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元明清散曲精选》黄天骥康保成编选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4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元明清散曲精选》黄天骥康保成编选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黄天骥:1935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5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从事中国文学史和戏曲史教学和研究。专著有:《中国戏曲选》、《冷暖集》、《深浅集》、《俯仰集》、《诗词创作发凡》等。康保成:1952年生于河南郑州。博士学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在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任教。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戏曲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戏曲史。近年来侧重从戏剧与民俗、宗教的关系方面入手,探讨古代戏剧形态的演变。出版著作7部,古籍整理6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

【编辑推荐】

《元明清散曲精选》,共收选了61位散曲作家111篇作品。散曲是金元之际兴起的诗歌体裁。由于这种体裁在元代蓬勃发展,作家们驾驭着它在诗坛上飞翔,于是成为一代文学的标志。明、清两代,散曲成就稍逊于元,但影响依然巨大,依然得到人们的喜爱。在封建时代后期的诗歌领域里,散曲与诗、词呈现出鼎足三分之势。

【名人的书评】

凤凰出版社·名家视角丛书

本书是2016年度普及类古籍整理图书专项资助项目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凤凰出版社组织出版了“文苑丛书——名家精选古典文学名篇”,于1992年12月正式出版,共十册。编选者或为博古通今的学界泰斗,或为专治一门的大方之家,《丛书》在选篇立目与注释品评上,做到了精品与新见相结合,而在装帧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开一时之新风。2002年9月,《丛书》出版了简体字本,更名为“名家视角”,反响依旧热烈,并于2004年3月重印。现如今,编选者中的许多先生,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希望继续传承和发扬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通过名家的引导,能进入人类文学遗产的艺术殿堂,体验或感悟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味与艺术魅力。于是,2018年,出版社在修订错误的基础上,重新再版这一精品图书。仰仗于诸位名家把关,较之同类出版物,《名家视角丛书》具有选目精当、编排合理、注释明晰、篇幅适中的优点。“选目”是选本的关键。编选者本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宗旨,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精心选材。《丛书》每册附有编选者悉心撰写的《前言》,提纲挈领,评析某一文体在特定时期的发展概况。正文中,每篇作品附有作者小传、注释和品评,以利于增进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小开本精装,每册不超过二十万字,便于读者携带和阅读。

这套《丛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1.普及性。《丛书》是丰厚的中国古代文学遗产的一个缩影,是宏伟冰山的一角,无比丰富的艺术宝藏还有待我们去发掘。这套《丛书》无疑就是开启宝藏的钥匙。藉由它,让读者亲近诗词歌赋,体味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许多编选者都带着这样的期许,如钱仲联先生在《明清诗精选》前言中说:“选入的诗虽仅仅是一百篇,却概括了明清诗歌的全貌,一勺水可以尝大海味。”程千帆先生在《宋诗精选》前言中说:“这本书只是想使读者对有异于唐诗的宋诗风味尝鼎一脔而已。”王水照先生在《唐宋散文精选》前言中说:“尝鼎一脔,以蠡测海,愿这一小小的选本能帮助读者去叩启唐宋散文百花园的大门。”

2.思想性。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观念和思想的载体,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军事、经济、历史、地理等知识,古代文人素有“诗言志”、“文章合为时而著”、“文以载道”的传统,细心读者在阅读作品时自能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艺术性。开卷有益,*重要的是反复吟诵原作。只要读者潜心品味入选《丛书》的每篇作品,就足以感受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领略古典诗文丰富的艺术技巧和完美的声律形式,而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美感经验和艺术情操,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这些文学经典陶铸的。

4.学术性。虽属普及性读物,但书中蕴含着编选者的文学批评思想和文学史观,值得揣摩和发掘。通过这套《丛书》,可增进读者对古代文学的了解,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而为充实壮大未来的学术队伍做好铺垫。

