,不知从何学起,不得已,就学习天地间常见的事物(“自然”)。这样,并不是说《文心》之道出于老、庄。周秦之际,诸子各自都认为自己的“道”极妙至善,都竭力用文辞描述“道”。有趣的是,他们仿佛采用了近几十年在现代科学领域里发展起来的仿生学,一致以自然来说明“道”。例如,江河是自然的重要组成。《老子·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老子看到了柔弱,而这是他的“道”的重要特征。《韩诗外传》卷三记孔子谈“智者乐水”:“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孔子看到了“智”“礼”“勇”“知命”“德”,而这些正是他的“道”的组成内容。《文心雕龙》的“道”就展现了这种“法自然”色彩的胎记。正如老子认为“万物芸芸”都不过是“道之华”(现象)一样,刘勰认为,“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原道》)从这个意义出发,“自然”“道心”“神理”“太极”都是道的*形式的别名。
但是,《文心雕龙》之道,虽然采用了习惯的仿生解释,因而带有老子“道法自然”的色彩,然而它并非主张“因任自然”“绝圣弃智”,而是与“征圣”“宗经”联合起来,和儒道合而为一。
(2)道的第二形式是儒道
以儒道去附合天道,始自孔子。按《论语·泰伯》:“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孔安国注:“则,法也。美尧能法天而行化也。”又如《述而》:“天生德于予”,提出了德以配天的命题。这以后,逐渐形成了儒学“天人感应”的一个特点。汉初陆贾《新语》,以《道基》为首,主张“王道”;贾谊《新书》的《道术》、扬雄《法言》的《问道》,都主张文源于“天道”。
刘勰继承了前人的这一观念。《原道》云:“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值得注意的是,“言立”“文明”都是指的儒家文辞,“自然之道”的“自然”是道的*形式,“道”是道的第二形式。“自然之道”的意思是符合自然的儒道。以前,《文心》的研究者往往认为“自然之道”用词重叠,不好解释。其实,这正是刘勰儒道附合于天道的观点的流露。以后,“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之“道”,就是儒道、天道的合称了。
孔子的天道观是唯心。如《八佾》:“获罪于天,无所祷也。”《颜渊》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诚如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卷说:“‘天’在这里,……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文心雕龙》认为“天道”或“天命”,圣人可以把握而一般人不能把握,只有通过圣哲的经典才能认识道;于是“神道难摹”与“神理设教”也就统一了起来。所以,刘勰的道是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的。
(3)道在内容上有重文的倾向
孔、孟的儒道,以“仁”为中心,包括“礼”“义”“智”“信”等,是一个政治理论范畴。《文心雕龙》之道,在内容上是否有所侧重呢?我们认为,《文心》之道是重文的。《原道》篇宣称“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明白地告诉我们,他着眼于“道之文”。检阅《文心雕龙》全书,的确,刘勰的“征圣”“宗经”的内容都侧重在文。如《征圣》云:“然则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天道难闻,犹或钻仰,文章可见,胡宁勿思。若征圣立言,则文其庶矣。”显然,“征之周孔”,主要不是征道德,而是使“文有师”。又如《宗经》,从文采、用事方面分析了《易》《书》《诗》《春秋》的“殊致”后,说:“至根柢盘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以往者虽旧,余味日新,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可谓太山偏雨,河润千里者也。”显然,刘勰“宗经”,也不是单宗儒经之教义,而是“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从文学上学习的。
由此看来,《文心雕龙》之道本身就偏重于文,这也是其不同于以后中国文论屡次出现的“文以载道”之“道”的特点。如韩愈揭橥“原道”的大旗,实质却与刘勰大异其趣。按韩愈《答刘正夫书》云:“或问:‘为文宜为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尊儒排佛,他“原道”,是原儒家之“道”,“师其意”;而刘勰“原道”,则着重在“道之文”。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小结:构成《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道”,是偏重于文的儒道。这种“道”有仿生自然的习惯观念,像孔子一样,附合于“天道”,因而也带有唯心主义的先天胎记。
2.一定的政治主张或学说
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诸子》)
诸子以道术取资。(《才略》)
按 《史记·孔子世家》:“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道指一定的政治主张或学说。
3.老、庄道家之道
乃正始明道,诗杂仙心。(《明诗》)
