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宋诗精选》程千帆编选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程千帆(1913~2000),湖南宁乡人。193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中国文学系,著名文史学家。自幼才华出众,以早慧知名,诗为其家学,幼承庭训,十二三岁即通声律,十多岁就出版了他的*部文集《曼殊沙馆初集》。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等方面都有卓著成就,以精深的学术造诣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代表作有《读宋诗随笔》、《校雠广义》、《史通笺记》等。
宋代诗歌,有异于唐代诗歌的精神风貌、艺术魅力,但其成就,可与唐诗并美,各类宋诗选集,都在这方面有不同的反映。本书列宋代诗人59家,诗作145首。全书注、评结合,每位诗人有传。全书点评为作者有感而发,结合前人诗话等文献,为读者理解阅读提供了路径。
凤凰出版社·名家视角丛书
本书是2016年度普及类古籍整理图书专项资助项目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凤凰出版社组织出版了“文苑丛书——名家精选古典文学名篇”,于1992年12月正式出版,共十册。编选者或为博古通今的学界泰斗,或为专治一门的大方之家,《丛书》在选篇立目与注释品评上,做到了精品与新见相结合,而在装帧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开一时之新风。2002年9月,《丛书》出版了简体字本,更名为“名家视角”,反响依旧热烈,并于2004年3月重印。现如今,编选者中的许多先生,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希望继续传承和发扬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通过名家的引导,能进入人类文学遗产的艺术殿堂,体验或感悟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味与艺术魅力。于是,2018年,出版社在修订错误的基础上,重新再版这一精品图书。仰仗于诸位名家把关,较之同类出版物,《名家视角丛书》具有选目精当、编排合理、注释明晰、篇幅适中的优点。“选目”是选本的关键。编选者本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宗旨,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精心选材。《丛书》每册附有编选者悉心撰写的《前言》,提纲挈领,评析某一文体在特定时期的发展概况。正文中,每篇作品附有作者小传、注释和品评,以利于增进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小开本精装,每册不超过二十万字,便于读者携带和阅读。
这套《丛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1.普及性。《丛书》是丰厚的中国古代文学遗产的一个缩影,是宏伟冰山的一角,无比丰富的艺术宝藏还有待我们去发掘。这套《丛书》无疑就是开启宝藏的钥匙。藉由它,让读者亲近诗词歌赋,体味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许多编选者都带着这样的期许,如钱仲联先生在《明清诗精选》前言中说:“选入的诗虽仅仅是一百篇,却概括了明清诗歌的全貌,一勺水可以尝大海味。”程千帆先生在《宋诗精选》前言中说:“这本书只是想使读者对有异于唐诗的宋诗风味尝鼎一脔而已。”王水照先生在《唐宋散文精选》前言中说:“尝鼎一脔,以蠡测海,愿这一小小的选本能帮助读者去叩启唐宋散文百花园的大门。”
2.思想性。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观念和思想的载体,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军事、经济、历史、地理等知识,古代文人素有“诗言志”、“文章合为时而著”、“文以载道”的传统,细心读者在阅读作品时自能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艺术性。开卷有益,*重要的是反复吟诵原作。只要读者潜心品味入选《丛书》的每篇作品,就足以感受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领略古典诗文丰富的艺术技巧和完美的声律形式,而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美感经验和艺术情操,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这些文学经典陶铸的。
4.学术性。虽属普及性读物,但书中蕴含着编选者的文学批评思想和文学史观,值得揣摩和发掘。通过这套《丛书》,可增进读者对古代文学的了解,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而为充实壮大未来的学术队伍做好铺垫。
为了纪念这些前辈名家,在封面设计时,决定烫印他们的亲笔签名。在与美编商定硬笔竖写的选择标准后,为求*效果,多方搜求,终得全璧。
前言
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变出不得已,运会实迫之。格调苟沿袭,焉用雷同词?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蒋士铨《辩诗》在我国诗歌的百花园中,五七言古今体诗是流行*广、生命力*强的样式。而唐、宋两代之作,则面貌各异,成就皆高,有如双峰并峙。吴之振序其《宋诗钞》云:“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这一论断极为扼要地说明了宋代诗人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在他们以前,已经出现了许多大师,作为他们学习的对象;但同时,这些大师的存在,又迫使他们求变求新,不同前人,使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大师。其结果是产生了出于唐又异于唐的宋诗。那么,宋代诗人是在哪些方面显示了他们的特色呢?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首先提出并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至东坡(苏轼)、山谷(黄庭坚),始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又说:“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这些话虽有贬意,却道出了宋诗不同于唐诗的重要内涵,并且指出苏、黄是宋诗改变唐风的代表性人物。
