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曹雪芹与红楼梦》郑铁生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4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曹雪芹与红楼梦》郑铁生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郑铁生:

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北京曹雪芹学会副会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学术著作主要有:《三国演义叙事艺术》、《三国演义诗词鉴赏》、《红楼梦叙事艺术》、《中国文化概览》(译为英、日、韩、法、俄、西班牙等语种)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编辑推荐】

【名人的书评】

该作品很有学术价值,*次系统地归纳和梳理了百年来对曹雪芹生平的研究和探索,并在史料的基础上做了理论的阐释,*次系统地解读和剖析了《红楼梦》一百二回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肌理。文笔简洁、明快、优美,说理深入浅出,从而达到雅俗共赏。能够为国内外提供《红楼梦》这部名著*有价值的欣赏。

【曹雪芹与红楼梦的书摘】

2015年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们对这位伟大的、天才的文学家最好的纪念,就是读懂他的著作《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是璀璨夺目的一座艺术大厦。曹雪芹比俄国的托尔斯泰、法国的巴尔扎克这些世界级文学大师还要早约一个世纪,就已经登上世界文学的高峰,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是一位旷世的天才!遗憾的是,曹雪芹没有像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那样被提升到国家形象的高度。2013年10月北京曹雪芹学会举办了“大师与经典”国际论坛,来自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托尔斯泰故里的学者聚集北京,交流学术,研讨文化,增进友谊。莎士比亚出生地国际信托基金会主席黛安娜·欧文女士说:“莎士比亚是英国的象征之一,也是我们国家对外形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政府到英国民众,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文化共识。托尔斯泰于俄罗斯、巴尔扎克于法国亦是如此,而曹雪芹显然没有受到这样的重视,也没有获得国家层面树立的文化伟人的殊荣。

200多年来,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文化层面、不同的民族的人们评论、研究《红楼梦》,热情如炽。尤其是20世纪新红学创立以来,许多学者倾注毕生心血,对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追问和考证,对《红楼梦》的版本、文本的思考和探求,形成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一门显学——红学。同英国的“莎学”一样,都是独具魅力的优秀的民族文化。

广大读者热爱和欣赏《红楼梦》,仿佛走进诗意的栖居之地、传统文化的生命家园、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廊,从而获得一个精神享受的艺术世界。《红楼梦》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名片。然而曹雪芹诞辰距今虽然只有300年,可读者每每叩问曹雪芹生平的时候,无不令人尴尬。对于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情况,我们实在是知之甚少。美国华人著名学者周策纵在为周汝昌《曹雪芹小传》所作的序中说:

大家都明白,我们对于曹雪芹这伟大作家的一生是知道得太少了。我们不但没有足够的材料来写一部完整的曹雪芹传,就连许多最基本的传记资料,如他的生卒年,父母到底是谁,一生大部分有什么活动,到今天还成为争论的问题,或停留在摸索的阶段。事实上,世界几个最伟大的文学家的生平毕竟如何,也往往令人茫然:像荷马与屈原,也许是由于时代太久远了,缺乏详细记载;但莎士比亚(1564~1616)比曹雪芹只早生一百多年,已近于中国的明朝末期,到今天大家对他也不是知道得很清楚,甚至有人还在说,那些戏剧都不是他作的。也许这些大文学家在生时正由于不受统治集团和世俗的重视,才有机会独行其是,发挥一种挑战和反叛的精神,创作出不朽的巨著罢。

20世纪20年代胡适为代表的新红学对曹雪芹的生平和家世的考证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当代红学家继之呕心沥血地搜求和寻觅,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使我们在尘封的历史档案里,从搜寻的断简残篇中,解读了曹雪芹的家世。我们对这位生平辉耀世界文坛的巨星所知甚少,或是略貌取神,但还是努力地勾画出曹雪芹的生平足迹。

对于《红楼梦》的研究,我一直有一个难以释怀的想法,一个自己的学术追求,解读一部名著,首先从叙事结构入手,把握其宏观的框架、整体的脉络、演进的肌理。当下解析《红楼梦》论著汗牛充栋,且不说索隐派的微言大义,把《红楼梦》人物当由头去追逐所谓的“本事”;且不说评点派的即兴而谈,看似洋洋洒洒,实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且不说考证派的敲敲打打,经年累月,所得支离破碎;且不说那些超俗的理论思维,食洋不化,云山雾罩,叠床架屋,故弄玄虚。就是那些研究《红楼梦》人物、结构、意蕴、语言可圈可点的论著,也存在着一种倾向,即缺少整体性把握的自觉意识。常有一种现象,解读一部大书,讲到某一个情节、某一个人物,甚至某一个细节时津津乐道,可很少能够把它还原到整体结构之中去驾驭,将其视作一个有机的生命,让情节和人物定位在其所属的必然的位置上。只有整体性的解读,才全牛在胸,目视一端,顺着叙事肌理自如地伸张,不会让某一人物或事件孤立地评论。