庄周述道以翱翔。(《诸子》)
4.一般的门径、方法
然矢言之道盖阙,庸器之制久沦。(《铭箴》)
若夫立文之道,惟字与义。(《指瑕》)
按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后引申指门径、方法。如《左传·定公五年》:“吾未知吴道。”注:“道犹法术也。”
二、神道 2处
神妙的道
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正纬》)
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夸饰》)
按 《易·观卦·彖辞》:“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孔颖达疏:“微妙无方,理不可知,目不可见,不知所以然而然,谓之神道。”神道为道的异名。
三、神教 2处
神妙的道
纬隐,神教也。(《正纬》)
神教宜约。(《正纬》)
按 《全宋文》卷三六颜延之《庭诰》:“崇佛者本在于神教,故以治心为先。”《易·观卦·彖辞》:“圣人以神道设教。”神教即神道。
四、神理 7处
神妙的道
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缕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原道》)
神理共契,政序相参。(《明诗》)
按 出处及解释见前“道”条第1义。
五、天道 1处
道
天道难闻,犹或钻仰。(《征圣》)
按 “天道”一词见于《尚书·汤诰》《国语·周语下》《左传·昭公十八年》及《庄子》《荀子》等典籍,各家含义不同;而《征圣》所用出于《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征圣》所谓“难闻”,正是“不可得而闻”的省略说法。天道即道的异名。
六、道心 3处
道
道心惟微,神理设教。(《原道》)
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原道》)
按 彦和语本《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此二句实为枚赜将《荀子·解蔽》引《道经》“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改窜而入。
七、自然 10处
1.道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原道》)
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原道》)
按 刘勰将“自然”导入文论,体现了他的道的*形式。参见前“道”条第1义。阮籍《通老子论》:“道者法自然,《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也。”孙绰《游天台山赋》:“运自然之妙有。”《文选》李善注:“自然,谓道也。”又何晏《无名论》:“自然者,道也。”
2.原来、本质
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体性》)
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丽辞》)
按 《汉书·贾谊传》:“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自然即原来、本来之意。
八、天命 1处
道
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正纬》)
按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朱熹注:“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天命是道的异名。
九、太极 1处
道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原道》)
按 《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汉儒据宇宙构成论,大多认为太极是天地未分时的混浊,或北元或北辰。而玄学则主体无之说。他们都将太极作为道的异名,并且其含义还有“太古”的意思。彦和对“马郑诸儒”(《序志》)极为称道,对刘歆、扬雄、桓谭等也表示赞美,说明了他对儒学古文派的尊崇。所以,他的太极是按汉儒的理论论述的。他提出:“人文之元,肇自太极。”认为“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按《系辞下》本有“三才之道”之说。汉儒认为三才即天道、地道、人道。郑玄曰:“太极函三为一,相并俱生。是太极生两仪,而三才已具矣。”三即三才。据此,似乎刘勰接受了汉儒的宇宙构成论。但是,他在《正纬》篇说:“神道阐幽,天命微显。”和古文学派明白断定道就是元气的态度比较起来,表现了怯懦的退步。他对“太极”的理解,像对“神理”“天道”等同义词的理解一样,是唯心主义的。
第二单元 才
十、才 102处
1.天资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神思》)
才为盟主,学为辅佐。(《事类》)
按 《论语·子罕》:“既竭吾才。”《孟子·告子》:“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才是天赋的能力。刘勰也同此旧谈,认为“才有天资”“才为盟主,学为辅佐”,才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因素。
2.才华、文才
