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线装经典·说文解字》《线装经典》编委会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线装经典》编委会由几十位出版社资深编辑及策划人组成,是一支庞大而经验丰富的团队。他们在出版行业都有成功的策划经验和扎实的编辑功底,对市场中的图书有很强的把控能力,曾多次成功推出了多套市场销售极佳的丛书,在业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本书共分为:最让人惊诧的汉字、最“汉”的汉字、最关乎人生的汉字三章内容。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本书尽量做到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合中学生、知识青年等各类人群阅读。编者的心愿,是在给读者提供知识和乐趣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一种正确解读汉字的思路。
在中国这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度里,汉字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字。可以说,中国人每天都离不开汉字。那么,你知道汉字是怎么来的吗?很多人都知道仓颉造字的美丽传说,但事实上,仓颉只是传说中的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人物,他不可能一个人创造出所有的汉字,而只可能是最早对汉字进行系统整理的人。据考证,汉字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汉字起源于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源于上古先民的共性经验,是一代代先民根据生活实践慢慢创造的结果。每一个汉字,寻根究底,无一例外地都来自最真实的生活。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上古八岁入学,教之六书。”所谓“六书”,指的是通过分析汉字的构造和使用目的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最早的汉字,字形以象形为主,字体以不可分割的独体为主。在独体字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便又采取了以现有的字形为基本构件,通过固定的组合方式创造新字的方法,创造了会意字、形声字等。经由几千年的演变,汉字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固定符号。据统计,汉字共有约十万个,可谓浩如烟海。要想对其进行全面的解析,几无可能。所以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二百多个有代表性的汉字,分三章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分析:第一章为“最让人惊诧的汉字”,解析了一百多个典型的本义和今义全然不同的汉字;第二章为“最‘汉’的汉字”,通过对每个字的解析,系统阐释阴阳五行、八卦、干支、十二生肖以及五常这些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的概念;第三章中解析的是“生”、“老”、“病”、“死”等最具代表性、与人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汉字。每个字的解析,又分四个版块:第一版块中主要阐释该字的字音和基本义。第二版块为“汉字溯源”,从原始字形入手,对汉字进行寻根探源。因为只有懂得字源,我们才能真正读懂该字,并知道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汉字这一伟大业绩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智慧,认识中华文明古国五千多年来的灿烂文化;懂得字源,才能有助于我们探索每个字的演变过程,认识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工农生产、军事交通、宗法制度、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历史面貌。第三版块是“字形演变”。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时期,汉字已经达到了基本成熟的阶段,此后直到小篆的出现,汉字字体始由图形逐渐线条化、符号化,结构逐渐固定。隶变更使汉字大大简化,彻底打破了象形特征,解散篆体,改曲为直,把无规则的线条变成有规则的笔画;又通过合并、省略、省并等方式,简化结构,减少笔画,初步形成了汉字当今的字形。第四版块是“字义转化”。求索该字的引申义或假借义,并阐释其转化依据,不仅能使读者掌握每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还能从中看出汉字字义的发展规律。对于每个字的义项,我们都以古代诗文中的例句为证,并将其翻译成白话文,使之通俗易懂。一种文字的产生和演变,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体系。汉字是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相联系的,其字义系统记录了文化系统,而字形构造反映了文化现象。在对每个字的解读过程中,我们注重结合传统文化来分析汉字的构造,在对汉字形、音、义的分析中阐发文化现象,以求达到在理解汉字的同时领悟传统文化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甲骨文是在20世纪初才被发现的,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汉字的研究,主要依据的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等古籍,以致前人对许多汉字的解释,大多囿于士大夫阶层的定式思维,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生活的实质和本象,产生了一些谬误。如“每”字本义为“美好的、漂亮的”,而《说文解字》中却说是“草旺盛生长”。对于这种情况,本书都一一进行了纠正。本书尽量做到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合中学生、知识青年等各类人群阅读。编者的心愿,是在给读者提供知识和乐趣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一种正确解读汉字的思路。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鉴于编者能力有限,在阐释过程中,疏漏和谬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朋友予以批评指正,在此深表感激。
我——杀人的凶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的“我”(wǒ)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汉字之一,在今天,其基本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称呼,即作第一人称代词用。但这并非其本义。许慎在《说文》中说:“我,施身自谓也。”他将“自己对自己的称呼”当成了“我”字的本义,这是错误的。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线装经典·说文解字》《线装经典》编委会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