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道德经》[春秋]老子徐华注评吕恒坤书籍插图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徐华,历史学博士,华侨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从事先秦两汉文学史研究、中国思想史与文学史、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学的研究。代表作有《道家思潮与晚周秦汉文学形态》《赤裸的性灵——中国古代民歌民谣》等。
《道德经》是*重要的国学经典之一,本书依据经典《道藏》版本王弼《道德真经注》,同时参校郭店楚简本、长沙马王堆帛书本、敦煌写本等,以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名句精美插图,全方位、无障碍供读者阅读到全本、定本《道德经》,从而更好地了解、掌握老子思想之精髓。
白话解读,简简单单看懂老子本意
一、老子其人其书在阅读《老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老子是谁?什么时代的人?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留下《老子》这部书?然而,越追问越会发现,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个难解的谜团。西汉初司马迁撰《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算*早较为详细描述“老子”其人其书的文献,称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据此,可知司马迁所了解的“老子”,就是春秋晚期的老聃,生活在距今约两千五百年前的东周后期,与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同时并稍微年长于孔子。楚国人。在东周王室担任守藏室之史。见周之衰,于是去官。在归隐的途中,应关令尹喜之请,著《老子》一书。然而,正因为这篇不太翔实的文献,以及《老子》书中一些看似战国时代才有的说法及前后矛盾之处,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疑点,致使常被怀疑老聃是否就是《老子》书的作者,《老子》书是否真的成于一时一人?也有人认为老子就是太史儋,老子就是老莱子。还有人认为《老子》是太史儋所写,《老子》成书在战国后期。更有甚者认为成书于秦汉之际。在二十世纪初形成疑古之风,就老子其人其书的问题,发生大范围的争论,讨论的文章总共有三十五六万字,收入顾颉刚主编的《古史辨》第四册和第六册中。随着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竹简本《老子》,公布者认为下葬时间是在“公元前四世纪中期至前三世纪初”(《文物》1997年第7期),则这批竹简流传的时间当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之前的一二百年之中,也就是春秋后期或者战国早期。实物证据的问世,有力地证明了老聃就是《老子》书的作者,《老子》成书于春秋后期或者战国早期。但老子当时是亲自撰著此书,还是弟子们汇辑的语录?是先有原始本后来慢慢增益成完整本?还是先有完整的五千字本,后为人以摘抄本的形式流传?在没有更多资料的情况下,都很难定论。《史记》中有关“孔子问礼于老聃”的记载,或以为出自儒道相争的情况下,是道家后学抬高老子的杜撰。经考察,有关“孔子问礼于老聃”的记载,见于《庄子》《吕氏春秋·当染》《韩诗外传》《礼记·曾子问》《孔子家语·五帝》、刘向《新序》等文献中。这些不止是道家文献,也有不少儒家文献,如果认为孔子向老聃学习这件事,是道家弟子贬低儒家的记载,则不应见于大量儒家文献。汉代流行的画像石刻及彩绘壁画中,“孔子见老子”也是常见的画面,内容大同小异,盖有二十馀幅,场面*为壮观的属山东嘉祥齐山画像石上的孔子见老子图。图上老子居左端迎接孔子及其弟子,老子手拄拐杖而立,孔子躬身施礼。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见老子”的汉画像石大多发现于山东地区,而山东又以济宁为多,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孔子的故里曲阜就位于此,这里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说明“孔子问礼于老子”即使在孔子故里也是被普遍认可的历史事件,并不存在抬高老子、贬低孔子的问题。总而言之,从时间上看,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位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家。在其之后,诸子百家思想勃兴,中国思想史黄金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老子也是中国历史上*位影响深远的老师,他虽没有开门授徒,但辗转学习者遍天下,不仅有孔子向老聃问礼学道,还有关尹子、庄子、列子、文子、鹖冠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写作《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著作中大批不知名的门客等,都深受其启迪并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关于《老子》这本书,我们在阅读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古籍流传的时间越久,问题越多。因为不断的传抄、整理、翻印,会或多或少地变样。就像《老子》早期的流传,或为分散的竹简,或经分卷传抄,或加以解说、传注。其中有心无心的错漏,有意无意的窜改,正文注文的混淆,都会造成面貌的失真。而一句话、一个字的异文,都关系重大,可能直接关系到如何理解老子的文本原义。