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明诗》)
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神思》)
3.有才华的人
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虽非明哲,可谓妙才。(《辨骚》)
陈思之表,独冠群才。(《章表》)
按 《国语·术语》:“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才又可作才人的代称。
4.(三才)专有名词,指天、地、人
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原道》)
十一、性 26处
1.天资
骈拇枝指,由侈于性。(《熔裁》)
才难然乎,性各异禀。(《才略》)
按 《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吕览·本生》注:“天,性也。”性,是人的天赋。又按董仲舒《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陆机《演连珠》:“情生于性。”刘勰认为性表示作者的个性,这种“性”生发感情,影响风格(体),从而创立了“体性”论。
2.生命
岁月飘忽,性灵不居。(《序志》)
按 《左传·昭公八年》:“今宫室崇侈,民力凋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杜注:“性,生也。”
十二、才性 3处
天赋的能力与禀性
才性异区,文体繁诡。(《体性》)
按 吴师《义疏》引《孟子·告子》:“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东汉赵岐注:“非天降下才性与之异。”《荀子·荣辱》:“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才即是性,但才指功能言,性指本质言。又《世说新语·文学》注引《魏志》:“会尝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是也。”论才与性的关系,是魏晋时的清谈命题之一。刘借才性用于文论,意为天赋的能力和禀性,并认为这是造成风格多样化的根源。
十三、才思 1处
天赋的资分和思绪
夫经典沉深,载籍浩瀚,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事类》)
按 陆机《荐张畅表》:“畅才思清敏。”《诗品·谢惠连》:“小谢才思富捷。”《南史·褚裕之传》:“仲宝少孤贫,笃志好学,有才思。”晋葛洪《抱朴子·辞义》开始接触到才思与文章写作的关系,他说:“夫才有清浊,思有修短,虽并属文,参差万品。”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亦云:“文章转进,但才少思难。”刘勰研究了“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或制首以通尾,或尺接以寸附”(《附会》)的现象,认识到由于天分和思路不同,造成文章不同的写作效果,这是极有见地的。但是,刘鳃不知社会实践对作家才思所起的锻炼作用,错误地把儒家经典当作才思*的源泉。这是需要批判的。
十四、才情 1处
天赋的才分和情性
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隐秀》)
按 《世说新语·赏誉》:“许玄度送母,始出都,人问刘尹,玄度定称所闻不?刘曰:才情过于所闻。”
十五、才分 1处
天资
且才分不同,思绪各异。(《附会》)
按 《魏志·杨俊传》:“俊虽并论文帝,临菑才分所长,不适有所据当。然称临菑犹美,文帝常以恨之。”才分即天赋、天资。
十六、才力 4处
天赋的才智
才力居中,肇自血气。(《体性》)
而才力沉膇,垂翼不飞。(《才略》)
按 《淮南子·修务训》:“才力不能相一也。”又曹植《求自试表》:“志或郁结,欲逞其才力。”《诗品·谢瞻》:“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
十七、才略 2处
才能识略
才略第四十七(《才略》)
褒贬于才略。(《序志》)
按 《后汉书·藏洪传》:“才略智数。”《晋书·明帝纪》:“太子性至孝,有文武才略,钦贤爱客,雅好文辞。”才略原义为才能识略。
《文心·才略》以“才略”标目,一开头就论及“辞令华采”,可知刘勰认为一个人的才略用于写作,就必然会表现在“辞令华采”上。因此,刘勰对作家才略的分析着重在文才方面。如论贾谊,则说:“贾谊才颖,陵轶飞兔,议惬而赋清,岂虚至哉!”论扬雄,则说:“竭才以钻思,故能理赡而辞坚矣。”刘勰认识到由于个性不同,作家的才略也会不同,这种不同会反映在作品上,所以,“无曰纷杂,皎然可品”,是可以考察的。无疑,这种“知人论世”的方法是正确的。
十八、通才 3处
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
对策所选,实属通才。(《议对》)
虽有通才,迷方失控。(《哀悼》)
按 《典论·论文》:“唯通才能备其体。”彦和袭用,与偏才对论。(《章表》:“斯又尺牍之偏才也。”)彦和认为“才之能通,必资晓术”,文学上的通才,一定要掌握文学规律与技巧。
十九、分 29处
1.天资、素质
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神思》)
按 魏刘邵《人物志》八《英雄》:“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分为天赋的才分。
2.职分、名分
学贫者迍邅于事义,才馁者劬劳于辞情;此内外之殊分也。(《事类》)
