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李白集校注(典藏版)(全五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唐]李白瞿蜕园朱金城整理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4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李白集校注(典藏版)(全五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唐]李白瞿蜕园朱金城整理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李白,我国盛唐时期伟大诗人。整理者:瞿蜕园(1894-1973),名宣颖,字兑之,以字行,号铢庵,自称铢庵居士,晚号蜕园,湖南长沙人。现代文史大家、书画家。曾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特约编辑。精通文史,著述繁富,晚年成为古代文学典籍整理研究的大家,其中《李白集校注》、《刘禹锡集笺证》是其代表作。朱金城(1921-2011),上海古籍出版社资深编辑。除与瞿蜕园合撰《李白集校注》外,还撰有《白居易集笺校》。

【编辑推荐】

本书以清乾隆刊本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为底本,并校以北京图书馆藏北宋本《李太白文集》、日本京都大学影印宋刊《李太白文集》等十余种重要刊本和唐宋重要总集和选本。注和评笺部分,除以杨齐贤、萧士赟、胡震亨、王琦四家为基础外,又搜集唐宋以来诗话、笔记、考据材料,以及同期研究成果,加以笺释和考订,并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此次重版将“文革”后朱金城先生所作的校订内容纳入正文。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之际,今推出典藏版,谨以此书纪念为古籍整理作出贡献的前辈。

【名人的书评】

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之际,《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典藏版首批推出四种足以代表中国古典文学*成就和古籍整理*水平的李白、杜甫诗和苏轼、辛弃疾词。谨以此书纪念为古籍整理作出贡献的前辈。

【李白集校注(典藏版)(全五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的书摘】

前言王運熙一我國古代素以詩歌發達著稱,詩人輩出,佳作如林,進入唐代中期,更呈現出百花齊放、争妍競豔的繁榮局面,其中李白和杜甫的成就尤爲卓越,奇葩怒放,光輝燦爛,成爲我國古代詩歌發展史上的突出現象。李白生于唐武后長安元年(公元七○一年),卒于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七六二年),主要活動是在玄宗、肅宗兩朝。唐玄宗前期,即開元年間,是唐朝的昌盛時期。唐王朝從建國到開元年間,已有一百年左右,在這段時間内,國家統一,社會比較安定,由于長期的積累,到開元年間,唐王朝的封建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都達到了高峯。在文藝領域,不論詩歌、音樂、舞蹈、書法、繪畫、雕塑等方面,都出現了若干傑出人物,創造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在我國文化史上焕發異采。但是好景不長,玄宗後期,政治日趨腐敗,各種原來潛伏的社會矛盾逐漸激化,終于爆發了前後跨歷八個年頭的安史之亂。戰争使廣大人民紛紛死亡,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強大的唐王朝從此一蹶不振,開始走上衰亡的下坡路。李白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時代。他成長于開元年間,在安定的社會環境中獲得了深厚的文化教養,培育了優異的藝術才能;更可貴的是他運用了他那支生花妙筆,不是專門去歌唱昇平,粉飾現實,而是抱着滿腔政治熱情,着重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政治的黑暗、社會的混亂和人民的痛苦,反映了他那個時代的某些本質方面,同時表現了他對于這種不合理社會現象的憎恨和要求改變這種現象的願望,在藝術描寫上又是如此氣勢磅礴,筆落驚風雨,呈現出非凡的創造性,這就使他成爲屈原以後偉大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祖先在隋末因故遷居西域,李白即出生于西域的碎葉城(在今中亞細亞巴爾喀什湖南,當時屬于唐王朝所建置的安西都護府)。