《老子》一书的版本可以说是目前所有古籍中*为丰富的特例之一。从先秦的郭店楚简本《老子》甲、乙、丙,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到秦汉之际的长沙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再到“齐武平五年彭城人开项羽妾冢”所得之“项羽妾本”(见傅奕古本《老子》)、北大汉简本《老子》、汉严遵的《老子指归》(今存《德经》)、敦煌出土的《老子想尔注》、唐代的景龙碑刻《道德经》、日本古抄本的《老子》以及传世通行的河上公本《老子》、王弼本《老子》等,可以说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且流动的《老子》版本形态。更有利于读者在文本发生分歧的地方,回溯经典源头,探寻老子本义。二、老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春秋时代,是一个面临着巨大社会转型的时期。西周王朝以农业为基础建立起来稳定的社会秩序,包括周天子具有天赋的至高威权、分封诸侯、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以礼乐文化维系的等级制等。人们的思想也建立在这种稳定的秩序上。至平王东迁,定都洛邑,东周王朝则处在地位日益衰落、旧有的秩序不断被突破,新的时代价值理念尚未重建,出现诸多社会问题的时代,具体而言,包括:经济基础的变动。周族从一开始的蕞尔小邦,发展到后来灭商兴国,建立西周,依靠的经济基础,正是农业。然而,到了东周,政在诸侯,齐、郑等国商业日渐发达,建立在商业繁荣基础上的声色大开、私欲膨胀,对原有的宗法制度、礼乐文化也形成了严重的冲击。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第九章)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二章)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第五十三章)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第四十四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第三章)正是对这种状况的严正警告。与之相关的是铁器的使用及私田的开垦,收取田税逐渐成为春秋各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老子》也对在上者收税之多所造成的人民负担加重,给与了关切。如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第七十五章)国际格局的变化。西周王朝的政治结构是诸侯邦国一尊于周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至东周王朝则演变为霸政时代的大国和小国的关系。由天子尊位上跌落下来的东周王室内部,也是乱象纷呈,想必老子亦有所耳闻目睹。《国语·周语上》记载:周惠王即位三年,被三位权臣赶出国,立王子颓。王子颓喜欢饮酒宴客,“乐及遍舞”,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事在公元前675年。公元前520年左右,东周王朝发生王子朝夺位,后被驱逐,而携带王室典藏文献出逃的事件,则正为老子所亲历。足见春秋以来东周王朝顶层的状况。在周天子失去*权威约束力的情况下,大国与小国应如何相处,老子指出: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第六十一章)意思是:大国应谦下,才能成为天下的归属。小国应谦下,才能被大国所庇护。但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老子还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小国寡民”等关于“国”的种种思考。这是不能忽略其背后所隐藏的时代问题的。礼法递嬗。春秋时代,继续传承着西周时代的礼乐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基础、政治格局的变化,更多的人只注重礼乐的形式,注重感官享受,而忘记了礼乐的本质,如孔子所谓“仁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老子》第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意思是: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因为道乃是一切德、仁、义、礼的根本。失去道之根本的“礼”,只能说缺失了忠信诚实的内容而成为祸乱的开始。从表面看,老子以激烈的言辞反对仁、义、礼。但事实上,老子反对的,乃是失去了内在精神的单纯注重形式的虚伪之“礼”。周礼文化中,五味、五色、五声,皆专指饮食、服饰、音乐等,本来是为了维护等级秩序,但至东周以降,则逐渐发展成为个人欲望的膨胀,追求享乐的世俗趣味。老子提出,这是一种错误的导向,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第十二章)应该放弃这些基于感官的所谓的礼的形式,回归本性的淳朴。这显然也是针对当时周礼制度的弊端而发的。政治治理多有为。班固称老子学说乃“君人南面之术”。确实,如何治理天下,成为老子的主要关注点。老子主张清静无为,这种看法应为针对当时的“妄为”“多事”而提出的。以郑国为例,《左传·昭公四年》(前538)子产为相,为挽救国家的衰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晋大夫叔向评价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今吾子相郑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兹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肸闻之:“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在叔向看来,子产的政治手段是典型的“有为”。