此取与之大际,其分不可乱者也。(《才略》)
按 《荀子·王制》:“分均则不偏。”注:“分均谓贵贱敌也。”
二十、器分 1处
天资
若夫器分有限,智用无涯,或惭企鹤,沥辞镌思。(《养气》)
按 《魏书·萧宝夤传》:“器分定于下,爵位悬于上。”器分指天资。
第三单元 气
二十一、气 64处
1.(“血气”“素气”“精气”同)生理的血气,引申为人的气质
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养气》)
气衰者虑密以伤神。(《养气》)
按 《管子·心术下》:“气者,身之充也。”房玄龄注:“气以实身,故曰身之充也。”人身之气,原是自然物质,后注入精神因素,引申指气质。如《列子·汤问》:“汝志疆而气弱。”张湛注:“气谓质性。”据郭沬若《青铜时代·宋钘尹文遗着考》,宋、尹提出过“养气”的问题。以后,孟子亦倡“养气”。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但孟子所说的气主要指个人的道德修养,跟文学还没有直接的关系。汉王充《论衡·自纪》云:“乃作养性之书,凡十六篇,养气自守。”并且,王充认为:“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论衡·率性》)把气视为先天禀赋的基因与构成性格内容的根本要素。王充的自然元气论,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魏晋六朝时文人大多认识到生理的气质对文章的影响。曹丕《与吴质书》云:“仲宣续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云:“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刘勰的“气”,有时也单指“气质”。
2.(“意气”同)心理的志气,精神世界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神思》)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风骨》)
按 《国语·楚语》韦昭注:“气,志气也。”《庄子·人间世》:“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人气即人情。“气”在古代作为一个哲学的基本概念,用来指相对于外在世界的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内心世界往往包括人的气质和思想。而思想(志)在整个内心世界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孟子·公孙丑上》即云:“夫志,气之帅也。”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明确将“气”导入文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文以气为主”亦即文章主要要表现作者自我的精神世界。刘勰沿用。而且,他往往“志”“气”并举。如“志感丝篁,气变金石”(《明诗》),“至于文举之荐弥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章表》)。
3.(“辞气”同)作品的文气,亦即风格
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辨骚》)
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风骨》)
按 钟嵘《诗品·袁嘏》:“我诗有生气。”气指文气。《六朝画论》中也往往用“气”来说明画的风格,如谢赫《古画品录序》评卫协。刘勰云:“颇得壮气。”他认为,血气、志气、文气表现在作品中,就成了作品的文气。文气相当于气韵、语言风格,是作家气质和思想在创作对象上的情绪投影,它是作家在文章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为他个人所独有的特征。血气、志气、文气都是构成风格的主观因素的要素。三者的关系是“气以实志,志以定言”。血气充实了志气,而志气又影响着文气。
总之,刘勰集“养气”说和“文气”说之大成,创造了涵义非常丰富的“气”。《文心雕龙》之“气”,虽有时义有偏重,但多数是以上三层意思的混合。刘勰认为有下列因素影响“气”:
(1)时代。如《时序》论建安时代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2)地理。《典论·论文》:“徐幹时有齐气。”李善注:“言齐俗文体舒缓,而徐幹亦有斯累。”《文心雕龙》引了《典论》语。
(3)个性。如《诸子》云:“列子气伟而采奇。”
刘勰强调“重气”。《风骨》云:“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风骨,是文章刚性美风格的*典范。(见“风骨”条)彦和认识到“气是风骨之本”(黄叔琳语),这是他的卓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认为形体或精神的雄伟是造成作品刚性美的原因,彦和的“重气”即相当于康德的“精神雄伟”。他早看到了作家因性格的偏向而作品也就呈刚或呈柔。(“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体性》)
4.人或物的气力
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风骨》)
按 《吕氏春秋·审时》:“其气章。”注:“气,力也。”
5.人或物的气概
若夫臧洪歃辞,气截云蜺。(《祝盟》)
至于气貌山海,体势宫殿。(《夸饰》)
