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古籍善本卷》中国国家博物馆编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4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古籍善本卷》中国国家博物馆编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截至2013年末,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的博物馆,藏品数量为139万件,是中华文物收藏量*丰富的博物馆之一。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善本古籍356部,分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套印本、活字本、稿钞本七类,每种古籍介绍其撰著、刊刻、弆藏等主要信息,同时对内容、作者、版本等作必要介绍。书后附有论文若干篇,以对国博所藏古籍几部善本进行专门研究。

【名人的书评】

本书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古籍善本的集中展示。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古籍善本卷的书摘】

国家博物馆的古籍收藏,可以追溯到百年前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建立之初,当时博物馆*早一批藏品,就是接收北京国子监旧藏礼器和藏书。1921年,政府又将清内阁大库档案拨交历史博物馆,其中也有一些历代刻本的散叶残册。据《中央研究院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民国十八年报告》记载:“民国十年清理清内阁档案,检获宋刊八种,各书除《论》《孟》较完整仅卷数不足外,其余或缺书角,或残行款。”当时还从民间征集清铜版战功图两种,《中央研究院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民国十九年报告》记载:平定安南及台湾战图,二图得自北平旧家,共价二百元,为清乾隆时平定安南及台湾战迹写真。纸本墨绘,幅长一丈二尺八寸,宽一丈二尺六寸,一图附有黄签注明“平定安南战图一张,武成殿东明间罩内,北墙高一丈二尺八寸,宽一丈二尺六寸,压绢楠木边三寸在内,姚文瀚、贾全、伊兰泰起稿。”查武成殿系西苑紫光阁正殿,为清代悬陈功臣战迹图画处所,姚文瀚等为乾隆时名画家,此图不独有关史迹,且属美术珍品。惟紫光阁中战图早佚,或谓为英法联军所劫去,本馆所得,复未装裱,似为原图稿本。名绘钜制,不图以廉值得之,中外学人,咸为本馆忻庆。1918年,历史博物馆迁至午门,原存于午门、太和门及朝房的约20万块书板也归历史博物馆所有。可惜这些古籍文献或在抗战前随文物南迁转至南京和台湾,或在建国后移交北京图书馆,书板也在20世纪50年代移交故宫。现在国家博物馆藏古籍,大部分采自古旧书店,小部分来自个人捐赠和机构拨交。属于书店购入的书籍多采于50至70年代,包括北京中国书店、东安市场春明书店、琉璃厂来薰阁、邃雅斋、韵古斋、修绠堂、文奎堂、悦雅堂、蜚英阁、萧新祺个体书店、富晋书店、上海古籍书店、苏州文学山房、南京萃文书店等。1996年秋,当时的历史博物馆自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得清文源阁本《四库全书》一册、日本抄本《唐本草》10册;2005年,自中国书店海王村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拍得元刻本《资治通鉴纲目》《音注全文春秋括例始末左传句读直解》等十种古籍。这是古籍市场开放后仅有的几次从拍卖会上征集古籍。属于个人捐赠的书籍来源很广,既有在本馆工作过的学者,如沈从文、傅振伦、姚鉴、李锡经、韩寿萱、史树青等,也有馆外专家或藏家,如周作人、谢国桢、于省吾、路工等。20世纪80年代前后,原中国历史博物馆接收了原副馆长韩寿萱的藏书和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唐兰的藏书,原革命博物馆接收了董必武的藏书和黎锦熙的藏书,从而成为馆藏图书中的重要专藏,四人藏书中均有大量古籍。