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袁枚集》·袁牧 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祖籍浙江慈溪,生于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袁枚自幼聪明过人,十二岁时就考中秀才,二十一岁前往广西探望叔父袁鸿,为广西巡抚金鉷所赏识,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是当时应试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落榜后两年,应顺天乡试,一举得中。并在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后外放,曾任溧水、江浦、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三年(1749)辞官在小仓山下购筑随园,隐居其中,此后除乾隆十七年短暂出仕以外,一直优游其中近五十年,作诗、游历、授徒,自号随园老人。以乾隆十三年(1749)隐居于随园为界,袁枚的人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读书应考,积极进入仕途,并在几任知县任内勤勉为政,赢得了很好的声誉。但由于生性散漫,时常遭人非议,沉于下僚,得不到升迁,加重了他对官场的厌恶.从而选择退隐。退隐之后,袁枚行为更加恣意任性,不为世俗偏见所束缚,他以“无子为名,一再买春”,毫不掩饰自己的好色,并为自己辩解。又广交文人才子,和当时很多的名士都诗酒唱和,相交甚欢。袁枚喜欢四处游历,他六十七岁开始壮游天下,祖国的大好河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留下了袁枚的足迹和诗篇。袁枚虽然早期隐退时并不甘心,认为“自笑匡时好才调,被天强派作诗人”(《自嘲》),但是也时刻在诗中表达自己对于归隐以来优裕生活的得意与自足。袁枚是清代诗坛著名的诗人,他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一生不废吟咏,诗歌的创作贯穿了他生命的整个过程。现存诗歌七千首,不仅数量多,而且其诗集中不乏许多名篇流传后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也显示出他在当时诗坛上的影响和地位。在诗歌理论方面,袁枚也作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乾嘉诗坛的初期是以沈德潜的“格调说”为主流派别,他认为前代诗人王士祯的“神韵说”内容上空疏和缥缈,主张以唐诗的格调表现封建社会的政治与伦理思想,倡导宏声大音,总体诗风显得温柔敦厚。同时还有翁方纲的“肌理说”,强调经术和学问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性,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有着明显的复古色彩。袁枚不满这种诗风,公开标举“性灵说”,与沈德潜等人论战,最终“性灵说”主导诗坛,取代了“格调说”的地位。“性灵”的主张本是明代公安派袁宏道等人的文学思想,袁枚继承下来,并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诗歌主张。他认为:“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主张作诗要本乎自己的真性情,抒发真实情感。创作时要独出新意,作品既要新鲜,同时又要自然有趣。反对模仿前人的作品,反对一味在诗中堆砌典故。袁枚的这些诗歌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时间出现了“随园弟子半天下,提笔人人讲性情”(《随园诗话》补遗卷八)的局面。在散文以及笔记小说创作方面,袁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小仓山房文集》、《子不语》、《续子不语》、《随园食单》等传世。
诗临安怀古题解此诗作于乾隆元年(1736)。临安,就是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历史上,临安曾为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镠和南宋的首都。这首诗以此为题,感慨历史的变迁以及由此留下的巨大遗憾。曾把江潮当敌功,三千强弩水声中。霸才越国追勾践,家法河西仿窦融。宰树重重封锦绣,宫花缓缓送春风。谁知苦创东周局,留与平王避犬戎。新解曾把江潮当敌功,三千强弩水声中——这两句是说:吴越王钱镠曾经把钱塘江潮当作敌手用强弩射向潮头。相传钱镠在修筑海塘时,塘坝屡次被汹涌的潮水冲坏,于是便派三千军士在涨潮的时候,用强弩放箭压制袭来的潮头,海塘才得以筑成。霸才越国追勾践,家法河西仿窦融——这两句是说:钱锡建国时的雄才大略直追越国君主勾践,子孙继承家业归附宋朝,又和窦融相似。第一代吴越王钱镠苦心经营吴越国,在乱世中实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奖励工农业生产,发展商业,加之东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钱塘一带得以富庶安定,稳稳立足于五代十国的乱世。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最后一代吴越王钱弘俶纳土归宋,使江浙人民免受战争之苦,钱弘俶在新朝历任显宦,得以善终,其子孙有宋一代也一直颇受优待,其心机计谋可谓深远。勾践:春秋时越国国主,为吴所败,于是卧薪尝胆,经营越国,最终灭吴。河西:指东汉名臣窦融。窦融,字周公,平陵人。祖先累世仕宦河西,西汉末大乱时割据河西自守,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窦融举河西五郡归附中央朝廷。他功勋卓著但谦恭自守,持身谨严,其子孙于东汉十世封侯。……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袁枚集》·袁牧 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