为了纪念这些前辈名家,在封面设计时,决定烫印他们的亲笔签名。在与美编商定硬笔竖写的选择标准后,为求*效果,多方搜求,终得全璧。

【元明清散曲精选的书摘】

元明清散曲精选

前言

这本《元明清散曲精选》,共收选了61位散曲作家111篇作品。据任讷先生的《散曲概论》统计,元代散曲作家可考者有227人,明代多达330人。凌景埏、谢伯阳先生编的《全清散曲》所载作家有342人。在这近千人的队伍里,本书选入的作家、作品,当然只属巨大宝藏中一小部分。散曲是金元之际兴起的诗歌体裁。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元曲自然包括散曲。由于这种体裁在元代蓬勃发展,作家们驾驭着它在诗坛上飞翔,于是成为一代文学的标志。明、清两代,散曲成就稍逊于元,但影响依然巨大,依然得到人们的喜爱。在封建时代后期的诗歌领域里,散曲与诗、词呈现出鼎足三分之势。散曲的音乐建制,由宫和调合成。金元之际,宫指的是律位,即今天音乐术语所说的“调高”。调是由一定旋律、节奏组成乐曲的代称,即今天所说的“曲牌”、“词牌”。每一首散曲,离不开宫和调,说明了这种文学体裁和音乐具有共生的关系。散曲有北曲和南曲两大类别。而无论北曲或南曲,其曲调源流主要来自民间。北曲流行于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当地民歌和西部少数民族音乐的曲调,构成了北曲的声腔系统。南曲则流行于东南沿海一带,当地的村坊小调、巷里歌谣,是构成南曲的基础。这两大声腔系统,差不多在同一时代产生,但北曲的发展却先于南曲。有元一代,北曲风靡全国。而南曲,直至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后,随着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才逐渐兴盛起来。散曲之所以被称之为“散”,一般是与戏曲相对而言。戏曲是戏中使用的曲,黏连着科白、情节,成为戏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作家以曲的体裁抒情作诗,则与科白情节毫无联系,这就叫“散”。因为它是一种可以独立生存的个体。除此之外,散曲之为“散”,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它在语言方面,既和诗、词一样,注意音步、平仄和押韵的有序排列,又吸收了散文不受限制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出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二是它在艺术表现方面,比诗词更多地采用“赋”的方式。赋就是铺陈、叙述,是散文*基本也*有效的功能。正因为散曲与诗词相比,更具韵文与散文结合的趋向,因此,突出它的“散”字,也有一定的意义。而从其总体的格调来看,它显得比诗、词尖新直露,生动活泼,这一点,自然也和它能够融合散文的韵味有关。散曲融合散文形态的标志之一,是它可以增加衬字。所谓衬字,是曲中句子本格以外的字。例如北曲的正宫〔塞鸿秋〕,其曲调末句,依格本是七个字,但贯云石的《塞鸿秋·代人作》,末句是“今日个病恹恹,刚写下两个相思字”,变为十四个字了。那么,本格七个字之外的另七个字,就是衬字。至于哪七个字属衬字,在北曲倒无须确指,“北力在弦”,它只受乐曲的旋律制约,孰正孰衬,是无所谓的。至于南曲,则有明确的正衬之分。“南力在板”,衬字是指板眼以外所增加的字。一般来说,北曲衬字可多可少;而南曲有“衬不过三”的限制。但不管怎样,增加衬字,在文学上明显具有让语言口语化、俚俗化,并使曲意明朗活泼、穷形尽相的作用。例如关汉卿的《不伏老》套数,〔黄钟煞〕一曲,把“我是一粒铜豌豆”七个字,增衬成“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一来,整句显得豪放泼辣,把“铜豌豆”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关于散曲的篇制,主要有小令、带过曲、套数几种。小令源于唐代的酒令,相当于词的一片、一阕。它是散曲篇制的基本单位。一支曲调,通常就是一首小令。如果意犹未尽,可以在宫调相同音律衔接的基础上,再用别的一、二首曲牌,组成一篇,这就叫“带过曲”,如〔雁儿落带得胜令〕、〔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等。带过曲的容量,比小令大,不过它*多只能使用三个曲牌。如果需要写更多的内容,那就要用“套数”了。“套数”又叫“套曲”、“大令”,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成,各曲同押一部韵,结尾部分有〔尾声〕,在音乐上首尾呼应,构成一个整体。在散曲的篇制中,“小令”短小精悍,“套数”容量较大,“带过曲”则是两者的折衷,它们各具不同的表现功能,作者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体裁上作出自己的选择。自从散曲兴起以后,曲坛上作者如林。他们驰骋才思,以曲体抒发感情,反映生活,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在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前期有白朴、关汉卿、卢挚、姚燧、马致远;后期有张养浩、乔吉、张可久、贯云石等。在明代,汤式、康海、冯惟敏、王磐、陈铎,各领风骚。至清代,朱彝尊、厉鹗、吴锡麒等,也有自己的贡献。由于不同时代的作者,具有不同的经历和不同创作个性,因此,曲坛上也出现珠宝纷呈、繁花似锦的局面。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曲概》中,把散曲分为三品,一曰清深,二曰豪旷,三曰婉丽。这样的划分,基本上是准确的。显然,这三品就像三原色,它们的色调,又能互相融合、渗透,调制出万紫千红的色彩。一般说来,每个时代的前期,散曲风格以豪旷居多,更能显出真率自然的曲味,中后期则以婉丽居多,有时还会伤于雕斫。本书仅向读者提供散曲的一些精品。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挂一漏万、错讹不当的地方肯定不少,希望以后有修订增补的机会。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元明清散曲精选》黄天骥康保成编选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