朱光潜先生说:“一个艺术作品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某一部分受影响,其余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他强调的即是整体性的把握,首要的是解析整体结构,其中包括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层面与层面、脉络与脉络等。只有把这些东西精准地剖析了,才能把各种复杂的叙事“关系”找准,从而关系出性格,关系出意蕴,关系出哲理。只有把它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来把握,才能发现整体大于部分相加的总和;才能跨越“续书”之说带来的偏颇和局限;才能真正的把一部长篇古典小说解读到位。多年来,我努力坚守这一理念,同时在我的学术著作中也体现这一理念。

本书将一百二十回《红楼梦》视为一个鲜活的艺术生命,提出了三个基本的观点:

第一,《红楼梦》整本书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机体,在叙事结构上分为两种叙事形态:一是前五回作为《红楼梦》故事的蓝图,展示了故事时间贯穿贾府兴衰的百年,勾勒了贾府末世衰败的流程。目的就是介绍《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生活的典型环境,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贾府。一是第六回至一百二十回为《红楼梦》故事的生命历程。这是《红楼梦》叙事的主体,是一座璀璨夺目的艺术大厦,其实只写了12年的光景,即宝玉10岁读书到21岁出家。而这12年的叙事是依托在“前五回”百年望族的历史背景里的,展示出活脱脱的群体人物形象的生命轨迹,包容着巨大的思想内涵。

两种叙事形态是互动的结构关系,前者所展示的画面、所形成的潜在结构框架,不仅表现了封建时代上流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还蓄积了封建社会的潜意识、潜能量,营造了巨大的张力空间,形成了大历史语境。叙事主体中许多情节线索都是从这里牵引出来的,许多人物的欲望、心理、情绪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即使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也能勾人魂魄,令人荡气回肠。

第二,《红楼梦》叙事结构的进程,主要是由三条意脉贯穿而下:一条是贾府的悲剧,沿着“虚架子”的繁华锦绣,到“内囊”尽上,衰枝落叶纷纷下,而百年老楼摇摇欲坠。一条是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从初恋到宝黛心心相印,再到生死相许,最后黛死钗嫁,宝玉出家。一条是王熙凤的人生悲剧,从她叱咤贾府到心衰力挫,演绎了封建社会礼制下女性的无奈、悲哀和异化。这三条意脉相互裹挟,牵动、生发和制约着大大小小的伏线和余脉,织成《红楼梦》的艺术之网。

中国古代文论十分讲究结构和线索,从毛宗岗评《三国演义》、金圣叹评《水浒传》,到脂砚斋评《红楼梦》,都十分重视小说的结构线索。说线索、或者脉络,是从文本本身中寻找叙事的脉络,必然涉及故事与故事、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像《红楼梦》这样人物繁多、故事网结密密麻麻的作品,捕捉线索就像探索文本的迷宫,“草蛇灰线”,似断实连。反反复复,不得其解。无论从哪里开始,最终都会被带到另外的地方;无论想从哪一处解开结,都会在另外一处重新纠结起来。来导引进入富有无比魅力的红楼天地,时时事事触发《红楼梦》这部名著所隐含的曹雪芹的心灵世界。犹如中医针刺穴位,不但懂得脉络的走向,而且了解医治的部位。所以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运动,而是深入到了文本内含的意蕴之中,看似无形,实则构势。选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才能更准确地涵盖这一特点呢?我认为最恰当的一个词就是:意脉,其特征:一是,意脉贯通,形散神聚。既涵盖形式,又包孕内容。二是,意脉是过程,有一气流贯、万途同归之势。三是,意脉有焦点,制动诸小,振彰潜隐。

第三,《红楼梦》叙述内容由十个叙述单元组成,分为四个流程:一、钟鸣鼎食的贾府是“虚架子”(第六——三十六回),二、贾府的钟鸣鼎食和潜流暗礁(第三十七——六十四回),三、风雨飘摇中的贾府(第六十五——九十一回),四、走向衰败的贾府(第九十二——一百二十回)。

由以上三个基本点组成我对《红楼梦》叙事艺术的整体性解读,也就是对《红楼梦》艺术生命审美的理解。叶朗先生说:“《红楼梦》,意蕴极其丰美,‘横看成岭侧成峰’,一种阐释往往只能照亮它的一个侧面,而不可能穷尽它的全部意蕴。因此,对这类作品的阐释,就可以无限地继续下去。”初衷虽如此,然写作是否精当,只能靠以后的修订日臻完美。何况红学面临的话题还很多,难以尽说。

纪念曹雪芹,就要学习曹雪芹,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曹雪芹生于富贵,长于苦难。无论富贵,还是苦难,对于曹雪芹这位横空出世、富有思想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财富。它涵养了曹雪芹的气质,提升了他的精神境界,塑造了他的风骨。人生都有无奈的境况,而曹雪芹在无奈中寻找、追求、奋争,这是一种独立人格的追求,是一种自由思想的追求,是一种众人独醉我独醒的精神!

曹雪芹像一座无字的碑,让我们永远瞻仰,也让我们永远竭诚地去破译他的无奈、寂寞和希冀。《红楼梦》是一部大书,有说不尽的话语,这就是“红学”带给我们永远享受不尽的精神财富。

周汝昌《曹雪芹小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页。

①《朱光潜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07页。

叶朗《胸中之竹》,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5页。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曹雪芹与红楼梦》郑铁生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