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吴老师说文解字》吴桐祯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吴桐祯,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曾任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主编并出版了《语文自学教材》、《教学指标》、《中学生阅读训练序列》、《中学生作文训练序列》、《语文自学能力
本书以提问的方式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词语进行了“溯本求源”的工作,既让读者了解这些词语的本源,又让读者了解它的发展;既了解它的“字面义”,又了解其中所隐含的“制约因素”,“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地理解这些词语,起到“纠错消疑”的作用。让读者避免在生活中写错、用错。本书句句有根据,条条有佐证,所“溯”的“本”俱注明出处,对较艰深的文言都作了解释,故事性强,通俗易懂,即或与文字写作无关的读者把本书当成故事书读也会增长认识,兴味盎然。
为了让大家一目了然,本书采用了问答的形式。这些问答主要涉及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以及教学中经常用错和解释错的词语,还有人们日常容易产生疑问的词语。本书指出常见的词语错误,并对这些词语进行追本溯源的分析,既让读者了解这些词语的本源,又让读者了解它的发展;既了解它的“字面义”,’又了解其中所隐含的“制约因素”,“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地理解这些词语,起到“纠错消疑”的作用。本书所作的答问句句有根据,条条有佐证,没有丝毫主观臆断。所“溯”的“本”俱注明出处,对较艰深的文言都作了解释,故事性强,通俗易懂。
A“哀鸿”为什么能比喻流离夫所的灾民?“哀鸿”源于《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意思是说:大雁飞呀飞,嗷嗷其声悲。这些贤明的人,说我真辛劳。“哀”取自诗的第二句,有悲伤、痛苦之意;“鸿”取自第一句,即鸿雁。鸿雁是候鸟,它要秋去南方,春去北方,有流离之苦。韩愈在《鸣雁》诗中用“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表达灾民流离之苦。因此,后人用“哀鸿”比喻流离失所、痛苦不堪的灾民。“爱屋及乌”是因爱屋子而连屋上的乌鸟也爱吗?从字面上讲是这个意思,但不能这样理解。“爱屋及乌”是从《尚书大传•大战》的“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或王守仁(《象祠记》中的“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节缩来的。它的原义,前者是:爱人,同时也爱了这个人屋上的乌鸟,后者是:君子爱人,推及到爱他屋上的乌鸟。所以“爱屋及乌”的“爱”是爱人,“及乌”是推广爱的意思。《象祠记》中的那句话是由灵、博两个地方还保留有“象祠”引出的。象是古代舜的同父异母兄弟,传说象对父母不孝,对他哥哥舜傲慢不敬。但为什么灵、博两地还保留着象的庙,对象很尊敬呢?于是王守仁推想:君子的爱人推及于爱他屋上的乌鸟,更何况对待圣人(指舜)的弟弟呢?如果把“爱屋及乌”的“爱屋”理解为爱屋子,那就大失原义了。“安分守己”是守自己的什么?“安分”是安守本分,如白居易《咏拙》:“以此自安分,虽穷每欣欣。”“守己”与“守身”相近。“守身”是洁身自爱,使不为外物所移。《孟子•离娄》有:“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后由“守身”推“守己”,可以认为:“守己”乃是遵守合于自己身份的规矩,不越格。“安分守己”则可理解为:安于本分,遵守合于自己身份的规矩。“安分守己”多见于明清的小说中。如《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的“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即是。为什么是“按部就班”而不是“按步就班”?因为“按部就班”由《文选•陆机》:“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中节缩而来。“部”是门类的意思,如“经、史、子、集”即是四部;“班”是排列等级,引申为依次,《国语•周语上》:“太史赞王,王敬从之。王耕一坺(ba),班三之,庶民终于千亩。”是说:太史在前引导,天子恭敬地跟在后面。天子耕一下,百官依次每人耕三下,轮到庶民就耕完了整片籍田。其中的“班”即是依次之意。这样《文赋》中的那句话直译就是:然后选择意义按照门类,考究词句依照次序,意译就是:写文章时结构要安排得当,选词造句要合乎规范。“按部就班”也用来形容做事按照一定的顺序。如将“按部就班”改为“按步就班”,则不是《(文赋》所指的原义了,可理解为:按照步骤,依照次序。按照“语言是发展的”这一规律,虽失原义,亦非大谬,但应以贴近原义者为佳。两方拉一条粗绳,为什么叫“拔河”?