李白約五歲時,他家從西域遷回内地,住在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父親李客,生平事跡不詳,李白青壯年時家境富裕,輕財好施,現代某些李白研究者推測李客是一位大商人,但也找不到確鑿證據。李白少年時代的閲讀範圍就相當廣泛,‘五歲觀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接受古代思想家多方面的影響。李唐王朝一開始就認老子爲祖先,提倡道教,玄宗時道教更爲得勢,祠宇遍于全國,信徒廣泛。在這種社會風氣影響下,李白在蜀中少年時代即開始和道士們交游,喜歡隱居和求仙學道。他曾和隱士東嚴子隱居于岷山達數年之久。他登上峨眉山時,所企羡的是‘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登峨眉山)的神仙境界。但另一方面,他又喜愛縱横術,有參加政治活動、建功立業的志願。在蜀中時,他同梓州的趙蕤很友好,趙蕤善爲縱横學,喜談王霸之術,著有長短經。李白頗受其思想影響。李白的政治抱負很大,他想當帝王的輔弼大臣,常以歷史上的這類人物管仲、諸葛亮、謝安等作爲自己的效法對象。隱居學道與願爲輔弼、出世與入世是一對矛盾,李白統一這對矛盾的途徑是:通過隱居和廣泛的社會交際來培養自己的聲譽,象初唐時馬周那樣,獲得帝王青睞,以布衣而取卿相,一躍而登高位;而在政治上有所建樹以後,則又不慕榮利,飄然遠引,歸隱山林。李白在作品中屢屢宣稱‘功成身退’,這是指導他一生出處的原則,首先要功成,然後再身退;功業不成,他是不甘心于避世退隱的。因此,積極入世,關心政治,是他一生經歷和詩歌思想内容的主導方面。天寶元年(公元七四二年),他與道士吴筠一起隱居剡中(今浙江嵊縣),不久吴筠被徵召至長安。吴筠向唐玄宗推薦李白,玄宗徵他到朝廷,命他供奉翰林,作爲文學侍從之臣,參加起草一些文件。李白開始心情非常興奮,以爲實現抱負的機會果然來到。然而,唐王朝的政治這時已日趨腐敗,玄宗陶醉于過去的成績和表面的昇平,荒淫昏聵。‘口蜜腹劍’的李林甫把持着政權,任人唯親,打擊異己,比較正直和有才能的人往往受到迫害。李白對這種現象表示痛恨和憤慨,同時,他那種蔑視權貴的大膽行爲又深爲當權派所憎恨,遭到了他們的讒毁,不久即被迫離開長安,結束了前後不滿兩年的帝京生活。李白這一次政治活動是失敗了,但他對唐王朝統治階層的腐朽黑暗却獲得了比較深刻的認識。離開長安以後,他繼續到許多地方游歷。由于政治上的挫折,他感到悒鬱憤懣,醉酒求仙的狂放行爲在這時期有所發展,藉以排遣苦悶。但是,他毫不放棄原先的政治理想。他懷念長安,希望得到帝王的重新任用,‘一朝復一朝,髮白心不改’(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他自比謝安,準備‘東山高卧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梁園吟)。當他一時找不到光明出路時,他也曾説過‘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宣州謝朓樓餞别校書叔雲)一類洩氣的話,但他並没有放棄先功成再身退的原則,正如他自己所説‘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送蔡山人),只要統治者不拋棄他,他在功業未成之前是不甘心‘棄世’的。安史之亂爆發時,李白正在江南宣城、廬山一帶隱居,後來永王李璘率師東下,他接受徵聘進入李璘幕府,參加討伐安史叛軍的活動。當時心情也非常興奮,希望實現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宿願。他唱道:‘但用東山謝安石,爲君談笑静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樂觀地認爲做輔弼大臣的機會來臨了。不料李璘企圖借機擴大自己的勢力,不聽朝廷節制,被肅宗疑忌,派兵消滅。李白也因此獲罪,受到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一帶)處分。幸而中途遇到大赦,才得東歸。李白第二次從政活動又這樣悽慘地失敗了。流放回來後,李白雖已年近六十,但參加政治活動的熱情迄未衰退。肅宗上元二年(公元七六一年),他從金陵上路,準備到臨淮(今安徽泗縣一帶)去參加太尉李光弼的部隊討伐史朝義的叛亂,不幸途中忽然得病,只能折回。次年即病逝于當塗(在今安徽省)。他的臨終歌有云:‘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對自己政治抱負的不能實現還表現了深深的遺憾。