这种有为看似积极作为,可以救一时之弊,但从长远看,必然带来人民的“争心”,乃至彼此争夺的行为,从而导致祸乱的发生。属于末世的无奈之举,无法带来长治久安,是应该否定的。这种看法与《老子》第五十七章所提出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一致的。无为则好静、无事、无欲,都是“以正治国”的表现。正,代表着符合自然之正道、天地之法则。而禁令繁多、权柄多出、崇尚奇巧都属于非“正”之“奇”。两者相较,以正治国,则民自化、自治、自正、自朴。以奇治国,则民弥贫、多伪诈、多盗贼、国家昏乱。老子每句话中都用了“多”或“滋”字,意思是“过分的”或“不断滋生的”。当“忌讳”“利器”“伎巧”“法物”过分泛滥,必然带来根本的动摇。鬼神信仰。天地之间,含阴阳之气,这是很早就已经为知识界所承认的共识。除了气之外,鬼神也是很重要的信仰。如东周王室的史官“内史过”认为:“不禋于神而求福焉,神必祸之。不亲于民而求用焉,人必违之。精意以享,禋也。慈保庶民,亲也。”(《国语·周语》)仍以敬神为祈福之举,《老子》第六十章则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单看这一章老子所说,并不好理解。但结合当时的话语背景,就可以很清楚看出,老子主张“以道治天下”,而不盲目迷信鬼神。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将其置于因果之中,认为只要以道治理天下,鬼神自然安宁。与内史过相比,显然老子已经超出了向神灵祈求得福免祸的思想水平。以上,了解老子所处的时代,正有益于我们还原老子言说的语境与所指。老子学说的提出,并非空中楼阁,也不是简单地保守复古或者追逐新潮。很多语句都是在面对现实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三、老子学说的文化渊源老子思想并非一人所独创,而是充分吸收了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如传言谚语、典籍文献、“古道者”“史官”“隐者”等的思想,并加以高度概括、总结和发展。《老子》书中多出现述古之语,如第二十二章“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第四十一章:“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等,已标明出自于前代之语。老子对古代文化典籍文献中的思想也多有吸收和发展。如《国语·周语上》内史过曰:《夏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在《汤誓》曰:“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在《盘庚》曰:“国之臧,则惟女众。国之不臧,则惟余一人,是有逸罚。”如是则长众使民,不可不慎也。内史过所引录的古文献中的《夏书》《汤誓》《盘庚》中的话,所反映的帝王之德,正是老子所说的谦下、不争、柔弱,“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之类的理念。再如周太庙门旁摆放了一尊铜铸的金人,金人背后刻写铭文,今见《说苑·敬慎》《孔子家语》引其文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以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家语》无此二句)勿谓莫闻,天妖伺人。(《家语》作:勿谓不闻,神将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家语》作:诚能慎之,福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曰,《家语》作口,当从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家语》作: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趋,《家语》作取)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前句《家语》作:人皆惑之。从,作徙)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后句《家语》作: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莫我害。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其中不仅很多语句,所表达的无多言、无多事、戒强梁、处卑下等思想也与《老子》书一致。此外,《周易》《孙子》《黄帝书》等今传典籍中也可看出与《老子》思想相近的内容。老子之前,还有值得重视的“古道者”系统。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虽然首列儒家,但所列儒家典籍*早只是《晏子》八篇。与此不同,列道家类文献,则在老子研究著作之前,列了《伊尹》五十一篇;《太公》二百三十七篇、《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辛甲》二十九篇;《鬻子》二十二篇;《筦子》八十六篇。虽然将伊尹、太公、辛甲、鬻熊、筦子归入道家,是刘向、刘歆及班固划分的结果,而且这些著作即使今天流传下来的,也多出于依托,但却反映了老子之前,实际上还有一个“古道家”的传统。他们的身份,基本都是“帝王师”“太史”,或者“相”。如伊尹,为商汤之相,见《史记·殷本纪》;太公,即姜子牙,为周师尚父;辛甲,为商纣王大臣,七十五谏而纣王不听,遂归于周,见《史记·周本纪》集解引刘向《别录》;鬻熊,为周师。刘勰《文心雕龙·诸子》曰:“至鬻熊知道,文王咨询,馀文遗事,录为《鬻子》。”管仲,班固《汉书·艺文志》曰:“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也。”《史记》列传第二列《管晏列传》。