《隋书•地理志下》中有这样的记载:“楚又有牵钩之戏,云从讲武所出。楚将伐吴,以为教战。”其中的“牵钩之戏”即是演变成为拔河游戏的最早的活动。这一活动起源于水军,通过这一活动,水军既可娱乐健身又可“讲武”“教战”(实战演习)。活动形式是人和船之间的拖拔。后来这种活动由水上发展到陆地,由水军发展到民间;由拖船(牵钩)改为两方拉一条粗绳。由于这种活动由水中、由“讲武”“教战”演变而来,再加上这种活动确实可以鼓动两方“力拔山河”之气,所以有人就给起了“拔河”这样一个气势磅礴的名字。据《新唐书》、《资治通鉴》等书可知,“拔河”这一活动也被引入宫廷。从《封氏闻见记》一书所述的情况看,当时“拔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和今天一样,用长四五十丈的粗绳,由两方参赛人对面而挽,中间立大旗为衡量粗绳移动的标志点,以显示粗绳的中点向哪一方移动从而决定胜负,另一种是粗绳的两头分别分出许多小绳套,可以套在人的肩膀上,然后两方的人同时背对背向前拖,被拖得倒退的一方为负。“拔去眼中钉”写成“拔去眼中丁”对不对?两个都对,都有根据,而且“眼中钉”或“眼中丁”都指的是憎恨的人。据《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日:‘眼中拔钉,岂不乐哉。’(赵在礼在宋州为官,残害百姓,不久,在礼被罢官,宋州人非常高兴,互相厌贺说:‘把眼里的钉子拔除了,怎么能不高兴呢。’)”《赵在礼传》就是“眼中钉”的出处。另据杨慎《古今风谣》:“宋真宗时童谣:‘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这《古今风谣》又是“眼中丁”的出处。上述童谣说的是:宋真宗在位,丁谓专权,丁谓怕寇准妨碍他,就把寇准调往雷州去了。寇调走后,人民十分不满,就编了指斥丁谓的歌谣。当时“钉”、“丁”可通假,而且读出来更不能分辨是此“丁”还是彼“钉”,所以丁谓听了也无可奈何,不便明说“拔去眼中丁”就是指的自己。其实眼中并不能生“钉”,真正能生的乃是“疔”。为什么用“百尺竿头”比喻极高处?“百尺竿头”乃佛家语。它的字面义是“百尺高的竿子的顶端”。佛家语用以指极高处,比喻道行修养到达极高境界。此语常与“更进一步”、“复进一步”连用,用来勉励人在工作和学习上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要继续努力,更求上进。《景德传灯录•湖南长沙景岑(cen)号招贤大师》中的“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修行已然达到极高的地步还须要再进步,十方世界才是全身)”是此语的出处。后来人们活用此语后出现了各种情况:如宋•朱熹《答巩仲至》的“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所以姑且再谈一谈它,或许可以小助于继续努力,更求上进的趋势)”。此处是“百尺竿头”与“更进一步”搭配。明•高琦《文章一贯势:“末梢文字,最嫌软弱,更须百尺竿头,复进一步。(文章的结尾处,最忌讳收结无力,此处更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此处是“百尺竿头”与“复进一步”搭配。《(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的“后人见了这本传奇,亦曾题过四句偈(ji)语,为作者缘起之言更进一竿云”。此处干脆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简化成为“更进一竿”。为什么失败称为“败北”?这与“北”字的含义有关。“北”在甲骨文里像两个人背对着背。今日的楷书“北”仍可以让人想象到“二人背对着背”。《说文解字》也说:“北,从二人相背。”由此可知“北”就是“背”的原字。由于“北”有以背向着对方的意思。因而把“败”和“北”连结起来它就有失败了让人追着跑,也就是逃跑的意思。如《列子·力命》中,管子讲鲍叔牙如何对待他时说:“吾尝三战三北,鲍叔牙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我曾经与敌人三次战斗三次败逃,但鲍叔牙不认为我是胆怯,他知道我有老母需要我奉养)。”此中直接用“北”代“败北”。再如《史记•项羽本纪》:“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我身经七十多次战斗,抵抗我的被我打败,我进攻时必然把对方征服,从来没有失败过)”。此中则用了“败北”。是“板荡显忠臣”还是“坦荡显忠臣”?某电视剧中一个民国初年的国务总理和一个副总理对话,这位总理的话中有“疾风知劲草,坦荡显忠臣”之语。这里显然是把“板荡显忠臣”误为“坦荡显忠臣”了。这两者虽仅是一字之差,但意义相差得太大了。“板荡”最早出自《诗经•大雅》的两篇诗名,一篇为《板》,一篇为《荡》,内容都是揭露周厉王无道的。周厉王无道造成乱世,这样后人就把这两篇写乱世的诗的篇名连起来代指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宁。“板荡显忠臣”即是乱世把忠臣呈显出来。如岳飞《五岳祠盟记》有“自中原板荡”之语,这“板荡”就是指中原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宁。