李白一生有不少時間消耗在隱居醉酒、求仙學道的生活裏,他的不少詩篇反映了這方面的消極頹廢的思想情感;但是,李白生活和創作的更爲主要的一面是關心政治和社會,對黑暗腐朽的封建勢力進行了尖鋭的揭露和批判,表現了他要求國家強大、社會安定的進步理想。這是貫穿李白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一條主綫,也是李白所以成爲偉大詩人的決定性因素。二李白一生始終熱切地關注着唐朝的政治和國家的命運,他憎恨黑暗和不合理的現實,希望國家強大,社會安定,希望自己通過參加政治活動對祖國有所貢獻。這種充沛的政治熱情在他的詩歌中有着鮮明的表現。玄宗後期,信任權臣李林甫、楊國忠,寵幸宦官、藩鎮,溺愛楊妃,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極端腐朽的統治集團。李白通過在長安短期供奉翰林的生活,對這個集團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他的古風第四六描繪那些權貴、宦官平時過着鬭鷄走馬的荒淫生活:‘鬬鷄金宫裏,蹴踘瑶臺邊。舉動摇白日,指揮回青天。’古風第二四更描繪了那些善于鬬鷄的宦官因得到玄宗寵幸而氣焰囂張,‘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李白對此表示無比憤慨。他對玄宗提倡道教、追求神仙、影響國計民生的行爲也作了無情的譴責,古風第三(‘秦皇掃六合’篇)、第四三(‘周穆八荒意’篇)、第四八(‘秦皇按寶劍’篇)和登高丘而望遠海等詩篇,都通過歷史題材的歌詠諷刺了這種荒淫行爲。奸臣掌握政權,專務結黨營私,打擊賢能之士,李白自己也遭到讒毁和排斥。他的不少詩篇對這種黑白顛倒的現象作了控訴。他的‘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古風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古風第三九)等詩句,可以説是這種現象的鮮明的藝術概括。李白離開長安以後的天寶年間,唐朝的政治進一步趨於黑暗。李林甫憑藉權勢,大肆傾陷異己,虐殺大臣。李白雖然不在長安,對中央朝廷的政治仍然非常關心,對這種現象無比痛心和憤慨。古風第五一(‘殷后亂天紀’篇)以詠史方式把唐玄宗斥爲殷紂王、楚懷王一類昏暴之君,把受迫害的臣僚比作比干和屈原。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更直接悲悼了李邕、裴敦復被李林甫所殺害。天寶後期,玄宗寵信李林甫、楊國忠和藩鎮安禄山等,大權旁落,國勢危殆,李白的古風第五三(‘戰國何紛紛’篇)指出了這種‘奸臣欲竊位,樹黨自成羣’的現象,他的遠别離更以‘君失臣兮龍爲魚,權歸臣兮鼠變虎’的形象化語句表現了對國家前途的深刻憂慮。安史之亂起來後,李白對叛軍破壞國家、虐殺人民的罪恶異常憎恨,這種感情在他的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扶風豪士歌、猛虎行、古風第十九(‘西上蓮花山’篇)等詩中都有鮮明的表現。他參加永王李璘幕府,目的是爲了貢獻才能,盪平叛亂,使國家統一,社會安定。‘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南奔書懷),‘浮雲在一決,誓欲清幽燕’(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這類詩句表明了他消滅叛亂、澄清北方的決心。一直到臨終前夕,他還極端關懷國家的前途,并且渴望投身戰鬬,爲最終盪平叛亂貢獻力量,這種老當益壯的政治熱情在他的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等詩篇中有着深摯的反映。李白對人民生活也非常關注,他痛恨統治階級虐害人民的殘暴行爲,這在他描寫戰争的詩篇中表現得最爲突出。李白對正義戰争是支持和擁護的,他的塞下曲六首,以昂揚的筆調歌頌了將士們抗擊騷擾、保衞邊塞的堅強意志和英勇行爲,但對天寶年間唐王朝所發動的黷武戰争則予以明確的譴責。古風第三四(‘羽檄如流星’篇)控訴了楊國忠、鮮于仲通發動的攻打南詔之戰,使大量兵士死亡,‘千去不一回’。北風行從思婦悼念征夫的角度批判了安禄山在東北的黷武行爲。古風第十四(‘胡關饒風沙’篇)則致慨于邊將不得其人,守衞無方,以致‘邊人飼豺虎’。對安史叛軍屠殺人民的獸行,他更是無比憤慨,他指斥叛軍‘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古風第十九),並嚴厲地責問:‘白骨成丘山,蒼生竟何罪?’(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對勞動人民日常的艱苦生活,在李白詩篇中也有所反映。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護歌、秋浦歌(第十四)分别對農民、船夫、礦工的生活作了描繪,並表現了真摯的關懷。