6.音节声气
总赵代之音,撮齐楚之气。(《乐府》)
按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虽清辞丽曲,时发乎篇;而芜音累气,固亦多矣。”气亦指音节声气。
7.自然界的气候、气氛
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物色》)
按 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
二十二、秀气 1处
生理的血气,素质
精理为文,秀气成采。(《征圣》)
按 古人认为天地的元气体现为金、木、水、火、土五行,而构成人的气则特别优秀(“为五行之秀”《原道》),故称为“秀气”。
二十三、血气 2处
气质
才力居中,肇自血气。(《体性》)
按 《管子·禁藏》:“食饮足以和血气。”
二十四、精气 1处
生理的血气,气质
于是精气内销,有似尾闾之波。(《养气》)
按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论衡·论死》:“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精气指生理的血气。
二十五、素气 1处
生理的血气
玄神宜宝,素气资养。(《养气》)
按 素气即元气,即生理的血气。
二十六、辞气6处
语言风格
法家辞气,体乏弘润。(《封禅》)
及后汉鲁丕,辞气质素。(《议对》)
按 《论语·泰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又《史记·鲁仲连传》:“辞气不悖。”辞气犹语气,即语言风格。彦和认为文章的语言是受作家的个人风格所支配、影响的。参见前“气”条第3义。
二十七、德 44处
1.作用、功用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原道》)
按 先秦经籍多称“文德”。《尚书·大禹谟》《诗·江汉》《论语·季氏》《左传》《易》等均有记载,多指政治教化,与军旅征伐对言。如《左传·襄公八年》:“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非为彦和所本。故范注引《易·小畜·大象》:“君子以懿文德”是不适宜的。章太炎《国故论衡》谓“文德”是作者内德和文章互为表里,亦非彦和所本。按《原道》“文之为德”之“德”不必附会经典。“文德”即文章的功用。马融《琴德》、刘伶《酒德》、《韩诗外传》举“鸡有五德”,用法皆同。稍后,简文帝《昭明太子集序》云“窃以文之为义,大哉远矣!”亦与之大旨相同。
2.德行
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盛德。(《铭箴》)
铭实表器,箴惟德轨。(同上)
按 《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德指德行。
3.善的、美的(语言)
空戏滑稽,德音大坏。(《谐隐》)
按 《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朱注:“德音,美誉也。”
第四单元 物
二十八、物 55处
1.(外境:)自然的物体、社会的人事(或二者兼指)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诗》)
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神思》)
按 王国维《释物篇》根据卜辞考定“物亦牛名”。引《诗·小雅》“三十维物,尔牲则具”,释“物”字的本义是“杂色牛”,后引申为“万有不齐之庶物”。所以《说文》云:“物,万物也。”《国语·周语》:“女三为粲,今以美物归汝,而何德以堪之。”美物即美人。《易·象下传》:“君子以言有物。”《疏》:“物,事也。”《礼记·中庸》:“诚者物之终始。”注:“物,万物也,亦事也。”可知物包括自然的对象或社会的人事两方面的内容。《文心雕龙》中出现的“物”除一两处有特定的习惯含义外,都是如此的含义。范注释《神思》“物沿耳目”句云:“物,谓事也,理也。”这是欠妥的。按彦和论文,多心、物对举,而有内、外之别。物指由感官直接捕捉的外境,不包括属抽象思维功能的义理。范误主要根据《说文》段注。而段注虽有“事也,理也”的解释,已为王筠《说文句读》、徐承庆《段注匡谬》所正。此词在《文心雕龙》中往往兼指自然对象和社会人事二者。
2.功名、仕途
逐物实难,凭性良易。(《序志》)
按 《左传·昭公七年》:“用物精多。”注:“物,权势也。”嵇康《赠秀才入军诗》:“流俗难悟,逐物不还。”物指功名仕途,是进一步的引申。
二十九、物色 5处
风物的声色,指客观景物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物色》)
物色尽而情有余者,晓会通也。(《物色》)
按 《礼记·月令》:“瞻肥瘠,察物色。”《疏》:“物色,骍黝之别也。”本义谓牺牲之色,后又用指形状,如《后汉书·寒朗传》:“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注:“物色,谓形状也。”后又用指风物、景色。如颜延之《秋胡诗》:“曰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李善注:“物色桑榆,言日晚也。”彦和用物色于文论,系指万象的形、声、色,指外境,与心、神对言。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诗词文论必读本文学评论史之始祖古人的写作秘籍引导中华文学源流的经典之作》[南北朝]刘勰-|陈书良-整理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