和某人只见过面无深交为什么称为“丰面之识”?“半面之识”语出《后汉书•应奉传》,其中谈到应奉这个人记忆力特别好,他从小到大,凡所经历的事一概不忘。他读书一次能看五行,看过不忘。他在当决曹史时,行经四十二个县一次记录了近千个囚徒的情况,回来以后,太守问他囚徒的情况,他能把每个囚犯的姓名、犯罪轻重,一点都不错地说清楚。有一次应奉去见袁贺,袁贺没在家,但袁贺家门内有人在造车,造车匠从门缝里露出半个脸来瞅他,数十年后,应奉和造车匠在路上相遇,应奉立刻就把造车匠认出来并招呼车匠。这“半面之识”就是从《后汉书·应奉传》文中的“匠开半户出半面视奉”而来。后来人们就称见过一次面或相识未深为“半面之识”。女婿是因为不是亲生子才称“丰子”吗?从“半子”的出处看,没有不是亲生的儿子才称为半子的意思。“半子”语出《旧唐书•回纥(he)传》:“时回纥可汗喜于和亲,其礼甚恭,上言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唐德宗下诏书把成安公主下嫁给回纥可汗。回纥可汗对于唐朝与回纥和亲非常高兴。他对唐王十分地恭敬,对唐王说:以前我们是兄弟的关系,现在把咸安公主嫁给我,我即成了子婿,是半个儿子啊!“半子”乃是由“兄弟”一下子变为“子婿”的恭敬之语。由于回纥可汗自称“半子”而且他的地位也很高,后来就以“半子”代指女婿。民间所说的“一个女婿半个儿”、“姑爷有半子之劳”等语均源于此。为什么“爪牙”由原来的褒义词发展到今天变成了贬义词?就语言发展的观点来说,词义乃是一个永远在竞争、替换以及分化的过程。某词的出现有一定原因,而词义的分化甚至被别的词义替换也有它一定的原因。鸟兽有爪牙,这是鸟兽生存必须凭借的工具。因此古汉语根据“爪牙”一词的效用,将其引申使用,用来指代君王的得力助手、武将、勇士,也就是说称谁为“爪牙”谁就是君王生存必须凭借的工具,、因此这“爪牙”一词乃是褒义词。如《诗经•小雅•祈父》即有“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之句。这句话是卫士向祈父(官名)抱怨:“我”身为王的爪牙之士,为什么调我到这忧愁之地,使我无法安居?此外《资治通鉴》在写到吴黄武元年破蜀有功的陆逊时,有“此诸将或任心腹,或堪爪牙,或是功臣”之句,此句把“爪牙”、“心腹”、“功臣”并列,可以看出直到宋朝“爪牙”仍是赞誉之词。但后来由于官僚体系的出现并正常化以及官僚知识分子自主价值的逐渐提升,再加上“爪牙”毕竟是鸟兽身上的一部分,所以作为文臣武将的官僚知识分子,不再愿意用“爪牙”来比喻自己,在“爪牙”与“武将”、“勇士”等词之间他们宁愿用“君王的得力助手”、“武将”、“勇士”来指代自己,而把“爪牙”一词让给别人。这样“爪牙”一词就开始分化,直到现在此词的褒义方面完全被“武将”、“勇士”等词所代替而变成了偏重比喻坏人之帮凶的贬义词。鲍鱼不是名贵鱼吗,为什么用于“鲍鱼之肆”?“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如同进入了卖鲍鱼的店铺,在里面呆长了就会闻不到鲍鱼的腥臭味)”,这句话在刘向《说苑·杂言》和《孔子家语》中都用来说明和坏人一起呆的时间长了,受坏人影响,就会对坏人的举动习以为常。“鲍鱼之肆”由卖鲍鱼的店铺发展为比喻坏人聚居的地方,又发展为比喻不良的环境。为什么“鲍鱼之肆”得到了这样的发展呢?这是因为古代“鲍鱼之肆”的“鲍鱼”并不是今天作为名贵鱼的“鲍鱼”,而指的是腌渍的成鱼。这种鱼年深日久会有一种腥臭味,所以卖这种鱼的店铺自然会有腥臭味。谈到“鲍鱼”的腥臭味,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我们不能不提起,那就是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事件。秦始皇出游,七月暑天死在了距离长安两千余里一个叫沙丘平台的地方。丞相李斯因为秦始皇死在了路上怕“诸公子及天下有变”,所以对始皇的死没有公布,用车拉着尸体往长安走,一切如常。百官奏事都由宦官接下,但是有一件事瞒不了,那就是let久尸体会发臭,因此李斯“乃诏从官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也就是下诏书让随从官员弄了十斗咸鱼放在车上,用咸鱼味来掩没尸体的臭味。既然“鲍鱼之肆”的“鲍鱼”不是今天名贵的鲍鱼,那么今天的鲍鱼古代称为什么呢?据史料载,古代乃称为鳆(fu)鱼。为什么称姑祖为“鼻祖”,称远孙为“耳孙”?人在胎里,鼻先成形,与“始”有关,故称始祖为“鼻祖”。远孙因离得太远,已在玄孙之外,查辈分不能一一查出,只是“耳闻”,故称“耳孙”。“鼻祖”语出《汉书•扬雄传上》:“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汾隅(和周文王有族亲,始祖在汾隅)。”“耳孙”语出《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上造这种第二级爵位以上的人和他们的孙子外孙直到耳孙,有罪时要受刑。)”另外《尔雅》认为: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耳孙即仍孙,为八世孙。为什么要慎用“闭门羹”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