他的不少詩篇則是表現封建社會中婦女所遭受的各種痛苦,諸如丈夫遠出不歸或死亡,遭受遺棄,宫女的淒涼寂寞等等,長干行、北風行、關山月、白頭吟、玉階怨等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品。李白的政治社會理想是‘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是‘牛羊散阡陌,夜寢不扃户’(贈清漳明府姪聿),就是要求國家強盛和統一,社會安定,人民能够過和平的生活。因此,對于破壞國家和虐害人民的黑暗腐朽勢力,他給予無情的揭露和鞭撻。從李白一生的活動和作品看,他不像唐代其他作家如陳子昂、柳宗元、杜牧等人那樣,發表過一些比較具體深刻的政治見解,或者表現出干練的辦事能力,他不是一個有才能的政治家,而是一個富有政治熱情和抱負的詩人。李白抱負很大,自比管晏,願爲輔弼,但實際才能與抱負很有距離。李白的這種誇張的自負正表明了他作爲浪漫主義詩人的狂放氣質。李白的社會理想深受老子小國寡民的影響,什麽‘心和得天真,風俗猶太古’(贈清漳明府姪聿),‘百里獨太古,陶然卧羲皇’(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一類向往上古社會的詩句,在他的集子中出現的次數相當多。從政治思想家和活動家的角度看,李白實在不算高明。但是,我們評價古典作品的思想性,關鍵不在于作者是否具有突出的政治見解和干練的活動能力,而在于這些作品對待人民的態度如何,在歷史上有無進步意義。李白的詩歌既然表現了他希望國家強盛、社會安定、人民得以過和平生活的美好理想,表現了他對破壞這種理想的反動勢力的強烈憎恨,這就無疑地具有了鮮明的進步意義。李白關心國事民生,把建功立業放在生活理想的首要方面。然而,他不能爲了邀取統治者的賞識,在政治上得志,像當時多數士人那樣,對當權派採取小心翼翼的恭順態度,甚至諂媚逢迎。他要求‘平交王侯’,甚至以帝王師自居,要求統治者認識他的才能,以師禮相待;他是不願意卑躬屈膝地去追求政治出路的。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期,李白對權貴們顯示了非常傲岸的態度。他把那些得勢的外戚呼爲‘賣珠輕薄兒’(古風第八),對那些囂張跋扈、路人側目的宦官,也是厲聲斥責(見古風第二四)。他叫高力士脱靴的故事,更爲人所傳誦。離開長安以後,李白並不因爲政治上遭受嚴重挫折而改變心意,相反,對那些日益貪暴腐朽的統治者滿懷着鄙夷和憎恨,以睥睨黑暗勢力的昂揚氣概,唱出了高亢的歌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夢游天姥吟留别)‘嚴陵高揖漢天子,何必長劍拄頤事玉階。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這些詩句,突出地表現了李白對于反動的當權派的兀傲不馴的態度和對于封建秩序強烈的反抗精神。對于統治階級中一般人士所豔羨追求的榮華富貴,李白也採取了鄙棄蔑視的態度。他唱道:‘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江上吟)‘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將進酒)這種態度同傲視權貴的思想行爲是緊密結合着的,因爲榮華富貴正是權貴們所急切追求並藉以驕人的東西。如果説,關懷國事民生,李白詩歌内容在廣度和深度上還比不上杜甫;那麽,在這一方面的反抗精神,李白詩歌却是遠遠地超過了杜甫的。李白這方面的思想作風,除了追隨古代策士魯仲連、隱士嚴子陵一流人物的行踪外,明顯地接受了道家莊周的思想影響。莊周輕視統治者和爵禄富貴。他把那些貪婪殘暴的統治者斥爲大盜。他追求個人自由,不願受爵禄的羈絆,把權位富貴看得像腐鼠一樣。所有這些,都在李白詩歌中表現出鮮明的繼承關係。龔自珍説:‘莊屈實二,不可以并;并之以爲心,自白始。’(最録李白集)確實,李白詩歌把屈原和莊子兩家很有距離的思想内容融合在一起:他既有屈原那種熱愛祖國、憎恨黑暗勢力、積極關心政治的進步思想,又有莊子那種鄙夷權要、蔑視富貴、衝擊封建傳統的反抗精神。這使他詩歌的思想内容既熱情,又潑辣,既執着,又超脱,開闢出一個前無古人的新境界。李白詩歌的思想内容豐富多采,除掉直接表現政治傾向的詩歌外,他還有許多在日常生活中抒情寫景的篇章,其中一部分相當優秀。李白全集中投贈友人的作品占着很大的比重。這些作品中有一小部分表現出鮮明的政治態度,像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鳴皋歌送岑徵君、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等等,有的思想性、藝術性結合得較好,有的藝術上平庸一些,但也是研究李白思想的重要資料。