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庄子》[战国]庄周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为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庄子和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和儒家、墨家形成鼎足之势,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思想的另一部重要之作,是中国古代精神自由史上的名著,在中国古典文学、哲学、艺术、思想史上均具有不可动摇的“*经典”地位。全书分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罗万象,对宇宙大道、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生命的价值、道德的标准等,都有详细的论述,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庄子》一书融合了寓言的生动性、哲理的思辨性、生活的鲜活性。但是,想要真正读懂它,体悟它,运用它却并非易事。为了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庄子》,读出真正的“逍遥”,将庄子的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庄子(超值白金版)》将《庄子》的三十三篇全部收录其中,并参考了大量和《庄子》有关的资料,以确保全书的严谨性。书中除了在原文之后附有注释、译文,还在每篇篇首设有“题解”,每段内容前编有“分节导读”,以便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庄子》的思想脉络,并通过“品庄悟道”栏目结合现实对原著进行深入解读。同时,我们还精心绘制了600余幅精美插图,与庄子一篇篇缥缈奇变的文章、一个个精妙奇巧的寓言故事完美交融,将阅读变成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体例科学:《庄子》行文瑰丽奇美,富于幻想,即便是描写平凡小事,也能写出排山倒海的气势。我们本着历久弥新的精神,力图把它打造成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文化性作品。《庄子(超值白金版)》不仅对原著进行了准确细致的注释和翻译,还结合现实对重点句子、段落进行了深入解读,以帮助读者方便快捷地掌握原著精华。图文全解:好读好看600余幅精美图片,与缥缈奇变的文章、精妙奇巧的寓言故事完美交融,将阅读变成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带领读者轻松进入《庄子》的丰饶世界,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图文互注的编排形式、新颖独特的版式设计,让读者更加直观地领悟《庄子》的思想内涵。理想读本:佳藏书科学简明的体例、充满哲思的文字、精美珍贵的图片、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丰富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本书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品读传世经典,汲取圣贤智慧,本书是值得您一生收藏、品读的珍品,也是馈赠亲朋的佳品。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个。其中,内篇为庄子思想的核心,有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大道、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生命的价值、道德的标准等,都有详细的论述。内容广博而不散杂,自始至终都围绕一套哲学观点来阐述自然、生命、政治和社会。作为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一起并称为“老庄思想”。和儒家、墨家形成鼎足之势,影响了中国文化两千多年。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69年到公元前286年之间。关于庄子的生平,人们知道的不多,只知道他是楚国贵族,因战乱逃往宋国,在宋国当过漆园吏。
庄子的书在三国时期开始盛行,阮籍、嵇康等文学家都曾为其文章做注释。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道”的学说。在哲学方面,其*代表性的便是“齐物论”。在庄子看来,事物之间的差异虽然明显,却并非*,人不可能用某个固定标准衡量天下所有事物。人的认识有局限,常人多只看到事物的“异”,看不到事物的“同”。而宇宙万物都出于大道,也都归于大道,究其本质,并没有什么差别,人应学会站在道的角度观望世界。
因此,对争鸣之中的百家,庄子十分反感,在庄子眼中,“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人们就物体的差异争辩不休,完全是舍本逐末的浅陋表现。真理无须称扬,语言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足以描绘大道。
除了对百家争鸣不满外,庄子还对芸芸众生汲汲名利的人生态度嗤之以鼻。他将名利当做人生的负累、损人心性的祸患,一面悲悯地慨叹众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一面毫不留情地讽刺那些贪名好利之徒。他曾用“腐鼠”比喻官位,用牺牲用的牛形容那些与权力相伴而难得善终的人。面对向自己炫耀金钱的人,更是凌厉地反唇相讥,说对方舐痔得车。而从庄子的文章来看,其本人的生活相当清苦,只是这依然不能让他像其他人那样把追逐名利当作生活目标,他渴望的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庄子曾说:“贫也,非惫也。”相比物质生活的丰足,庄子更重视精神生活的自由,他希望能超越世俗,进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的境界。其笔下的至人、神人、圣人,都是他心目中美好人格的化身,他们都拒绝和世俗同流合污,都摆脱了世俗的羁绊,不问名利,不惧生死,畅游于*自由的精神世界。
而说起生死,无疑和名利一样,为世人记挂于心。庄子一早意识到,人一天放不下对死的恐惧,就一天无法实现真正的逍遥。他提醒世人,死生一体,并将天地比作一个大熔炉,将人比作炉中的金属。人由生入死,无非是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是自然使然,不需惊慌。人可以通过和自然合而为一,实现生命的永恒。事实上,庄子的生死观有一定乐死恶生的色彩,“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疣溃痈”,生成了拘束,死反倒成了解脱。庄子曾在《至乐》中虚构了一个和骷髅对话的场景。故事中的骷髅这样形容死:“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庄子的哲学观、人生观、生死观和其所在的时代有很大关系。杀伐四起的战国时期,百姓苦不堪言。庄子试图找到摆脱苦难的办法,他虽没有从政为官的想法,却很有自己的政治态度。他指责诸侯君主利用仁义危害百姓,“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他激烈地批判现实,认为即使是得道之人,在乱世之中,也只能“仅免刑哉”。他将儒家推崇的仁义礼法当作天下大乱的根源,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而在批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同时,他大力推崇无为之治,十分向往宁静朴拙的古代。
庄子的文章不仅极富思想性,还有很高的艺术性。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数庄子的成就*。他的文章瑰丽奇美,富于幻想,即便是描写平凡小事,也能写出排山倒海的气势。南宋文学家刘辰翁称庄子“不随人观物,故自有所见”。庄子在文学上*突出的特点就是非常擅长运用比喻、寓言,他因事譬喻,随物赋形,寓中设寓,同时又文情奔放,行文多变,将恣意飞扬的文风和张扬的想象力、深沉的思想完美交融。
《庄子》一书历来备受推崇,此版《庄子》为精编精校版,参考了大量和《庄子》有关的资料,以确保全书的严谨性、权威性。人们不仅可以把该书当做了解庄子的读物,还可以当做学习古文的参考。而为方便读者理解,本书除了在原文之后附有注释、译文,还在每篇篇首设置“题解”,每段内容前设置“分节导读”,以便读者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庄子》的思想脉络。对一些重点句子、段落,则特设“品庄悟道”栏目,结合现实,进行深入解读。
此外,本书随文配图600余张,丰富的插图和庄子一篇篇缥缈奇变的文章、一个个精妙奇巧的寓言故事完美交融,将阅读变成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这些图片的每个细节都经过仔细的考据,力求做到再现文中所表现的时代的真实情景,人们可以一边体味庄子的文字之美、思想之精,一边借助图片想象其所描绘的场面。文字传递作者的思想,图画则散发着历史的韵味,二者的结合,大大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
真正的经典不会因时间流逝褪色,相反,还会被新的时代赋予新的光彩。对生活压力巨大、生活节奏紧张的现代人来说,《庄子》就如一付养心良药,它提倡的安时处顺、顺其自然、返归真我,会让人暂放追逐名利的脚步,审视内心,到底何为自己真正需要,避免在行进的路上迷失自我。庄子对死亡的通达,对逍遥境界的追求,会开阔人的心胸,让人更加坦然勇敢地面对充满未知的未来和生活中的挫折变故,不再为一时一地的得失斤斤计较。而庄子对事物本性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则教导人们如何和他人、环境和谐共处,让人得以改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质量,发现曾一度被自己忽视的平凡中的美好。
齐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