属于机构拨交的分别来自故宫博物院、原北京图书馆、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目前,图书馆编目古籍有15039部,86150册。国家博物馆收藏古籍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品类丰富,涵盖历代,且不乏名家递藏之本。宋元刻本中有北宋《崇宁藏》零册和宋元《普宁藏》《碛砂藏》零册,均为汉文大藏经早期刻本中的珍品;传世三种宋刻《资治通鉴纲目》,我馆收藏有两种,分别是江西刻本和福建刻本,前一版本仅国图、上图等少数图书馆藏有散本;宋刻《通鉴纪事本末》传世有十一行大字本和十三行小字本,在我馆也都能看到;宋杨复所作《仪礼图》17卷,我馆收藏的元刻明修本为该书存世*早一个版本,已被收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元刻三朝递修本《十三经注疏》、元后至元三年(1337)刻本《慈溪黄氏日抄分类古今纪》,被选入《中华再造善本》,后一部书,我馆所藏尽管缺两卷,却是季振宜旧藏;元至正八年(1348)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刻本《春秋胡氏传纂疏》30卷,我馆存15卷,钤有“二泉精舍藏书之记”印,系明代藏书家邵宝旧藏;元翻刻宋巾箱本《笺注陶渊明集》10卷,钤乾隆五玺印,系清宫天禄琳琅旧藏,《天禄琳琅书目后编》著录为宋版。此外,我馆还有傅增湘旧藏宋元刻本散叶20叶,俱原刻原印,其中宋刻《诗集传》钤“江安傅增湘沅叔珍藏”和“双鉴楼珍藏印”,傅增湘藏书后捐入北京图书馆,此20叶是20世纪50年代北图移交我馆的。国家博物馆藏明代刻本600余部,清代刻本14000余部。出于配合中国通史陈列的需要,图谱类书籍较多。如明代两部插图式类书《三才图会》《图书编》的万历刻本,清雍正四年(1726)内府刻印的《古今图书集成图》,我馆均有全本收藏。一些带有插图的传记、金石图谱、兵书、医书、小说、戏曲等,也较齐全。如传世版画中被列为精品的明万历十年(1582)郑氏高石山房刻本《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明万历泊如斋刻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鲍氏知不足斋印本《列女传》、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汪氏环翠堂刻本《人镜阳秋》、明崇祯十年(1637)刻本《吴骚合编》、明崇祯十六年(1643)刻本《新镌绣像旁批总断广百将传》、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刻清初陈氏增补印本《状元图考》、清康熙刻本《太上感应篇图说》、清乾隆八年(1743)刻本《晚笑堂画传》、清乾隆五十年(1785)冰丝馆刻本《玉茗堂还魂记》等,我馆均收藏有较佳印本。国家博物馆藏刻本中有不少历经名家收藏并留下批校题记,明万历东雅堂刻本《昌黎先生集》、清康熙凤翙堂刻本《渔洋山人精华录笺注》均为严复旧藏,有严复的批校;明初刻本《文公先生资治通鉴纲目》,卷首钤“国子监公用书籍记”大印,系国子监旧藏;明嘉靖德藩*乐轩刻本《前汉书》,钤有“季振宜藏书”“沧苇”、“御史之章”等印,系季振宜旧藏;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郭云鹏刻本《曹子建集》,序钤“淡泉”“大司寇章”朱文印,跋后钤“凝云深处清暇奇观”“海频逸民平泉郑履准凝云楼书画之印”,系明代郑晓、郑履准父子旧藏;郑履准曾校刻《建文逊国臣记》,我馆也藏有一部,书中钤有署“旷翁銘”的朱文藏书印,印文为一首七言诗:“澹生堂中储经籍,主人手校无朝夕。读之欣然忘饮食,典衣市书恒不给。后人但念阿翁癖,子孙益之守弗失。”据此,该本又系祁氏澹生堂旧藏;明张一鲲刻本《国语》,卷首钤“得此书费辛苦后之人其鉴我”白文方印及“陈仲鱼图像”,卷中钤“晚村”朱文葫芦形印、“南阳讲习堂”朱文方印,系吕留良、陈鳣递藏,书中批校亦为吕留良之笔。