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管子》[唐]房玄龄注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房玄龄(五七八—六四八)字乔松(《旧唐书》作“房乔,字玄龄”,此从《新唐书》),齐州临淄(今属山东)人。幼警敏,博综典籍,善属文。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太宗即位,累进左仆射,居相位十五年,进司空,累表固辞。玄龄明达吏治,而务为宽平。与杜如晦共理朝政,世称“房谋杜断”。
《管子》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隋书.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子部法家类。内容博大精深,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前475~前221)至秦汉时期,汉初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其中的法家思想是道家影响下的法家思维。本书是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种的一种,选取*早之宋刻本影印出版。
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为了更好体现原本的效果,兼顾读者阅读体验,本书正文用70克黄胶、保留真灰印刷。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藏书家印章、题跋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
本书装帧风格保持丛书的一致性,简单大方。定价低廉,使更多读者能够一睹善本风采。版心设计在遵照丛书编辑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更加美观。页码用汉字置于书口下方,与底色对齐,这都是细节用心之处。在书前加入底本原书的收藏单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读者了解和著录相关信息。虽然是平装书,但仍然采用锁线胶订,利于长时间的保存,满足部分读者的长期收藏愿望。
《管子》作为先秦法家类著作的代表,是齐国管仲学派发挥管仲思想的集体创作,托名管仲(约前七二三—前六四五)撰,符合当时著作的习惯。管仲名夷吾,字仲,谥敬,称管敬仲,颍上(今安徽阜阳)人。是先秦法家的先驱和早期代表,与战国法家商鞅、韩非齐名,习称“管商韩”。
管仲任齐相四十年(前六八五—前六四五),辅佐桓公,变法图强,使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论语.宪问》),成“春秋五霸”之首。管仲在齐国政治、经济、军事各领域建功立业,功勋卓著。
《管子》注者,历代著录或说“房玄龄”,或说“尹知章”。如今可知,房玄龄撰《管子注》的说法,是后人假托。《四库全书总目》对此有综合考证。尹知章(—七一八),绛州翼城(今属山西)人。武则天长安年间入仕,终官国子博士。两《唐书》有传。尹氏勤学,曾注《孝经》《老子》《庄子》《韩非子》《管子》等。除《管子》尹氏注外,其余注本,今已不存。
《管子》成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韩非子.五蠹》云:“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韩非根据见闻,言当时家家藏有《管子》,反映真实情况。汉代贾谊、晁错、司马迁等人著述,亦均有提及。可见《管子》在战国时期到汉代,广为传诵。
齐国托名管仲的各种著作版本,保存于齐国史馆。至汉代,《管子》篇幅已扩展数倍。西汉末年,官方征集图书,经刘向(约前七七—前六)编辑,“校除复重”,定《管子》八十六篇,是后世所见《管子》版本之源。刘向编《管子》八十六篇,传至今天,十篇遗失(有标题,无正文),实存七十六篇。《管子》发挥管仲思想,与众多古籍记载相合,证明是真实的历史文献。
《管子》内容广博,篇幅宏伟,是管仲学派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融会贯通而成的创造性的综合产物。该书总体突出法家论说,同时表现与诸子百家思想渗透融通的趋势。《管子》适应春秋战国时代需要,反映齐国变法实践,表现兼容百家、辩证综合的著作特征。其侧重用道家哲学阐释法家义理,体现道法结合、相容并包的学术意涵。
《管子》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逻辑、教育、美学和军事等诸多学科门类及研究领域,极大丰富了我国古代理论宝库,促进了学术文化发展。《明法》篇提倡修明法度,阐发“以法治国”的命题。主张“动无非法”,一切按法度办理。提出“政不二门”,倡导中央集权,政治统一,政出一门,是杰出的法律哲学论文,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可为今日依法治国启迪借鉴。
《霸形》《霸言》篇提出以“百姓”为本,“以人为本”的命题,说:“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牧民》篇侧重探讨治国原则,把“礼、义、廉、耻”四种道德规范,称为“国之四维”,即治国的四大纲领。同时注重发展农业、振兴经济,与“礼、义、廉、耻”等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教育相结合。
《重令》篇说:“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人心之变,有余则骄,骄则缓怠。”物极必反,对立转化,管仲学派阐发天道人情的辩证规律,具有深邃的科学哲学意味,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价值。
《权修》篇论教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阐发百年树人、培育人才的重要性,成为至理名言。
《兵法》篇阐述用兵方法,重视权衡战争整体的利弊得失,探索战略决胜之道,是杰出的军事哲学论文,涉及战略、战术、器备、训练,以及战争的主动性、灵活性、机动性等精妙绝伦的总结概括,文辞洗练,生动有趣,极富哲理。
《制分》篇说:“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故坚其坚者,瑕其瑕者。屠牛坦朝解九牛,而刀可以莫铁,则刃游间也。”用兵攻坚易受挫,攻弱易奏效。攻坚,其薄弱环节会变坚固。攻弱,其坚固部分会变薄弱。面对敌人坚固环节,稳住不动。面对敌人薄弱环节,设法削弱。以屠牛坦一天割解九头牛为例,屠刀锐利能削铁,这是因刀刃在骨缝间活动的原故。《管子》对用兵之道的精炼描述,活用老庄道家哲学精华,渗透对战争规律的深刻理解,是军事哲学的精言妙道,现代将帅必知必读。
此《宋本管子》共二十四卷。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二至二十五字不等,小字双行二十八至三十一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首列杨忱北宋庆历四年(一〇四四)《管子序》,次列目录。后列刘向《进书序录》。刘向书序后为卷首,卷端署名题“唐司空房玄龄注”。卷尾有黄丕烈、戴望两人手跋。钤“玉兰堂”“辛夷馆印”“季振宜印”“干学”“黄丕烈印”“汪士钟印”“铁琴铜剑楼”“祁阳陈澄中藏书记”等印记,知其曾经明清两代藏书名家递藏。
据卷末张嵲《读〈管子〉》一篇可知,此本之刻在绍兴九年己未(一一三九)之后。另据讳字及刻工姓名,可推定此本为南宋初年浙江刻本,亦是存世《管子》宋刻孤本,弥足珍贵。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再造善本》曾据此影印,亦为此次《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影印底本。
《管子》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管子》义理深邃,经后人不断诠释,对当今社会启示良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读《管子》,可以领略这部经典的巨大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希望《宋本管子》的影印出版,有助于读者大众汲取《管子》思想精髓,转化创新,活用传统典籍文化。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管子》[唐]房玄龄注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