首先,严羽指出宋人以文字为诗。文字这个词在宋代有广狭二义:广义指书面语言,狭义则指散文。这里显然是指曾经引起非议的以散文为诗;而以散文为诗,又往往和以议论为诗是紧密地联系着的。文多作为思想的载体,而诗则多作为感情的载体,因而文偏于表现逻辑思维而诗偏于表现形象思维,似乎是个约定俗成的传统。这一传统的打破,对于墨守成规的人来说,无疑地会被认为是一种生疏可疑的异端而加以反对。但如果我们不从先入为主的传统观念出发而从作品本身出发,就可发现,诗的散文化及往往包涵在这个外壳中的议论,并不排斥文学艺术的*本质的特征——形象性。富有思辨性的散文,当它被移植到诗歌中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往往为人们所忽略的情况,一是散文化的议论本身有助于突出抒情诗的主人公——作者自己的形象。宋人大量的政治诗、咏史诗(特别是这两类诗中的翻案诗)*能证明这一点。其次,许多议论,特别是当它们被以比喻来表达时,也充满了生动活泼的形象,而并非枯燥无味的说教。思辨的形象性与其载体(结构、句法等)的散文化,构成了宋诗一个很大的特色。
严羽还论及宋人以才学为诗这个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诗中用典故方面。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和语言的反复使用,自然有不少可供后来者比拟、借鉴、沿袭、继承的故事、成语产生与流传。这也就是所谓典或典故。文士们在作品中用典,是要让读者更方便、更丰富、更深刻、更准确地体会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相反。有些作者不善于使用典故,导致其作品无法获得预期或应有的艺术效果;有些读者则因各种原因未能洞悉典故的含意,而无从体会使用者的本意。这些情况都是有的。但那都是使用者、接受者的问题,而非故事、成语本身有什么过错。用典风气的形成与流行和学术文化的隆盛是有关联的。宋代诗人多数是博学之士,他们的高层次文化修养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在诗的创作中,从而出现了作者以才学为诗、作品风格繁缛、用意深曲等种种现象。这是宋诗的又一特色,但这一特色的优劣,则需要对作品进行具体分析,无法一概而论。陶渊明可算古来*位善于用典的诗人,将陶诗囫囵读去的人,往往未能详悉。但我们即使找到它们有那么多的“来处”,也无须沾沾自喜,因为“用事而不使人觉”,也就近于或同于“胸臆语”,即创作了。我们是否可以说,以才学为诗可能是一病,而以才学读诗,每读一诗,就想忙着寻找其中所用典故,也同样是一病呢?
正因为宋人以这些特色来将自己区别于唐人,严羽才一方面反对其不似古人,而又不能不服其工。由此可见,以文字、议论、才学为诗,虽不始于宋人,但确实是到了宋代,才在创作实践中解决了以文字、议论、才学为诗,也可以写出很好的作品这个问题。而这正是通过“以故为新”的手段来实现的。
苏、黄都曾提出“以故为新”。这个“故”,恐怕不只是诗人们已经再现的生活,用过的材料,也应当包括他们创作的历史经验在内。六朝人也曾以才学为诗,被钟嵘《诗品》所指斥,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宋人腕底出现的典故,却远比六朝人精切、巧妙;而唐人所开创的诗歌散文化与思辨性的道路,到了宋代,也有长足的延伸。如果我们将杜甫、韩愈和王安石、苏轼之作细加比较,当不难发现此点。
袁枚《续诗品·著我》云:“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著我?字字古有,言言古无;吐故汲新,其庶几乎!”这就比较具体地说明了文学创作的传统与继承的辩证关系。宋人之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也正在此。五十年前,缪彦威先生在《论宋诗》中已经扼要地指出宋人“变唐人之所已能,而发唐人之所未发”,所以“宋诗虽殊于唐,而善学唐者莫过于宋”。他还概括而明晰地指出两者的异同:“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彩;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譬诸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槛,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名葩。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唐诗之弊为肤廓平滑,宋诗之弊为生涩枯淡。虽唐诗之中,亦有下开宋派者,宋诗之中,亦有酷肖唐人者;然论其大较,固如此矣。”
也许严羽所举三个方面以及缪先生所作的反复形容还不能完全说明唐宋诗相异的缘由和相别的面貌,但两家之说,已为我们提供了对宋诗的基本认识。
这个小册子只选了一百多首诗,对于整个宋诗来说,它们只是沧海一粟,而且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等条件,显然不可能体现宋诗发展的完整过程。这本小书只是想使读者对有异于唐诗的宋诗风味尝鼎一脔而已。再说品评的方法,由于近十年来鉴赏辞典一类的书已经很多,读者不难从其中得到教益,所以我在本书中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方法进行品评,而只是在每首或几首诗后,就其所知,随手写下一点读后感,既无统一的规范,也无内容的限制,信笔所之,未免零乱,这是要请读者原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