以上五位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且都是见于记载的*有智能且成功的政治家。伊尹,亦见于甲骨文的记载,死后地位崇高,作为受祭和问卜的神灵。如伊尹、太公多以长寿知名。这些“古道家”,多为长寿且成功的政治家,从这一意义上说,老子思想中与当时现实紧密结合的部分,如常常强调的“善贷且成”,“无为而无不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等“惠而不费”“事少功多”的追求,当有其直接的思想来源。老子作为周守藏室之史,正如班固在追溯诸子源流的时候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也就是说,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其学说还建立在众多古代典籍的文化涵养,以及源远流长的史官思想传统基础之上。史官的源起,可追溯至黄帝时代。唐刘知幾《史通》云:“盖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轩辕受命,仓颉、沮诵,实居其职。至于三代,其数渐繁。”又云:“史官之作,肇自黄帝,备于周室,名目既多,职务咸异。”至周代形成了多层次的史官职务体系。从现有的史料看,周代的史官执掌种类非常丰富,有守典、记事、司天、典礼、奉法、教诲、占卜、制历、策命等多种。《国语·周语》上曰:“瞽、史教诲。”可见在当时,“知天道以训人事”,已成为史官的专门职责。老子作为史官,具有广阔的精神视野,涵括古往今来、四方上下,洞幽烛微。注重对未来的预见,注重对永恒终极规律的把握,来指导当下的实践,自然便具有不同于一般学者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视界。司马迁《史记》本传中称老子为“隐君子也”,当时或早些时候,社会上也活跃着一些逸民隐者的身影,如《论语·宪问》篇中所记载的鲁国的守门人,评价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微子》篇中还提到:耦耕的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以及“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或在当时已经形成了一个隐者的群体,在思想上主张无为、守道,不慕荣利。由上可见,老子及其所开创的道家思想,乃根植于三代文化的深厚积淀,诸如古谣谚、古道家文化、史官文化、隐者文化等,均为构成其思想的渊源,可以说,老子思想乃是对数千年上古智慧文明的高度概括、总结和提升。四、《老子》的基本思想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正是在继承古文化智慧基因的基础上,再针对东周以降的时代局势和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从《老子》整体的思想取向看,他试图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一种终极的永恒的规律,也就是“道”,作为未来社会观念重建的指导,从而达到长久不衰的平衡状态。《老子》一书的基本思想,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本书将主体部分概括为:道尊德贵,道法自然,善贷且成,慈爱无私四个方面。首先,道尊德贵。在《老子》一书中,“道”字出现六十九次,“德”字出现三十三次,更不消说与“道”字等同的“一”“大”“玄”“朴”乃至“有”“无”等字。故后世称其为《道德经》。“道”“德”是《老子》书中*核心的信仰,如《老子》第五十一章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说的正是“道”作为宇宙万物生化的原动力和根本,生养万物,成就万物,成宇宙*大功,然从不自以为尊显,反而自然而然受到尊崇。与社会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含义不同,老子所说的“道”“德”有着更为丰富、深层次的意蕴。正如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即以“道”为“德”的根本,“德”为“道”的功用。如韩非说:“德者,道之功也。”(《韩非子·解老》)王弼说:“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老子》第三十八章注)道的尊贵和伟大,*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德蓄养万物。“道”的证悟、“德”的修持,是老子思想的根本基础和理论出发点。老子书中多描写道体,如称“道之为物,唯恍唯惚。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十四章)通过描述道体的无形、无名、无声的状态,表达如此广大且永恒的造物之母,却如此的谦卑,默默运化,自然而然,乃至毫不彰显自己的存在,故而*当为万物所尊崇。老子书中也多对于有德者的描述,如《老子》第十章、第五十一章都强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三十八章有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正是将无形的精微之道,落实到现实中,发挥其作用即为“德”。*层次的德可谓“不自以为有德”而德自然具备的状态。《老子》也首先注意到人类“思维”和“语言”的局限问题,故一面描述道体、道用,一面尽量解“思维”和“语言”之蔽,直指本真之道。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第七十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章)。......道篇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道德经》[春秋]老子徐华注评吕恒坤书籍插图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