集中還有許多日常投贈的佳篇,像黄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金陵酒肆留别、以詩代書答元丹丘、沙丘城下寄杜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遥有此寄、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贈汪倫等等,或述别時離愁,或述别後懷念,或追敘昔時交遊,或稱頌對方情誼,常常感情深厚真摯,具有相當強烈的感染力量。李白還有不少描繪山水風景的佳篇。其中有些作品,像獨坐敬亭山、清溪行、宿清溪主人、尋雍尊師隱居等,風格清新隽永,接近王維、孟浩然一派。更能表現李白特色的是蜀道難、廬山謡寄盧侍御虚舟、西岳雲臺歌送丹丘子、横江詞一類作品,其中有高入雲霄的廬山、華山和蜀道,有波浪奔騰的黄河和長江,形象雄偉,境界壯闊,産生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這類詩篇,表現了他的豪情壯志和開闊胸襟,從側面顯示出他追求不平凡事業的渴望,以及對于那種狹隘而庸俗生活的鄙棄。他謳歌壯美的高山大川,正如他的大鵬賦謳歌大鵬鳥一樣,表現了他那要求衝破束縛,不願‘拘攣而守常’的思想性格特徵。這類詩篇,在我國古代山水風景詩中也是異軍突起,境界獨闢,罕有倫比的。李白詩歌中也包含着不少封建性的糟粕。他宣稱人生若夢,應當及時行樂,醉酒狂歡。他描繪求仙學道,宣揚煉丹服藥。封建地主階級的消極頹廢思想和宗教迷信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現。莊周的虚無主義人生觀也常常對他産生不良影響。以上這些詩篇在他的集子中不占主導地位,但也有相當數量,閲讀時必須注意批判對待。李白在政治上失意時,常常憑藉縱酒求仙來排遣苦悶,他的某些詩篇,如像梁園吟、將進酒等,虚無頹廢思想常常同對黑暗政治的批判糅合在一起,需要我們作更加細緻的分析,區别其精華和糟粕。三李白是屈原以後最偉大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在藝術上顯示出鮮明的積極浪漫主義特色。他感情熱烈,性格豪放;他詩歌藝術的主要特徵,是善于運用誇張的手法、生動的比喻、豐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體裁和語言來表現他的思想、感情和性格。李白經常運用誇張的手法和生動的比喻來表現自己熾熱的感情。他強調對自己才能的自信,就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強調自己的才能没有受到人們的重視,就説:‘吟詩作賦北窗裏,萬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突出他長安政治失敗以後的悲憤,就説:‘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其十五)突出他對長安朝廷的懷念,就説:‘狂風吹我心,西挂咸陽樹。’(金鄉送韋八之西京)突出他掃蕩安史叛軍的抱負,就説:‘南風一掃胡塵静,西入長安到日邊。’(永王東巡歌其十一)這些詩句儘管異常誇張,但由于真實地表現了詩人内心世界燃燒着的熾熱感情,所以讀者毫不感到虚僞和浮誇,而是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激動。李白投贈朋友的詩歌,在這方面也有很好的例子。他懷念杜甫道:‘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懷念王昌齡道:‘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遥有此寄)贈汪倫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都是聯繫眼前景色,運用生動的比喻,發揮豐富的想象,用誇張的筆墨來表現自己對友人的真摯情誼,産生巨大的藝術效果。由于感情洋溢,奔騰欲出,李白詩歌長于以奔放的語言來抒洩熱情,而不像杜甫、白居易那樣長于對客觀事物作具體細緻的描繪。例如同樣寫兵士被徵發去參加玄宗後期的擴張戰争,他的古風第三四(‘羽檄如流星’篇)比起杜甫的兵車行來描寫就要簡括得多,後邊更是着重抒發自己的感想。他的豫章行寫安史亂後人民應徵入伍之苦,同杜甫的三吏、三别相比,也有類似上述的情況。他的丁都護歌寫船夫痛苦也比較簡括,同王建的水夫謡大異其趣。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觸及農家日常艱苦勞動,但只有‘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寥寥兩句,同白居易觀刈麥一類詩作迥然不同。這些正表現出浪漫主義詩人同現實主義詩人在表現方法上的顯著差别。