其他一些著名藏家,如莫友芝、莫彝孙藏明刻本,有成化六年(1470)杨参刻本《南丰先生元丰类稿》和嘉靖十七年(1538)龙池草堂刻本《白氏文集》;王绶珊九峰旧庐藏明刻本,有《孔子家语》《路史》《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三种;杨以增海源阁藏书,有明内府刻本《四书集注》和明嘉靖四年(1525)金台汪谅刻本《史记》;刘承幹嘉业堂藏书,有明嘉靖十七年龙池草堂刻本《白氏文集》;周越然言言斋善本,有明容与堂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红拂记》和《李卓吾先生批评琵琶记》;刘明阳研理楼藏明刻本我馆藏有三种,分别是明嘉靖四年(1525)金台汪谅刻本《史记》,明嘉靖十七年闻人诠刻本《唐书》,明隆庆六年(1572)刻本《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沈仲涛研易楼藏明刻本我馆有四种,分别是明正德十一年(1516)刻天启二年(1622)重修本《宋丞相李忠定公奏议》,明郑履准校刻本《建文逊国臣记》,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刻本《刘向说苑》,明刻本《风俗通义》。国家博物馆藏活字本不到百种,以明隆庆五年(1571)木活字印本《黔南类编》、清道光间木活字印本《武备志》、清咸丰七年(1857)翟金生泥活字印本《水东翟氏宗谱》传世较稀。此外,清雍正四年(1726)铜活字印本《古今图书集成》,传世黄纸印本居多,本馆所藏却是白纸印本,全书仅缺8卷。国家博物馆图书馆收藏稿本、抄本500余种。稿本当中*为珍贵的是《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稿本3册,与上海图书馆所藏24册《总目》稿本同属进呈后的修订本,由于这部残稿保留有《四库全书总目》修订的痕迹,对于整理和研究这部重要书目具有极高价值。稿本中清人手稿居多,其中以参与签署《天津条约》的晚清重臣花沙纳的一批手稿较为完整,时间跨度自道光三年(1823)至咸丰九年(1859),自作者少年开始写作,直到其去世前,大部分手稿都为我馆所藏。抄本中素以装帧精美、书写工整著称的是清宫写本,我馆收藏有乾隆皇六子永瑢写本《帝学》四册,文源阁本《四库全书》一册,大红绫本《清实录》十二册。较为珍贵的还有原历史博物馆1959年在北京琉璃厂购得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残抄本一册,为该书第55回后半回至第59回前半回,经红学专家吴恩裕、冯其庸二位先生考定,这册抄本与国家图书馆所藏己卯本《石头记》属同一抄本,该抄本中有两处避“玄”字讳,一处避“祥”字讳,一处避“晓”字讳,应出自怡亲王府。抄本中有一部明白绵纸蓝格抄本《春秋左传类编》,系清初朱彝尊旧物,后为近代广东藏书家徐信符获得,成为南州书楼藏书之一,书前有徐汤殷跋一篇,也十分难得。抄本中还有一些递经名家收藏并留下批校题记的珍本,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秦澜抄本《资治通鉴补正》,有李兆洛校记;清抄本《大唐开元占》为万木草堂旧藏,有康有为题跋。国家博物馆图书馆与公共和高校图书馆不同,其馆藏文献不仅服务于学术研究,也直接为博物馆陈列提供展品。目前我馆基本陈列“古代中国陈列”中,就展出123种487册各类古籍,包括南宋咸淳元年(1265)建宁府建安书院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明万历二年(1574)修敬堂刻本《抱朴子》、明万历九年吴兴凌氏刻朱墨套印本《世说新语》、明崇祯刻本《农政全书》、明内府刻本《大明会典》、清拓本《御题棉花图册》等善本古籍。本书共收录356部馆藏古籍书影,每部古籍撰有简要说明。文字说明按四部分纂,左润华、李静先后负责经部,徐建霞负责史部,张志华负责子部,李靖负责集部,我负责抄稿本和全书审校。田宝来、王立峰、白建梅、林璜、孙碧佳、贾浩、宋现、王春叶、李洋先后参与了提要撰写,田笑佳、刘水、黑梦岩等参与了部分古籍的核对、扫描和拍照,花实参与了原革命博物馆藏古籍的鉴选,徐建霞负责终稿的编排。考虑到所收诸书均钤有原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馆藏印,此次撰写说明,只录体现递藏经过的藏书印。书成众手,肯定存在很多问题,期待各方人士不吝赐教。本书中的佛经佛像部分特邀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际宁先生和吉林师范大学教授李洪波先生撰稿,清铜版印战功图特邀首都图书馆研究馆员马文大先生撰稿,清内府满文写本实录特邀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研究馆员春花女士撰稿,在此一并致谢。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古籍善本卷》中国国家博物馆编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