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西南古籍研究》林超民主编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当今,“国学热”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与此相应的古籍整理和研究,显得多少有些冷清,这就使正在日趋高涨的“国学热”大打折扣。因为,古籍的整理和研究不仅是“国学”的基本内容,更是“国学”的基础。20世纪初梁启超、章太炎等人提出国学的概念时,国学指的是“相对于西方学术的本国传统学术”,主要内容是小学,包括训诂、文字、音韵,还有经学,包括经史子集。章太炎曾提出国学的三个主体部分,就是“义理、考据和辞章”。可见,没有古籍的整理和研究,“国学”的传承与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更不用侈谈“国学”的繁荣昌盛。“国学”的兴盛,必须以认真、扎实、深人、正确的古籍整理与研究为基础,对于这一点正在大力倡导“国学”的某些“缙绅”们似乎注意不够。古籍整理和研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学的基础。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前提。古籍以人文学科为主,同时也有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典籍。如中医(国医)、中药(国药)、农业科技、手工技艺、建筑营造、天文气象、地质环境等等。可是我们的古籍整理和研究工作,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与人民精神的需求。所以我们的国家不得不一再强调:“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好这些古籍,对促进文化传承、联结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古籍保护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的发展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昨天还有人说,我们已进入“读图”时代,今天又有人呼喊,我们已进入“读屏”时代。五光十色的网页,代替了白纸黑字的书页,光和电取代了笔和纸。浮泛的眼光在网络中迅速地扫描,取代了平心静气、认真细致的阅读、思考、领略和体悟。简单、快捷、浅显、直白正适应大众“快餐”消费的欲望,使得我们的文化多少有点“虚胖”!
《元朝征缅录》笺证林超民提要:《经世大典·政典》中的“征伐”,专载征伐缅甸战事3600余字。为《元史·缅国传》蓝本,是研究元代缅甸史事的重要资料。兹对《经世大典》中“征伐缅甸”的记录,参考《元史》、地方志书等相关文献,做一粗浅的笺证。是为研究元代缅甸历史和中缅关系史的引玉之砖。关键词:元朝征缅录笺证元朝天历、至顺年间,奎章阁学士院奉旨纂修《经世大典》,成八百八十卷。其书已不传。惟“序录”载苏天爵《国朝文类》。“四部丛刊”影印至正二年(1342年)西湖书院初刻本。所载典类序,大都简赅,惟《政典》“征伐”、“招捕”、“屯田”诸类,于提要大字后为双行小字。疑大字即序,小字即正文。《政典》“征伐”专载征缅事小字3600余言。盖《经世大典》“征伐缅甸”全文具录于此。《元史·缅国传》即以此为蓝本。对此阮元及日本箭内亘已言之。今以《缅国传》与此本校,发现多有删节而出此本外者则甚少。今之所见元代与缅甸交涉之纪录莫先于此,亦莫详于此。好事者钞《元文类》、《经世大典》所载“缅事”为单册题日《皇元征缅录》。阮元《研经室外集》著录之。钱熙祚《守山阁丛书》刻之。李思纯《元史学》亦举之。惟三人并未言自《元文类》钞出。元代与缅甸交涉事散见于《元史》纪传与碑刻、集部、方志者,虽多琐碎,亦足珍贵。即以笺注于《征缅录》。元代缅甸故事汉文记录略备于此。以为研究元代缅甸历史和中缅关系史的引玉之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