同是學習、繼承漢樂府民歌的藝術,杜甫、白居易着重學習它敘事具體生動的特色,李白則是着重學習它那些誇張的手法和奇特的想象。李白具有豪放的性格和坦率的胸懷,他的詩歌善于以明朗直率的筆調來表現他的這種思想性格特點,很少顧忌和掩飾,使人洞見他的肺腑。這一特點在他贈送親友的詩篇中表現得特别鮮明。李白希望真誠的友誼建立在互相瞭解和幫助的基礎上,他唱道:‘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贈友人其二)但在現實世界中却是到處碰壁,實際情况乃是:‘承恩初入銀臺門,著書獨在金鑾殿。……當時笑我微賤者,却來請謁爲交歡。一朝謝病游江海,疇昔相知幾人在?前門長揖後門關,今日結交明日改。’(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世態炎涼,理想破滅,表述得何等直率坦露。他要朋友痛飲時,就説:‘岑夫子,丹丘生,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爲我傾耳聽。’(將進酒)酒後困倦時,就説:‘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這裏用語沿襲陶淵明,其真率處也似陶淵明。他的上李邕詩云:‘時人見我恒殊調,見余大言皆冷笑。’生動地刻劃了他的自負和世人對他的奚落,一點不爲自己掩飾。他描寫被召入長安時的喜悦心情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别兒童入京)坦率地表白了他不甘心長期隱遁、迫切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樹的心情,同時也無遮掩地流露了他急于求官的庸俗思想。坦率和誇張常會發生矛盾,不適當的誇張使人感到不真實,不坦率。但李白詩歌却把二者和諧地結合在一塊,處處顯示出浪漫詩人的熱情和稚氣,雖然有時不免有些可笑,但更多的是天真可愛。在李白作品裏,除掉直接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外,還出現許多其他的人物形象,其中寫得較多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婦女。他繼承了漢魏六朝樂府民歌的優秀傳統,善于表現封建社會中備受各種壓迫的婦女的悲慘命運和痛苦心情。在塑造婦女的形象時,李白也善于以誇張的手法來刻劃她們的思想感情,他寫熱烈的愛情是:‘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長干行)寫浩蕩的愁思是:‘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子夜吴歌)‘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北風行)在這些詩句裏,李白已經把自己的熱烈奔放的感情傾注到這些人物身上去了。李白的一部分咏史詩,表現了他對于一些傑出的歷史人物的仰慕。他稱頌魯仲連道:‘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耀。……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古風第十)稱頌嚴子陵道:‘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山。清風洒六合,邈然不可攀。’(古風第十二)這些詩句不僅是對歷史人物的客觀描繪,而且也是對自己的不愛富貴、功成身退的思想作風的生動寫照。他的那些歌咏張良、諸葛亮、謝安等政治家的詩篇裏,都寄託着自己的生活理想和政治理想。李白所寫的自然景物有着特殊的藝術魅力,它們不是一般的客觀景物的描繪,而是染上了詩人濃厚的感情色彩。他喜歡在繁複多樣的自然現象裏攫取不平凡的題材,高山大河、飛瀑巨浪、長風萬里等等。這些自然現象,本來已經具有雄偉驚險的面貌,經過詩人的藝術加工,更顯得氣勢不凡。他并不注意刻劃景物的各個方面,而是抓住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些方面,用誇張的筆墨加以描繪,並用豐富的想象加以渲染,塑造出鮮明突出的形象。他的某些篇幅較長的詩,如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别,更藉助于神話傳説描繪了色彩繽紛、瑰奇壯麗的境界,再加上作者感情的昂揚激蕩,熱烈奔放,這些詩篇使人讀後爲之胸懷開闊,精神振奮,向往廣闊的天地和雄偉有力的事物。儘管某些詩篇的内容描繪了山河的艱險可怖的面貌,抒發了作者的哀愁(如蜀道難、横江詞),但其基調却不是陰暗的,而是豪放的,仍然具有振奮人心的藝術效果。除七言律詩外,李白對各體詩都頗擅長。但他更喜歡寫形式比較自由的古體和絶句,而不愛寫格律束縛較嚴的律詩。李白的五言古詩有很大成就。其中古風五十九首是他的代表作品。它們直接繼承了阮籍咏懷詩、陳子昂感遇詩的傳統,廣泛地表現了他對黑暗政治的不滿,他的懷才不遇的感慨和隱遁游仙的消極思想。除掉阮、陳的傳統外,還多方面接受了曹植、左思、郭璞等詩人的影響,較之阮、陳之作,情調更爲慷慨,表現更爲顯豁,文采更爲豐富,語言更爲明朗,具有胡震亨所説的‘以才情相勝,以宣洩見長’(李詩通)的特色。他的樂府中的五古,繼承漢魏六朝樂府民歌的優良傳統,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例如丁都護歌、豫章行等,以比較樸素的語句反映人民痛苦,風格與漢樂府民歌爲近,長干行、子夜吴歌等,以宛轉纏綿的筆調描繪婦女的愁思,風格與南朝民歌爲近。但不論前者後者,都傾注了作者洋溢的熱情,具有鮮明的個性。李白的七言古詩(包括樂府七言歌行和一般七古)較之五古具有更大的創造性。七言古詩一般篇幅較長,容量較大,除七言句外,可以兼採長短不齊的雜言句,形式最爲自由,便于表現豐富複雜的思想内容,李白在這方面特多名篇,如遠别離、蜀道難、行路難、梁園吟、將進酒、夢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謝朓樓餞别校書叔雲、廬山謡寄廬侍御虚舟等篇都是,寫景則形象雄偉壯闊,色彩瑰麗,抒情則感情奔放激盪,跳脱起伏,變化多端,誠如唐宋詩醇所贊許的那樣:‘往往風雨争飛,魚龍百變;又如大江無風,波浪自涌,白雲從空,隨風變滅,誠可謂怪偉奇絶者矣!’(評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詩語)這種雄奇俊逸的風格,繼承了屈原辭賦和鮑照樂府歌行擬行路難等的傳統,但顯得更爲縱横恣肆,如同奔騰跳躍、不可羈勒的駿馬。李白擅長絶句。他的五絶如静夜思、玉階怨等,藴藉含蓄,意味深長。他的七絶工力更深,語言明朗精鍊,聲調和諧優美,不論寫景抒情,都能做到深入淺出,使讀者一接觸就了解喜愛,但又經得起咀嚼玩味,吟誦不厭。像黄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其二、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贈汪倫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從文學淵源講,李白的絶句接受了南北朝樂府民歌和南朝詩人謝朓的明顯影響,但經過李白的努力創造,表現更爲精鍊動人,造詣是更深了。李白不愛寫束縛較多的律詩。他集子中七律最少,僅十多首,也少佳作。五律有七十多首,有的寫得很好,像渡荆門送别、送友人、送友人入蜀、秋登謝朓宣城北樓,格律工整,情景交融,説明他不是不會寫律詩,而是不愛寫。他的夜泊牛渚懷古篇中間四句不用對偶,打破了五律的常規,語言流暢,聲調鏗鏘,意境開闊,顯示出浪漫主義詩人自然奔放、衝破束縛的特色。李白詩歌語言的基本特色是明朗自然,他反對‘雕蟲喪天真’(古風第三五)的雕章琢句之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李白通過生動的比喻,提出了他自己認爲優良的詩歌語言的原則,他的全部作品努力實踐着這一原則,并且獲得輝煌的成就。這種成就主要得力於學習漢魏六朝的樂府民歌。李白詩歌語言真率自然,音節和諧流暢,渾然天成,不假雕飾,經常散發着民歌的氣息。但他不是一般地模擬民歌語言,而是把它們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鍊優美,含意深長,具有更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在明朗自然的總前提下,李白詩歌的語言風格,又因體裁不同而顯示出各别的特色,例如他的七言古詩以雄健奔放見長,其絶句則特别清新雋永,同中有異,表現出豐富多采的藝術風貌。李白的少數詩歌,也存在着語言過于淺露、詩味不足的缺點,這是要分别看待的。李白的出現,不但把我國古代五七言詩歌的創作推到了高峯,而且對後代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唐代的韓愈、李賀、杜牧,宋代的歐陽修、蘇軾、陸游,明代的高啓,清代的黄景仁、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學習,進一步發展了古典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今天,批判地繼承李白的優秀作品,亦將有助于認識我們古代的封建社會,培養愛國感情和民族自信心,並對社會主義新文藝的創作起有益的借鑒作用。一九七八年三月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李白集校注(典藏版)(全五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唐]李白瞿蜕园朱金城整理的书评文摘